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59-9-10_B/2016-0923002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
| 公開目錄 | 計劃總結 | 發布日期 | 2016-09-23 |
| 文號 | 瀏覽量 |
半年來,我局圍繞縣委十二屆八次全會和縣十六屆人大四次會議目標任務,結合部門職責,突出工作重點,明確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實,有效推動了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平穩健康發展。
一、工作開展情況
截至6月底,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1568萬元,完成投資計劃的52.83%,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目標要求;建筑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完成建筑業產值9974.84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0.46%;房地產“去庫存”成效顯著,消化存量商品房39112.31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長114.7%。
(一)注重規劃管控,科學引導城鎮建設。一是在縣城總體規劃的管控下,整合國土、執法、住建等部門職責,嚴格執行規劃聯席審批、業務培訓、規劃放線、規劃驗收和《縣城規劃區管理審批實施辦法(暫行)》、《縣城規劃區內屋頂加蓋改造及其他臨時建筑物建設實施方案》,強化規劃審批源頭監管,嚴把行政許可審批關。規劃審批有序開展。截至6月底,共召開規劃審批聯席會6次,核發了《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5戶、《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5戶、《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49戶、《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45戶和《臨時工程規劃許可證》114戶。二是發揮部門職能,把好對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規劃方案的審查、把關。截至6月底,完成了龍江鄉新寨村馬家田、龍新鄉龍新社區芹菜河、平達鄉小包包田等24個移民安置點的評審工作。并按照“人畜分離,廚衛入戶”的要求,指導好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設。三是完成統籌城鄉發展一體化試點、省級工業型特色小鎮勐糯鎮城鄉統籌規劃和重點地塊修建性詳細規劃編制,指導國家傳統村落大寨自然村保護建設、小海濕地保護開發等項目建設。
(二)狠抓工作落實,城鎮建設穩步推進。積極主動,謀劃措施,加快推進續建項目建設進度,確保新建項目開工建設。一是全力推進龍山湖公園、龍玉大道改擴建、龍山中路片區棚戶區改造、五板橋片區棚戶區改造等建設項目,加快推進東坡森林公園掃尾建設。二是開工建設云山路段地下綜合管廊、環城西路二期、黃龍玉毛料交易市場等建設項目。三是龍山中路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截至6月30日,共發放《房地產評估機構選擇告知書》1313份,發放《房地產評估機構選擇確認書》1312份,收回1304份;完成外業評估1291戶,占總任務數的102.54%;完成初評報告1003戶,完成評估對接988戶,公示71批980戶;簽訂貨幣補償協議978戶,簽訂產權調換框架協議388戶,開工率77.78%;兌付貨幣補償到戶資金418戶45498萬元,其中縣級配套資金兌付2.4億,完成拆除建筑面積約20000平方米。四是保障性安居工程方面,加快2012年保障性住房配租工作,結合龍山中路棚戶區改造,推進2013年保障性住房過渡安置工作,截至6月底,符合條件的棚改對象選定過渡安置房源358套,簽訂租賃合同70套。完成了2016年度農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3500戶任務分解,預撥補助資金1226.4萬元已下達到各鄉鎮。截至6月底,農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已開工建設3127戶,開工率為89.34%,基本完工851戶,占總戶數的24.31%。五是房地產開發方面,督促凱龍、巨豐等房地產開發企業加快項目建設進度,開工建設濱河商貿園、黃龍玉毛料交易市場服務用房,預計新增建筑面積25705.8平方米。抓住龍山中路棚戶區改造機遇,用活公積金和貨幣化安置補償政策,推動去庫存。截至6月底,消化存量商品房39112.31平方米。
(三)抓住發展機遇,城市管理有序開展。一是強化規劃放線、驗收制度和劃行規市制度的落實,把好規劃和經營性選址源頭關。1-6月份,共完成規劃放線90次,組織驗收60次,完成經營性選址281戶。二是抓住創建省級園林城市、省級生態城鎮建設、龍山中路片區棚戶區改造機遇,推進縣城改擴建、新建市政道路綠化建設和公園綠化景觀建設。結合農村危房改造、村莊規劃整治和易地扶貧搬遷,對農村環境“臟、亂、差”進行整治,推進生態城鎮建設。三是推行安全生產管理常態化,確保社會和諧穩定。1-6月份,共開展安全生產檢查130多人次,發出安全隱患整改通知書131份,無安全事故發生。四是建筑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截至6月,共完成建筑業產值9974.84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0.46%。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征地拆遷難度大。如龍玉大道改擴建項目仍有3個村民小組100余戶200余畝未同意征收,年內完成竣工困難較大。
(二)項目資金缺口大。如龍山中路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總投資約需資金23億元,已明確渠道資金來源約14億元,仍缺口9億元需另行融資。
三、下一步工作對策措施
(一)強化規劃引領和管控,做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林地利用規劃等規劃的有效銜接工作,推動“多規合一”。加快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規劃方案評審和村鎮體系及村莊布點規劃,加大第四批傳統村落申報力度,力爭3個村落列入國家級傳統村落。
(二)完善市政功能配套建設,抓住龍山中路棚戶區改造機遇,完善市政道路、園林綠化、休閑廣場等配套設施建設,推進路網改造、地下綜合管廊、智慧城市建設。
(三)圍繞154398萬元的投資任務,明確責任分工和工作措施,全力推進續新、新建項目建設,力爭做到提早完成前期工作,提前開工建設和提前竣工使用。
(四)強化融資,積極爭取資金促發展。積極主動對接,做好向國開行、農發行、浦發行的融資貸款工作,更好地推動城市開發建設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