| 索引號 | 01526300-6-04_A/2017-0914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鄉村振興局 |
| 公開目錄 | 部門決算 | 發布日期 | 2017-09-14 |
| 文號 | 瀏覽量 |
目錄:
第一部分 扶貧辦單位概況
一、主要職能
二、部門基本情況
第二部分 2016年度部門決算表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二、收入決算總表
三、支出決算總表
四、財政撥款收入決算總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八、財政專戶管理資金收入支出決算表
九、“三公”經費、行政參公單位機關運行經費情況表
第三部分 2016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五、其他重要事項及相關口徑情況說明
第四部分 名詞解釋
第一部分 單位概況
一、主要職能
(一)主要職能
根據《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中發【2011】10號)和《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云發【2013】3號精神。一是貫徹執行中央、省、市、縣各級黨委、政府關于扶貧開發工作的方針政策,當好縣委、縣政府在扶貧開發工作中的參謀和助手;二是研究擬制全縣扶貧開發中長期規劃、年度實施計劃和扶貧開發目標責任制及有關政策措施,經批準后,具體組織實施;三是認真執行各級的扶貧資金管理辦法,加強扶貧資金管理,對扶貧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四是對扶貧項目進行管理,會同有關部門協調申報扶貧開發項目,配合審計、監察部門對扶貧項目資金進行審計和檢查,組織對扶貧項目的驗收;五是負責外援扶貧項目組織實施,會同有關部門組織水利、交通、電力、科技、文化、教育、計生和衛生扶貧;六是根據上級扶持貧困標準,確定扶貧對象和范圍,做好扶貧統計建檔立卡工作;七是組織縣直機關單位、社會團體和黨員干部參與掛鉤扶貧和結對幫扶,負責各級在我縣掛鉤扶貧的組織聯絡和協調服務工作;八是組織調查研究,做好宣傳、信息工作,及時總結推廣扶貧開發中的先進經驗;九是負責指導全縣小額信貸工作,對業務人員進行業務培訓,搞好統計監測,并提出指導性意見;十是承辦縣委、縣政府及市扶貧辦交辦的其他工作。
(二)2016年度重點工作任務介紹
嚴格按照中央和省、市的部署、要求,將扶貧開發工作與“三嚴三實”和“忠誠干凈擔當”專題教育、“實現新跨越、爭當排頭兵”大討論活動、“一教育五行動”有機結合起來,用扶貧開發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用8個經濟發展核心指標和10個分項跨越目標支撐“脫貧、摘帽、增收”目標,動員全縣上下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以超常規舉措,扎實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著力抓好脫貧攻堅各項任務落實,確保與全國、全省、全市同步脫貧,實現小康。成立了龍陵縣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了聯席會議辦公室。在認真學習上級精神、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反復分析論證測算的基礎上,研究出臺了《關于舉全縣之力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的意見》以及“掛包幫”“轉走訪”工作、扶貧開發脫貧增收、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扶貧開發、加強扶貧開發動態化管理、貧困鄉貧困村貧困戶退出工作等實施方案,形成了“1+5”文件體系,圍繞“1+5”文件體系的貫徹落實,結合“十三五”規劃內容,著手編制全縣及各鄉鎮脫貧攻堅脫貧發展規劃和各行業主管部門專項規劃及各年度實施方案,通過科學規劃,使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社會事業、技能培訓、生態建設、農村改革等各項工作與扶貧開發有機結合,真正達到以扶貧開發統領經濟社會發展的目的。
2016年計劃脫貧退出2個貧困鄉鎮、15個貧困村、1個民族村、7900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圍繞脫貧目標,按照“四堅持、四強化”的自查評估方法步驟,對2016年預脫貧退出貧困鄉鎮、村、人口認真進行自查評估,確保如期實現貧困退出。一是堅持統一標準,強化業務培訓。對貧困人口、村、鄉退出標準的“6、9、10”項指標進行講解和闡釋,對評估標準、摸排程序等進行培訓和指導,對完成時限、匯總時間等進行統一和要求,切實做到標準、程序、時限“三統一”。二是堅持五級聯動,強化責任落實。通過縣鄉村組戶“五級聯動”的工作方式,調動全縣87個掛包村單位650余名幫扶干部深入到120個行政村開展摸排工作,切實做到應排盡排,應查盡查,并進一步明確貧困鄉村責任主體及行業主管部門職責,強化責任擔當,推動工作落實。三是堅持邊查邊改,強化立行立改。根據摸排結果,對存在問題、項目、責任清單按行業進行分類匯總,并及時反饋行業主管部門,圍繞補齊短板、全面達標要求,拿出具體工作措施,列出具體項目,制定整改落實措施,做到邊查邊改、立行立改。同時,于10月21日—26日邀請九三學社云南省委、保山市委對全縣計劃脫貧退出的2個鄉鎮、15個貧困村開展自查評估工作,對自查評估中存在的“安全穩固住房、基本醫療保障、社會養老保障、政策兜底保障、通廣播電視、農村安全飲水、公共活動場所、政策知曉率和群眾滿意率”等問題進行對標整改,全面推動2016年脫貧目標任務圓滿完成。