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60-1-/2021-0705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交通運輸局 |
| 公開目錄 | 績效評價 | 發布日期 | 2021-07-05 |
| 文號 | 瀏覽量 |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概況
1.機構情況
龍陵縣交通運輸局為財政全額供養正科級行政單位,內設8個股室,分別為辦公室,政策法規和行政審批股,規劃建設股、綜合運輸股,資產財務股,海事航務和鐵路民航股,公路管理股,安全監督股,獨立核算。
股級事業單位2個,一是龍陵縣地方公路管理段,內設三個科室一個大隊,分別是辦公室、工程技術室、安全生產管理辦公室及路政管理大隊,獨立核算;二是龍陵縣公路工程質量監督站,內設一個股室,于2017年10月成立,不獨立核算,納入局機關核算。
2.基本職能
負責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規劃公路、鐵路、水路、民航等行業發展,協助做好郵政管理有關工作,建立與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相適應的制度體制機制,優化交通運輸主要通道和重要樞紐節點布局,促進各種交通運輸方式融合發展。
組織擬訂綜合交通運輸行業規劃。編制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專項規劃。擬訂公路、鐵路、水路、民航發展專項規劃,統籌銜接郵政行業規劃,指導綜合交通運輸樞紐規劃和管理。參與擬訂物流業發展規劃。貫徹實施并組織實施相關法律、法規。負責擬訂綜合運輸計劃并組織實施。協調綜合運輸計劃。協調銜接各種交通運輸方式標準。承擔縣級綜合交通運輸體制改革工作,推進行業有關改革工作。
負責綜合交通運輸市場監管。制定綜合運輸有關制度和運營規范的實施意見并監督實施。負責城鄉客運及有關設施規劃和管理工作,負責出租汽車行業管理工作。負責公共汽車、城市軌道交通的運營和汽車租賃。負責權限內汽車出入境運輸、國際和國境河流運輸及航道有關管理工作。
負責水路的行業管理。負責權限內的水上交通安全監督管理。負責水上交通管制、船舶及有關水上設施檢驗、登記和防止污染、水上消防、救助打撈、通信導航、航道管理養護、船舶與港口設施保安及危險品運輸監督管理工作。負責船員管理有關工作。負責本縣管理水域水上交通安全事故、船舶及有關水上設施污染事故的應急處置,依法組織或參與事故調查處理工作。負責漁船檢驗和監督管理工作。
負責協調國際、國內、省內、市內、縣內航線開發,提出有關政策措施。協調空域資源開發利用。依法對民用機場的機場凈空、電磁環境、控制用地保護等工作實施監管。履行縣政府規定和授權的機場行政管理。
提出公路、鐵路、水路、民航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的建議,按照規定權限提出國家和省市縣級財政性資金安排建議并監督實施。負責按照規定權限審批、核準公路、鐵路、水路、民航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并監督實施。
負責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管理、養護、市場的行業監管。擬訂基礎設施工程建設、管理、養護有關政策、制度和技術標準及實施細則、辦法并監督實施。負責組織協調權限范圍內公路、鐵路、水路、民航有關重點工程建設和工程質量、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配合國家鐵路項目建設工作。協調推進機場建設,組織開展監督檢查工作。指導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管理和維護,承擔有關重要設施的管理和維護。承擔國家和省市縣重點交通基本建設項目的績效監督和管理工作。
負責行業安全生產監管和應急管理工作,協調配合縣內民航突發事件等處置工作。按照規定組織協調重點物資和緊急客貨運輸,負責路網運行監測和協調。
承擔綜合交通運輸統計工作,監測分析交通運輸運行情況,發布有關信息。指導交通運輸行業科技、教育培訓、環境保護、綠色交通和節能減排工作。
協調中央垂直管理的鐵路、民航、郵政,委托管理的海事等涉及地方的有關工作,負責交通運輸對外合作與交流工作。
指導交通運輸綜合執法和隊伍建設工作,負責行政執法監督。負責法律、法規明確要求由縣級承擔的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職責。貫徹落實行業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維護穩定管理辦法。
完成縣委、縣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3.人員情況,包括當年變動情況及原因。
部門核定行政編制15人,事業編27人。實有行政人員19人(含行政工勤3人),事業人員26人。遺屬補助3人。
(二)部門績效目標的設立情況
根據龍陵縣交通運輸局2020年重點工作情況,結合圍繞縣委、縣政府工作開展全縣公路的水毀保通、公路修建等工作職責職能,整理歸納出2020年龍陵縣交通運輸局重點項目績效目標。
(三)部門整體收支情況
1.2020年初預算(龍財建〔2020〕1號)一般公共財政撥款收入、支出959.32萬元,其中:基本支出659.32萬元,項目支出300萬元。其中:基本支出659.32萬元,項目支出300萬元。同比預算數上年度相比增加368.79萬元,增幅為62.45%,其中:基本支出同比增長68.79萬元,增幅為11.65%,項目支出增加300萬元。
2.2020年收入61653.06萬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61653.06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8323.06萬元,占總收入的13.5%,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53130萬元,占總收入的86.18%,其他收入200萬元,占總收入的0.32%。2020財政撥款支出57266.96萬元,其中:基本支出占625.35萬元,占總支出的1.09%,項目支出56641.60萬元,占總支出的98.91%。
(四)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為進一步加強績效管理水平,強化支出責任,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不斷完善績效管理制度建設,制定了預算管理相關制度。
二、績效自評工作情況
(一)績效自評目的
我單位通過對項目立項情況、資金使用情況、項目實施管理情況、項目績效表現情況自我評價,了解相關項目資金使用是否達到預期目標、資金管理是否規范、資金使用是否有效,檢驗資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項目實施及資金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及時總結經驗,改進項目的管理措施,不斷增強和落實項目績效管理責任,完善項目工作機制,有效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同時遵循“目標引領、科學規范、客觀公正、結果導向”的原則提高績效管理水平,強化支出責任,進一步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二)自評指標體系(本部分為報告核心內容)
