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59-9-/2018-1116006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
| 公開目錄 | 計劃總結 | 發布日期 | 2018-11-06 |
| 文號 | 瀏覽量 |
2018年以來,住建局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緊緊抓住“四城同創”工作機遇,以推進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為中心,以加快城市化進程為目的,以完善城市生態景觀、城市功能為重點,凝心聚力、團結奮進,不斷提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預計2018年底,縣城建成區面積達6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32%,縣城綠化率達35.5%,綠化面積213公頃,綠化覆蓋面積236.28公頃,綠化覆蓋率達39.38%,人均公園面積達10.5平方米,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均保持在100%,污水集中處理率達95%。
一、2018年主要工作回顧
(一)規劃引領進一步增強。一是以“5A級旅游城市”為標準,高起點規劃。委托新加坡雅思柏設計事務所完成了《龍陵縣概念性空間發展規劃》編制,并由云南省城鄉規劃設計院實施了成果轉化,編制完成了《龍陵縣城市總體規劃修改(2018—2035)》。引進了北京東方園林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龍陵縣生態景觀系統綜合提升ppp項目合作備忘錄》,規劃建設杭瑞高速公路龍陵過境段、龍山東河濕地、云山小河濕地、濱河公園生態景觀提升項目。完成了《縣域鄉村體系規劃》,正在開展海綿城市、停車場和人防專項規劃。二是完成了龍山鎮大坪子社區羅家大坡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建設項目、臘勐鎮臘勐集鎮易地扶貧搬遷工程項目規劃評審。龍陵殘疾康復中心、龍陵縣人民法院審判法庭擴建項目選址方案完成。完成了縣城統規統建小區綠化亮化提升改造方案的審批。三是在縣城總體規劃的管控下,截至目前,共核發《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1戶,建筑面積151平方米;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2戶,占地面積65278平方米;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132戶,建筑面積156792.86平方米;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166戶,建筑面積39899.54平方米;符合縣城總體規劃過戶證明155戶,建筑面積33269.422平方米;核發《規劃竣工驗收合格證》71戶,建筑面積164828.03平方米;受理整改申請855戶,建房申請73戶。
(二)城市建設進一步加快。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完成了龍山湖公園(一期)、龍華路東段、龍華路西段綠化提升改造、云山路東段綠化建設和龍山中路片區棚戶區改造安置區外綠化工程建設,完成了小區綠化亮化提升改造工程建設。完成了縣城君之路道路建設,縣城洗車場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完成了龍山中路、雨屏路、書院路及入城纜線溝建設,完成城鎮投資134269萬元,完成投資任務數的100.72%。綠化覆蓋面積241.68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40.28%。正在推進大荒田污水處理廠、規劃館、高速路入口景觀工程等項目建設。鄉鎮“一水兩污”建設情況,完成了縣城重點供水工程建設,鎮安鎮、勐糯鎮供水工程有序推進,龍新鄉、鎮安鎮、龍江鄉、象達鎮、平達鄉、碧寨鄉、勐糯鎮、木城鄉8個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項目共10個正在推進,碧寨鄉、龍新鄉、平達鄉已完成了項目建設,其余鄉鎮正在推進污水管道開挖及埋設,計劃2018年底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棚戶區改造項目建設方面,截至目前,龍山中路棚戶區改造片區房屋征收共簽訂征收補償協議1415份2268套(戶),其中簽訂貨幣補償安置協議1163份1899套(戶),產權調換協議252份369套(戶),協議簽約率達98.80%。公租房分配入住情況,縣城南片區2012年建設的保障性住房1908套已全部分配入住,入住率100%。創建省級園林縣城進展有序,自創建省級園林縣城工作啟動以來,機構健全,分工明確,《縣城綠地系統規劃》《縣城綠地現狀調查報告》《龍陵綠地樹種規劃》《龍陵縣城古樹名木及后備資源保護規劃》《縣城防災避險綠地系統規劃》《縣城濕地資源保護規劃》《縣城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等創園相關專業規劃已全部編制完成。通過采取拆墻透綠、拆違補綠、見縫插綠、退硬還綠等措施,開展小區綠化亮化提升改造、“園林單位”“園林小區”創建工作全面鋪開。