四是堅持標準要求,強化自評考評。圍繞脫貧攻堅各項目標任務,各鄉鎮、職能部門結合貧困人口、村、鄉退出標準的“6、9、10”項考評指標體系,按照時間節點要求,對照《云南省貧困退出考核實施細則》及考評標準,結合 “轉走訪”、“回頭看”,逐村逐戶逐人核查脫貧短板和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措施,補齊短板,確保貧困退出考評工作經得起檢驗,取得實效。各鄉鎮于11月30日以前組織完成了2016年脫貧退出的27個行政村(15個貧困村、1個民族村、11個一般村)的自評工作,各職能部門于12月5日前完成了考評工作;12月10日前,由各鄉鎮、村(社區)牽頭,各駐村工作隊及掛包幫單位配合對2016年度有貧困戶脫貧退出任務的鄉鎮、村(社區)完成了貧困戶脫貧退出自評工作,并通過立行立改、制定措施方式全力抓好達標工作落實;12月27日—30日,對全縣2016年預脫貧的2個貧困鄉鎮、15個貧困村以及已脫貧和2016鎖定的預脫貧貧困戶,通過采取縣、鄉鎮、村三級聯動交叉評估考核的方式開展評估考核,著力對標補差、督促進度、發現問題、推動落實,確保全面完成脫貧攻堅年度目標任務,最終經得起第三方評估。
圍繞國家“兩不愁三保障”的扶貧總體目標,按照“貧困戶脫貧6項指標”的脫貧標準,堅持“五查五看”和“三評四定”的原則,通過入戶核查和創新“八評法”衡量標尺的方法,對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組織開展了 “回頭看”工作。在今年6月份開展的建檔立卡“回頭看”工作中,全縣共脫貧2327戶8598人、調出不精準對象103戶327人,新納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215戶8925人,并按標準程序對貧困鄉、貧困村進行審核識別。在“回頭看”過程中,建立幫扶措施精準到戶審核和驗收制度,由各掛聯單位分管領導、各鄉鎮掛村領導、各村黨總支書記負責對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幫扶措施進行逐戶審核,由各掛聯單位主要領導、各鄉鎮黨委書記對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幫扶措施進行逐戶驗收,通過層層審簽、層層把關,確保數據精準、措施精準、管理精準;11月初,按照上級文件精神及要求,開展了2016年扶貧對象動態調整和建檔立卡信息采集錄入工作,在全縣扶貧對象動態調整過程中,全縣共新增貧困人口2500戶5731人,減少貧困人口3859戶12117人,全縣目前尚有未脫貧人口6606戶23126人;并著力推進扶貧大數據平臺建設,建立扶貧信息網絡系統,認真做好2016年扶貧對象動態調整和建檔立卡信息采集錄入工作,目前全縣已完成基礎數據采集,正在有序組織開展A段數據錄入工作,通過大數據平臺建設,實現了我縣扶貧數據與云南精準扶貧大數據管理平臺數據有效、精準銜接,形成了全縣上下共同關注、參與脫貧攻堅的工作大格局。
在新一輪脫貧攻堅中,龍陵縣緊緊圍繞新房、新村、新景、新產業、新生活、新發展“六新”目標,堅持“三年規劃一年啟動”,規劃建設集中安置點54個,集中安置6541戶26906人(市級下達搬遷規模4300戶1688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700戶14830人)。成立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領導小組及項目建設指揮部,建立“縣級領導掛鉤安置點、縣直單位包保安置點、干部職工包戶”制度,實現安置點、搬遷對象包保全覆蓋。在建設過程中,通過集中采購建筑材料、一事一議投工投勞等方式,千方百計降低建房成本,全縣各安置點建房成本均控制在每平方米1300元以內。在整個資金管理使用過程中,嚴格按“兩條線”(農發行保山分行、縣信用聯社專業監督和財政、審計等政府部門監督兩線同步)進行雙重監督,確保專款專用;分“三類”(公共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資金、農戶建房購房補助資金、農戶建房購房轉貸資金)制定資金管理使用審批流程圖,細化撥付程序;分設“十個科目”(銀行存款、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在建工程、公共基礎設施、長期應付款、資產基金、其他收入、經費支出、其他資金結轉結余)進行會計核算,做到封閉運行、專戶專賬管理。目前,54個集中安置點已全部開工建設,開工率100%,完成“三通一平”具備建房條件的安置點25個,開工建設安居房1743戶,安居房主體完工955戶;爭取到易地扶貧搬遷專項優惠貸款8億元(到戶5億元),累計撥付至鄉鎮項目實施建設資金4.9988億元,并結合重大項目督查工作,開展專項督8次,易地搬遷扎實有效推進。
自2016年開始實施扶貧開發責任、權力、資金、任務“四到縣”試點工作以來,嚴格執行《云南省公務員參加各類評審活動若干規定(試行)》,在項目評審過程中,不向參評的公務員及參公管理人員發放項目評審費,確保了項目管理風清氣正。一是制定出臺了《龍陵縣農村扶貧開發工作“四到縣”實施辦法(暫行)》,對扶貧資金分配、立項審批、資金使用管理、項目管理等作了明確規定,按照“鄉申報、縣審批、報備省市”的原則,項目評審通過后,由縣人民政府進行審批并下達批復實施。二是成立由扶貧辦、財政局和涉及相關行業的管理和技術人員組成的評審委員會,對扶貧項目進行評審,并邀請紀委的同志參與監督。在評審過程中,嚴格執行項目審批程序,切實把好項目評審關,做到政策規定不變,項目質量不減,確保扶貧資金、項目精準到貧困鄉、貧困村、貧困戶;三是嚴格執行《云南省公務員參加各類評審活動若干規定(試行)》,不向參評的公務員及參公管理人員發放項目評審費,確保了項目管理風清氣正。圍繞“扶貧整村推進、產業扶貧、扶貧貼息、安居工程、易地扶貧、勞動力轉移培訓、貧困村互助資金試點、扶貧獎補”等項目,著力整合投入專項、行業、社會資金,將資金使用與建檔立卡結果高度銜接,提高資金對建檔立卡貧困鄉、貧困村、貧困戶的瞄精準度和覆蓋率,并嚴格資金管理,使各個項目、各塊資金到村、到戶、到點,確保在陽光下運行,確保完成既定減貧增收、脫貧攻堅任務。
