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55-6-/2021-0705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司法局 |
| 公開目錄 | 績效評價 | 發布日期 | 2021-07-02 |
| 文號 | 瀏覽量 |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概況
1.機構情況
部門決算單位構成:納入龍陵縣司法局部門2020年度部門決算編報的單位共1個。其中:行政單位1個,事業單位0個,其他單位0個。內設7個股室:辦公室、法治調研與督察股、普法與依法治理股、人民參與和促進法治股、公共法律服務管理股、公證處、社區矯正管理股,派出機構為10個鄉鎮司法所。
2.基本職能
根據《龍陵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龍陵縣司法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龍辦發〔2019〕39號)精神,設立龍陵縣司法局為縣人民政府工作部門,為參加編制部門預算的單位,并履行下列工作職能:
一是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制定的司法行政工作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結合實際擬定全縣司法行政工作的具體政策和規范性文件;編制全縣司法行政工作的中長期規劃、年度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
二是制定全縣的法治宣傳教育與依法治縣規劃并組織實施;指導各鄉鎮、各行業的法治宣傳與依法治理工作。
三是參與有關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的研究、起草;負責司法行政機關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應訴工作。
四是指導、監督全縣的律師工作、公正工作;指導全縣的法律顧問、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機構工作。
五是指導、管理全縣社區矯正工作。
六是指導、監督人民調解、鄉(鎮)司法所、基層法律服務、鄉鎮社會矛盾調處、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等工作。
七是負責全縣法律援助工作;指導、監督“12348”法律服務、法律援助專用電話建設和服務等工作。
八是負責全縣司法行政系統后勤物資裝備的管理工作;指導、監督全縣司法行政系統的財務工作;負責司法行政系統內部審計和直屬單位的國有資產管理工作。
九是指導、監督全縣司法行政系統隊伍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負責局領導班子建設工作;負責本系統招錄和調入人員的審核,公證和律師系統專業技術職務評聘等人事工作;負責全縣司法行政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的宣傳教育以及違法違紀查處工作;負責全縣司法行政系統的警務督察工作。
十是承辦縣委、縣人民政府和上級機關交辦的其他事項。
3.年末機構人員情況
部門、人員和車輛的編制及實有情況 :內設7個股室:辦公室、法治調研與督察股、社區矯正管理股、行政復議和應訴股、普法與依法治理股、人民參與和促進法治股、公共法律服務管理股,派出機構為10個鄉鎮司法所。
單位定編數33個,其中:政法編制30個,工勤編制1個,事業編制2個,年末實有人數32人,其中:在職人員28人,臨時工4人。
單位定編車輛2輛,2020年度車輛數2輛,較上年無增減變化。
(二)部門績效目標的設立情況
根據《龍陵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龍陵縣司法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龍辦發〔2019〕39號)精神,設立龍陵縣司法局為縣人民政府工作部門,為參加編制部門預算的單位,并履行工作職能整理歸納出2019年龍陵縣司法局重點項目績效目標。
(三)部門整體收支情況
分析財政撥款收入、支出總體情況:2020年財政撥款收入8385579.51元比上年4813694.80元增加74.20%,其中:行政運行減454419.17元;一般行政管理事務增2590000元;基層司法業務增757663.55元;普法宣傳增82540元;法律援助增485000元;社區矯正增152520元;其他司法支出增137600元;行政單位離退休減400元; 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5985.24元; 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繳費增33251.20元;死亡撫恤減250428元;社會福利事業單位增32400元;行政單位醫療增5271.65元;事業單位醫療增3078.28元,公務員醫療補助減8178.04元。
2020年財政撥款支出7216289.51元,比上年4932734.02元增加46.29%。支出中基本支出4180255.96元占全部撥款比重49.85%;比去年4813694.80元減少13.16%;項目支出3036033.55元,比去年119039.22元增加2450.45%。主要為:1.基本支出減425505.77元,從部門經費分類來看工資福利減425505.77元;商品和服務支出增加42494.93元;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減250428元。從支出功能分類科目來看,行政運行減454419.17元;行政單位離退休減400.00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支出增5985.24元;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繳費支出增33251.20元;社會福利事業單位增32400.00元;死亡撫恤減250428.00元; 行政單位醫療增5271.65元; 事業單位醫療增3078.28元; 公務員醫療補助減8178.04元。在基本支出中:人員經費減675933.77元。一是工資福利支出減425505.77元,其中基本工資減48756.00元、津貼補貼減61212.00元、獎金減425177.00元、績效工資增9360.00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增5985.24元、職業年金繳費增33251.2元、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增8349.93元、公務員醫療補助繳費減8178.04元、其他社會保障繳費減17094.54元、住房公積金增5965.44元、其他工資福利支出增72000.00元;二是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減250428.00元,其中死亡撫恤減250428.00元。