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script id="ux5nb"></noscript>
    1. <sup id="ux5nb"></sup>
      <fieldset id="ux5nb"><i id="ux5nb"></i></fieldset>

        黑人av无码一区,日韩伦理片,在线观看中文字幕国产码,色色97,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亚洲,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麻豆,美女黄网站人色视频免费国产,伊在人间香蕉最新视频
        無障礙瀏覽 長者模式 打開適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龍陵縣人民政府
        索引號 01526258B/20240410-00001 發布機構 龍陵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公開目錄 績效評價 發布日期 2024-04-10
        文號 瀏覽量
        主題詞 財政
        2023年度龍陵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概況

        1.主要職能。

        根據《中共龍陵縣委、龍陵縣人民政府關于龍陵縣人民政府機構改革的實施意見》(龍辦發〔2019〕36號)精神,設立龍陵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為縣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正科級單位,履行下列工作職責:

        (1)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關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擬訂龍陵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發展規劃,并負責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2)擬訂全縣人力資源市場發展規劃和人力資源流動方案,建立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有效配置。負責人力資源市場、職業中介機構的指導、管理、監督。

        (3)負責全縣促進就業創業工作,擬訂全縣就業發展、高校畢業生就業、農民工、殘疾人等培養和激勵的規劃實施細則,并組織實施。負責全縣就業、失業的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實施預防、調節和控制。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和職業資格制度,建立就業援助和面向城鄉勞動者的職業培訓制度。

        (4)健全完善覆蓋全縣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擬訂基本養老保險統籌辦法、職工工傷保險辦法、失業保險辦法并監督實施。貫徹實施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政策。貫徹執行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基金監督和管理制度。匯總審核社會保險基金預決算草案。貫徹執行社會保險基金收繳、支付、管理、運營的管理辦法,對社保基金進行監督和管理。

        (5)負責就業、失業和社會保險基金的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編制應對預案,實施預防、調節和控制,保持就業形勢穩定和社會保險基金總體收支平衡。

        (6)貫徹落實“人才強縣”戰略,擬訂人才培養、引進、管理、使用、激勵等相關規劃、辦法和措施。負責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的培訓、培養和選拔等工作。

        (7)貫徹執行機關工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收入分配、調整、福利、離退休政策和參加工作時間的認定工作。貫徹執行地方性津貼和補貼政策。負責參保人員正常退休或提前退休審批、審核工作。負責企業薪酬調查分析工作。發布本地區最低勞動工資標準。負責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及其他在職參保人員勞動能力鑒定。

        (8)會同有關部門實施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貫徹執行事業單位人員和機關工勤人員管理辦法。組織實施專業技術人員管理政策,負責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工作。牽頭推進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工作。參與人才管理工作,負責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選拔和培養工作。

        (9)貫徹落實農民工工作綜合性政策和規劃,協調、推動相關工作的落實,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10)負責全縣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工作。擬訂全縣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實施細則,完善勞動關系協調機制。組織實施禁止使用童工政策和女工、未成年工特殊勞動保護政策。組織開展勞動監察,協調勞動者維權工作,依法查處違法案件。

        (11)負責規劃、建設、管理縣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平臺和信息系統。負責全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綜合統計、信息發布工作。

        (12)負責全縣事業單位干部職工、工人人事檔案和保險檔案及文書檔案管理工作。

        (13)完成縣委、縣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2.機構情況,包括當年變動情況及原因。

        龍陵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內設8個機構:辦公室、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股、工資福利股、法制監察股、農民工工作股、社會保險基金監督股、信訪仲裁股、社會保險股;所屬事業單位3個:龍陵縣社會保險中心、龍陵縣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龍陵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

        3.人員情況,包括當年變動情況及原因。

        部門共有編制42名,其中行政編34名(含工勤編),事業編8名。年末實有人數56人,其中:行政人員40人(含工勤人員8人),事業人員8人,臨時聘用人員8人。

        2023年末在職人數56人比上年63人減少7人,其中:行政調入5人(含工勤人員1人)、退休2人、事業人員分流出10人。

        離退休人員22人,其中:離休0人,退休22人。

        車輛編制3輛,實有車輛3輛。

        (二)部門績效目標的設立情況

        根據《龍陵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2023年部門工作要點》,結合圍繞縣政府中心工作,2023年龍陵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績效目標包括七個方面:

        1.始終堅持就業優先,千方百計穩就業促增收。深入貫徹落實省、市、縣穩定和促進就業系列政策措施,不斷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聚焦重點群體就業,著力穩存量、擴增量、提質量。一是穩崗拓崗取得新成效積極落實各項穩就業促就業政策措施,充分結合縣內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發展、市場主體培育等情況,通過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社會保險補貼、高校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一次性基層就業獎補等扶持政策,引導和鼓勵用工主體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吸納更多就業人員。2023年,全縣開發就業崗位6024個,城鎮新增就業4103人、失業人員再就業609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590人,分別完成目標任務的101.3%、100.7%、109.3%,開發城鎮公益性崗位54個,安置就業困難人員16人;開發就業見習崗位101個,吸納就業見習人員36人。期末登記失業人員1651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97%,就業局勢總體穩定。二是轉移就業穩中向好。緊緊圍繞穩規模、優結構、提質量的目標,充分挖掘縣內就業潛力,收集省內外優質就業崗位,引導農村勞動力向高薪地區、行業和企業轉移就業。2023年,全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2.29萬人,其中省外轉移就業2.23萬人、脫貧勞動力轉移就業2.46萬人、脫貧勞動力省外轉移就業0.43萬人,分別完成目標任務的102.4%、101.3%、107.5%、151.9%。三是技能培訓提質增效。認真落實“技能云南”行動,充分整合人社、農業、工會、婦聯等部門培訓資源,大力推行“訂單、定崗、定向”培訓和“項目化”培訓,切實提高技能培訓的針對性。2023年,全縣共培訓農村勞動力14830人次,其中脫貧勞動力6467人次,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4080人次,分別完成市級下達目標任務的148.3%、190.2%、102%。四是創業扶持持續加強。積極引導返鄉人員回鄉創業、鄉村能人就地創業,幫助有條件的脫貧人口、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創業就業。2023年,全縣創業擔保貸款扶持創業425戶,發放金額7979萬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00%。其中,貸免扶補389戶7412萬元;個人創業擔保貸款36戶567萬元。開展網絡創業培訓123人,審核通過大學生一次性創業補貼3人,補貼金額9萬元。五是就業服務不斷提升。進一步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成零工市場1個,為勞動者免費提供政策咨詢、崗位信息、職業介紹等公共就業服務。同時,積極推廣使用“政府救助”“掌上就業”“龍陵人社”微信公眾號等,搭建線上線下供需平臺,精準做好就業服務。2023年,通過線上線下渠道推送就業崗位1.97萬個,舉辦現場招聘會10場次。開展人社干部進企拓崗穩崗專項行動,23名人社領導干部“一對一”掛鉤聯系23戶重點用工企業,舉辦企業政策集中宣講2場次,開展進企宣傳12場次,覆蓋用工主體43戶;對639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進行了100%跟蹤服務。

        2.全力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擴面提質邁出堅實步伐。堅持擴面、提質并重,持續擴大參保覆蓋及結構調優。一是擴面提質穩步推進。深入實施基本養老保險擴面增效專項行動,建立部門聯動、信息共享、入戶調查、干部聯系“包保”四項工作機制,精準鎖定擴面對象,建立擴面,常態化開展社保服務“康乃馨”行動,深入開展社保政策宣傳,營造良好的參保輿論氛圍。2023年,共開展社保政策專場宣講100余場次,開展社保服務3.22萬次,服務群眾5.98萬人次。全縣凈增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3438人,全縣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3.47萬人、18.08萬人、3.08萬人、1.61萬人,分別完成市級下達目標任務的100.57%、100%、103.01%、103.87%,基本養老保險參保覆蓋率達95.61%。二是社保待遇按時足額計發。嚴把待遇調整發放業務關口,準確核定并按時足額發放。2023年來,共為6320名退休人員完成待遇調整,完成2021年143名退休中人待遇清算及45名死亡人員個人賬戶一次性清退工作。累計發放各項社保待遇49790.46萬元,其中,機關養老保險27617.75萬元、企業養老保險12119.19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8418.53萬元、工傷保險1178.89萬元;失業保險456.1萬元。三是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持續完善。嚴格執行征收繳納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金相關規定,規范身份認定程序,建立實名制數據庫,實現信息化管理;完善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補貼制度,提高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的參保補助標準,鼓勵被征地農民積極參保,參職保。截至2023年年末,全縣累計完成被征地農民身份認定4.04萬人,符合保障對象的參保人數4477人,已全部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其中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4285人,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人數192人。四是基金更加安全穩固。深入開展社保基金管理提升年行動,樹牢底線思維,壓實風險防控責任。今年以來,共開展日常巡查監督12次,財務對賬12次,通過部門數據共享,核實疑點數據276條,完成待遇資格確認56640人。核處上級下發歷年工傷保險疑點數據4條,均為當年已整改問題。五是數字建設基礎更加堅實。全力推進社會保障卡應發盡發及持卡人員電子社保卡申領工作,全縣累計持卡人數30.53萬人,申領電子社保卡18.45萬人。