縣人大、縣政協、縣國土資源局、縣林業局、縣檔案局、縣老年大學、凱龍城假日酒店、云南品斛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23家單位被評為保山市園林單位,玉龍佳苑、錦繡潤苑(南區和北區)、龍御江山、凱龍城(A區、B區和C區)等9家單位被評為保山市園林小區。編制完成了《綠線管理辦法》《藍線管理辦法》《綠色圖章制度》《綠化公示制度》等管理制度。完成了縣城綠地現狀調查、綠化遙感測試基礎資料收集、公園綠線界樁栽種、縣城園林綠化滿意度調查、縣城古樹名木的掛牌及拍攝、創建省級園林縣城技術報告片。完成了臺賬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申報材料已提交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三)城市管理進一步提升。一是健全完善了城鄉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和城鄉建設規劃委員會,嚴格落實工作職責,建立規劃審查、決策長效機制,形成了事前把關、事中監管、事后檢查的工作格局,增強規劃執行的嚴肅性。二是配強了城市管理執法裝備,統一了城市管理執法制式服裝和標志標識工作,推行了執法過程全記錄。通過“街長制”細化工作責任,壓實責任人。采用一同巡查,分散管理的方式開展城市管理工作,且定期抽查責任街道,考核責任人落實工作責任情況。共辦理經營性選址374戶,用水用電審批101戶,門頭廣告62戶,占道施工7戶,開挖城市道路7戶,取締臨街違規水龍頭25處,臟亂差整治150次。強化縣城規劃區內渣土運輸、建筑垃圾亂傾亂倒的管理,嚴查渣土運輸過程造成的撒、漏、揚等現象,共發出《責令改正通知書》34份,《停工核查通知書》19份。辦結行政案件32件,處罰金額42131元。城市道路占用收費7起,共47946.92元。三是圍繞“四城同創”的目標,加強對市政設施、園林綠化、環衛清掃保潔日常工作的維護管理。環衛清掃保潔面積52.973萬平方米,簽訂門前三包412份,清運生活垃圾2.3025萬噸,完成垃圾處置費收繳174.35萬元。新購置垃圾桶250只,目前果皮箱241只,垃圾桶1026只,垃圾集中收集點41個。5個移動式環保零排放公廁投入使用。實施了生活垃圾廠的過磅地秤安裝。城區綠化養護面積232.56萬平方米,累計澆水1800多人次,修剪草坪10萬多平方米,修剪小灌木250萬多株,除雜草1000多人次,施肥400多人次,施用肥料3000多公斤,清除草坪上的垃圾1000多人次,噴各類農藥600多人次,制止人為踐踏各種綠化500多人次,修剪行道樹2000多株,補植各類小灌木5000多株,清洗噴泉、水池共6次。路燈養護6650盞,更換鈉燈650個,鎮流器650個,觸發器735個,更換節能燈905個,處理線路隱患40多處。配合電力公司抄路燈電表8人次,調整時控開燈72人次,更換各種電線2200米,電纜200米。對龍華路與龍山路交叉口噴泉內的景觀燈進行了修復,投入資金25000元,共更換電纜200米,更換景觀燈64盞。累計出動400多人次,清淘雨水管、污水管4500多米,雨、污井200個,雨水孔250個,更換檢查井25套,下水道蓋板10塊,更換下水道濾網47塊,污泥近120立方米。實施了龍玉大道五板橋段道路兩邊的排水溝修復,共投入資金70000元。加大對人行道地磚、路沿石及道路破損情況的排查力度,對安全隱患點及時修復。修復路沿石60米,人行道地磚180平方米,廣場火山石、青石地磚60平方米,累計投入資金10萬多元。對道路坑塘進行填補,共修復瀝青路面3000平方米;完善道路標線4000多平方米;投入資金50多萬元。四是切實抓好“河長制”的落實,認真排查存在安全隱患,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做到日巡周報月總結。
建筑市場及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龍鎮、龍達、中遠等屬地建筑企業5家,勞務分包企業1家,商品混凝土企業2家,建筑設計單位1家,全年預計完成建筑業產值37704萬元。深入開展建筑市場“打非治違”專項行動,抓住“安全月”“質量月”專項檢查,加大對安全生產的日常監管和宣傳力度。2018年共監督建設工程127項面積648366平方米,共監督檢查370次,安全監督覆蓋率100%,發出“安全隱患整改通知書”202份,發出“停工通知”2份,發出工程質量抽查、巡查記錄165份,發出《質量整改通知》36份,發放安全宣傳資料300余份。在安監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商局、公安消防大隊等有關部門的大力協助下,對縣城4家、勐糯2家、鎮安2家、象達1家、龍江1家、平達1家等11家瓶裝燃氣供應站開展安全大檢查2次,查出安全隱患61項,發出整改措施65條。繼續以凱龍、巨豐、康豐、意達等房地產開發商合作,推進龍御江山、珠寶城二期等地產項目。辦理商品房備案登記453件,配合公積金中心、稅務等部門開具各項證明1122份;注銷抵押352戶;配合市、縣組織部門查詢房產322人次。核發了龍御江山23#24#樓預售許可,面積1655.18平方米。抓住棚戶區改造機遇,加強與房地產開發商、稅務部門的協調,積極落實稅收減免及購房優惠。結合群眾居住習慣,允許房地產開發企業對商品房類型進行適度的規劃調整,以滿足不同的購房需求,推動商品房去庫存,完成商品房銷售面積75688平方米。