深入開展脫貧攻堅文藝專場、脫貧攻堅政策措施宣講、脫貧攻堅志愿服務、百名脫貧典型宣傳“四項活動”,通過文藝互動演出,增進干群聯動抓脫貧攻堅的信心;通過集中宣講和入戶宣傳,讓群眾掌握脫貧政策措施;通過志愿服務,引導群眾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新風尚;通過評選脫貧典型,激勵貧困群眾脫貧的動力、干部干事的勇氣和擔當。目前,開展脫貧攻堅文藝專場100余場次、脫貧攻堅政策措施宣講900余場次、脫貧攻堅志愿服務活動2000余人次、百名脫貧典型宣傳40余人次。
通過對扶貧項目資金實行嚴格的政府財務管理,充分發揮出了扶貧項目資金的使用,使扶貧項目資金真正用在刀刃上,確保了扶貧資金真的安全使用。省、市整鄉推進項目、整村推進項目、產業扶貧、易地扶貧、科技扶貧等項目的實施,全面改變了貧困山區的生產生活條件,為貧困山區群眾增加經濟收入和脫貧致富打牢了基礎。
圍繞全年總體目標,縣扶貧辦緊緊圍繞省、市扶貧的相關扶持政策認真研究,大力抓好各類項目資金的爭取及實施工作。2016年共向上爭取各類項目資金5329.59萬元,具體分項目資金情況為:一是2015年碧寨鄉整鄉推進(補差)試點建設項目1000萬元;二是2016年第一批切塊到縣資金1969萬元;三是2016年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054.4萬元;四是2016年第一批財政項目管理費50萬元;五是2016年第二批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068萬元;六是市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70萬元;八是易地扶貧搬遷農戶建房貸款省級貼息資金168萬元,九是易地扶貧搬遷農戶建房貸款市級貼息資金268.35萬元,十是爭取實施云南能投集團幫扶資金獎學助學金40萬元;十一是爭取和實施“互滿愛”人與人國際組織外資項目資金78.19萬元。
嚴格執行扶貧資金分配使用管理、項目實施全過程公告公示制和扶貧項目永久性公示牌設立制,嚴格執行審計監察制、資金專戶管理制、資金報賬制、跟蹤問效制、招投標制、大宗物資集中采購制、項目驗收考核及后續管理制等項目和資金管理制度,嚴格執行資金績效管理制,著力推行扶貧項目廉政承諾制、貧困群眾廉政評議制、貧困群眾廉政評議員制,牢固樹立了上級監督、部門監督、審計監察監督、人大政協監督、輿論監督、群眾監督六道防線。硬化黨風廉政建設與扶貧中心工作“四個一起”的各項措施,做到年初早安排、年中有檢查、年底有考核、結果真運用。
二、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決算單位機構
納入本部門2016年度部門決算編報的單位共1個。其中:行政單位1個,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0個,其他事業單位0個。
(二)部門人員和車輛的編制及實有情況
龍陵縣扶貧辦是政府議事協調機構,內設5個科室。2016年定編人數13人,其中:暫定行政編制11人,工勤編制2名。其中:主任1名(正科級),副主任3名(副科級),內設機構領導職數5名。現實有在職人員13人。其中,主任1名(正科級),黨組書記1名(正科級),副主任3名(副科級),主任科員4人,科員2人,工勤2人。事業編制0人(含參公管理事業編制0人);在職在編實有行政人員13人(含行政工勤人員2人),事業人員0人(含參公管理事業人員0人)。
離退休人員5人。其中:離休0人,退休5人。
實有車輛編制2輛,在編實有車輛3輛。
第二部分 2016年度部門決算表
(詳見附表)
第三部分 2016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本部門2016年度收入合計2479250.43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2479250.43元,占總收入的100%;上級補助收入0元,占總收入的0%;與上年對比2015年收入3451466.4元,比上年減少972215.97萬元,減28.16%。主要原因分析是項目資金減少,撥款減少。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本部門2016年度支出合計2687699.01元。其中:基本支出1619153.53元,占總支出的60.24%;項目支出1068545.48元,占總支出的 39.76%;與上年對比2015年度支出合計3374451.7元。其中:基本支出1848097.94元,占總支出的54.77%;項目支出1526353.76元,占總支出的 45.23%,主要原因分析基本支出減少,項目支出減少,總支出就減少。
(一)基本支出情況
