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56-4-/2021-0210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財政局 |
| 公開目錄 | 政府預算 | 發布日期 | 2021-02-10 |
| 文號 | 瀏覽量 |
監督索引號53052303000010000
縣十七屆人大六次會議文件(14)
龍陵縣2020年地方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及2021年地方財政預算(草案)報告
——在龍陵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
龍陵縣財政局
各位代表:
受縣人民政府委托,現將2020年地方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及2021年地方財政預算(草案)提請會議審查,并請縣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20年地方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2020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財政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決落實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堅持新發展理念,加強財源建設,創新支持方式,提升管理實效,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和改善民生,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財力保障。
(一)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完成及平衡情況
1.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完成情況。2020年完成財政總收入98450萬元,同比增收6179萬元,增長6.7%,完成年初預算的95.82%。其中: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9335萬元,同比減收5936萬元,下降9.09%,完成年初預算的86.43%;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06375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91.46%,同比減支18631萬元,下降5.73%。
2.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平衡情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9335萬元,上級補助收入234817萬元,調入政府性基金和其他資金34770萬元,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216萬元,上年結余529萬元,債務轉貸收入25700萬元,收入合計355367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06375萬元,上解上級支出16838萬元,債務還本支出25700萬元,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3萬元,支出合計348916萬元。收支相抵,年終結余6451萬元(??罱Y轉下年支出)。
3.縣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平衡情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6145萬元,上級補助收入234817萬元,債務轉貸收入25700萬元,鄉鎮上解收入5618萬元,調入政府性基金和其他資金34770萬元,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216萬元,上年結余529萬元,收入合計347795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58428萬元,債務還本支出25700萬元,補助鄉鎮支出40375萬元,上解支出16838萬元,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3萬元,支出合計341344萬元。收支相抵,年終結余6451萬元(??罱Y轉下年支出)。
4.鄉鎮級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平衡情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190萬元,上級補助收入40375萬元,收入合計53565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7947萬元,上解支出5618萬元,支出合計53565萬元。收支相抵,預算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完成及平衡情況
政府性基金收入40540萬元,上級補助收入21000萬元,上年結余3323萬元,新增專項債券資金91100萬元,收入合計155963萬元;政府性基金支出118578萬元(含91100萬元的債券資金),上解支出4000萬元,調出資金16181萬元,支出合計138759萬元。收支相抵,年終結余17204萬元(??罱Y轉下年支出)。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完成及平衡情況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上級補助收入2萬元,上年結轉1萬元,收入合計3萬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3萬元。收支相抵,預算平衡。
(四)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完成及平衡情況
1.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完成情況。完成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87388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81.3%,完成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103775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98.51%。
2.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平衡情況。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61026萬元,上級補助收入26362萬元,上年結余40689萬元,收入合計128077萬元;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53224萬元,上解支出50551萬元,支出合計103775萬元。收支相抵,年終滾存結余24302萬元。
以上均為快報數,待上級財政部門審核批復全縣財政總決算后,再向縣人大常委會專題報告。
二、開展的主要工作
(一)抓收入爭資金,集聚財力服務發展。一是全力組織收入。把組織收入作為核心職能,克服經濟增長放緩和疫情沖擊等不利因素,積極主動作為、強化征管,做到應收盡收。1—12月,完成全口徑稅收收入76930萬元,同比增收17271萬元,增長28.9%;完成全口徑非稅收入62794萬元,同比增收4052萬元,增長6.9%。二是積極向上爭取新增債券和各類補助資金。1—12月,爭取到專項債券資金91100萬元,爭取到抗疫特別國債18968萬元,爭取到各級財政無償補助資金234817萬元。三是加大存量資金盤活。1—12月,清理國庫歷年預算內暫存資金12960萬元,收回2018年額度結余1130萬元,收回歷年指標結轉結余4500萬元,收回財政各類借款850萬元。