農村危房改造及抗震安居工程推進有力。組建成立了縣、鄉、村三級工作機構,開展了主要領導、分管領導、業務股干、村組干部和工匠的農村危房改造政策業務培訓。發放農村危房改造口袋書,開展脫貧攻堅政策宣講,對農村危房改造政策進行宣傳。通過采用“普遍排查、分類登記”的辦法,摸清群眾住房情況,全面掌握C、D級危房存量。再根據扶貧、民政、殘聯部門的數據鎖定人員身份,認定全縣危房存量5969戶,“4類重點對象”危房2000戶(C級危房753戶,D級危房1247戶);非“4類對象”危房3969戶(C級2145戶,D級1824戶)。圍繞2018年底危房清零的目標,堅持“4類重點對象”與非“4類對象”同步實施。2018年上級下達我縣脫貧攻堅4類重點對象農村危房改造計劃任務2000戶,下達資金4587.1萬元,并將指標任務及補助資金下達到各鄉鎮。非4類重點對象計劃實施3969戶,計劃投入資金6000萬元。截至10月底,已開工建設5585戶、開工率93.56%,已竣工入住3666戶、入住率61.42%,預計12月15日前全部完工入住。
抓班子帶隊伍作用進一步明顯。隨著棚戶區改造、市政重點項目建設、創建園林縣城、提升城鄉人居環境行動、脫貧攻堅等工作的開展,城市建設工作任務越來越重,班子凝聚力、戰斗力增強。成立了中共龍陵縣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黨支部,調整充實了黨建、黨風廉政、老干部、脫貧攻堅等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具體分管領導和具體業務人員,搭建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落實的工作格局,工作有合作,又有分工,齊抓共管、各負其責的工作責任體系形成。
二、2019年工作計劃
2019 年,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圍繞打造5A級旅游城市標準,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生態文明城市,鞏固提升2018年重點工作,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城鄉人居環境、龍山湖公園(二期)、龍玉大道改擴建(興農路及環城東路段)、生活垃圾處理等重點項目建設。力爭到2019年,縣城建成區面積達6.2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34%,縣城綠化率達39.54%,綠化覆蓋率達41.09%,人均公園面積達10.7平方米,污水處理率達95.5%,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保持100%。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健全完善規劃體系。以《龍陵縣城市總體規劃修改2018-2035》為龍頭,加快推進《龍陵縣海綿城市專項規劃》《龍陵縣停車場專項規劃》和《龍陵縣人防專項規劃》。進一步發揮規劃引領,嚴格按照控制性詳細規劃和重要地塊的修建性詳細規劃、各專項規劃實施,強化規劃權威性嚴肅性。通過召開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大會,介紹重大規劃建設管理決策等形式,提高人民群眾對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認識,提升人民群眾參與城市建設、管理的自覺性。
(二)加快市政項目建設。推進龍玉大道(興農路及環城東路段)、縣情展陳館、大荒田污水處理廠等在建項目;推進龍山湖公園(二期)、縣城景觀綠化提升(縣城北側小公園、高速公路入口匝道及兩側景觀提升建設項目、東河五板橋濕地)項目;推進昌寧城市公園“園中園”建設項目;推進龍山中路、遠征路、云山路、書院路、雨屏路、白塔路、松山路,環城西路等城市道路;統籌推進地下綜合管廊、供排水管網建設,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上求突破。
(三)推進棚戶區改造。加快推進龍山中路片區安置房建設及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推進棚戶區改造項目(一期)(白塔、大寨片區)房屋征收補償工作。
(四)加快城鄉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全面推進城市“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農村“七改三清”整治行動,堅決遏制“兩違”建筑增量,消除“兩違”建筑存量并形成長效機制。
(五)創新城市管理。整合行政執法資源,規范管理執法隊伍,提升城市精準管理、動態管理、綜合管理水平。積極探索對社區、住宅小區、公共道路的管理方式方法,以精細化管理、網格化責任管理、門前“三包”、城市管理執法專項整治為抓手,營造共同管理氛圍,在城市管理工作上求進步。
(六)做好建筑市場、燃氣安全的監督管理和服務指導工作,確保建筑市場健康發展,全年無安全生產事故發生。
(七)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嚴格履行“一崗雙責”,落實好“掛包幫”“轉走訪”工作。抓實黨建、脫貧攻堅、綜治維穩、信訪、老干、意識形態、保密、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殯葬改革、政務服務、婦兒工委等工作,主要領導親自研究部署,做到與部門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