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script id="ux5nb"></noscript>
    1. <sup id="ux5nb"></sup>
      <fieldset id="ux5nb"><i id="ux5nb"></i></fieldset>

        黑人av无码一区,日韩伦理片,在线观看中文字幕国产码,色色97,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亚洲,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麻豆,美女黄网站人色视频免费国产,伊在人间香蕉最新视频
        無障礙瀏覽 長者模式 打開適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龍陵縣人民政府
        索引號 01526256-4-/2014-0117024 發布機構 龍陵縣財政局
        公開目錄 政府預算 發布日期 2014-01-17
        文號 瀏覽量
        主題詞 財政
        龍陵縣2013年地方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及2014年地方財政預算(草案)報告(書面)

        縣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文件(12)

        龍陵縣2013年地方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及2014年地方財政預算(草案)報告(書面)

        ——2014年1月15日在龍陵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龍陵縣財政局


        各位代表:

        受縣人民政府委托,現將2013年地方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及2014年地方財政預算草案提請會議審查,并請縣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3年地方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2013年,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支持下,全縣財稅部門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牢牢抓住橋頭堡建設的重大歷史機遇,緊緊圍繞全縣中心工作和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主題,緊扣財稅工作目標任務,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狠抓增收節支,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穩步推進各項財政管理改革,較好地完成了縣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2013年,全縣完成財政總收入59001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的100%;同比增收9141萬元,增長18.3%。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4730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的105.4%;同比增收8010萬元,增長30%。財政總支出208437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的120.6%;同比增支36406萬元,增長21.2 %。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84739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的118.3%;同比增支28733萬元,增長18.4%。基金預算收入9809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的187.7%;同比增收2857萬元,增長41.1%。基金預算支出23698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的142%;同比增支7673萬元,增長47.9%。

        全縣公共財政預算收支平衡情況: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4730萬元,上級補助收入152915萬元,債券轉貸資金收入1500萬元,上年結余收入1850萬元(上級專款結余),調入資金663萬元,收入合計191658萬元。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84739萬元,債券還本支出31萬元,上解支出5143萬元,支出合計189913萬元。收支相抵,年終結余1745萬元。

        縣本級公共財政預算收支平衡情況:縣本級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3844萬元,上級補助收入142207萬元,債券轉貸資金收入1500萬元,調入資金663萬元,上年結余收入2272萬元(上級專款結余),鄉鎮上解收入3902萬元,收入合計174388萬元。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67624萬元,債券還本支出31萬元,上解支出5143萬元,支出合計172798萬元,收支相抵,年終結余1590萬元。

        基金預算收支平衡情況:基金預算收入9809萬元,上級政府性基金補助收入11810萬元,上年結轉收入6819萬元,收入合計28438萬元。基金預算支出23698萬元,調出資金180萬元,支出合計23878萬元。收支相抵,年終結余4560萬元。

        二、真抓實干,克難攻堅,2013年財稅工作運行平穩

        2013年,是我縣財稅工作困難和壓力較大的一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形勢,財稅部門始終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緊緊圍繞“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防風險、惠民生”的工作總目標,堅定信心,迎難而上,狠抓落實,確保了財稅工作平穩運行。

