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llgtj-/2023-0427003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自然資源局 |
| 公開目錄 | 績效評價 | 發布日期 | 2023-04-27 |
| 文號 | 瀏覽量 |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概況
1.機構情況。
龍陵縣自然資源局下設辦公室、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和權益股、耕地保護管理股、自然資源確權登記股、礦產資源地質管理股、國土空間城鄉規劃股、法規股7個職能股(室)、1個龍陵縣自然資源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副科級事業單位)、10個鄉鎮自然資源所和5個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土地收購儲備交易中心、土地整理中心、不動產登記中心、規劃管理中心、黃龍玉管理開發服務中心)。
2.主要職能。
對全縣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進行監管,建立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履行全民所有各類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調查和確權登記,建立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負責測繪和地質勘查行業管理等。
3.人員情況。
我局年末干部職工在職人數總計76人,其中:行政人員12人,機關工勤2人,參公管理事業人員26人,非參公事業人員36人。人員情況與2021年對比年末在職人數減少2人(新招錄1人,轉隸1人,調出2人,在職死亡2人)。
(二)部門績效目標的設立情況
根據《龍陵縣自然資源局2022年部門工作要點》,結合部門職能職責,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整理歸納出2022年龍陵縣自然資源局部門績效目標。
(三)部門整體收支情況
1.2022年總收入30243805.82元,其中本年收入29868342.05元,占總收入98.76%;上年結轉結余收入375463.77元,占總收入1.24%。
2.2022年總支出29868342.05元,基本支出11375713.31元,占總支出38.09%;項目支出18492628.74元,占總支出61.91%。
(四)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為進一步加強績效管理水平,強化支出責任,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我局不斷完善績效管理制度建設,制訂了預算管理相關制度。
二、績效自評工作情況
(一)績效自評目的
我局通過對財政資金使用情況、項目立項、實施管理、績效表現情況自我評價,了解相關資金使用是否達到預期目標、資金管理是否規范、資金使用是否有效,檢驗資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項目實施及資金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及時總結經驗,改進項目的管理措施,不斷增強和落實項目績效管理責任,完善項目工作機制,有效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
(二)自評組織過程
1.準備階段(2022年3月1日——30日)
組織學習財政支出績效自評的相關規定,確定評價范圍和對象,明確評價的目的、內容、任務、依據,掌握評價的時間和有關要求。
2.實施階段(2022年4月1日——11月30日)
根據績效自評工作通知,安排績效自評工作,制訂評價指標體系;組織項目績效自評并上報自評報告;上報龍陵縣財政局審核。
3.總結階段(2022年12月1日——31日)
總結評價工作經驗,進一步完善績效自評指標體系。在單位門戶網站公示績效自評報告,接受監督檢查。
三、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一)投入情況分析
2022年總收入30243805.82元,其中本年收入29868342.05元,占總收入98.76%;上年結轉結余收入375463.77元,占總收入1.24%。2022年總支出29868342.05元,基本支出11375713.31元,占總支出38.09%;項目支出18492628.74元,占總支出61.91%,基本支出里人員支出9886958.12元,日常公用經費支出1488755.19元。
(二)過程情況分析
2022年,我局根據部門職能職責,圍繞縣委、縣政府工作開展本年度各項工作,年初做好工作計劃及預算,制訂合理的績效目標,實施階段出現調整,根據相關規定進行變更調整,各項工作實施后及時總結自評。
(三)產出情況分析
1.科學謀劃,規劃引領管控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一是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穩步推進。二是村莊規劃編制有序推進。全縣需編制“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104個,其中2021年編制33個、2022年編制41個、2023年編制30個。三是做好規劃服務保障。注重對城市功能布局、風貌特色、基礎設施、產城融合發展等方面的規劃引導和管控,提升城市品質。
