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56-4-/2023-0220007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財政局 |
| 公開目錄 | 政府預算 | 發布日期 | 2023-02-20 |
| 文號 | 瀏覽量 |
監督索引號53052303000010000
縣十八屆人大二次會議文件(12)
龍陵縣2022年地方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及
2023年地方財政預算(草案)報告(書面)
——2023年2月5日在龍陵縣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龍陵縣財政局
各位代表:
受縣人民政府委托,現將2022年地方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及2023年地方財政預算(草案)提請會議審查,并請縣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22年地方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2022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上級財政部門的指導支持下,龍陵財政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克服經濟下行、疫情防控持續影響,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穩抓稅源培植壯大,兜牢“三保”底線,持續做好疫情防控經費保障,妥善化解政府債務,有序促進政府重大事項推進,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政府穩增長一攬子措施,推動全縣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一)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完成及平衡情況
1.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完成情況。2022年完成財政總收入139546萬元,同比增收2883萬元,增長2.1%,完成年初預算的97.8%。其中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9234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1.5%,同比增收4919萬元,增長7.6%;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11929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7.6%,同比增支46607萬元,增長17.6%。
2.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完成及平衡情況。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9234萬元,上級補助收入257162萬元,調入政府性基金和其他資金9312萬元,上年結轉收入70102萬元,債務轉貸收入33490萬元,收入合計439300萬元;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11929萬元,上解上級支出17557萬元,債務還本支出35740萬元,調出資金2327萬元,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034萬元,支出合計368587萬元,年終結轉70713萬元,支出總計439300萬元。
縣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平衡情況。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6324萬元,上級補助收入257162萬元,調入政府性基金和其他資金9312萬元,上年結轉收入70102萬元,債務轉貸收入33490萬元,鄉鎮上解收入4896萬元,收入合計431286萬元;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69543萬元,上解上級支出17557萬元,債務還本支出35740萬元,調出資金2327萬元,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034萬元,補助鄉鎮支出34372萬元,支出合計360573萬元,年終結轉70713萬元,支出總計431286萬元。
鄉鎮級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平衡情況。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910萬元,上級補助收入34372萬元,收入合計47282萬元;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2386萬元,上解上級支出4896萬元,支出合計47282萬元。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完成及平衡情況
完成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26257萬元,上級補助收入2967萬元,上年結轉收入12817萬元,新增專項債券6000萬元,債券轉貸收入1300萬元,調入資金3627萬元,收入合計52968萬元;完成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29408萬元,債券還本支出1300萬元,上解支出833萬元,調出資金9036萬元,支出合計40577萬元,年終結轉12391萬元,支出總計52968萬元。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完成及平衡情況
完成國有資本經營上級補助收入3萬元,上年結轉收入4萬元,收入合計7萬元;完成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7萬元,支出合計7萬元。
(四)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完成及平衡情況
完成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87649萬元,上級補助收入13316萬元,上年結余32279萬元,收入合計133244萬元;完成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66825萬元,上解支出20724萬元,支出合計87549萬元,年終滾存結余45695萬元,支出總計133244萬元。