(二)穩企業促發展,全面優化營商環境。一是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認真落實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政策,核實使用范圍和企業類型,直接減免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社會保險負擔,做到應減盡減、應免盡免,同時簡化辦事流程,減輕企業負擔,激發企業活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1—12月,為企業減負8000萬元。二是全力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搭建“政銀企”溝通交流平臺,組織召開項目對接和金融政策培訓會,暢通銀企信息渠道。充分發揮政策性融資擔保公司作用。1—12月,龍陵縣謄達融資擔保公司全年擔保26筆,擔保金額1.47億元,緩收擔保費195.26萬元。引導金融機構用好政策工具,落實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政策,加大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年末,全縣金融機構貸款余額83億元,同比增加15.58億元,增長23.1%,其中:普惠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1.21億元。
(三)兜底線優結構,加大力度保民生。一是狠抓政策落實,保居民就業。緊盯高校畢業生、進城務工人員、退役軍人、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加大資金保障力度。二是嚴紀律過緊日子,促基層運轉。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不斷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大力壓減非剛性、非重點支出和“三公”經費支出,按照輕重緩急,突出重點,將有限的財力優先保障基層運轉。三是惠企業真抓實干,保民生精準施策。用好金融政策,助力企業發展。1—12月,共計安排各級財政民生資金支出254322萬元。
(四)嚴管理抓落實,民生支出保障有力。一是規范社保資金專戶管理。認真貫徹執行《云南省社會保險基金財政專戶管理暫行規定》,將應專儲的各項社會保障資金及時納入財政專戶管理,專儲金額累計39796萬元,專儲率100%。二是優先保障疫情防控支出。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及時保障疫情防控資金投入,優先保障一線疫情防控支出需求。1—12月,統籌各級財政資金23714.19萬元專項用于疫情防控。三是加大惠民資金保障力度。1—12月,社會保障和就業資金支出46776萬元,完成預算的124.47%,較上年同期增31.49%,重點保障了城鄉低保、特困人員、就業、撫恤、社會福利、財政對養老保險補助、離退休人員等經費支出;衛生健康支出40846萬元,完成預算的120.8%,較上年同期增24.23%,重點保障了公共衛生、醫療保障,醫療衛生機構等經費支出。農林水事務支出89038萬元,比上年同期增支63060萬元,增長2.43倍。
(五)重實效嚴監督,充分發揮資金效益。一是強化涉農資金保障。龍陵縣2020年初計劃整合財政涉農資金31499.01萬元,中期方案調整為25621.71萬元,年末實際整合并下達25591.71萬元,下達率100%。其中,專項資金11865萬元,整合其他財政涉農資金13726.71萬元。全力做好脫貧攻堅資金保障,著力提高群眾滿意度。二是強化直達資金監管。1—12月,共收到直達資金指標62732.82萬元,實際收到市級直達資金調撥41732.58萬元,累計撥付40803.92萬元,到位撥付率97.8%,三是做好財政資金動態監控工作。1—12月,預算內財政授權支付總數41078筆,金額131660.27萬元。預警監控1646筆,金額13786.22萬元,占財政授權支付總數的4.01%,占金額比例的10.47%,有效防范和控制了財政資金支付風險,保證財政資金安全規范高效。
(六)強改革提績效,財政管理提質增效。一是全面推開云南省預算單位會計核算系統。2020年,全縣119個獨立核算單位,222個賬套,全部上線運行,全面提升我縣政府會計管理水平。二是扎實開展預決算公開。全縣56個行政事業單位將年度部門預算、決算及1項政府預算全部公開,公開率100%。集中對預決算公開的完整性、及時性、規范程度、細化程度進行核查,保證了我縣預決算公開及時、口徑統一、完整規范。三是認真貫徹執行政府采購法律法規,規范內部管理,打造“陽光政府”。1—12月,共完成物資、服務各類交易306批次,完成單位申報采購預算資金15278.91萬元,實際采購資金14858.30萬元(貨物類10551.19萬元,服務類4307.11萬元),節約資金420.61萬元,綜合節約率2.75%。四是加快國資國企改革,著力構建國資運營、監管和國企發展新模式,積極推進縣屬國有公司實體化、市場化,整合資源做大做強做優國有企業著力優化國有資本布局,打造有支撐力的企業集團??h級國企改革方案已形成初稿。五是積極化解政府債務風險。合理制訂還款計劃,成立化債工作領導小組,加強與金融機構及債權人的溝通協調,開展債務延期工作,實施分期支付,錯開債務還款高峰,緩解債務壓力。
各位代表,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新冠疫情的沖擊和復雜嚴峻的形勢,財政工作還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一是稅收增長乏力。受疫情影響,年初企業復工復產形勢嚴峻,房地產市場萎縮,縣內固定資產投資支撐不足,收入與年初數相比大幅減收。二是稅源結構單一,稅基不穩,缺乏可持續增長點。三是債務風險防控壓力空前,債務化解工作形勢非常嚴峻。四是可支配財力有限,預算平衡十分困難。這些問題,我們將認真研究,在2021年財政收支預算執行中積極應對和解決。
三、2021年財政預算草案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圍繞面臨的形勢和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我縣財政預算收支編制和財政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堅持系統觀念,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眨茖W精準實施宏觀政策,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堅持擴大內需戰略,確?!笆奈濉遍_好局。
圍繞上述工作思路及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2021年預算收支安排建議如下:
(一)一般公共預算收支計劃情況
2021年,全年預計財政總收入109616萬元,比2020年執行數增收11166萬元,增長11.3%。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2300萬元,比2020年執行數增收2965萬元,增長5%;計劃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20000萬元,比2020年執行數增支13625萬元,增長4%。
1.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支計劃及平衡情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2300萬元,上級補助收入224175萬元,債務轉貸收入18380萬元,上年結余收入6451萬元,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3萬元,調入政府性基金38061萬元,調入其他資金5310萬元,收入合計354680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20000萬元,債務還本支出18380萬元,上解支出16300萬元,支出合計354680萬元。收支相抵,預算平衡。
2.縣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支計劃及平衡情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9782萬元,上級補助收入224175萬元,債務轉貸收入18380萬元,上年結余6451萬元,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3萬元,調入政府性基金38061萬元,調入其他資金5310萬元,鄉鎮上解5502萬元,收入合計347664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88416萬元,債務還本支出18380萬元,上解支出16300萬元,補助鄉鎮支出24568萬元,支出合計347664萬元。收支相抵,預算平衡。