        3.不斷深化隊伍建設,人事管理服務工作扎實開展。圍繞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兩支隊伍”建設,強化服務、主動作為,不斷完善人才引進、調配、培養、服務管理等工作。一是人才保障更加有力。堅持德才兼備用人標準,通過公開招聘、校園直招、特崗全科醫生安置、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安置、公費師范生安置、特崗教師服務期滿轉聘等方式進一步充實我縣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隊伍。2023年共補充事業單位工作人員186人。其中,公開招考40人,公開招聘緊缺專業技術人員10人(龍一中7人,縣醫院3人),招聘教育碩師3人,考核招聘服務期滿的特崗全科醫生6人,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安置15人,公費師范生安置26人,特崗教師服務期滿轉聘79人,退役士兵安置7人。招募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人員2人。二是流動調配規范有序。嚴格《龍陵縣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流動調配管理辦法》要求,規范人事調配。全年辦理縣外調入5人;縣內調動43人,其中,組織調整(任職)3人,縣內考核調動14人,公開選調26人;調出縣外23人,其中,參加公開遴選調出4人,考核調出19人;辦理12家單位(部門)內部調整手續70人。三是人事管理進一步夯實。圓滿完成2022年度事業單位及機關工勤人員考核,全縣共有48個部門參加事業單位考核,涉及職工總數5010人,實際參加考核人數4829人,優秀699人,合格4083人,不合格2人,見習期考察人員181人,參考率為96.39%,優秀所占比例為14.48%。55個部門參加機關工勤考核,職工總數165人,實際參加考核人數165人,優秀29人,合格136人,參考率為100%,優秀所占比例為17.58%。事業單位人員統計按期完成,2022年末,全縣共有事業單位191個,其中:公益一類單位186個,公益二類單位5個,編制數5225個,在編人員數5054個,空編情況171個。職稱評聘,崗位設置有序推進,2023年,為801名專業技術人員完成職稱申報服務指導;審批單位崗位設置63個,辦理職務變動301批次,涉及人員1239人次,人員信息完善共1992人次;對2343名事業人員4686份合同進行規范完善;嚴格執行退休及死亡相關待遇政策,2023年,審批機關工人及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正常退休42人,辦理死亡后相關待遇審核44人,核查教體系統申請退休及法定退休人員情況83人。四是人才服務持續優化。圍繞服務重點產業、重點項目發展,持續加強對5個院士專家工作站服務管理。充分發揮“興保英才”支持計劃的作用,做好“興保英才”申報服務,截至目前,我縣共有興保英才6人,其中2023年新申報1人。引導規模企業和技工院校合作,著力加強技能人才培養,全年新增取得高級工以上技能等級證書328人,新增取得技師及以上技能等級證書161人。

