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llgtj/20250418-00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自然資源局 |
| 公開目錄 | 績效評價 | 發布日期 | 2025-04-18 |
| 文號 | 瀏覽量 |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概況
1.機構情況。
龍陵縣自然資源局下設辦公室、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和權益股、耕地保護管理股、自然資源確權登記股、礦產資源地質管理股、國土空間城鄉規劃股、法規股7個職能股(室)、10個鄉鎮自然資源所和5個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土地收購儲備交易中心、土地整理中心、不動產登記中心、規劃管理中心、黃龍玉管理開發服務中心)。
2.主要職能。
(1)履行全民所有土地、礦產、森林、草原、濕地、水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和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職責。落實自然資源和國土空間規劃及測繪信息管理有關政策。
(2)負責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評價。執行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評價指標體系和統計標準,落實統一規范的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評價制度。實施自然資源基礎調查、專項調查和監測。負責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評價成果的監督管理和信息發布。負責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評價工作。
(3)負責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工作。執行各類自然資源和不動產統一確權登記、權籍調查、不動產測繪、爭議調處、成果應用的制度、標準、規范。建立健全自然資源和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負責自然資源和不動產登記資料收集、整理、共享、匯交管理等工作。
(4)負責自然資源資產有償使用工作。執行國家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統計制度,負責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核算。編制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執行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劃撥、出讓、租賃、作價出資和土地儲備政策,合理配置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負責自然資源資產價值評估管理,依法收繳有關資產收益。
(5)負責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組織編制自然資源發展規劃,負責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管理工作,承擔政府公示自然資源價格,承擔自然資源分等定級價格評估工作,開展自然資源利用評價。負責自然資源市場監管。組織研究自然資源管理涉及宏觀調控、區域協調和城鄉統籌的政策措施。
(6)負責建立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推進主體功能區制度,組織編制并監督實施國土空間規劃和有關專項規劃。開展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建立國土空間規劃監測、評估和預警體系。組織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等控制線,構建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嚴格執行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組織編制城鄉規劃并監督實施,承擔城鄉規劃管理職責。組織擬訂并實施土地等自然資源年度利用計劃。負責土地等國土空間用途轉用工作。負責土地征收征用管理。
(7)負責對縣城規劃區內規劃實施統一管理,依法對規劃區建設用地范圍內的建筑工程、市政工程、管線工程、建筑立面裝修、戶外廣告設施、城市雕塑、景觀小品等各類建設項目實施規劃管理,為各類建設項目用地提供規劃設計條件,并核發《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
(8)負責縣城規劃區內的建設工程、市政工程驗線、基礎核驗、規劃核實、規劃驗收等批后管理,出具規劃核實意見。
(9)負責統籌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牽頭組織編制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并實施有關生態修復工程。負責國土空間綜合整治、土地整理復墾、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等工作。牽頭實施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制訂合理利用社會資金進行生態修復的政策措施,提出備選項目。
(10)負責組織實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執行耕地保護政策,負責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保護。組織實施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和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制度。