2016年度用于保障扶貧辦機關機構正常運轉的日常1619153.53元。與上年對比2015年度用于保障扶貧辦機關機構正常運轉的日常1848097.94元。主要原因分析用往來款資金支出的多一些。基本支出主要用于2080501歸口管理的行政單位離退休支出291918.51元,2080505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支出25591.6元,2080801死亡撫恤支出111950.00元,2130501行政運行支出1102807.88元,2130599其他扶貧支出76000.04元,2139999其他農林水事務支出10885.5元。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退休費、撫恤金等人員經費支出1367504.07元,占基本支出的84.46%;辦公費、差旅費、水電費、公務接待費、工會經費、勞務費等日常公用經費支出251649.46元占基本支出的15.54%。
(二)項目支出情況
2016年度用于保障扶貧辦機構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務或事業發展目標,用于專項業務工作的經費支出1068545.48元。與上年對比1526353.76元,主要原因分析項目資金減少,支出減少。具體項目開支及開展工作情況一般行政管理項目支出說明:2130507扶貧貸款獎補和貼息項目支出82889.4元,2130599其他扶貧支出884191.84元(其中下撥10個鄉鎮120000.00元,轉撥中國共產黨政策研究室“掛包邦,轉走訪”工作經費400000.00元),2139999其他農林水事務支出101464.24元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本部門2016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2687699.01元,占本年支出合計的100%。與上年對比2015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3374451.7元。比上年減686752.69萬元,減20.35%。主要原因分析基本支出減少,項目支出減少,總支出就減少。
(二)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1.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29460.11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15.98%。主要用于2080501歸口管理的行政單位離退休支出291918.51元,2080505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支出25591.6元,2080801死亡撫恤支出111950.00元。
2、農林水支出2258238.9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84.02%。主要用于一是基本支出2130501行政運行支出1102807.88元,2130599其他扶貧支出76000.04元,2139999其他農林水事務支出10885.5元。二是項目支出1068545.48元,主要支出是2130507扶貧貸款獎補和貼息項目支出82889.4元,2130599其他扶貧支出884191.84元(其中下撥10個鄉鎮120000.00元,轉撥中國共產黨政策研究室“掛包邦,轉走訪”工作經費400000.00元),2139999其他農林水事務支出101464.24元。
2.外交(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3.國防(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4.公共安全(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龍陵縣扶貧辦2016年度“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預算為199000.00元(其中:公務接待費123000.00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76000.00元),2016年度“三公”經費決算支出為176161.5元(其中:主要用于30217公務接待費100278.00元,30231車輛運行維護費75883.5元),完成預算的88.68%。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決算為0元,完成預算的0%;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支出決算為75883.5元,完成預算的99.84%;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為100278.00元,完成預算的81.53%。2016年度“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數小于預算數的主要原因預算數只的估計數。
2016年度“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數是176161.5元,比2015年增決算數是171840.98元,2016年“三公”經費支出比2015年增加4320.52元,增長2.5%。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決算增加/減少改造0元,增長/下降0%;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支出決算增加14440.02元,增長23.5%;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減少10120元,下降9.17%。2016年度“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比上年增加的原因是,根據扶貧開發工作的需要,縣委、縣政府又成立了由10人組成的一個精準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本辦的人員增加到25人,人員增加、車輛增多,經費支出就增大。接待上級對所有項目中期、后期督察、檢查、驗收,鄉鎮項目編制、報賬等。