        4.全力防范化解風險,勞動關系大局和諧穩定。堅持法治思維、依法行政,著力維護企業和勞動者合法權益。一是普法效應逐步彰顯。以“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為契機,強化普法宣傳,不斷提升勞資雙方“辦事依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識。2023年來,共開展勞動領域法律法規宣傳32場次,發放宣傳資料3300余份。協同龍山鎮人民政府對城市5社區400余戶市場主體負責人開展勞動保障法律法規主題宣講,現場發放宣傳資料900余份,受理咨詢答疑90余人次。二是欠薪問題得到及時妥善處置。緊盯工程建設等重點領域,全面排查源頭欠薪隱患,及時核處欠薪線索。2023年,共辦結平臺、來電、來訪等各類欠薪投訴舉報137條,涉及人數961人次,追回拖欠的農民工工資925.21萬元,所有拖欠農民工工資舉報投訴案件均已在規定時限內辦結,結案率100%,全縣未發生因欠薪引發的群體性事件、極端事件和有負面影響的網絡輿情事件。三是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調解防線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不斷優化勞動人事爭議調解體系,積極穩妥處理各類勞動人事爭議案件,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雙方當事人提供有力保障,切實維護雙方合法權益。截至2023年年末,已在10個鄉鎮、5個縣直單位、8家企業建立了基層調解組織,“有組織、有預防、有調解、有保障”的勞動爭議預防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全年與10戶企業建立志愿聯系服務,邀請2家用人單位旁聽了仲裁庭審,共收到勞動爭議調解仲裁申請11件,經審查,不予受理1件,裁決1件,調解處理9件,調解成功率90%,到期結案率100%,涉及勞動者11人,累計為當事人調處各類資金20.62萬元。四是勞動關系格局持續優化。穩步推進“和諧同行”三年行動,深入企業進行“點對點”用工指導服務,不斷規范企業勞動用工,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有效預防和化解勞動關系矛盾,切實維護全縣勞動關系和諧穩定,助力優化營商環境。截至2023年末,全縣機關、企事業單位啟用勞動合同網上備案985戶,簽訂勞動合同12573份,勞動合同簽訂率為98%,其中: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4694份,簽訂率為87%;企業綜合集體合同16份,涉及職工2703人。審批特殊工時制度10戶,涉及職工14844人,審批勞務派遣3戶。建立健全調解員名冊,審核通過調解員54人,其中,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院長榮獲云南省金牌勞動關系協調員稱號。培育創建勞動關系和諧企業3戶,指導新成立企業規范用工20戶,對12戶重點企業進行勞動關系風險監測,完成企業薪酬調查32戶,并發布了市場工資價位信息,完成4戶勞務派遣單位年度核驗工作。五是工傷認定及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依法依規實施。嚴把材料審核把關,做好工傷認定申請及勞動能力鑒定申請提交材料的初核以及認定(鑒定)結果的送達、登記。全年受理上報工傷認定申請83人,受理上報勞動能力鑒定申請41人。

        5.強化工資福利待遇執行,確保政策準確貫徹落實。堅決貫徹執行國家和省市工資福利待遇政策,確保政策落地有聲,執行有力。一是薪資水平保持持續穩定增長。嚴格執行工資正常晉升機制,并及時予以審批落實。2023年,審核機關工作人員正常晉升工資級別242人,月增資12791元,人均52.85元/月;審核正常晉升級別工資檔次462人,月增資46321元,人均100.26元/人。審核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正常增加薪級工資4740人,月增資390807元,人均82.44元/月;辦理崗位職務變動調整工資949人,月增資270651元,人均285.19元;審批學歷變動調整工資4人,月增資638元,人均159.5元/月;審批事業單位管理崗位職員等級變動調整工資11人,月增資3130元,人均284.54元/人。審批機關工人技術等級職務變動調整工資9人,月增資6871元,人均763.44元/月。審批第一線科技人員浮動固定薪級工資60人,月增資4378元,人均72.96元/月。二是艱邊津貼標準調整按時完成。根據云組通〔2023〕24號、組通字〔2023〕8號文件精神,及時對標準進行調整,共審核審批機關事業單位職工艱苦邊遠地區津貼調整標準6881人,時間從2022年1月1日起執行,月增資:422908元,人均61.46元/人,共計補發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期間工資6911465元。三是績效激勵機制得到及時落實。嚴格以政策及考核為依據,加強對獎勵性績效工資的審核、分配予以嚴格把控與指導。2023年,完成了2022年機關工作人員年終一次性獎金、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一個月基本工資額度審批工作,審批金額2531.31萬元,惠及職工6661人,人均3800.19元。核撥2022年事業單位獎勵性績效工資3338.22萬元。其中:義務教育學校1552.54萬元;公共衛生與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253.56萬元;其他事業單位1532.12萬元(其中財政差額供養267.17萬元)。協同衛健、財政部門規范完善醫療系統績效工資總量工作。四是鄉村崗位福利待遇得以充分體現。嚴格執行鄉鎮崗位及鄉村教師補貼政策,執行按月審批制度,確保及時審核并落實到位。2023年,共計審核審批2022年12月至2023年11月期間鄉鎮補貼3759人,補貼總額為2255.4萬元;鄉村教師補助3175人,補助總額為1927.33萬元。