        (一)抓財源,扶產業,著力推動縣域經濟發展。一是積極支持農業穩步發展。堅持將財政政策、項目、資金向“三農”傾斜,全年農林水事務支出36035萬元,同比增支9363萬元,增長35.1%。投入資金15180萬元,實施了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農業綜合開發、扶貧開發、千億斤糧食田間工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興地睦邊農田整治等項目,有效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投入資金1398萬元,用于扶持“兩煙”、黃山羊、石斛、短周期工業原料林等特色產業發展,加快了高原特色農業產業化步伐;發放良種、農資綜合、農機具購置、退耕還林、草原生態、能繁母豬補貼及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等財政性直補資金4745萬元,爭取并投入涉農貸款增量獎勵資金147萬元、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資金176萬元等,惠民政策得到全面落實。二是積極支持工業跨越發展。積極籌措專項扶持資金1480萬元,支持工業項目申報、招商引資、產業化項目技術改造、節能降耗及工業循環經濟等;兌現企業上臺階獎、跨越獎、商標獎等激勵政策350萬元,鼓勵企業積極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產能效益,切實增強骨干稅源對財政增收的支撐作用。三是積極支持第三產業加快發展。投入資金20860萬元,重點用于商貿流通、交通運輸及旅游文化等帶動性強、聚集效應明顯的產業項目,不斷提高第三產業收入在財政收入中的比重。四是積極支持投融資體制建設。制定了《2013年金融支持縣域經濟發展考核辦法》,加大對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考核力度;進一步強化國有資產監管及經營工作,完善監管體制,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安排專項資金210萬元,重點用于國有資產整合重組、縣非公貸款擔保公司增資服務等,整合組建了龍陵縣潤龍水務投資有限公司、龍陵縣石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奠定了基礎。全年共融資13800萬元,縣非公貸款擔保公司在保企業46戶,擔保貸款余額達8467萬元。五是積極支持做好項目工作。多渠道籌措縣級項目前期工作經費2632萬元,支持各部門扎實做好項目可研、儲備及申報等工作,有力支持了段家壩水庫、紅旗橋至龍山卡紅色旅游公路、熊洞水庫鏈接縣城供水工程等重大項目的順利推進。

        (二)抓收入,強管理,著力做大財政蛋糕。一是切實加大稅收收入征管力度。財稅部門不斷加強溝通協調,切實加大對重點稅源的監控,嚴格執行稅收減免政策,加大稅收稽查和清繳欠稅力度,嚴厲打擊偷逃騙稅行為,做到依法征管、應收盡收。全年完成稅收收入54924萬元,同比增收8724萬元,增長18.9%。二是切實加大非稅收入征管力度。嚴格按規定將非稅收入全額納入預算內及財政專戶管理,深入推進“政府非稅收入銀聯POS繳費”工作,切實做好征收單位、代收銀行與財政部門匯繳結算的銜接工作,確保非稅收入及時入庫。全年完成非稅收入4077萬元,同比增收417萬元,增長11.4%。三是切實加大資金爭取力度。緊緊抓住中央加快落實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政策和對邊境地區加大轉移支付力度的契機,積極向省、市財政部門對接匯報,千方百計爭取上級財政資金支持,有效緩解了縣級財力薄弱的困難。全年共爭取到財力性轉移支付資金50950萬元,同比增加16209萬元,增長46.7%。四是切實加大財政增收考核力度。制定了《2013年財稅工作目標責任書》,將挖潛增收工作作為全縣目標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進一步強化了征管部門的責任意識,充分調動了征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抓支出,調結構,著力強化民生保障。切實加大對民生事業的投入力度,全縣民生支出達159811萬元,占公共預算支出的86.5 %。一是積極支持教育優先發展。認真落實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及貧困學生資助政策,實施了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教師周轉房建設、薄弱學校改造、學生營養餐改善計劃、解決民辦教師及代課教師遺留問題等多項工作。全縣教育支出34984萬元,同比增支1874萬元,增長5.7%。二是積極支持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鞏固完善城鄉貧困醫療救助管理體制及新農合制度,大力推進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基本公共衛生制度及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積極化解鄉鎮衛生院債務。全縣醫療衛生支出14523萬元,同比增支1866萬元,增長14.7 %。三是積極支持社會保障和就業體系建設。完善低保制度,做到“應保盡保、按標施保”,全年安排城鎮低保資金1650萬元、農村低保資金9262萬元、新老五保戶生活救助資金634萬元,受益72401人;安排資金3488萬元,積極推進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安排就業資金469萬元,用于公益性崗位補貼、社保補貼及就業培訓等就業再就業工作。全縣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8121萬元,同比增支3979萬元,增長16.5%。四是積極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通過向上爭取和縣級財政預算安排、提取土地出讓金收益等多渠道籌措資金,實施了廉租房及公租房建設1911套、農村危房改造5400戶。全縣保障性住房支出16863萬元,同比增支5435萬元,增長47.6%。五是積極支持文化和旅游事業發展。全力支持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和公益性文體設施建設,實施了農村廣播電視無線覆蓋、松山旅游小鎮、“美麗鄉村”建設等工程;全力支持《巍巍松山》大型抗戰史詩劇復排公演等松山抗戰文化宣傳和黃龍玉文化宣傳,打響“中國松山·寶地龍陵”外宣名片。全縣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4071萬元,同比增支2225萬元,增長120.5%。六是積極支持生態文明建設。設立了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用于生態保護、重點污染防治、污水處理監測及污染防治新技術、新工藝的開發、示范和應用。全縣節能環保支出4101萬元,同比增支289萬元,增長7.6%。七是積極支持維護社會穩定工作。加大了對政法部門處置突發事件、大要案辦理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保障力度,為維護全縣社會和諧穩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全縣公共安全事務支出6465萬元,同比增支1363萬元,增長26.7%。

