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64-4-/2019-0914002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水務局 |
| 公開目錄 | 部門決算 | 發布日期 | 2019-09-17 |
| 文號 | 瀏覽量 |
監督索引號53052300233201000
龍陵縣水務局部門2018年度部門決算
第一部分 龍陵縣水務局概況
一、主要職能
二、部門基本情況
第二部分 2018年度部門決算表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二、收入決算表
三、支出決算表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八、財政專戶管理資金收入支出決算表
九、“三公”經費、行政參公單位機關運行經費情況表
第三部分 2018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項及相關口徑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二、國有資產占有情況
三、政府采購支出情況
四、部門績效自評情況
(一)項目績效自評報告
(二)項目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五、其他重要事項情況說明
第五部分 名詞解釋
第一部分 龍陵縣水務局概況
一、主要職能
(一)主要職能
1、負責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涉水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方針政策,參與制定地方性涉水政策法規,并監督實施。實行依法治水、依法管水。
2、組織制定全市縣水務發展規劃、中長期計劃和年度計劃并監督實施;組織制訂全縣主要河道、水庫、沖壩的區域綜合治理規劃,水資源保護、防洪、排澇、供水、節水、水土保持等專業規劃;組織有關國民經濟總體規劃,城市規劃及重大建設項目中有關涉水項目的論證工作。
3、統一管理全縣水資源(含空中水、地表水、地下水);組織擬定全縣水中長期供求計劃,水量分配方案并監督實施;組織實施取水許可制度和水資源費征收工作;負責地下水儲量審查、水功能區劃分和水域的水量、水質監測工作;組織發布全縣水資源公報、水質簡報等;審定水域納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總量的方案并監督實施。
4、負責全縣城鄉供水、排水、污水處理和回用以及地下水回灌等設施的建設和管理;負責供、排水等涉水事務的行業管理;統一管理城鄉計劃用水、節約用水工作,制訂有關政策和標準,并監督實施。
5、負責全縣水行政執法和水政監察隊伍的建設和管理工作;依法或受上級水行政主管部門、縣政府委托協調部門之間及鄉鎮之間的水事糾紛;查處水事案件;負責有關水行政復議受理和行政訴訟應訴工作;負責法律、法規等確定的水行政性規費征收,水利工程水費的計收和使用管理,負責指導系統灌溉水費方案制定和征收使用、管理。
6、負責監督和管理全縣范圍內的河道、水庫、塘壩、溝渠等水域及其提防、岸線和橋、涵、閘、站、壩等水工程的維修和養護;加強各類水利設施的管理和保護;搞好綜合治理和開發利用。
7、負責全縣水務系統財務會計和審計工作;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訂有關水價、水費等方面政策;負責有關水務資金的計劃、使用、管理及內審監督;負責水務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管理和監督工作,負責水利經濟的行業管理。
8、負責組織水工程建設目標任務的實施;指導和協調農村水利計劃的實施;研究制定水土保持規劃措施并組織實施;全面加強全縣農村水務服務體系建設,組織水務科技教育和培訓,積極推廣應用新科技、新工藝、新材料、大力推進對外經濟技術合作。
9、指導全縣水工程的基本建設工作。組織編制、審查全縣水工程建設項目建設書、可行性研究報告。負責組織和協調城市建設中涉及水工程設施的配套工作,組織重點水工程建設項目的實施。
10、負責機關和局屬單位的人事、勞動工資、機構編制管理工作和全縣水務行業的職工隊伍建設。
11、承擔市防汛防旱指揮部的日常工作;編制全縣防洪排澇抗災預案,組織、協調、監督、指導全市防汛防旱工作。
12、負責河長制工作具體組織實施,落實總河長、副總河長和河長確定的事宜,落實總督察、副總督察交辦的事項以及聯席會議確定的事宜。
13、承辦縣委、縣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2018年度重點工作任務介紹
1、著力抓好水利投資。2019年計劃完成水利固定資產投資25250萬元。一是開工建設板場河水庫,計劃完成投資10000萬元;二是開工建設勐堆水庫,計劃投資5000萬元;三是開工建設勐糯江中山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項目,計劃完成投資1250萬元;四是開工建設2019年農村人飲水質提升工程,計劃完成投資5000萬元;五是開工建設龍陵縣2019年山區小水網項目,計劃完成投資2000萬元;六是加快推進尹家田段河道治理項目,計劃完成投資2000萬元。
2、著力抓好項目前期。一是啟動大硝河水庫可研報告編制工作;二是完成柳樹河水庫、羊圈河水庫的初步設計報告報批工作;三是完成八零八水庫至濫壩寨、大龍連通工程,龍陵縣三庫一線水系連通工程初步設計報告報批工作;四是完成三岔河水庫安全鑒定工作;五是繼續配合上級部門做好流域規劃、地區規劃和各類專業規劃。六是繼續做好全縣涉水部門和各鄉鎮技術支持,為全縣向上級爭取項目資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3、著力抓好水利改革工作。一是嚴格按照《加快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龍陵縣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實施方案》、《龍陵縣水利工程水價改革實施方案》、《龍陵縣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確權發證實施方案》4個方案要求,著力推進水價改革工作;二是按照“先建機制、后建工程”、“先建后補、民辦公助”的水利改革要求,全力推動農田水利改革工作;三是進一步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推進河道采砂、取水許可、入河排污口監管工作進一步規范。
4、著力抓好其他重點工作。一是抓好河(湖)長制工作,著力推進河湖庫渠綜合治理,確保工作取得實效;二是嚴格落實防汛抗旱工作責任制,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群防群測體系建設,不斷提高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和水平;三是繼續抓好安全生產工作,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各項水利工程質量安全。四是積極配合縣內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及水政水資源管理工作,提高永續發展能力。五是積極探索水利投融資機制,加強水利融資能力建設。六是按時按質按量完成縣委、縣政府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
二、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決算單位構成
納入龍陵縣水務局部門2018年度部門決算編報的單位共5個。其中:行政單位1個,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4個,其他事業單位0個。分別是:
1.龍陵縣水務局
2.龍陵縣水務局(本級)
3.龍陵縣水務局水資源管理站
4.鎮安重點水源工程管理中心
5.龍陵縣水務局三庫一線水利管理處
(二)部門人員和車輛的編制及實有情況
2018年末實有人員編制135人。其中:行政編制21人(含行政工勤編制4人),事業編制114人(含參公管理事業編制0人);在職在編實有行政人員21人(含行政工勤人員4人),事業人員100人(含參公管理事業人員0人)。
離退休人員0人。其中:離休0人,退休0人。
實有車輛編制6輛,在編實有車輛5輛。
第二部分 2018年度部門決算表
(詳見附件)
第三部分 2018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2018年度收入合計74,916,641.08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74,916,641.08元,占總收入的100.00%;上級補助收入0.00元,占總收入的0.00%;事業收入0.00元,占總收入的0.00%;經營收入0.00元,占總收入的0.00%;附屬單位繳款收入0.00元,占總收入的0.00%;其他收入0.00元,占總收入的0.00%。與上年對比減少71,128,931.21元,減少48.79%,主要為財政撥款收入減少71,128,931.21元,其中:人員經費增1,621,065.15元,日常公務經費減270,396.36元,項目經費減少72,479,600元。減少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比上年1,390,000元減少了1,390,000元,且受本年上級對我縣重點工程投入比上年減少的影響。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2018年度支出合計75,067,779.08元。其中:基本支出15,964,979.08元,占總支出的21.27%;項目支出59,102,800.00元,占總支出的78.73%;上繳上級支出、經營支出、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共0.00元,占總支出的0.00%。與上年對比減少71,378,940.92元,減少48.74%,其中:基本支出增950659.08元,包括人員經費增1622203.15元,日常公務經費減671544.07元;項目支出減72329600元,具體包括段家壩水庫建設項目減77,650,000.00元。本年支出較上年減少主要原因是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比上年減少1,390,000元,且受本年上級對我縣重點工程投入比上年減少的影響。