        6.立足部門職責,全力以赴推進鄉村振興。認真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努力促進農村居民持續增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一是轉移就業促增收成效逐漸凸顯。緊緊圍繞“穩就業、促增收”主線,嚴格執行各項就業援助政策,深入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專項行動和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有力推動貧困勞動力一次性外出務工交通補助和生活補助政策落地見效,確保脫貧人口務工就業,穩定收入來源。2023年,推動2.46萬人脫貧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其中,省外轉移就業0.43萬人,分別完成目標任務的107.5%、151.9%;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7705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32.8%;培訓脫貧勞動力6467人次,有效提升了脫貧勞動力的技能水平和就業競爭力。共計審核發放貧困勞動力跨省務工一次性交通補助3941人394.1萬元;發放貧困勞動力省內縣外一次性外出務工生活補貼463人27.78萬元。二是兜底就業得到有效保障。全面發揮就業扶貧車間在吸納就業方面的優勢,鼓勵建設就業幫扶車間,有效吸納脫貧人口就地就近就業。充分發揮公益性崗位就業兜底保障作用,為貧困勞動力提供更多就業機會,進一步拓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2023年,全縣共計運行就業幫扶車間7個,其中,2023年新認定2個,共吸納脫貧勞動力54人,發放就業幫扶車間吸納就業補貼118156元;開發使用鄉村公益性崗位700個,聘用貧困勞動力700人,發放崗位補貼559.44萬元。三是困難群體社會保障全面落實。始終扛牢民生保障政治責任,嚴格執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代繳政策,通過精準摸底、嚴格篩查,確保困難群體的代繳工作全覆蓋,無遺漏。2023年,共為8250符合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條件繳費困難群體代繳社保繳費,代繳金額102.7萬元。其中,低保代繳4866人,金額48.66萬元;特困代繳121人,金額1.21萬元;五保代繳26人,金額0.26萬元;重殘代繳2020人,金額40.4萬元,三級殘疾人代繳1217人,金額12.17萬元。

        7.堅定不移加強自身建設,服務質量明顯提升。始終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加強黨員干部教育管理,大力弘揚“跨越發展、爭創一流、比學趕超、奮勇爭先”精神,著力加強系統自身建設,系統內黨風、政風、行風持續好轉,人社服務水平顯著提高,群眾服務體驗越來越好。

        此外,縣人社局還認真抓好黨建、黨風廉政建設、平安建設(綜治維穩)、法治建設成效(依法治縣)、常態化掃黑除惡、反恐怖主義、國家安全、安全生產(消防安全)、黨管武裝、國防動員、生態環境保護、禁毒防艾、信訪、保密、宗教、全民科學素質等工作。積極參與全國文明城市、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雙擁模范縣、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城市創建工作。做到主責主業與重點工作同推進同落實。

        (三)部門整體收支情況

        1.2023年決算收入96280903.23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96280395.01元,占總收入100%;其他收入508.22元,占總收入0.00%。與上年收入20870748.60元相比增加75410154.63元,增長361.32%。

        2.2023年決算支出96319532.01元,其中:財政撥款支出96280395.01元,占總支出99.96%,其他支出39137.00元,占總支出的0.04%。基本支出8459027.23元,占本年支出8.78%;項目支出87860504.78元,占總支出91.22%。與上年20801067.07元相比增加75479327.94元,增長362.86%,

        (四)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為進一步加強績效管理水平,強化支出責任,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我局不斷完善績效管理制度建設,制定了預算管理相關制度。

        二、績效自評工作情況

        (一)績效自評目的

        我局通過對項目立項情況、資金使用情況、項目實施管理情況、項目績效表現情況自我評價,了解相關項目資金使用是否達到預期目標、資金管理是否規范、資金使用是否有效,檢驗資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項目實施及資金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及時總結經驗,改進項目的管理措施,不斷增強和落實項目績效管理責任,完善項目工作機制,有效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同時遵循“目標引領、科學規范、客觀公正、結果導向”的原則提高我局的績效管理水平,強化支出責任,進一步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二)自評組織過程

        1.準備階段(2023年3月10日—30日)。組織學習財政支出績效自評的相關規定,確定評價范圍和對象,明確評價的目的、內容、任務、依據,掌握評價的時間和有關要求。

        2.實施階段(2023年4月1日—11月30日)。下發績效自評工作通知,安排績效自評工作,制定評價指標體系;組織項目單位自評并上報自評報告,上報縣財政局審核。

        3.總結階段(2023年12月1日—31日)。總結評價工作經驗,進一步完善績效自評指標體系,裝訂歸檔績效自評資料。在單位門戶網站公示績效自評報告,接受監督檢查。

        三、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一)投入情況分析

        2023年縣人社局預算支出11716598.86元,實際決算支出數96319532.01元,執行率822.08%,得分20分。

        (二)過程情況分析

        龍陵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2023年部門各項支出過程中嚴格按照財政資金管理辦法和資金使用相關規定,做到資金專款專用,按項目功能分類獨立核算,無截留、擠占、挪用、虛列支出等情況發生。