以上數據均為快報數,最終數據以上級財政部門批復的全縣財政總決算數為準。
二、開展的主要工作
(一)著力抓財源促發展,增強保障能力。一是助企紓困,全面落實減稅退稅降費政策。充分釋放減稅退稅降費政策紅利,確保各項政策直達快享,增強市場主體活力。2022年累計為企業減稅退稅降費44621萬元,助推企業做大做強做優,涵養財源擴財力。二是綜合治稅,抓好收入組織工作。提高稅源管控精準度,狠抓稅收征管,確保各項收入應收盡收,全縣財政收入持續保持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的良好勢頭。全縣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9234萬元,比去年同期增收4919萬元,增長7.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稅收占比80.5%。三是搶抓機遇,積極向上爭取資金。2022年共爭取上級補助資金254132萬元(專項資金150565萬元),同比增加24675萬元,增長10.8%。四是優化營商環境。健全政府采購監督制約機制,培育公開、公平、公正的競爭機制和市場環境,為中小企業參與采購活動提供便利。2022年,全縣政府采購合同金額52065萬元,其中中小企業合同金額46561萬元,占89.4%。積極搭建“政銀企”平臺,開展金融支持中小企業專項行動,提高惠企政策的知曉率,擴大金融產品和服務覆蓋面,達成意向簽約5700萬元。
(二)著力調結構惠民生,兜實“三保”底線。一是優化支出結構兜牢“三保”底線。切實扛起“三保”責任,堅持“三保”在財政支出中的優先地位。2022年保民生支出48714萬元,保工資支出100409萬元,保運轉支出14011萬元。二是堅決落實過“緊日子”要求,節用裕民。強化預算執行,嚴格控制會議經費、培訓費及“三公”經費,壓減非剛性、非重點項目支出,用于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農林水、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衛生健康、住房保障等重點民生領域支出209067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67.0%。三是堅持以收定支,重點領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教育支出58244萬元,其中:撥付教育公用經費3437萬元,撥付學生資助經費13570萬元。加快社會保障資金支出進度。社會保障和就業資金支出45548萬元,其中:撥付最低生活保障資金7153萬元,撥付特困人員供養1715萬元,臨時救助304萬元,孤兒救助資金支出148萬元,殘疾人“兩項補貼”支出458萬元,有效兜住了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底線。足額分配下達疫情防控資金,全年累計下達各級財政安排疫情防控資金3351萬元。
(三)著力抓監管促改革,提升理財效果。一是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改革全面推開。單位資金預算指標核算改革工作于2022年1月正式全面推開,管理效能明顯提升。截至目前,全縣共下達單位資金預算指標1169條,涉及指標金額3265.7萬元,支付并清算2902.5萬元。二是全力做好直達資金撥付及監控工作。將中央下達的資金及時錄入直達資金監控系統,及時分配下達直達資金,共撥付81977.6萬元,預警監控0筆,有效防范和控制了財政資金支付風險,保證財政資金安全規范有效使用。三是深入開展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專項治理。在全縣10個鄉鎮及13個部門開展了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專項治理,加大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發放。2022年,全縣通過惠民惠農“一卡通”發放財政補貼資金6476萬元。四是做好預決算信息公開工作。對全縣2022年度預算及2021年度決算編制的完整性、及時性、細化程度和公開形式進行全面檢查,嚴把預決算信息公開工作質量關,公開率達100%。五是切實發揮會計監督職能。按“雙隨機、一公開”要求隨機抽取3個行政事業單位開展2022年度會計信息質量監督檢查,重點對單位會計核算真實性、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性以及內控制度等進行檢查,切實提高單位會計核算的內部控制水平,促進部門預算執行管理。六是積極落實代理記賬機構年度備案工作。將代理記賬行業申報手續審核審批辦結服務窗口前移,開展指導和督促代理記賬機構備案,目前全縣9戶代理記賬機構備案均通過全國代理記賬機構管理系統“機構賬號類型調整”功能,完成電子網絡版與書本式紙質版一致的備案工作。
(四)著力抓銜接強整合,助力鄉村振興。一是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重點,編制完成《龍陵縣2022年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方案》,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17164萬元,資金主要用于基礎設施、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改善、公共服務、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二是支持邊境小康村建設。按照省級資金統籌原則,將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涉及的6個方面30項建設內容的資金,通過統籌整合用于保障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截至目前,共統籌整合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資金20636萬元。