(二)“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2016年度“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決算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0元,占0%;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75883.5元,占43.08%;公務接待費支出100278元,占56.92%。具體情況如下:
1.因公出國(境)費支出0元,共安排因公出國(境)團組0個,累計0人次。
2. 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75883.5元。其中:
公務用車購置支出0元,購置車輛0輛。
公務用車運行維護支出75883.5元,開支財政撥款的公務用車保有量為3輛。主要用于2016年度扶貧開發所有工作所需車輛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等。
3.公務接待費支出100287元。其中:
國內接待費支出100278元(其中:外事接待費支出0元),共安排國內公務接待275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1112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2016年度接待上級對所有項目中期、后期督察、檢查、驗收,鄉鎮項目編制、報賬等相關工作,產生的接待批次及人次等發生的接待支出。
國(境)外接待費支出0元,共安排國(境)外公務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0(相關工作,產生的接待批次及人次等)發生的接待支出。
五、其他重要事項及相關口徑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龍陵縣扶貧辦2016年機關運行經費支出251649.46元,與上年對比2015年機關運行經費支出481762.5元,主要原因分析用往來款支付的多。部門機關運行經費主要用于2016年辦公費107509.44,差旅費3462.00元、公務接待費1170.00元,勞務費36070.00元,工會經費28604.52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17533.5元,其他交通費用57300.00元。
(二)其他重要事項情況說明
1、政府采購支出:貨物采購預算資金449780元,實際采購資金439350.00元(包括龍扶公司采購了109970.00元,農發行采購的30700.00)。工程采購預算資金0元,實施采購資金0元,服務采購預算資金17050.49元,實際采購資金15295.37元,
2、固定資產變動情況說明:2016年末資產總計219.83萬元,固定資產158.48萬元,占72.09%,負債44.54萬元,占20.26%。固定資產比上年129萬元增28.54萬元,增加22.12%,主要是成立精準扶貧辦公室,購買了辦公設備,易地辦根據工作需要購買了無人機,辦公設備老化更換一批,因此固定資產增加。
(三)相關口徑說明
1.基本支出中人員經費包括工資福利支出和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務支出、其他資本性支出等人員經費以外的支出。
2.機關運行經費指行政單位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除人員經費以外的基本支出。
3.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文件及部門預算管理有關規定,“三公”經費包括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指單位工作人員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費,指單位公務用車車輛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指單位按規定保留的公務用車租用費、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用車指用于履行公務的機動車輛,包括省部級干部專車、一般公務用車和執法執勤用車;公務接待費,指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費用。
4.“三公”經費決算數:指各部門(含下屬單位)當年通過本級財政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結轉結余資金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和公務接待費支出數(包括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
第四部分 名詞解釋
無
龍陵縣人民政府扶貧開發辦公室
2017年9月14日
附:龍陵縣人民政府扶貧開發辦公室2016年部門決算公開表
(此件公開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