公用經費支出增加42494.93元,其中辦公費增加39795.91元;印刷費增10355.20;郵電費增8984.68元;差旅費增3570.00元;公務接待費減862.00元;勞務費減39304.64元;委托業務費減31891.74;工會經費增加44747.52元;其他交通費增加7500.00元;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減400.00元。2.項目支出增2916994.33元,其中行政運行減少20000.00元,一般行政管理事務增2590000.00元,基層司法業務增111934.33元,普法宣傳增82540.00元,法律援助辦案經費增150000.00元,社區矯正增2520.00元。資本性支出(基本建設)類增2590000.00元,其中房屋建筑物構建增300000.00元、基礎設施建設增2290000.00元;商品和服務支出中印刷費減1842.00元、手續費減2329.50元、水費減1000.00元、電費增1076.00元、郵電費增73369.23元、差旅費增10758.81元、租賃費增18010.00元、會議費減10000.00元,培訓費15000.00元、勞務費增203061.79元、委托業務費增23310.00元、辦公設備購置增27580.00元。
年末結轉和結余情況:本單位資金為財政撥款收入,2020年末結轉結余資金1169290.00元。其中:中央政法紀檢監察轉移支付專項資金中其他司法支出結轉137600.00元;基層司法業務結轉546690.00元;法律援助結轉335000.00元;社區矯正結轉150000.00元。
(四)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為進一步加強績效管理水平,強化支出責任,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我局不斷完善績效管理制度建設,制定了預算管理相關制度。
二、績效自評工作情況
(一)績效自評目的
我局通過對項目立項情況、資金使用情況、項目實施管理情況、項目績效表現情況自我評價,了解相關項目資金使用是否達到預期目標、資金管理是否規范、資金使用是否有效,檢驗資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項目實施及資金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及時總結經驗,改進項目的管理措施,不斷增強和落實項目績效管理責任,完善項目工作機制,有效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同時遵循“目標引領、科學規范、客觀公正、結果導向”的原則提高我臺的績效管理水平,強化支出責任,進一步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二)自評指標體系(詳見附表)
(三)自評組織過程
1.準備階段(2020年3月10日——3月31日)
組織學習財政支出績效自評的相關規定,確定評價范圍和對象,明確評價的目的、內容、任務、依據,掌握評價的時間和有關要求。
2.實施階段(2020年4月1日——11月30日)
績效自評工作的組織實施按照績效管理暫行辦法進行,一是對2020年的預算項目支出進行全面清理,二是設定績效評價指標,三是對照績效評價指標對項目支出進行逐一分析,四是分析收集的資料并形成自評結論,五是撰寫自評報告,六是上報自評報告并建立相關檔案。
3.總結階段(2020年12月1日——12月31日)
總結評價工作經驗,進一步完善績效自評指標體系,裝訂歸檔績效自評資料。在單位門戶網站公示績效自評報告,接受監督檢查。
三、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一)投入情況分析:
總分值15分,我單位得分為13分,其中目標設定7分,我單位得分7分;預算配置8分,我單位得分6分,扣分原因為:一是預算編制不夠合理、細化;二是重點支出未能及時,足額保障。
(二)過程情況分析
總分值30分,我單位得分為27分,其中預算執行7分,我單位得分4分;預算管理12分,我單位得分12分;資產管理3分,我單位得分3分;扣分原因為:開展預算績效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評價指標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
(三)產出情況分析
總分值30分,我單位得分為30分,其中職責履行30分,我單位得分30分。
(四)效果情況分析
總分值25分,我單位得分為23分,其中履職效益25分,我單位得分23分,扣分原因為:效果履行上的經濟效益有差距。
四、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情況
(一)各相關股室對績效評價工作的重要性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不完善,給考核評價及評分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我單位已作出工作要求,加強對項目開展的可行性、必要性做好充分調研,依據實際情況做好經費支出預算,制訂合理的項目實施計劃;項目實施前期,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在實施階段,做好監督,跟蹤管理;實施后及時總結自評。
五、績效自評結果應用
通過整體支出績效自評,一是增強了各項目單位的績效評價主體責任意識;二是制定了部門績效管理辦法及項目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了長效機制;三是促進各單位規范使用項目資金;四是績效評價結果作為分配上級財政預算項目資金的重要依據。
六、主要經驗及做法
通過加強我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使各股室牢固樹立“講績效、重績效、用績效”的觀念,進一步完善績效評價結果運用機制,將評價結果作為申報以后年度預算的重要依據,發揮績效評價工作的應有作用。
(一)重視預算執行。一是為保證預算資金使用效益,對所有項目資金實行從申報到執行結束的全過程管理;二是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將預算執行進度納入對各單位的責任目標考核中;三是不定期召開預算執行進度通報會,分析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對項目資金結余原因進行逐項分析,加快項目預算執行。
(二)提高項目執行質量。經費下達后,及時制定項目實施方案,明晰經費使用內容和范圍,督促各項目單位加快經費執行進度。涉及物資采購的,提前組織專家論證并提出設備、物資參數,一旦經費下達就可立即進入政府采購程序,加快了采購進度。
(三)落實資金監管。我局嚴格落實規范財務運行機制、健全內部控制機制、強化監督檢查機制、落實責任追究機制,確保資金使用安全有效。
(四)逐步規范績效評價工作。2020年,我局進一步加強績效管理 ,強化支出責任,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對所有2020年縣級財政安排的項目資金開展了績效自評。
七、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無需要說明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