(五)著力化債務防風險,打牢運行基礎。一是妥善化解政府債務。按照“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方針妥善化解債務,杜絕新增政府隱性債務。2022年,全縣政府債務余額490743萬元,其中,一般債務余額244443萬元,專項債券余額246300萬元。新增專項債券6000萬元,專項用于云南龍陵產業園區綠色低碳示范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二是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加強小額貸款公司、典當公司、融資擔保公司監管,規范公司經營行為;開展養老領域非法集資專項整治、違規放貸專項整治、常態化開展涉非涉穩排查,加強監測預警,做好風險排查化解工作;廣泛開展金融知識宣傳,不斷提升社會公眾風險防范意識。三是組織行政企事業單位對全縣國有資產資源進行清理盤活。截至目前,初步完成國有資產資源清查工作,清查范圍包括行政企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資源及特許經營權,形成資產資源盤活臺賬清單,全縣資產資源預估值共計3025400萬元。四是抓國企改革構建國有資本運營新格局。圍繞實體、融資、化債三個板塊職責定位重組整合資產,以管理體制革新為動力,以做實做優重點國有企業、確保持久平穩運行為目的,對國企進行調整重組和資源優化配置,目前已完成全部國有企業清產審計工作,實體板塊、融資板塊、化債板塊整合工作有序推進。
2022年,全縣財政運行和改革中還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財政保障壓力持續加大,收支矛盾更加凸顯。全縣財源結構單一,財政增收基礎薄弱,落實留抵退稅等大規模組合式稅費減免政策后,短期內形成政策性減收,但各領域對財政資金的需求呈增長態勢,財政預算平衡難度空前。二是部門對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預算績效管理的“最后一公里”還沒有完全打通,參與績效評價的積極性、主動性不高,績效評價結果運用不能真正做到“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三是防范和化解各類債務任務艱巨。全縣各類債務進入償債高峰期,統籌還本付息壓力巨大,資金調度困難,債務風險逐步向財政風險轉化。這些問題,我們將認真研究,進一步規范管理和統籌,在2023年財政收支預算執行中認真應對和解決。
三、2023年財政預算草案
圍繞面臨的形勢和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2023年財政預算收支編制和財政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兜牢兜實“三保”,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維護全縣經濟社會大局穩定。
圍繞上述工作思路及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2023年預算收支安排建議如下:
(一)一般公共預算收支預計情況。2023年,全年預計完成財政總收入147504萬元,比2022年執行數增收8217萬元,增長5.9%。其中,預計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2700萬元,比2022年預算執行數增收3466萬元,增長5%;預計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21300萬元,比2022年執行數增支9371萬元,增長3%。
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支預計平衡情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2700萬元,上級補助收入258570萬元,債務轉貸收入22400萬元,調入政府性基金及其他資金6000萬元,上年結轉收入70713萬元,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034萬元,新增一般債券2600萬元,收入合計434017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21300萬元,債務還本支出22400萬元,上解支出17000萬元,一般債券支出2600萬元,支出合計363300萬元,年終結轉70717萬元,支出總計434017萬元。
縣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支預計平衡情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9590萬元,上級補助收入258570萬元,債務轉貸收入22400萬元,調入政府性基金及其他資金6000萬元,鄉鎮上解收入4759萬元,上年結轉收入70713萬元,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034萬元,新增一般債券2600萬元,收入合計425666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76488萬元,債務還本支出22400萬元,一般債券支出2600萬元,上解支出17000萬元,補助鄉鎮支出36461萬元,支出合計354949萬元,年終結轉70717萬元,支出總計425666萬元。
鄉鎮級一般公共預算收支預計平衡情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110萬元,上級補助收入36461萬元,收入合計49571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4812萬元,上解支出4759萬元,支出合計49571萬元。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預計情況。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55000萬元,上級補助收入3000萬元,新增專項債券收入44000萬元,債務轉貸收入2300萬元,上年結轉收入12391萬元,收入合計116691萬元;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62451萬元(含債券付息支出8300萬元),新增專項債券支出44000萬元,債務還本支出3700萬元,上解支出1540萬元,調出資金5000萬元,支出合計116691萬元。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預計情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本級收入1000萬元,上級補助收入5萬元,收入合計1005萬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1005萬元,支出合計1005萬元。
(四)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預計情況。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95334萬元,上級補助預計收入13835萬元,上年結余45695萬元,收入合計154864萬元。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70823萬元,上解支出22625萬元,支出合計93448萬元,年終滾存結余61416萬元,支出總計154864萬元。