(一)基本支出情況
2018年度用于保障龍陵縣水務局機關、下屬事業單位等機構正常運轉的日常支出15,964,979.08元。與上年對比增加950,659.08元,增長6.33%,具體增減情況為:
基本支出增加950,659.08元。其中:
1.工資福利支出增1,823,289.95元,主要為:基本工資減1,527,597.00元,津貼補貼增1,396,638.00元,獎金增1,250,670.00元,績效工資增738,853.34元,機關事業養老保險繳費增209,499.8元,其他社會保障繳費減255,774.19元,醫療費增11,000元;
2.商品服務支出減671,544.07元,主要為:辦公經費增111,588.61元,印刷費減48272元,咨詢費減40,000元,手續費增65元,水費減3366.4元,電費增6,547.92元,郵電費減38,642.96元,差旅費減32,610.22元,維修維護費減613,179.97元,會議費減6,651.5元,培訓費減15,968.96元,公務接待費減4,479.00元,專用材料費減47,404.00元,勞務費增4,220.57元,工會經費減67,924.72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增19,053.21元,其他交通費增137,039.2元,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31,558.85元。
3.個人家庭補助支出減201,086.8元,主要為:退休人員公務經費增4,800.00元,生活補助減9,113.2元,獎勵金減215,000.00元。主要原因是:部門新增人員,人員工資增長。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等人員經費支出占基本支出的90.59%;辦公費、印刷費、水電費、辦公設備購置等日常公用經費占基本支出的9.41%。
(二)項目支出情況
2018年度用于保障龍陵縣水務局機構、下屬事業單位等機構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務或事業發展目標,用于專項業務工作的經費支出59,102,800.00元。與上年對比減少72,329,600元,減少55.03%,主要原因是本年上級對我縣重點工程投入比上年減少的影響。具體項目增減情況:
(1)段家壩水庫建設項目減77,650,000.00元,農村水電增效擴容改造項目減700,000.00元,中央小型農田水利專項縣建設項目減12,300,000.00元,2017年高效節水項目減3,950,000.00元,勐糯三村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減12,500,000.00元,小(二)型水庫除險加固項目減2,020,000.00元,龍陵縣勐梅河小田壩段治理工程項目減6,090,000.00元,合計減少115,210,000.00元。
(2)2018年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鞏固提升項目增120,000.00元,2018年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增15,640,000.00元,轱轆河水庫建設項目增556,300.00元,勐糯東山小流域治理項目增5,630,000.00元,2018年山區小水網項目增9,160,000.00元,龍陵縣蘇帕河尹家田治理工程增12,390,000.00元,河長制經費250,000.00元,溝渠維修項目增610,000.00元,水利工程維修養護項目增110,000.00元,合計增加44,466,300.00元。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75,067,779.08元,占本年支出合計的100.00%。與上年對比減少69,738,931.21元,減少48.21%,主要原因:一是日常公務經費減少,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減少;二是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項目資金較上年大幅減少。具體增減情況:
1.基本支出:商品和服務支出增1,822,151.95元,日常公務經費減270,396.36元,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減201,086.8元,合計增1,350,668.79元。
2.項目支出:
(1)段家壩水庫建設項目減77,650,000.00元,農村水電增效擴容改造項目減560,000.00元,中央小型農田水利專項縣建設項目減12,300,000.00元,2017年高效節水項目減3,950,000.00元,勐糯三村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減1,250,000.00元,小(二)型水庫除險加固項目減2,020,000.00元,龍陵縣勐梅河小田壩段治理工程項目減6,090,000.00元,溝渠維修項目減350,000.00元,龍陵縣中底產田改造項目減1,000,000元,臘勐鎮沙子坡農田水利改革試點項目減1,000,000元,木城鄉烏木寨陽光溝除險加固工程減450000.00元,龍陵縣農業綜合開發勐糯中型灌區改造工程減1,000,000.00元,水庫管理單位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減50,000.00元,水利工程管理經費減60,000.00元,鄉鎮水利工作站建設項目減200,000元,合計減少117,930,000.00元。
(2)2018年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鞏固提升項目增120,000.00元,2018年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增15,640,000.00元,轱轆河水庫建設項目增556,300.00元,勐糯東山小流域治理項目增5630,000.00元,2018年山區小水網項目增9,160,000.00元,龍陵縣蘇帕河尹家田治理工程增12,390,000.00元,河長制經費250,000.00元,水利工程維修養護項目增110,000.00元,勐堆水庫前期費增3,000,000元,合計增加46,856,300.00元。
(二)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1.一般公共服務(類)支出1,000,00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1.33%。主要用于轱轆河水庫建設項目借款利息支出。
2.外交(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3.國防(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4.公共安全(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5.教育(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6.科學技術(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7.文化體育與傳媒(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8.社會保障和就業(類)支出1,871,380.6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2.49%。主要用于在在職人員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1,809,988.60元;退休人員公務經費14,400.00元,退休人員生活補助(遺囑補助)42,192元,退休人員護理費4,800元。
9.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0.節能環保(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1.城鄉社區(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2.農林水(類)支出72,196,398.48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96.17%。主要用于支出:基本工資5,776,283.00元,津貼補貼5,776,283.00元,獎金1,978,127.00元,績效工資1,534,209.00元,其他社會保障繳費103,104.55元,醫療費11,000.00元,辦公費592,993.86元,印刷費1,728.00元,手續費65.00元,水費3,603.60元,電費43,301.00元,郵電費34,884.37元,差旅費189,143.00元,維修(護)費64,093.18元,會議費38,483.50元,培訓費22,668.00元,公務接待費70,188.00元,勞務費121,966.42元,專用材料費2,128.00元,工會經費189,652.48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94,457.47元,其他交通費236,838.66元,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28,706.24元,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73,776.00元,資本性支出(基本建設)基礎設施建設25,610,000.00元,資本性支出基礎設施建設32,245,880.15元。
