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56-4-/2019-0221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財政局 |
| 公開目錄 | 政府預算 | 發布日期 | 2019-02-21 |
| 文號 | 瀏覽量 |
監督索引號53052303000010000
縣十七屆人大三次會議文件(13)
龍陵縣2018年地方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及
2019年地方財政預算(草案)報告(書面)
——2019年1月22日在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龍陵縣財政局
各位代表:
受縣人民政府委托,現將2018年地方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及2019年地方財政預算(草案)提請會議審查,并請縣政協各位委員和大會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8年地方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2018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財稅部門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決落實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圍繞打贏“精準脫貧、風險防控、生態環保”三大攻堅戰,著力加強財源建設,創新支持方式,提升管理績效,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和改善民生,圓滿完成了縣十七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為全縣綠色發展和趕超發展提供堅實的財力保障。
(一)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完成及平衡情況
1.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完成情況。2018年,全縣完成財政總收入100664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的87.95%,同比增收5106萬元,增長5.3%。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4426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0.04%,同比增收5915萬元,增長10.1%。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27542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的104%,同比增支35860萬元,增長12.3%。
2.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平衡情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4426萬元,上級補助收入225135萬元,債務轉貸收入11500萬元,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493萬元,調入其他資金50399萬元,上年結余收入1150萬元(專款結余),收入合計353103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27542萬元,債務還本支出10830萬元,上解支出13328萬元,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303萬元,支出合計352003萬元。收支相抵,年終結余1100萬元。
3.縣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平衡情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2466萬元,上級補助收入225135萬元,債務轉貸收入11500萬元,鄉鎮上解收入4225萬元,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493萬元,調入其他資金50399萬元,上年結余收入1150萬元(專款結轉),收入合計345368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91042萬元,債務還本支出10085萬元,債務轉貸鄉鎮1415萬元,補助鄉鎮支出28095萬元,上解支出13328萬元,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303萬元,支出合計344268萬元。收支相抵,年終結余1100萬元。
4.鄉鎮級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平衡情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960萬元,上級補助收入28095萬元,債務轉貸收入1415萬元,收入合計41470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6500萬元,債務還本支出745萬元,上解支出4225萬元,支出合計41470萬元。收支相抵,預算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完成及平衡情況
1.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完成情況。基金預算收入完成13457萬元,同比減收1067萬元,下降7.3%。基金預算支出完成5053萬元,同比增支655萬元,增長14.9%。
2.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平衡情況。基金預算收入13457萬元,上級基金轉移支付收入12614萬元,債務轉貸收入2700萬元,上年結轉收入264萬元,收入合計29035萬元;本級基金預算支出2456萬元,上級基金轉移支付支出2597萬元,債務還本支出2700萬元,調出資金20629萬元,支出合計28382萬元。收支相抵,年終結余653萬元(部分土地出讓未清算)。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完成及平衡情況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預計完成情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完成0萬元,比年初預算減少305萬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0萬元,比年初預算減少305萬元。