(五)“三保”需求預計情況。預計全口徑保民生支出70136萬元,保工資支出101302萬元,保運轉支出8052萬元,“三保”預計需求合計179490萬元。
四、2023年財政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落實落細積極的財政政策。繼續實施好各項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持續釋放政策紅利。認真研究解決市場主體反映的突出問題,持續助力市場主體紓困發展。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用足用好專項債務限額。壓實主管部門和項目單位責任,實施支出進度通報預警機制,推動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全力支持縣域中小微企業做大做強,實現擴大有效投資、帶動就業、促進消費的綜合效應。堅持依法治稅,不斷加強財政收入預算管理,在強化重點管控的同時,收好零散稅種,促進財政收入規模、增幅和質量同步提升。
(二)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積極應對疫情影響,保障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確保不出現規模性返貧,持續改善脫貧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拓寬市場化就業渠道,通過社保補貼、創業貸款、稅費減免等鼓勵企業吸納就業,落實引導畢業生到基層就業的優惠政策,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繼續保障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做好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基本住房等民生工作。
(三)加強財政收支管理。加大預算收入統籌力度,依法依規組織財政收入,大力盤活存量資金。強化預算約束和績效管理,進一步規范支出管理,優化支出結構。加快推進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全面運行,提高預算管理規范化、科學化、標準化水平。堅持政府過緊日子,嚴格落實壓減非急需非剛性支出,騰出更多資金用于穩市場主體、穩就業保民生。
(四)強化財政可持續性。進一步落實好財稅體制改革工作,提高財政保障能力,加強庫款運行監控分析,兜牢“三保”底線。堅持保基本民生在“三保”中的優先順序,堅持教師工資、離退休費在保工資中的優先順序,切實保障基本民生落實到位、工資足額發放、機構正常運轉。嚴守債務風險底線,加快資產處置、債務風險緩釋等工作,確保全縣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積極統籌資金支持國道219黃草壩至龍鎮橋二級公路、縣實驗中學、赧場小學遷建等重大項目建設。常態化開展專項債券資金使用管理核查,嚴格執行專項債券負面清單管理要求,確保資金依法合規使用。強化信息共享和協同監管,堅決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有序化解存量隱性債務。
(五)進一步嚴肅財經紀律。圍繞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和省市縣相關工作要求加強監督檢查,推動重大財稅政策落實到位。持續規范財務管理,完善財會監督體系和工作機制,強化財會監督與其他監督貫通協調,充分運用“互聯網+監管”、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高監督能力和實效。
各位代表,2023年我們將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自覺接受人大和政協的監督,凝心聚力、改革創新、攻堅克難、銳意進取、共度時艱,為龍陵“十四五”平穩有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五、專業術語注解
【一般公共預算】一般公共預算是對以稅收為主體的財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維護國家安全、維護國家機構正常運轉等方面的收支預算。
【債務轉貸收入】債務轉貸收入是反映下級政府收到的上級政府轉貸的債務收入。
【政府性基金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是對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一定期限內向特定對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專項用于特定公共事業發展的收支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應當根據基金項目收入情況和實際支出需要,按基金項目編制,做到以收定支。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是對國有資本收益作出支出安排的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應當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則編制,不列赤字,并安排資金調入一般公共預算。
【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是對社會保險繳款、一般公共預算安排和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專項用于社會保險的收支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應當按照統籌層次和社會保險項目分別編制,做到收支平衡。
【預算穩定調節基金】預算穩定調節基金是指各級通過超收安排,用于彌補短收年份預算執行的收支缺口,及視預算平衡情況,在安排年初預算時調入并安排使用的專用基金。
【三保】指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
【直達資金】是指中央政府直接撥款到地方,資金下達被稱為直達資金。直達資金是在建立了特殊轉移支付機制,通過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直達資金避免了資金的層層審批,能夠有限發揮資金效益,利企利民。
附件:2022年地方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及2023年地方財政預算(公開稿)
監督索引號530523030000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