13.交通運輸(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4.資源勘探信息等(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5.商業服務業等(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6.金融(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7.援助其他地區(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8.國土海洋氣象等(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9.住房保障(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0.糧油物資儲備(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1.其他(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2.債務還本(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3.債務付息(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 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預算為156,400.00元,支出決算為164,645.47元,完成預算的105.24%。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決算為0.00元,完成預算的0%;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支出決算為94,457.47元,完成預算的115.97%;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為70,188.00元,完成預算的93.6%。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數大于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本年度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公車使用頻率較上年大幅增加,加之公務用車老化,維修維護運行成本增加。公務接待費比年初預算減少的主要原因是:自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后,我部門積極響應,嚴格控制三公經費開支,以三嚴三實、開源節流的思想節省我部門公務接待經費的各項開支。
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數比2017年增加13,874.21元,增長9.20%。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決算增加/減少0.00元,增長/下降0.00%;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支出決算增加18,353.21元,增長24.12%;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減少4,479.00元,下降6.00%。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增加/減少的主要原因:本年度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公車使用頻率較上年大幅增加,加之公務用車老化,維修維護運行成本增加。公務接待費比決算數減少的主要原因是:自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后,我部門積極響應,嚴格控制三公經費開支,以三嚴三實、開源節流的思想節省我部門公務接待經費的各項開支。
(二) 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0.00元,占0.00%;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94,457.47元,占57.37%;公務接待費支出70,188.00元,占42.63%。具體情況如下:
1.因公出國(境)費支出0.00元,共安排因公出國(境)團組0個,累計0人次。
2. 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94,457.47元。其中:
公務用車購置支出0.00元,購置車輛0輛。
公務用車運行維護支出94,457.47元,開支財政撥款的公務用車保有量為5輛。主要用于防汛抗旱、人飲工程、脫貧攻堅等所需車輛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等。
3.公務接待費支出70,188.00元。其中:
國內接待費支出70,188.00元(其中:外事接待費支出0.00元),共安排國內公務接待135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605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水利項目前期工作、防汛抗旱、人飲工程、公務接待等發生的接待支出。
國(境)外接待費支出0.00元,共安排國(境)外公務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項及相關口徑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龍陵縣水務局部門2018年機關運行經費支出1,024,885.27元,比上年1,790,500萬元,減少765,600萬元,下降42.76%,其主要原因是:厲行節約,嚴格控制單位機關運行經費開支。部門機關運行經費主要用于:辦公費261,660.40元,印刷費1,540.00元,水費1,540.00元,電費12,706.88元,郵電費21,948.37元,差旅費143,233.00元,會議費25,497.00元,培訓費15,868.00元,公務接待費70,188.00元,勞務費51,249.39元,工會經費124,482.16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90,007.47元,其他交通費189,551.00元,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13,350.00元。
二、國有資產占用情況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龍陵縣水務局部門資產總額191,340,420.44元,其中,流動資產3,431,898.06元,固定資產187,908,522.38元,對外投資及有價證券0.00元,在建工程0元,無形資產0元,其他資產0元(具體內容詳見附表)。與上年相比,本年資產總額減少444,668.19元,其中,流動資產增加501,771.91元,固定資產減少946,440.10元,對外投資及有價證券0元,在建工程0元,無形資產0元,其他資產0元。處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賬面原值0元;處置車輛0輛,賬面原值0元;報廢報捐資產0項,賬面原值0元,實現資產處置收入0元;出租房屋0平方米,賬面原值0元,實現資產使用收入0元。
國有資產占有使用情況表 | |||||||||||||||||
項目 | 行次 | 資產總額 | 流動資產 | 固定資產 | 對外投資/有價證券 | 在建工程 | 無形資產 | 其他資產 | |||||||||
小計 | 房屋構筑物 | 車輛 | 單價200萬以上大型設備 | 其他固定資產 | |||||||||||||
欄次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
合計 | 1 | 191,340,420.44 | 3,431,898.06 | 187,908,522.38 | 4,545,368.62 | 1,310,940.00 | 182,052,213.76 | ||||||||||
填報說明:1.資產總額=流動資產+固定資產+對外投資/有價證券+在建工程+無形資產+其他資產2.固定資產=房屋構筑物+車輛+單價200萬元以上大型設備+其他固定資產 | |||||||||||||||||
三、政府采購支出情況
2018年度,部門政府采購支出總額3,557,683.06元,其中:政府采購貨物支出450,364.00元;政府采購工程支出0元;政府采購服務支出3,107,319.06元;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0元,占政府采購支出總額0%。采購類型為分散采購、競爭性磋商、政府集中采購;資金來源為財政全額撥款,主要購買辦公設備、項目科研報告審查招標、公務用車車輛保險費。
四、部門績效自評情況
(一)項目績效自評報告
項目一:
1.項目名稱
轱轆河水庫工程建設項目
2.項目基本情況
2016年9月23日,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云南省水利廳聯文以“云發改農經〔2016〕1464號”批準工程初步設計,批準工程建設投資7,456.87萬元,工期24個月。龍陵縣轱轆河水庫設計主要樞紐建筑物有攔河大壩、輸水泄洪隧洞、溢洪道、配套輸水干渠。
3.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1)前期準備