(11)負責管理地質勘查行業和地質工作。編制地質勘查規劃并執行。按照權限管理有關地質勘查項目。組織實施礦產資源勘查、地質礦產勘查專項。負責地質災害預防和治理,監督管理地下水過量開采及引發的地面沉降等地質問題。負責古生物化石的監督管理。
(12)負責落實綜合防災減災規劃有關要求,組織編制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并實施。組織地質災害調查評價及隱患的普查、詳查、排查。指導開展群測群防、專業監測和預報預警等工作,組織實施地質災害工程治理工作。承擔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的技術支撐職責。
(13)負責礦產資源管理工作。負責礦產動態儲量管理及壓覆礦產資源管理工作。按照權限負責礦業權管理。會同有關部門承擔保護性開采特定礦種、優勢礦產的調控及有關管理工作。監督指導礦產資源合理利用和保護。
(14)負責國土空間地理信息管理工作。負責基礎測繪和測繪行業管理。負責測繪資質資格與信用管理,監督管理地理信息安全和市場秩序。負責地理信息公共服務管理、負責測量標志保護。
(15)執行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縣委縣政府關于自然資源和國土空間規劃的方針政策、決策部署及法律法規。承辦上級交辦督辦的自然資源違法案件。查處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和國土空間規劃及測繪違法案件。承辦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和國土空間規劃管理的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工作。指導鄉鎮人民政府開展自然資源行政執法工作。
(16)統一領導和管理龍陵縣林業和草原局。
(17)完成縣委、縣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3.人員情況。
龍陵縣自然資源局年末干部職工在職人數總計62人,其中:行政人員12人,機關工勤2人,參公管理事業人員15人,非參公事業人員33人。人員情況與2023年對比年末在職人數減少9人(新招錄3人,調入1人,調出11人,辭職1人,退休1人)。
(二)部門績效目標的設立情況
根據龍陵縣自然資源局2024年部門工作要點,結合部門職能職責,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整理歸納出2024年龍陵縣自然資源局部門績效目標:一是設定合理、明確的目標,依據要充分,符合客觀實際,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門整體績效目標與部門履職、年度工作任務情況;績效指標要清晰、細化、可衡量,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門整體績效目標的明細化情況。二是通過在職人員控制率、“三公經費”變動率合理配置預算,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門對人員成本的控制程度和對控制重點行政成本的努力程度。三是把控好預算完成率、結轉結余控制率、支付進度率,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基礎信息、公開預決算信息,做好預算執行和管理,實際控制好存量資金,做到預決算管理公開透明,預算執行及時、有效、均衡、安全。四是按實際完成率、完成及時率、質量達標率履行好職責,切實對自然資源管理工作發展帶來直接或間接社會效益,提高社會公眾或服務對象滿意度。
(三)部門整體收支情況
1.2024年總收入54698703.21元,其中本年收入54323239.44元,占總收入99.31%,上年結轉結余收入375463.77元,占總收入0.69%。
2.2024年總支出54323239.44元,基本支出10789966.86元,占總支出19.86%;項目支出43533272.58元,占總支出80.14%。
(四)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為進一步加強績效管理水平,強化支出責任,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我局不斷完善績效管理制度建設,制訂了預算管理相關制度。
二、績效自評工作情況
(一)績效自評目的
我局通過對財政資金使用情況、項目立項、實施管理、績效表現情況自我評價,了解相關資金使用是否達到預期目標、資金管理是否規范、資金使用是否有效,檢驗資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項目實施及資金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及時總結經驗,改進項目的管理措施,不斷增強和落實項目績效管理責任,完善項目工作機制,有效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
(二)自評組織過程
1.準備階段(2024年3月1日至30日)
組織學習財政支出績效自評的相關規定,確定評價范圍和對象,明確評價的目的、內容、任務、依據,掌握評價的時間和有關要求。
2.實施階段(2024年4月1日至11月30日)
根據績效自評工作通知,安排績效自評工作,制訂評價指標體系;組織項目績效自評并上報自評報告;上報龍陵縣財政局審核。
3.總結階段(2024年12月1日至31日)
總結評價工作經驗,進一步完善績效自評指標體系。在單位門戶網站公示績效自評報告,接受監督檢查。
三、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一)投入情況分析
2024年總收入54698703.21元,其中本年收入54323239.44元,占總收入99.31%,上年結轉結余收入375463.77元,占總收入0.69%。2024年總支出54323239.44元,基本支出10789966.86元,占總支出19.86%;項目支出43533272.58元,占總支出80.14%,基本支出里人員支出10029098.10元,日常公用經費支出760868.76元。
(二)過程情況分析