        (四)抓改革,建機制,著力提升管理水平。一是預算管理方式不斷完善。制定了《龍陵縣鄉鎮財政體制管理辦法(試行)》,建立健全了預算編制與項目預算評審、支出績效評價、預算執行進度、結余資金管理、資金分類管理及專項資金整合等預算管理機制,切實提高了預算編制與執行的科學性。二是國庫管理改革深入推進。不斷規范國庫集中支付程序,全面推進鄉鎮財政國庫集中授權支付業務,制定了《龍陵縣預算單位公務卡強制結算目錄》,不斷深化公務卡和預算單位庫存現金限額制度改革,全年通過國庫直接支付資金155838萬元,授權支付資金20530萬元,通過公務卡結算1948萬元,財政資金的調控能力大幅提高;進一步規范財政專戶管理,提高了財政資金運行的安全性、規范性和有效性。三是政府采購管理更加規范。實行“采管分離、管辦分離,部門監管、行政監察”的原則,整合現有分散交易平臺,優化公共資源配置,創新監管機制,規范交易行為,打造公平誠信的陽光政府采購交易平臺,全年監管各類采購招投標334批次,節約資金783.78萬元,綜合節約率為10.62 %。四是信息化建設成效顯著。進一步完善了“金財工程”財政一體化管理信息系統平臺,新增了“工資統發”模塊并成功上線運行,統一了財政業務數據基礎規范和技術標準,實現了財政資金支出的全過程監控;擴大了財政票據電子化管理系統、非稅收入銀聯POS機繳費等應用范圍和使用單位,實現了納稅、審核、繳庫等各個環節的電子化操作及征繳管理部門間的信息共享。五是會計改革工作步伐加快。全面實施了新的《小企業會計準則》及《事業單位會計準則》,有效提升了我縣會計工作管理水平。

        (五)抓監管,重績效,著力維護資金安全。一是嚴格監管制度執行。嚴格按照《龍陵縣縣級財政專項資金跟蹤問效管理暫行辦法》、《龍陵縣縣級項目前期費管理暫行辦法》等制度開展財政資金年度監督檢查工作,使財政監管工作更具操作性。二是進一步完善監管機制。制定了《2013年審計工作目標責任書》,加強了財政、監察、審計等相關部門間的橫向聯動,形成了齊抓共管的工作氛圍。三是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采取日常監督與專項監督、環節性監督與全方位監督相結合的方式,對15個行政事業單位、10個鄉鎮的會計信息質量情況和30個民生專項資金項目開展了重點檢查;制定了《龍陵縣2013年“小金庫”專項治理工作實施方案》,深入59個行政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10個鄉鎮開展“小金庫”專項治理工作,構建和完善了監管長效機制。四是扎實開展財政資金績效評價。對10個民生重點領域的財政資金項目開展了績效評價,有效提高了財政資金使用的經濟性、效益性和效率性。

        各位代表,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當前財政工作面臨著諸多困難和問題:從國際形勢看,世界經濟正在深度調整,復蘇基礎尚不穩固,貿易保護主義加劇,國際市場競爭激烈,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因素增多;從國內形勢看,經濟增速放緩,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矛盾和問題仍然突出,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和物價上漲壓力并存,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紅利短期內難以顯現。從我縣財政發展的現狀看,全縣財政收支總量依然較小,財政自給率低,稅源結構單一,財政持續增收困難;保民生保重點及項目配套等剛性需求增長迅速,平衡壓力加劇;政府性債務負擔較重,國庫墊付資金過大,債務風險預警管理亟待加強;融資能力弱,金融支持經濟發展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大。對于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應對和解決。