2016年3月11日,經縣人民政府“龍政發〔2016〕28號”文件批準,成立龍陵縣轱轆河水庫工程建設管理局,人員從縣水務局和象達鎮抽調組成。管理局下設辦公室、工程科、財務與移民安置科和紀檢安全科4個科室。并按要求組建項目法人和技術負責人,項目法定代表人由縣水務局勘測隊副隊長楊太省擔任,技術負責人由縣水務局勘測隊人員匡大華擔任,同步建立了各項管理制度;
(2)組織過程等相關情況
轱轆河水庫工程在建設過程中,嚴格執行項目建設管理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監理制和合同管理制,規范與落實各方監管責任。同時按要求辦理質量監督手續,接受質量監督管理。委托專業工程質量檢測機構進行工程質量檢測,按照國家安全生產有關要求進行安全生產管理。建立了以業主為核心、監理單位控制、施工單位保證和質量監督相結合的工程建設質量管理體系。形成了政府監督,設計、監理、施工各方嚴格按合同履行職責,質量行為規范,施工質量可控、在控的良好局面。
4.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1)項目資金情況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
根據《龍陵縣財政局關于下達轱轆河水庫建設項目借款利息支出的通知》(龍財預〔2018〕706號)文件下達資1,000,000.00元,;根據《龍陵縣財政局關于預撥轱轆河水庫建設項目借款第三季度利息費用的通知》(龍財預〔2018〕460號)文件下達資556,300.00元,資金實際到位共計1,556,300.00元,資金到位率100%。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
項目資金專款專用,撥付及時,在資金分配過程中層層把關,保證資金使用安全,在監督檢查中未發現的資金問題。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
項目資金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行政單位財務規則》等管理制度執行。
(2)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具體詳見附件10-12表
5.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
本單位該項目無未完成績效目標。
6.績效自評結果
2018年度該項目的產出指標、效益指標、滿意度指標均完成年初預定目標,績效自評分為97分。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
預計將于9月14日前根據相關要求將項目自評報告、自評表在部門網站進行公開。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
存在的問題:項目績效自評、公開、結果運用等方面不夠完善。改進的措施:一是增強法律法規意識,提高自我約束與管理的能力,保證專項資金專款專用。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法律法規,是提高管理、使用好專項資金的基本依據和行為準則。二是強化專項資金項目的立項和采購管理,在細化項目的具體實施內容、資金預測、前期論證及采購程序上下工夫。建議:一是探索確立水務部門行業預算績效設立體系,形成符合地方發展實際的水務預算績效評價體系和科學的衡量指標體系。二是確立水務部門行業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框架,進一步有效促進預算績效工作的開展。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
本單位無其他需說明的問題。
項目二:
1. 項目名稱
2018年山區小水網項目
2.項目基本情況
龍陵縣2018年山區“小水網”建設改革項目含3個子項目,概算總投資2670萬元,設計灌溉面積9595畝,配套建設渠道、管道、水池及田間工程等。項目區涉及龍陵縣的平達鄉的安慶、章賽2個村委會、碧寨鄉的濫壩寨村委會和鎮安鎮的邦別社區共4個村(社區),其中安慶村為深度貧困村。受益農戶1868戶,783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46戶,貧困人口1378人。
3.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1)前期準備
2017年3月23日龍陵縣人民政府關于調整龍陵縣重點縣建設管理局組成人員的通知,將管理局人員進行調整充實。管理局人員從縣水務局和鎮安鎮、碧寨鄉、平達鄉抽調組成。管理局下設辦公室、工程科、財務與安全協調辦公室和紀檢安全科4個科室。并按要求組建項目法人和技術負責人,項目法定代表人由縣水務局副局長趙春艷擔任,技術負責人由縣水務局工程管理股股長許升平擔任,同步建立了各項管理制度;
(2)組織過程等相關情況
山區小水網工程在建設過程中,嚴格執行項目建設管理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監理制和合同管理制,規范與落實各方監管責任。同時按要求辦理質量監督手續,接受質量監督管理。委托專業工程質量檢測機構進行工程質量檢測,按照國家安全生產有關要求進行安全生產管理。建立了以業主為核心、監理單位控制、施工單位保證和質量監督相結合的工程建設質量管理體系。形成了政府監督,設計、監理、施工各方嚴格按合同履行職責,質量行為規范,施工質量可控、在控的良好局面。
4.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1)項目資金情況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
根據《龍陵縣財政局關于下達2018年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的通知》(龍財涉農〔2018〕2號)文件下達資金11,640,000.00元,資金實際到位11,640,000.00元,資金到位率100%。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
項目資金專款專用,撥付及時,在資金分配過程中層層把關,保證資金使用安全,在監督檢查中未發現的資金問題。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
項目資金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行政單位財務規則》等管理制度執行。
(2)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具體詳見附件10-12表
5.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
本單位該項目無未完成績效目標。
6.績效自評結果
2018年度該項目的產出指標、效益指標、滿意度指標均完成年初預定目標,績效自評分為97分。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
預計將于9月14日前根據相關要求將項目自評報告、自評表在部門網站進行公開。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
存在的問題:項目績效自評、公開、結果運用等方面不夠完善。改進的措施:一是增強法律法規意識,提高自我約束與管理的能力,保證專項資金專款專用。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法律法規,是提高管理、使用好專項資金的基本依據和行為準則。二是強化專項資金項目的立項和采購管理,在細化項目的具體實施內容、資金預測、前期論證及采購程序上下工夫。建議:一是探索確立水務部門行業預算績效設立體系,形成符合地方發展實際的水務預算績效評價體系和科學的衡量指標體系。二是確立水務部門行業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框架,進一步有效促進預算績效工作的開展。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
本單位無其他需說明的問題。
項目三:水利前期工作經費
1.項目名稱
2018年重點項目前期工作經費
2.項目基本情況
龍陵縣勐堆水庫位于龍陵縣象達鎮勐蚌村,距象達鎮鎮政府53km,距龍陵縣城110km。水庫擬建于怒江右岸一級支流公養河的上游,壩址高程2205.00m,壩址以上控制徑流面積45.2km2,多年平均徑流量7624萬m3。灌區主要涉及干旱缺水十分嚴重的木城鄉。
勐堆水庫工程是以解決集鎮生活用水、農村人畜生活用水及農田灌溉供水的中型蓄水工程。水庫總庫容1194萬m3,正常庫容1092.0萬m3,死庫容147萬m3,興利庫容945萬m3。最大壩高67.0m,壩軸線長214.0m,壩頂高程為2264.5m,壩頂寬8.0m。正常蓄水位2262.0m,死水位2235.1m,水庫設計年供水量853萬m3,其中農業灌溉供水792.0萬m3,城鄉生活供水61萬m3。設計灌溉面積2.82萬畝。同時,水庫向下游電站供水4445萬m3(不影響下游電站發電下放水量)。工程估算總投資56433.55萬元,其中:樞紐工程投資37161.85萬元;灌溉干渠工程投資5993.30萬元;水庫淹沒處理補償費12433.13萬元;水土保持工程投資686.76萬元;環境保護工程投資158.51萬元。工程施工總工期為36個月,其中工程準備期6個月,主體工程施工期30個月,工程完工期2個月。
3.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勐堆水庫是《龍陵縣水利發展與改革“十二五”規劃報告》中提出在“十二五”期間建設的兩件中型水庫之一,并且已列入西南五省(自治區、直轄市)重點水源工程建設規劃(發改農經〔2014〕2023號)和國家《水利改革發展“十三五”規劃》(發改農經〔2016〕2674號)。近期列入《云南省2018年“四個一百”重點建設項目計劃》。