2020年,我單位積極履職,強化管理,較好地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標。通過加強預算收支管理,不斷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梳理內部管理流程,部門整體支出管理水平得到提升。根據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我單位2020年度評價得分為93分。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分情況如下:
1.目標設定明確得7分。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開展交通工作。
2.預算配置得6分。預算編制科學得1分,確保重點支出安排得3分、嚴控“三公經費”支出得2分。
3.預算執行得12分。嚴格預算執行得4分;嚴控結轉結余得0分;項目組織良好得4分;“三公經費”節支增效得4分。
4.預算管理得12分。管理制度健全得6分;預算信息公開得6分。
5.資產管理得3分。資產管理使用規范有效。
6.職責履行得30分。
7.履職效益得23分。經濟效益得8分;生態效益得7分;社會公眾或服務滿意度得8分。
(三)自評組織過程
組織學習財政支出績效自評的相關規定,確定評價范圍和對象,明確評價的目的、內容、任務、依據,掌握評價的時間和有關要求。結合年初預算批復的部門整體支出績效指標,在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共性指標體系框架的基礎上,部門職責以及項目特點,確定部門整體支出自評指標體系、績效考評實施方案,并開展相關績效自評工作。
由績效自評工作小組根據部門實際情況,結合部門整體支出自評指標體系進行打分,得到績效自評結論,形成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三、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一)投入情況分析
2020年初預算(龍財建〔2020〕1號)一般公共財政撥款收入、支出959.32萬元,其中:基本支出659.32萬元,項目支出300萬元。其中:基本支出659.32萬元,項目支出300萬元。同比預算數上年度相比增加368.79萬元,增幅為62.45%,其中:基本支出同比增長68.79萬元,增幅為11.65%,項目支出增加300萬元。
(二)過程情況分析
1. 2020年財政撥款收入61653.06萬元,當年撥款支出57266.96萬元,當年產生結轉4386.1萬元為2020年結轉數。2020年三公經費預算12.12萬元,其中:公務接待費3.89萬元,公務用車運行費8.23萬元。2020年三公經費支出9.58萬元,其中:公務接待費3.77萬元,公務用車運行費5.81萬元。
2.預算管理方面,預算管理制度健全,制定了預算管理制度及流程圖;預算信息按規定在縣政府門戶網站公開;資金支出符合國家財經法規和財務管理制度規定以及有關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規定,資金撥付有完整的審批程序和手續;資金使用按項目進度撥款,無截留、擠占、挪用、虛列支出等情況。
3.資產管理方面,制訂了相關制度,資產核算清楚,資產處置按要求辦理。
(三)產出情況分析
在縣委、縣政府及上級部門的領導下,向上既定的目標認真開展各自的工作,完成上級及各相關部門安排的各項工作。在交通項目實施過程中,按法定程序招投標,按項目建設相關程序組織進行施工,按照項目工程技術規范要求完成;認真組織施工,確保按期完成。
(四)效果情況分析
通過公路項目建設,對使用者的費用節約有很大的效益,表現為降低汽車營運成本效益,旅客在途時間節約效益和減少交通事故效益等。能解決地方交通的通暢帶來的人流、物流的快速流通,極大地提高地方經濟快速發展。同時,交通的便捷將帶來項目所在地區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極大提高。地方經濟的快速增長,增加了當地居民的自主就業機會,社會穩定,人民滿意。
四、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情況
(一)各相關股室對績效評價工作的重要性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不完善,給考核評價及評分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我單位已作出工作要求,加強對項目開展的可行性、必要性做好充分調研,依據實際情況做好經費支出預算,制訂合理的項目實施計劃;項目實施前期,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在實施階段,做好監督,跟蹤管理;實施后及時總結自評。
五、績效自評結果應用
通過整體支出績效自評,一是增強了單位的績效評價主體責任意識;二是制定了部門績效管理辦法及項目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了長效機制;三是促進各部門規范使用項目資金;四是績效評價結果作為分配上級財政預算項目資金的重要依據。
六、主要經驗及做法
通過加強我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使各部門牢固樹立“講績效、重績效、用績效”的觀念,進一步完善績效評價結果運用機制,將評價結果作為申報以后年度預算的重要依據,發揮績效評價工作的應有作用。
(一)重視預算執行。一是為保證預算資金使用效益,對所有項目資金實行從申報到執行結束的全過程管理;二是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將預算執行進度納入對各單位的責任目標考核中;三是不定期召開預算執行進度通報會,分析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對項目資金結余原因進行逐項分析,加快項目預算執行。
(二)提高項目執行質量。經費下達后,及時制定項目實施方案,明晰經費使用內容和范圍,督促各項目單位加快經費執行進度。涉及物資采購的,提前組織專家論證并提出設備、物資參數,一旦經費下達就可立即進入政府采購程序,加快了采購進度。
(三)落實資金監管。我單位嚴格落實規范財務運行機制、健全內部控制機制、強化監督檢查機制、落實責任追究機制,確保資金使用安全有效。
(四)逐步規范績效評價工作。2020年,我單位進一步加強績效管理 ,強化支出責任,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對所有2020年財政安排的項目資金開展了績效自評。
七、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