        (三)產出情況分析

        產出設定二級指標4個,即數量指標、質量指標、時效指標、成本指標。

        數量指標:年初設定目標為開發就業崗位、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受理各類勞動爭議案件、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績效考評結果為100%完成預定目標,得20分。

        質量指標:年初設定目標為補助標準按規定執行率、工作實際完成率,績效考評結果為100%達到年初要求,得8分。

        時效指標:年初設定目標為工作完成及時率、各項補貼撥付及時率,績效考評結果為95%,未全達到了年初設定的目標,得7分。

        成本指標:年初設定目標為“三公經費”節支增效,績效考評結果為100%達到年初要求,得4分。

        (四)效果情況分析

        經濟效益指標:年初設定目標為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嚴格按照預算執行,促進人社事業發展,推動龍陵縣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績效考評結果為100%達到年初設定目標,得5分。

        社會效益指標:年初設定目標為開展機關事業單位新錄用人員崗前環境保護知識培訓和單位職工環保知識培訓,促進龍陵縣生態環境發展,績效考評為100%達到年初設定目標,得5分。

        生態效益指標:年初設定目標為公開辦事程序,縮短辦事時間,提高辦事效率,切實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績效考評為100%完成了年初設定目標,得5分。

        可持續影響指標:年初設定目標為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績效考評為100%完成了年初設定目標,得5分。

        滿意度指標:年初設定目標為單位人員滿意度、社會公眾滿意度,績效考評為100%完成了年初設定目標,得20分。

        通過各項指標量化分析評價得出,縣人社局2023年各項工作有序推進,過程合法合規,效率和效果成績顯著,較好地完成了年初設定的各項績效目標,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得分99分。

        四、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情況

        (一)各相關部室對績效評價工作的重要性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不完善,給考核評價及評分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我局已做出工作要求,加強對項目開展的可行性、必要性做好充分調研,依據實際情況做好經費支出預算,制定合理的項目實施計劃;項目實施前期,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在實施階段,做好監督,跟蹤管理;實施后及時總結自評。

        五、績效自評結果應用情況

        通過整體支出績效自評,一是增強了各項目單位的績效評價主體責任意識;二是制定了部門績效管理辦法及項目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了長效機制;三是促進各單位規范使用項目資金;四是績效評價結果作為分配上級財政預算項目資金的重要依據。

        六、主要經驗及做法

        通過加強我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使各中心、科室牢固樹立“講績效、重績效、用績效”的觀念,進一步完善績效評價結果運用機制,將評價結果作為申報以后年度預算的重要依據,發揮績效評價工作的應有作用。

        (一)重視預算執行。一是為保證預算資金使用效益,對所有項目資金實行從申報到執行結束的全過程管理;二是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將預算執行進度納入對各單位的責任目標考核中;三是不定期召開預算執行進度通報會,分析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對項目資金結余原因進行逐項分析,加快項目預算執行。

        (二)提高項目執行質量。經費下達后,及時制定項目實施方案,明晰經費使用內容和范圍,督促各項目加快經費執行進度。涉及物資采購的,提前組織專家論證并提出設備、物資參數,一旦經費下達就可立即進入政府采購程序,加快了采購進度。

        (三)落實資金監管。我局嚴格落實規范財務運行機制、健全內部控制機制、強化監督檢查機制、落實責任追究機制,確保資金使用安全有效。

        (四)逐步規范績效評價工作。2023年,我局進一步加強績效管理 ,強化支出責任,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對所有2023年縣級財政安排的項目資金開展了績效自評。

        七、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無需要說明的情況。

        龍陵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4年4月10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呦呦九九七七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一区女同| 色av综合av综合无码网站| 91一区二区三区蜜桃臀| 日韩淫片毛片视频免费看| 国产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小说| 精品黄色av一区二区三区| 中美日韩在线一区黄色大片| 偷拍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对白老熟女正在播放| 黑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 国产成人精品97|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三区| 国产性生大片免费观看性| 在线观看国产午夜福利片| 婷婷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专区| 美女禁区a级全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ⅴ无码大片在线看 |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 麻豆成人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欧美日韩高清在线不卡 |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99| 97se亚洲综合自在线| 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99| 伊人久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VA片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色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二三区|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丰满|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v久| 国产97人人超碰CAO蜜芽PROM | 中文字幕久区久久中文字幕| 精品视频不卡免费观看| 成a人片亚洲日本久久|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激情| 日韩少妇人妻vs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东京热| 91精品国产老熟女在线| 亚洲色一色噜一噜噜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