截止至2018年12月31日,省水利設計院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修改完善工作,云南省水利水電工程評審中心還未出具審查意見。《移民安置規劃報告》、《項目選址論證報告》、《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水土保持方案》、《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報告》等專題報告已取得相關部門的批復備案或行政許可決定書。《取水許可》、《洪水影響評價報告》已審批,尚未取得批復。涉及國土部門的專題報告正在編制,涉及林業部門的專題報告因條件不具備,工作未開展。
4.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1)項目資金情況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
根據《龍陵縣財政局關于下達2018年重點項目前期工作經費的通知》(龍財農〔2018〕210號)文件下達縣級資金3,100,000.00元,;根據《龍陵縣財政局關于下達2018年第一批省級重點項目前期工作經費的通知》(龍財農〔2018〕48號)文件下達省級資金3,000,000.00元,資金實際到位共計6,100,000.00元,資金到位率100%。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
項目資金專款專用,撥付及時,在資金分配過程中層層把關,保證資金使用安全,在監督檢查中未發現的資金問題。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
項目資金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行政單位財務規則》等管理制度執行。
(2)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具體詳見附件10-12表
5.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
因《可行性研究報告》需依次由省水利廳、流域管理機構、省發改委進行審核,周期長。根據2018年7月20日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下發的 “云發改農經〔2018〕710號文件”《關于下放政府出資水利項目審批事項的通知》精神,《可行性研究報告》下放到市級審批,批復有待省、市兩級探索對接。對比年初的目標任務,前期工作進度滯后。
6.績效自評結果
2018年度該項目的產出指標、效益指標、滿意度指標均完成年初預定目標,績效自評分為97分。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
預計將于9月14日前根據相關要求將項目自評報告、自評表在部門網站進行公開。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
本單位無其他需說明的問題。
項目四:
1.項目名稱
2018年農村飲水安全項目
2.項目基本內容
2018年規劃實施人飲安全鞏固提升工程83件,項目概算總投資2045.87萬元,計劃11月底前全部建設完工并投入使用,可有效解決我縣10個鄉鎮4832戶2278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561戶6252人的飲水安全問題。
3. 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1)前期準備
項目于7月3日完成招投標,7月20日開工建設,預計2018年12月全部完工。
(2)組織過程等相關情況
第一期規劃實施項目39件,項目概算總投資1163.1萬元,已落實中央預算內投資1063萬元。;第二期規劃實施人飲項目44件,項目估算投資882.77萬元。
4. 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1)項目資金情況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
根據《保山市龍陵縣財政局關于下達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的通知》(龍財涉農〔2018〕2號)文件下達中央資金3,110,000.00元;根據《保山市龍陵縣財政局關于下達人飲項目資金的通知》(龍財建〔2018〕11號)文件下達中央資金9,000,000.00元;根據《保山市龍陵縣財政局關于下達2018年人飲項目的通知》(龍財建〔2018〕45號)文件下達省級資金8,610,000.00元;根據《保山市龍陵縣財政局關于下達2018年人飲項目的通知》(龍財農〔2018〕14號)文件下達市級資金180,000.00元;實際到位資金共計20,900,000.00元,資金到位率100%。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
根據《龍陵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快財政支出進度和加強結余結轉資金管理的通知》(龍政辦發〔2017〕45號)文件要求,龍陵縣2018年農村飲水工程項目資金20,900,000.00元于2018年12月31日前支付完成。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
項目資金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行政單位財務規則》等管理制度執行。
(2)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具體詳見附件10-12表
5. 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
項目完工后,由于施工單位未能及時提供結算和工程驗收資料,至今項目未進行竣工驗收,計劃2019年6月底完成單位工程驗收,10月完成竣工驗收。
6. 績效自評結果
2018年度該項目的產出指標、效益指標、滿意度指標均完成年初預定目標,績效自評分為98分。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
預計將于9月14日前根據相關要求將項目自評報告、自評表在部門網站進行公開。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
經驗:一是強化動態監控管理。根據工作開展情況,開展定期或不定期項目績效跟蹤,針對新發生的問題,及時研究及時解決。二是強化資金執行進度管理。按照年初目標,規劃項目資金支出進度橫道圖,按序時開展工作,確保預算執行進度穩定,工作落實有序平穩。建議:一是探索確立水務部門行業預算績效設立體系,形成符合地方發展實際的水務預算績效評價體系和科學的衡量指標體系。二是確立水務部門行業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框架,進一步有效促進預算績效工作的開展。在收到項目資金時開始設定績效目標,在實施項目過程中與目標比對,用項目績效目標指導項目的實施,項目完工后及時開展績效自評工作,在評價中找到改進管理項目的方法,真正發揮項目績效自評的意義。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
本單位無其他需說明的問題。
項目五:
1.項目名稱
勐糯東山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年綜合治理工程
2.項目基本內容
云南省保山市龍陵縣勐糯東山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位于龍陵縣城東南方向,位于龍陵縣勐糯鎮勐糯社區和大寨社區轄區內,小流域劃分為兩個片區,分別為東區和西區,其中東區北至咖啡林梁子,西至蠻別溝,南至黃竹棚,東至滾馬洼,
3. 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1)前期準備
工程分為一期,即工程籌備階段、施工準備階段、工程建設階段和完工清理階段。工程籌備階段:籌建項目經理部,組織人員、設備、物資的配置調度。本階段用1天時間完成。施工準備階段:用3天時間完成臨時設施建蓋、部分場地清理、水電路三通、測量放線,具備開工條件。工程建設階段:用117天時間完成本合同段內的所有建設項目。完工清理階段:用5天時間進行工程最后收尾,場地清理。
(2)組織過程等相關情況
以業主提供的招標文件及施工合同為基礎,以本單位對工程計劃所投入的人力、物力、機械設備為依據,以合同工期為前提,統籌兼顧,合理安排工期。在確保工程質量安全的前提條件下,優化資源配置,充分發揮企業的綜合優勢,確保和提前完成施工任務。按照主次分明,突出重點,加強控制,爭取主動的原則,確保工期的實現。
4. 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1)項目資金情況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
根據《保山市龍陵縣財政局關于下達勐糯東山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項目資金的通知》(龍財建〔2018〕20號)文件下達中央資金5,000,000.00元;根據《保山市龍陵縣財政局關于下達勐糯東山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項目資金的通知》(龍財農〔2018〕14號)文件下達市級資金630,000.00元;實際到位資金共計5,630,000.00元,資金到位率100%。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
根據《龍陵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快財政支出進度和加強結余結轉資金管理的通知》(龍政辦發〔2017〕45號)文件要求,保山龍陵縣水務局勐糯東山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項目資金5,630,000.00元于2018年12月31日前支付完成。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