3.鄉鎮級一般公共預算收支計劃及平衡情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518萬元,上級補助收入24568萬元,收入合計37086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1584萬元,上解支出5502萬元,支出合計37086萬元。收支相抵,預算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計劃情況
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60100萬元,上級政府性基金轉移支付預計收入1805萬元,專項債券預計收入80000萬元,專項債券融資再置換600萬元,上年結余17204萬元,收入合計159709萬元;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25644萬元(含債券付息支出7885萬元),上級基金轉移支付支出1805萬元,抗疫特別國債支出13599萬元,專項債券支出80000萬元,債務還本支出600萬元,預計可調出資金38061萬元,支出合計159709萬元。收支相抵,預算平衡。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計劃情況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300萬元,上級補助預計收入5萬元,收入合計305萬元;預計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305萬元。收支相抵,預算平衡。
(四)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計劃情況
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78484萬元,上級補助收入37008萬元,上年結余24302萬元,收入合計139794萬元。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62659萬元,上解支出51136萬元,支出合計113795萬元。收支相抵,滾存結余25999萬元。
四、2021年財政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持續做好“六穩”“六?!惫ぷ?,全力兜牢“三保”。在收支矛盾聚集、財政運轉困難的情況下,堅持一保工資、二保運轉、三?;久裆y籌合理安排預算支出,堅決按照國家、省、市相關政策應保盡保。通過積極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加大土地出讓,緩解“三?!敝С鰤毫?。
(二)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全力培植壯大財源。一是緊緊圍繞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以及縣委、縣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用好債券資金,管好直達資金,支持重點領域補短板項目,發揮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二是按照國家積極財政政策的投資導向和重點,及時搜集信息,做好項目規劃,大力爭取上級無償資金支持。三是積極推動及早盡快出售、出讓土地、房產,實現資金的“回籠”。
(三)持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全力推進農村改革和鄉村建設。一是政策、資金重點向偏遠落后地區傾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提供資金保障。二是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業投入保障、農業補貼補償、支農資金使用管理等方面深化改革,逐步構建起覆蓋全面、指向明確、重點突出、措施配套、操作簡便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不斷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精準性、穩定性、實效性。三是加快建立財政投入穩定增長機制,逐步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的投入比例,進一步改進和優化財政支農方式,加大金融支農力度,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 (四)持續強化資金管控,全力做好基本民生保障工作。一是優化配置,嚴格控制會議經費、“三公”經費,確保各項民生支出。二是堅持民生優先。認真落實民生領域的各項政策,確保各項政策標準不折不扣落實。三是硬化預算約束,切實規范支出管理,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規模,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四是繼續盤活財政存量資金以及當年難以支出的預算資金,按規定統籌調整用于其他急需資金支持的領域,減少結轉結余。
(五)持續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全力優化營商環境。一是繼續深化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確保支出經濟分類科目改革后財政支付平穩運行。二是強化預算績效信息公開,加大整體支出績效與專項資金績效公開力度,加快推進績效評價管理工作。三是規范國有資產管理,著力構建更加符合行政事業單位運行特點和國有資產管理規律的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體系。四是圍繞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支持探索國資監管、國資運營和國有企業聯動改革,加大戰略性市場化重組力度,推動國有資本布局優化調整。
(六)持續加強隊伍建設,全力強化政治保障。一是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提振士氣,正確履行財政服務于大局、源頭治理和反腐倡廉工作職責。二是全面建立健全監督檢查機制,加強績效目標執行動態監控,將監督檢查和績效評價結果作為政策調整、改進管理和預算安排的重要依據,切實將有限的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不斷提高財政政策效能和財政資金效益。
各位代表,2021年我們將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自覺接受人大和政協的監督,凝心聚力、改革創新、攻堅克難、銳意進取,努力完成全年財政預算任務,為“十四五”開好局獻禮!
附件:龍陵縣2020年地方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21年地方財政預算(草案)
名詞解釋
直達資金: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做好“六穩”、“六保”工作,中央財政建立了直達機制,確保特殊轉移支付和抗疫特別國債等新增財政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
預算穩定調節基金:按《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規定,各級財政可設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用于彌補以后年度預算資金的不足。一般公共預算的結余資金,應當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編制一般公共預算時,可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實現預算平衡。
政府債券:指經國務院批準同意,以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政府為發行和償還主體,由地方政府財政部門發行并辦理還本付息和支付發行費的政府債券。
監督索引號530523030000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