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llgtj-/2021-0426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自然資源局 |
| 公開目錄 | 績效評價 | 發布日期 | 2021-04-26 |
| 文號 | 瀏覽量 |
龍陵縣自然資源局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一、部門基本情況
1.部門概況
龍陵縣自然資源局對全縣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進行監管,建立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履行全民所有各類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調查和確權登記,建立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負責測繪和地質勘查行業管理等。
龍陵縣自然資源局下設辦公室、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和權益股、耕地保護管理股、自然資源確權登記股、礦產資源地質管理股、國土空間城鄉規劃股、法規股、執法監察大隊8個職能股(室)、10個自然資源管理所和5個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土地收購儲備交易中心、土地整理中心、不動產登記中心、規劃管理中心、黃龍玉管理開發服務中心)。
龍陵縣自然資源局部門2019年末實有人員編制78人。其中:行政編制16人(含行政工勤編制2人),事業編制62人(含參公管理事業編制30人);在職在編實有行政人員16人(含行政工勤人員2人),事業人員60人(含參公管理事業人員28人),其他人員0人。
離退休人員15人。其中:離休0人,退休15人。
實有車輛編制4輛,在編實有車輛4輛。
2.部門績效目標的設立情況
根據龍陵縣自然資源局2019年工作任務分解,結合工作實際制定部門績效目標。
3.部門整體收支情況
龍陵縣自然資源局2019年收入39,393,001.19元,年初結余1,628,404.45元,總收入合計41,021,405.64元,2019年總支出40,321,405.64元,結轉結余700,000.00元。與2018年度(96,177,317.81元)總收入相比,收入減少55,155,912.17元,減少57.48%,減少原因為2019年土地收儲項目融資款已還清,2019年不需要支付本金及利息,加之財政吃緊,許多項目資金不能及時撥付,形成不了收入。2019年支出40,321,405.64元,比2018年(94,473,913.36元)減少54,152,507.72元,減少57.32%,減少原因為2019年土地收儲項目融資款已還清,2019年不需要支付本金及利息,加之財政吃緊,許多項目資金不能及時撥付,形成不了支出。2019年結余資金700,000.00元,比2018年(1,628,404.45元)減少928,404.45元,減少57.01%,減少原因為2019年資金支出進度較快,結余資金較少。
二、績效自評工作情況
1.績效自評目的
開展財政項目績效自評的主要目的是督促預算單位加強支出責任意識,提高績效管理水平,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2.自評指標體系:
(1)通過設立三級指標體系來開展績效自評工作,一級指標是產出指標、效益指標、滿意度指標;二級指標是數量指標、時效指標、社會效益、服務對象滿意度指標等。
(2)實際完成值:定性指標,根據指標完成情況分為達成年度指標、部分達成年度指標并具有一定效果、未達成年度指標且效果較差
(3)分檔:分別按100%-80%(含)、80%-60%(含)、60%-0%合理確定實際完成值。
(4)分值:原則上產出指標總分50分,效益指標總分30分,滿意度指標總分10分。
(5)自評等級:劃分為4檔,100-90(含)分為優、90-80(含)分為良、80-60(含)分為中、60分以下為差,根據得分情況自評等級。
3.自評組織過程
按照縣級資金管理要求,結合財經管理規定及我局內控制度,形成了適合本單位的績效管理組織體系。一是組織學習財政支出績效自評的相關規定,確定評價范圍和對象,明確評價的目的、內容、任務、依據,掌握評價的時間和有關要求;二是安排績效自評工作,制定評價指標體系;組織自評;三是總結評價工作經驗,進行一步完善績效自評指標體系。
三.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1.投入情況分析:
資金投入按各項目預算評估等情況合理安排并按照相關專項資金管理規定及項目開展進度執行。
2.過程情況分析:
評價過程嚴格按照績效目標評價流程,對每個項目進行細化合理分析績效情況。
3.產出情況分析:
各項目產出情況符合績效目標,達到項目預期目標。
4.效果情況分析:
一是加強規劃編制。全年共核發《建設用地許可證》5戶,占地面積16.12萬平方米,《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23戶,建筑面積24.57萬平方米,《規劃竣工驗收合格證》28戶,建筑面積4.23萬平方米。全年受理城劃區簡易房整改申請209份,實地指導簡易房整改209宗,完成簡易房整改驗收492宗,核發《建房申請回復》492份。二是全力做好用地保障工作。組織上報農用地轉用及土地征收項目4個,面積59.9507公頃,已取得用地批復42.9164公頃。辦理設施農業項目用地55宗,備案面積6.3149公頃。報批農戶建房2個批次,保障農戶建房376戶,面積6.0838公頃。共供地92宗,面積1899.147畝,出讓價款24076.3696萬元,其中:出讓土地23宗226.28畝,劃撥土地69宗1672.8675畝。三是著力推進土地整治。開工建設勐糯大寨等3個村土地整治(補充耕地)項目、龍陵縣平達等2個鄉(鎮)橄欖寨等4個村土地整治(補充耕地)項目,建設規模為545.88公頃,總投資3744.32萬元,新增耕地面積362.3公頃,新增耕地率66.37%,預計新增耕地平均質量等別8.8等。勐糯等3個鄉鎮勐糯等5個村土地整治項目竣工投入使用,總投資3509.81萬元,建設規模1001.07公頃。四是切實加強礦產資源日常監督管理及礦業權管理工作。共收繳土地復墾保證金142.88萬元,采礦權使用費2.5萬元。扎實開展礦業權勘查開采信息公示工作,及對公示信息的礦業權開展實地抽查并建立礦產資源動態管理體系,我縣共有23座礦山需進行公示,實際公示23座,完成比例100%。7個探礦權項目需進行公示,實際公示7個,完成比例100%。五是強化執法監察工作力度。2019年以來,共進行巡查131次,立案查處違法案件54件,其中土地案件13件,礦產案件41件,沒收硅石礦798.65噸,沒收建筑用砂石料142.93立方米,沒收建筑物構筑物1.56萬平方米,沒收違法所得25.03萬元,收繳罰款149.46萬元,有效遏制了違法行為頻發多發的趨勢,促進了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
5.績效自評結果應用:
通過整體支出績效自評,一是增強了單位的績效評價主體責任意識;二是制定了部門績效管理辦法及項目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了長效機制;三是促進單位規范使用項目資金。
6.主要經驗及做法:
通過加強我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牢固樹立“講績效、重績效、用績效”的觀念,進一步完善績效評價結果運用機制,將評價結果作為申報以后年度預算的重要依據,發揮績效評價工作的應有作用。
7.項目(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表
部門績效自評情況詳見附表(附表9—附表11)
四、其他重要事項情況說明
根據中共龍陵縣委、龍陵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龍陵縣深化機構改革的》的通知,龍陵縣國土資源局于2019年3月變更為龍陵縣自然資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