項目資金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行政單位財務規則》等管理制度執行。
(2)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具體詳見附件10-12表
5. 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
本單位該項目無未完成績效目標。
6. 績效自評結果
2018年度該項目的產出指標、效益指標、滿意度指標均完成年初預定目標,績效自評分為98分。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
預計將于9月14日前根據相關要求將項目自評報告、自評表在部門網站進行公開。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
經驗:一是強化動態監控管理。根據工作開展情況,開展定期或不定期項目績效跟蹤,針對新發生的問題,及時研究及時解決。二是強化資金執行進度管理。按照年初目標,規劃項目資金支出進度橫道圖,按序時開展工作,確保預算執行進度穩定,工作落實有序平穩。建議:一是探索確立水務部門行業預算績效設立體系,形成符合地方發展實際的水務預算績效評價體系和科學的衡量指標體系。二是確立水務部門行業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框架,進一步有效促進預算績效工作的開展。在收到項目資金時開始設定績效目標,在實施項目過程中與目標比對,用項目績效目標指導項目的實施,項目完工后及時開展績效自評工作,在評價中找到改進管理項目的方法,真正發揮項目績效自評的意義。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
本單位無其他需說明的問題。
項目六:
1.項目名稱
云南省龍陵縣蘇帕河尹家田治理工程
2.項目基本內容
蘇帕河尹家田治理段位于蘇帕河中游段,共涉及干流蘇帕河治理段、支流象達河治理段及支流赧灑河、帕掌河匯口治理段,治理河道全長5.785km,其中:干流蘇帕河治理段長4.575km,支流象達河治理段長1.110km, 支流赧灑河匯口治理段長0.05km、支流帕掌河匯口治理段長0.05km。河道治理后可保護項目區人口0.76萬人,保護農田1.8萬畝,有效的提高河道的防洪能力。
3. 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1)前期準備
2018年3月23日龍陵縣人民政府關于調整龍陵縣中小河流工程建設管理局組成人員的通知,將管理局人員進行調整。管理局人員從縣水務局和象達鄉抽調組成。管理局下設辦公室、工程科、財務與安全協調辦公室和紀檢安全科4個科室。并按要求組建項目法人和技術負責人,項目法定代表人由縣水務局勘測設計隊隊長李有東擔任,技術負責人由縣水務局勘測設計隊副隊長段國全擔任,同步建立了各項管理制度;
(2)組織過程等相關情況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在建設過程中,嚴格執行項目建設管理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監理制和合同管理制,規范與落實各方監管責任。同時按要求辦理質量監督手續,接受質量監督管理。委托專業工程質量檢測機構進行工程質量檢測,按照國家安全生產有關要求進行安全生產管理。建立了以業主為核心、監理單位控制、施工單位保證和質量監督相結合的工程建設質量管理體系。形成了政府監督,設計、監理、施工各方嚴格按合同履行職責,質量行為規范,施工質量可控、在控的良好局面。
4. 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1)項目資金情況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
根據《保山市龍陵縣財政局關于下達2018年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的通知》(龍財涉農〔2018〕2號)文件下達中央資金12,290,000.00元;根據《保山市龍陵縣財政局關于下云南省龍陵縣載帕河尹家田治理工程項目資金的通知》(龍財農〔2018〕14號)文件下達市級資金100,000.00元;實際到位資金共計12,390,000.00元,資金到位率100%。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
根據《龍陵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快財政支出進度和加強結余結轉資金管理的通知》(龍政辦發〔2017〕45號)文件要求,云南省龍陵縣蘇帕河尹家田治理工程項目資金12,390,000.00元于2018年12月31日前支付完成。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
項目資金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行政單位財務規則》等管理制度執行。
(2)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具體詳見附件10-12表
5. 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
項目完工后,由于施工單位未能及時提供結算和工程驗收資料,至今項目未進行竣工驗收,計劃2019年6月底完成單位工程驗收,10月完成竣工驗收。
6. 績效自評結果
2018年度該項目的產出指標、效益指標、滿意度指標均完成年初預定目標,績效自評分為98分。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
預計將于9月14日前根據相關要求將項目自評報告、自評表在部門網站進行公開。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
經驗:一是強化動態監控管理。根據工作開展情況,開展定期或不定期項目績效跟蹤,針對新發生的問題,及時研究及時解決。二是強化資金執行進度管理。按照年初目標,規劃項目資金支出進度橫道圖,按序時開展工作,確保預算執行進度穩定,工作落實有序平穩。建議:一是探索確立水務部門行業預算績效設立體系,形成符合地方發展實際的水務預算績效評價體系和科學的衡量指標體系。二是確立水務部門行業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框架,進一步有效促進預算績效工作的開展。在收到項目資金時開始設定績效目標,在實施項目過程中與目標比對,用項目績效目標指導項目的實施,項目完工后及時開展績效自評工作,在評價中找到改進管理項目的方法,真正發揮項目績效自評的意義。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
本單位無其他需說明的問題。
項目七:
1. 項目名稱
龍陵縣防汛、山洪災害防治項目
2.項目基本情況
依據《水利部辦公廳關于下達2017 年度山洪災害防治項目建設任務和工作要求的通知》(辦汛〔2017〕99 號)及《財政部關于撥付2017年水利發展資金的通知》(財農〔2017〕57 號)文件要求,充分利用云南省已建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及調查評價成果開展云南省2017年度山洪災害防治示范縣建設,云南省根據前期山洪災害防治項目的建設情況,2017年在云南省 129 個項目縣中選定保山市龍陵作為山洪災害防治重點縣進行示范建設。主要為縣級監測預警平臺鞏固和擴展,縣級平臺延伸到鄉鎮鞏固完善,應急保障體系建設,示范區鄉鎮指揮所示范建設,山洪災害監測預警平臺運行維護規范化建設及示范建設評估、推廣和培訓,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示范提升(小流域入戶預警系統建設、山洪災害預警APP建設、學校預警示能力示范建設)及群測群防規范化建設,通過實施山洪災害防治項目,在防治區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可以避免山洪災害的發生或降低其發生幾率,可減免山洪災害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3. 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1)前期準備
依據《水利部辦公廳關于下達2017 年度山洪災害防治項目建設任務和工作要求的通知》(辦汛〔2017〕99 號)及《財政部關于撥付2017年水利發展資金的通知》(財農〔2017〕57 號)文件要求,充分利用云南省已建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及調查評價成果開展云南省2017年度山洪災害防治示范縣建設。云南省根據前期山洪災害防治項目的建設情況,2017年在云南省 129 個項目縣中選定保山市龍陵縣作為山洪災害防治重點縣進行示范建設。龍陵縣水務局積極開展該項目的前期工作,在2017年9月委托云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編制完成了《云南省保山龍陵縣2017年山洪災害防治示范縣建設實施方案》。
(2)組織過程等相關情況
工程于2018年1月招標,并于1月24日與中標單位昆明龍慧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施工合同,通過招標,由保山德豐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對保山市龍陵縣水務局2017年度山洪災害防治項目建設實行施工全過程監理,并組建了工程項目監理部。針對所承擔工程項目的特點,監理部均制定了監理規劃和監理實施細則,配備了相關專業駐場監理人員。
4. 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1)項目資金情況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