        三、2014年財政預算草案

        2014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的重要一年,圍繞面臨的形勢和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2014年我縣財政預算收支編制和財政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九屆七次全會、市委三屆四次全會、縣委十二屆六次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認真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努力培植財源,強化收入征管,優化支出結構,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厲行節約,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著力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和績效管理水平,為龍陵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轉型發展綠色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圍繞上述工作思路及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2014年全縣地方財政預算收支安排建議如下:

        2014年,全縣財政預算總收入67900萬元,同比增收8899萬元,增長15.1%。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2100萬元,同比增收7370萬元,增長21.2%。財政預算總支出209028萬元,同比增支591萬元,增長0.3%。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85283萬元,同比增支544萬元,增長0.3%。

        全縣公共財政預算收支平衡情況: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2100萬元,上級補助收入146938萬元(含當年預計上級專款69500萬元),上年結余收入1745萬元,收入合計190783萬元。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85283萬元,上解支出5500萬元,支出合計190783萬元。收支相等,預算平衡。

        縣本級公共財政預算收支平衡情況:縣本級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3046萬元,上級補助收入140137萬元,鄉鎮上解收入3372萬元,上年結余收入1590萬元(上級專款結余),收入合計178145萬元。縣本級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72645萬元,上解支出5500萬元,支出合計178145萬元。收支相等,預算平衡。

        基金預算收支平衡情況:基金預算收入7385萬元,上級補助收入11800萬元,上年結余收入4560萬元,收入合計23745萬元。基金預算支出23745萬元。收支相等,預算平衡。

        四、凝心聚力,加壓奮進,確保完成2014年財稅目標任務

        2014年,全縣財稅工作面臨的形勢仍然十分嚴峻,增收節支的任務異常艱巨,我們將化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未雨綢繆、統籌推進,確保完成各項財稅工作目標任務。

        (一)堅持發展為先,全力支持經濟發展。一是大力促進產業發展。用好用足支持園區、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進一步籌集資金加大對龍陵工業園區、農業、工業和旅游文化等第三產業的投入力度,加快培育壯大支柱產業,加快實施保障力強的基礎設施項目、支撐力強的產業項目和集聚力強的城建項目,促進產業集聚發展,做大產業規模,培育壯大財源。二是大力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認真落實扶持中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努力推進中小微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好縣金融辦的紐帶作用,進一步加強銀政企合作,多渠道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促進中小企業微發展壯大。三是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想方設法增強縣級各融資平臺公司實力,充實注冊資本和現金流,并逐步實現由平臺公司到實體產業公司、由資源資產的優勢到資金優勢的轉變;細化政府融資措施,研究制定融資方案和考核辦法,充分調動各級各部門參與融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保障重大項目資金需求。

        (二)堅持增收為重,努力促進收入增長。一是落實收入目標責任制。明確目標任務,細化責任落實,完善收入管理工作機制,堅持依法治稅,進一步健全完善稅收征管和非稅收入收繳體系,促進經濟和財政收入持續協調穩定增長。二是把握稅源變化趨勢。以“營改增”為契機,加大對全縣實施“營改增”后收入變化的預測分析,研究制定相關措施,確保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在“營改增”政策實施后穩步增長。三是強化稅源征管監控。完善稅源監測分析制度,形成“重點稅源時時監測,其他稅源適時監測”的機制;加強部門聯合治稅工作力度,加強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稅源的監控分析研判,確保各項收入應繳盡繳。四是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密切關注宏觀經濟走勢,認真研究各類財稅政策,尤其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央、省、市在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方面的措施,努力從政策上、項目上、體制上爭取更多、更大的支持,盡力緩解縣級財力薄弱的困難。