2.節約集約,要素保障服務能力顯著提升。一是土地要素保障扎實推進。2022年以來完成供地72宗23.6906公頃,實現土地收益12118.2839萬元。審批臨時用地10宗80.0823公頃,審查備案設施農業項目用地192宗10.1593公頃。取得農轉征項目批復1個5.8528公頃,取得集體建設用地批復5個8.2785公頃。二是節約集約利用水平進一步提高。嚴格建設用地總量控制,積極盤活存量,深入開展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處置攻堅行動,截至目前已完成處置129.8415畝,完成市級下達處置任務數的33.79%。三是大力開展土地整治。勐糯鎮大寨等3個村土地整治(補充耕地)項目、平達等2個鄉鎮橄欖寨等4個村土地整治(補充耕地)項目完成入庫備案,入庫數量指標1853.96畝,糧食產能111.24萬公斤。臘勐鎮沙子坡等2個村國土綜合整治(提質改造)項目、勐糯等2個鄉(鎮)溝心寨等4個村國土綜合整治(提質改造)項目通過市級評審,計劃今年年底前開工建設,計劃新增耕地3.086公頃,新增耕地率1.65%,計劃提質改造面積138.0248公頃,計劃新增糧食產能23.6萬公斤,估算總投資4488.44萬元。
3.提質增效,保障人民群眾福祉能力進一步提升。一是不動產登記提質提速。2022年辦理不動產權證3586本,不動產權證明1198份,完成商品房預告及預抵押登記475份,完成抵押注銷399份,完成首套房查詢1430份,協助人民法院辦理查封登記44宗,提供查詢服務2340余人次。二是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成效卓顯。2022年發生地質災害災情5起,受災人員28人,直接經濟損失39萬元,險情7起,威脅人員38人,潛在經濟損失220萬元,無人員傷亡,有力地維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4.綠色發展,礦產資源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強。一是認真開展過期礦業權清理及分類處置工作。已按照省市要求完成第一階段清理工作,采礦許可證過期38個,擬注銷23個。二是認真開展礦業權聯勘聯審和礦山生態綜合評估工作。2022年以來組織開展礦業權各類保護區及規劃審查及聯勘聯審18宗,開展礦業權生態評估8宗。
5.嚴格執法,自然資源得到切實有效保護。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2022年立案查處各類自然資源違法案件86件(土地案件59件、礦產案件27件),收繳罰沒款327.73萬元,沒收硅石礦316.89噸,沒收普通建筑用砂石料94立方米,拆除建筑物552.45平方米,沒收建筑物構筑物17719.03平方米,向紀委監委移交涉嫌違紀問題線索13件,向林草部門移送違法線索13件,有效遏制了自然資源違法行為多發高發勢頭,形成了強大震懾。
(四)效果情況分析
通過績效自評,2022年度我局較好地完成了年初設定的各項績效目標,評價結果為優。
四、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情況
(一)存在的問題:部門對績效評價工作的重視度不夠,重要性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不完善,給考核評價及評分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
(二)整改情況:我部門已作出工作要求,加強對項目開展的可行性、必要性做好充分調研,依據實際情況做好經費支出預算,制訂合理的項目實施計劃;項目實施前期,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在實施階段,做好監督,跟蹤管理;實施后及時總結自評。
五、績效自評結果應用情況
通過整體支出績效自評,一是資金支出更加合理,預算執行更加科學;二是促進單位規范使用項目資金;三是制訂了部門績效管理辦法及項目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了長效機制。
六、主要經驗及做法
通過對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工作,讓牢固樹立“講績效、重績效、用績效”的觀念深入人心,將評價結果作為申報以后年度預算的重要依據,發揮績效評價工作的應有作用。
(一)重視預算執行。一是為保證預算資金使用效益,對所有資金實行從申報到執行結束的全過程管理;二是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將預算執行進度納入對各單位的責任目標考核中;三是不定期召開預算執行進度通報會,分析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對項目資金結余原因進行逐項分析,加快項目預算執行。
(二)提高項目執行質量。經費下達后,及時制訂項目實施方案,明晰經費使用內容和范圍,督促各項目單位加快經費執行進度。涉及物資采購的,提前組織專家論證并提出設備、物資參數,一旦經費下達就可立即進入政府采購程序,加快了采購進度。
(三)落實資金監管。我局嚴格落實規范財務運行機制、健全內部控制機制、強化監督檢查機制、落實責任追究機制,確保資金使用安全有效。
七、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本單位無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