根據《保山市龍陵縣財政局關于下達2018年統籌整合涉農資金的通知》(龍財涉農〔2018〕2號)文件下達中央資金420,000.00元;根據《龍陵縣財政局關于下達省級水毀修復資金的通知》(龍財農〔2017〕92號)文件結余省級資金150,000.00元;根據《龍陵縣財政局關于下達防汛抗旱經費的通知》(龍財綜〔2018〕7號)文件下達縣級資金306,500.00元;實際到位資金共計466,500.00元,資金到位率100%。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
根據《龍陵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快財政支出進度和加強結余結轉資金管理的通知》(龍政辦發〔2017〕45號)文件要求,保山市龍陵縣水務局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鞏固提升項目資金466,500.00元于2018年12月31日前支付完成。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
項目資金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行政單位財務規則》等管理制度執行。
(2)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具體詳見附件10-12表
5. 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
本單位該項目無未完成績效目標。
6. 績效自評結果
2018年度該項目的產出指標、效益指標、滿意度指標均完成年初預定目標,績效自評分為100分。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
預計將于9月14日前根據相關要求將項目自評報告、自評表在部門網站進行公開。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
工作經驗:一是強化前期工作謀劃。做實項目實施方案,做到工作有規劃,整體有部署,落實有程序。二是強化動態監控管理。根據工作開展情況,開展定期或不定期項目績效跟蹤,針對新發生的問題,及時研究及時解決。三是強化資金執行進度管理。按照年初目標,規劃項目資金支出進度橫道圖,按序時開展工作,確保預算執行進度穩定,工作落實有序平穩。問題是:(1)地方配套資金由于財政困難未能足額配套到位,導致后續項目無法支付工程款。(2)群測群防體系建設涉及面廣、量大,由于資金投入問題,部分縣對群測群防宣傳、培訓及演練工作還有不到位的情況,今后要對這方面進行加強。建議是:一是探索確立水務部門行業預算績效設立體系,形成符合地方發展實際的水務預算績效評價體系和科學的衡量指標體系。二是確立水務部門行業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框架,進一步有效促進預算績效工作的開展。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
本單位無其他需說明的問題。
(二)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1. 項目名稱
2018年項目績效評價
2.部門基本情況
(1)部門概況
龍陵縣水務局于1975年2月正式成立,為行政事業性單位,級別為正科,內設機構為:辦公室、計劃財務股、組織人事股、水政水資源管理股、水土保持辦公室、防汛抗旱辦公室、基建電力股、河長制辦公室八個行政股室。所屬事業單位為:水資源收費站、工程管理站、勘測設計隊、水質檢測中心、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站、財務核算中心、段家壩水庫管理所、鎮安重點水源工程管理中心、勐糯三庫一線水庫管理處9個二級單位。水務局是縣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縣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保護和優化配置,主管全縣防汛防旱,是涉水事務的綜合管理部門,統一管理全縣水務工作。
(2)部門績效目標的設立情況
根據《龍陵縣水務局2018年部門工作要點》,結合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開展水務職能職責,整理歸納出2018年龍陵縣水務局重點項目績效目標。
(3)部門整體收支情況
①.2018年決算收入6823.61萬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6823.61萬元,占總收入100%;其他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0%。預算收入比上年減少7209.46萬元,減少率51.37%。
②.2018年決算支出6838.61萬元,其中:財政撥款支出6838.61萬元,占總支出100%。基本支出959.98萬元,占總支出14.04%;項目支出5878.63萬元,占總支出85.96%。預算支出比上年減少7242.37萬元,減少率51.43%。
(4)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為進一步加強績效管理水平,強化支出責任,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我單位不斷完善績效管理制度建設,制定了預算管理相關制度。
3.績效自評工作情況
(1)績效自評目的
我局通過對財政資金使用情況、項目立項、實施管理、績效表現情況自我評價,了解相關資金使用是否達到預期目標、資金管理是否規范、資金使用是否有效,檢驗資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項目實施及資金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及時總結經驗,改進項目的管理措施,不斷增強和落實項目績效管理責任,完善項目工作機制,有效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同時遵循“目標引領、科學規范、客觀公正、結果導向”的原則提高我局的績效管理水平,強化支出責任,進一步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2)自評指標體系
評價指標體系是開展績效評價工作的核心。我單位在參考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框架的基礎上,結合實際,確定了績效評價指標。績效評價框架包括投入、過程、產出、效果四個方面。評價指標體系詳見附表(附表10—附表14)。
(3)自評組織過程
①準備階段(2018年3月10日—30日)
組織學習財政支出績效自評的相關規定,確定評價范圍和對象,明確評價的目的、內容、任務、依據,掌握評價的時間和有關要求。
②實施階段(2018年4月1日—11月30日)
下發績效自評工作通知,安排績效自評工作,制定評價指標體系;組織項目單位自評并上報自評報告,匯總二級績效自評后對一級項目進行自評;上報縣財政局審核。
③總結階段(2018年12月1日—31日)
總結評價工作經驗,進一步完善績效自評指標體系,裝訂歸檔績效自評資料。在單位門戶網站公示績效自評報告,接受監督檢查。
4.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1)投入情況分析
一是制訂和實施全縣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水利發展規劃、農村飲水安全、節水灌溉等工程建設與管理、組織實施全縣河(湖)長制的巡查、督察、督辦和考核,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強化行業管理。
二是按照“合法合規、真實科學,綜合預算、統籌安排,規劃約束、講求績效,民生優先、確保重點”的原則,科學編制我臺中期項目規劃,項目規劃突出重點,充分體現項目的前瞻性、完整性。
三是所有預算項目按照單位的主要職責安排項目,確保縣委、縣政府確定的任務目標的完成,部門履行主要職責或完成重點任務保障有力。
四是按照“三公經費”只減不增的要求,確保2018年部門“三公經費”預算數小于上年預算數。
(2)過程情況分析
一是執行進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快預算執行進度,2018年全年預算執行率達到100%,其中:第一季度完成預算的20%,第二季度完成預算的60%,第三季度完成預算的80%,10月底完成預算的90%,11月底完成預算的100%。預算調整:除因落實國家政策、發生不可抗力、上級部門臨時交辦而必須調整預算外,嚴格按照批復執行預算。
二是結轉結余控制目標為不超過上年結余結轉數。
三是部門開展項目有健全的管理機構作為保障并明確實施主體責任;加強部門內部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專項檢查、專項督查工作中,均將項目資金的使用管理的核查作為所有考評工作的重要內容,并在項目實施完成后及時開展績效自評。
四是按照“三公經費”只減不增的要求,確保2018年部門“三公經費”決算數小于上年決算數。
五是建立行之有效的項目安排決策機制,保障部門項目申報、審核、安排全程公開透明。制定完善相關財務管理制度,根據項目實施內容,細化項目管理辦法,對項目制定績效目標,對項目支出績效進行監控。
六是信息公開及完整:在規定的時限,按要求對外公開部門年度預算、決算、“三公經費”部門績效報告等信息。
七是對固定資產進行規范管理,,規范固定資產的采購、使用、處置、管理工作。建立了資產臺賬登記管理制度,及時更新資產管理信息系統數據,實施資產動態管理和監督,維護資產的安全、完整
(3)產出情況分析
一是貫徹執行國家水利工作法律法規,負責保障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擬訂水利發展規劃,組織編制江河湖泊的流域綜合規劃、防御洪水方案等水利規劃。按照規定制定水利工程建設有關制度并組織實施。監督管理水利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方向,按照規定權限審批、核準規劃內和年度計劃規模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負責水利統計工作。提出龍陵水利建設投資安排建議并加強財政性資金監管。