        (三)堅持民生為本,著力優化支出結構。一是扎實做好厲行節約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切實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堅持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從嚴控制一般性支出,嚴格“三公”經費管理,切實降低行政運行成本,將更多的財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二是繼續加大“三農”投入。切實抓好農業綜合開發、中低產田改造、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美麗鄉村”項目等涉農項目整合,發揮資金規模效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切實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認真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及時兌現各種涉農補貼,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三是繼續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提高教育支出的比重,設立專項資金,對成績突出的學校和教師進行獎勵。四是繼續加大社會保障和就業投入。認真落實城鄉統籌居民養老保險及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加快實施保障性住房建設,積極推進創業促就業工作。五是繼續加大公共衛生投入。積極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健全完善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六是繼續加大文化事業投入。支持加快文化體制改革,促進城鄉公共文化均衡發展;七是繼續加大生態建設投入。推進“七彩云南保護行動”和“爭當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建設,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八是繼續加大對人口與計劃生育、城鄉社區事務、災害防治及公共安全等領域的投入,努力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四)堅持規范為要,強力推進財稅改革。一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密切關注中央、省、市財稅體制改革的動向及工作開展情況,結合龍陵實際,研究制定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方案,穩步推進財稅體制改革,改進預算管理制度,完善稅收制度,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縣鄉財稅體制,逐步建立現代財政制度。二是繼續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預算編審體系建設,加強預算執行管理,加快支出進度,盡早發揮資金使用效益;穩步推進預算績效管理試點工作,強化績效目標管理;進一步完善縣與鄉鎮的財力分配關系,充分調動鄉鎮聚財理財的積極性。三是深化國庫管理制度改革。不斷完善國庫集中支付運行機制,進一步做好資金管理擴面工作,逐步實現財政資金的全覆蓋;繼續加強內控制度建設,全面貫徹實施《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強化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基礎工作及內部管理;進一步規范財政專戶管理,確保財政資金安全有效運行;進一步加快實施財稅庫銀橫向聯網工作步伐。四是深化財政信息化改革。積極建設業務標準統一、操作功能完善、網絡安全可靠、覆蓋全部財政資金的信息管理系統;完善非稅收入管理系統功能,推進非稅收入管理信息化建設。

        (五)堅持安全為責,致力強化財政監管。一是加強監督機制建設。建立健全覆蓋財政運行全過程的監督機制,加強對民生資金、預算執行和重大財稅政策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二是加強專項資金監管。完善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逐步建立“立項科學、管理規范、注重績效”的專項資金管理機制。三是加強預算績效管理。擴大績效目標覆蓋范圍,明確績效評價工作責任,對民生等重點領域扎實開展績效評價管理工作,不斷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四是加強政府債務管理。建立健全政府性債務信息統計、規模控制和風險預警等基本制度,逐步形成管理有序、舉債適度、風險可控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統籌安排好政府性債務的償還工作,維護政府信用和金融穩定。五是大力推進預決算公開。做好財政預決算報告及“三公”經費公開工作,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六是進一步嚴肅財經紀律。堅決糾正和查處各種違規違紀行為,努力規范財政財務管理,切實維護財經秩序。

        各位代表,做好2014年的財稅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將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及社會各界的監督支持下,振奮精神,銳意進取,攻堅克難,扎實工作,確保本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圓滿完成,為龍陵與全國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會作出積極貢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亚洲色最新高清AV网站| 人成午夜大片免费视频77777|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亚洲色www永久网站|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97丁香色香蕉|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网| 人妻饥渴偷公乱中文字幕|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av| 一本色道久久加勒比综合|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一级片| 南开区| 激情人妻自拍中文夜夜嗨| XXXXXHD亚洲日本HD| 丰满的少妇被猛烈进入白浆|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av无码|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 国产精品免费AⅤ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成熟丰满人妻|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蜜臀 | av永久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抚松县| 国产普通话对白刺激| 东京热高清无码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啪啪视频| 在线 欧美 中文 亚洲 精品| 大屁股肥熟女流白浆 |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高清视频| 深夜免费av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一区| 蜜臀在线播放一区在线播放|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高清乱码又大又圆|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兴化市| 中文字幕一区有码视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有综合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