為強化部門整體支出,加強國有資產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建立節約型機關,開展了大量工作,行政效能顯著。具體包括:一是適時、有針對性的對相關制度進行增補修訂,建立完善管理制度。二是嚴格落實制度的執行,不斷強化內部管理,收到了較好的成效。三是嚴格執行公務卡結算制度、政府采購等有關規定,政府采購目錄內的貨物與服務全部按要求實施了政府采購,確保了支出管理流程、審批手續的完整。四是通過學習、培訓,強化了會計核算工作。五是嚴格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有關規定公開部門、單位財政預決算信息。
(三)產出情況分析
2024年財政撥款收入54323239.44元,年初結轉結余375463.77元,總收入合計54698703.21元。與2023年度(88504308.08元)總收入相比,收入減少33805604.87元,下降38.20%,下降原因為:新增項目較上年減少,資金收入減少,其中征地拆遷補償資金減少3429301.60元,土地開發利用收入減少12760986.68元,國土提質改造項目資金減少17290000.00元,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增加4680227.50元,地質災害防治項目資金減少8536124.98元,自然資源保護利用項目資金減少6832160.94元,增加土地資源儲備資金9682906.50元。2024年支出決算數54323239.44元(年末結轉結余375463.77元),比2023年(88128844.31元)減少33805604.87元,下降38.36%,下降原因為:新增項目較上年減少,資金支出減少,其中征地拆遷補償資金減少3429301.60元,土地開發利用收入減少12760986.68元,國土提質改造項目資金減少17290000.00元,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增加4680227.50元,地質災害防治項目資金減少8536124.98元,自然資源保護利用項目資金減少6832160.94元,增加土地資源儲備資金9682906.50元。
通過項目實施,一是耕地保護工作穩步推進,截至11月18日,全縣2023年耕地流出整改任務2990畝完成整改2016.48畝。二是國土空間規劃進展順利,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獲批實施,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正在穩步推進。三是要素保障服務支撐有力,2024年獲批建設項目用地3889.2畝,報批臨時用地6個批次166.8畝,完成供地43宗4913.85畝,實現土地收益2.23億元,共處置批而未供土地4360.8畝,盤活利用閑置土地154.95畝。四是土地整治項目推進有力,2024年完成入庫水田指標477.74畝,糧食產能指標4.2萬公斤,計劃年底前再入庫水田指標550畝,耕地指標550畝,糧食產能20萬公斤,新增建設用地指標1200畝。五是自然資源得到有效保護,2018—2023年395個1485.14畝存量違法用地圖斑完成整改218個850.24畝。六是地質災害防治成效明顯。嚴格落實巡查排查、值班值守、應急處置、宣傳培訓等制度,保護好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共轉移避險32戶104人,其中,成功避讓地質災害2起,轉移避險2戶10人,未發生人員傷亡事故,有力維護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安全。
(四)效果情況分析
2024年,縣自然資源局按照預算管理和支出績效的要求,嚴格對預算申報、預算評審、資金申請等環節進行審批,確保項目資金預算到位、執行到位、使用到位,充分發揮預算資金效益。同時,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加強項目監督,按時、按質、按量完成項目績效指標,確保了自然資源領域各項工作的正常有序開展。
四、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情況
(一)存在的問題:部門對績效評價工作的重視度不夠,重要性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不完善,給考核評價及評分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
(二)整改情況:我部門已作出工作要求,加強對項目開展的可行性、必要性做好充分調研,依據實際情況做好經費支出預算,制訂合理的項目實施計劃;項目實施前期,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在實施階段,做好監督,跟蹤管理;實施后及時總結自評。
五、績效自評結果應用情況
通過整體支出績效自評,一是資金支出更加合理,預算執行更加科學;二是促進單位規范使用項目資金;三是制訂了部門績效管理辦法及項目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了長效機制。
六、主要經驗及做法
通過對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工作,讓牢固樹立“講績效、重績效、用績效”的觀念深入人心,將評價結果作為申報以后年度預算的重要依據,發揮績效評價工作的應有作用。
(一)重視預算執行。一是為保證預算資金使用效益,對所有資金實行從申報到執行結束的全過程管理;二是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將預算執行進度納入對各單位的責任目標考核中;三是不定期召開預算執行進度通報會,分析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對項目資金結余原因進行逐項分析,加快項目預算執行。
(二)提高項目執行質量。經費下達后,及時制訂項目實施方案,明晰經費使用內容和范圍,督促各項目單位加快經費執行進度。涉及物資采購的,提前組織專家論證并提出設備、物資參數,一旦經費下達就可立即進入政府采購程序,加快了采購進度。
(三)落實資金監管。我局嚴格落實規范財務運行機制、健全內部控制機制、強化監督檢查機制、落實責任追究機制,確保資金使用安全有效。
七、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無。
龍陵縣自然資源局
2025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