二是負責水資源管理、配置、節約和保護工作。組織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水資源的統一監督管理,負責流域、區域以及調水工程的水資源調度,組織實施取水許可、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水資源論證制度。組織編制水資源保護規劃并監督實施,組織實施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和地下水保護工作。
三是負責水旱災害防御。對江河湖泊和水利工程實施防洪調度和應急水量調度。
四是負責計劃用水、節約用水工作,指導和推動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指導水利行業供水和城鄉供水工作。
五是組織、指導水利設施、水域及其岸線的管理與保護,指導江河、湖泊及河口、灘涂的治理和開發,辦理跨界河流有關涉水事務。組織、指導河湖水生態修復、河湖生態流量管理、河湖水系連通工作。
六是負責防治水土流失。組織編制水土保持規劃并監督實施。組織實施水土流失的綜合防治,負責管理權限內的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審批、監督實施和水土保持設施的驗收備案工作。指導全縣水土保持建設項目的實施。
七是負責農村水利的管理和改革。組織開展大中型灌排工程建設與改造,組織農村飲用水的監測檢測,組織指導農村飲水安全、節水灌溉等工程建設與管理工作,指導農村水利改革創新和農村水利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指導水電農村電氣化、農村水電增效擴容改造以及小水電代燃料工作。
八是負責涉水違法事件的查處,協調、仲裁跨鄉(鎮)水事糾紛,開展水政監察和水行政執法工作。
九是負責水利行業安全生產工作。組織、指導水庫安全運行監管,指導水電站大壩的安全運行管理。
十是組織指導水利工程建設與運行管理。負責組織實施水利建設管理制度、水利建設市場的監督管理。組織開展水利行業質量安全監督管理。
十一是組織開展水利科技和水利涉外事務。負責水務系統的科技、教育,組織開展農村水利基礎科研、新技術推廣應用、農村水利技術人員培訓。負責涉水對外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工作,配合上級水利部門辦理國際河流有關涉外事務。
(4)效果情況分析
一是經濟效益。強化水利項目建設,提升農村飲水安全保障,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保障。
二是生態效益。通過水利項目實施,不斷提高生態承載能力,促進生態環境發展。
三是社會效益加快推進涉水項目建設,提升農村飲水安全保障,防止山洪災害及水土流失。
四是社會公眾或服務對象滿意度。通過項目實施,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城鄉飲水安全得到保障,公眾滿意度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達到90%以上。
5.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情況
(1)相關中心、管理處、站(所)對績效評價工作的重要性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2)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不完善,給考核評價及評分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我局在下一步工作中,要加強對項目開展的可行性、必要性做好充分調研,依據實際情況做好經費支出預算,制訂合理的項目實施計劃。項目實施前期,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在實施階段,做好監督,跟蹤管理;實施后及時總結自評。
6.績效自評結果應用
(1)結合部門預算與績效目標和實際完成情況對比分析,反映出部分中心、管理處、站(所)對績效目標管理工作重要性認識不足,對績效目標設立深入研究不夠。
(2)根據各中心、管理處、站(所)開展的自評情況,2018年度我局較好地完成了年初設定的各項項目績效目標,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得分97分。
7.主要經驗及做法
通過加強對部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牢固樹立“講績效、重績效、用績效”的觀念,進一步完善績效評價結果運用機制,將評價結果作為申報以后年度預算編制的重要依據,發揮績效評價工作的應有作用。
(1)重視預算執行。一是為保證預算資金使用效益,對所有項目資金實行從申報到執行結束的全過程管理;二是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將預算執行進度納入對各單位的責任目標考核中;三是不定期召開預算執行進度通報會,分析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對項目資金結余原因進行逐項分析,加快項目預算執行。
(2)提高項目執行質量。經費下達后,及時制定項目實施方案,明晰經費使用內容和范圍,督促各項目單位加快經費執行進度。涉及物資采購的,提前組織專家論證并提出設備、物資參數,一旦經費下達就可立即進入政府采購程序,加快了采購進度。
(3)落實資金監管。我局嚴格落實規范財務運行機制、健全內部控制機制、強化監督檢查機制、落實責任追究機制,確保資金使用安全有效。
8.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部門績效自評情況詳見附表(附表10—附表14) 部門績效自評情況參照保財預〔2019〕107號《保山市財政局關于2019年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
五、其他重要事項情況說明
本單位無重要事項情況說明。
六、相關口徑說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員經費包括工資福利支出和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務支出、其他資本性支出等人員經費以外的支出。
(二)機關運行經費指行政單位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除人員經費以外的基本支出。
(三)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文件及部門預算管理有關規定,“三公”經費包括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指單位工作人員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費,指單位公務用車車輛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指單位按規定保留的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用車指用于履行公務的機動車輛,包括省部級干部專車、一般公務用車和執法執勤用車;公務接待費,指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費用。
(四)“三公”經費決算數:指各部門(含下屬單位)當年通過本級財政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結轉結余資金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和公務接待費支出數(包括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詞解釋
一、財政撥款收入:指本級財政當年撥付的資金。
二、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財政撥款收入”、“事業收入”、“事業單位經營收入”等以外的收入。主要是上級和其他同級部門補助收入等。
三、上年結轉: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結轉到本年仍按原規定用途繼續使用的資金。
四、結轉下年:指以前年度預算安排、因客觀條件發生變化無法按原計劃實施,需延遲到以后年度按原規定用途繼續使用的資金。
五、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人員支出和公用支出。
六、項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為完成特定行政任務和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支出。
七、歸口管理的行政單位離退休(科目代碼2080501):指行政單位離退休人員的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
八、三公經費:是指縣用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反映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反映單位公務用車車輛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及租用費、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接待費反映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監督索引號53052300233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