(四)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完成及平衡情況
1.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完成情況。完成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94769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7.2%,完成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94743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10.4%。
2.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平衡情況。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63403萬元,上級補助收入31366萬元,收入合計94769萬元,上年結余33938萬元。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51683萬元,上解上級支出43060萬元,支出合計94743萬元。收支相抵,年終滾存結余33964萬元。
以上均為快報數,待上級財政部門審核批復全縣財政總決算后,再向縣人大常委會專題報告。
二、開展的主要工作
(一)抓收支管理,突出高效運行。一是嚴格依法治稅,平衡好收入增長與稅源涵養的關系,實現應收盡收和收入可持續增長的統一,保證全縣財政收入總量均衡。科學安排支出,提高預算編制的精準度,突出財政的公平性、公共性,支出結構進一步優化。二是嚴格執行非稅收入收支兩條線管理制度,防止非稅收入流失。全年完成非稅收入41220萬元(含政府性基金),其中:納入一般公共預算管理的非稅收入27764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252.4%,同比增收10240萬元,增長58.4%。三是積極盤活存量資金,用活趴在賬上“睡覺”的資金。全年共盤活結存結余資金9416萬元。
(二)抓預算執行,突出優化支出。一是加快執行進度,提高支出數據質量。認真落實好預算執行日報制度及財政八項支出動態監測制度,通過召開專題會議、細化責任制等手段加大支出力度,對工資、民生及扶貧資金進行重點保障。成立縣地方財政支出數據質量自查工作領導小組,對2017年的財政支出數據質量進行自檢自查并作了整改,確保了我縣2018年支出預算執行數據及總預算賬務的真實、完整。二是聚焦脫貧攻堅,加大涉農資金整合力度。2018年全縣共投入各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38832.35萬元。其中:中央資金20730.96萬元、省級資金7692.78萬元、市級資金1245.45萬元、縣級資金9163.16萬元。全年共整合涉農資金38832.35萬元,占計劃整合數的95.42%,整合項目623個。整合資金全部用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生產發展,在激發貧困群眾的主體能動性的同時也帶動了社會投資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了財政涉農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基本實現了涉農資金真正意義上的整合,為全縣精準脫貧提供了資金保障。三是傾斜民生支出,確保惠民政策落到實處。全年統籌八項支出234061萬元,增長15.58%。
(三)抓資金監管,突出財政績效。一是強化扶貧資金管理。按照扶貧資金管理“四到縣”要求,縣級財政與扶貧部門密切配合,根據年度扶貧目標任務,及時分配下達資金。健全扶貧資金管理制度,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跟蹤問效,做到“資金使用到哪里,制度就跟到哪里”,絕不允許以脫貧名義截留、擠占和挪用財政資金。二是強化財政資金監管。以監督重大財稅政策執行情況和民生重要事項為主線,大力推進預算執行動態監控系統的監控力度,嚴格執行好財經紀律,嚴禁辦理無預算、無計劃、無批件、無審簽手續的資金撥付。三是強化信息公開力度。牽頭組織對全縣58個一級預算單位及10個鄉鎮的預算公開的完整性、及時性、細化程度和公開形式進行了全面檢查,對2017年決算信息質量進行重點抽查,提高地方預決算信息公開質量。四是強化財經紀律約束。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持厲行節約,從嚴控制一般性開支。2018年,全縣公務接待經費支出1067.31萬元,同比減支94.56萬元,下降8.14%。五是規范政府采購行為。切實做好全縣行政事業單位的采購服務,2018年全縣政府采購預算資金13016.40萬元,較上年同期12404.22萬元增加612.18萬元,增幅4.9%;實際采購資金12431.13萬元,較上年同期11947.76萬元增加483.37萬元,增幅4.04%;節約資金585.27萬元,綜合節約率4.5%。六是推進項目資金績效評價。研究制定了我縣財政資金績效管理及考評辦法、細則,堅持“用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原則加強資金管理,完善績效評價結果運用,完成了2018年財政扶貧績效動態管理。
(四)抓財政管理,突出改革創新。一是推進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改革。實現縣、鄉兩級共133個預算單位全覆蓋,業務類型全覆蓋。2018年,全縣通過電子支付下達授權額度17726筆,金額208367萬元;直接支付6335筆,金額180805萬元;實撥723筆,金額142496萬元;授權支付30142筆,金額34835萬元,電子支付改革成效已初顯。二是推進支出經濟分類改革。積極開展政府支出經濟分類科目改革、完善指標系統,規范部門日常預算執行行為。三是推進預算執行動態監控體系建設。健全預算執行動態監控工作機制,切實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實施完善系統預設監控規則,確保財政資金安全、規范、有效使用。四是推進降成本工作。全面落實中央、省、市“正稅清費”、“減稅降費”各項措施,做好清理規范非稅收入優惠政策工作,減輕企業和社會負擔,優化經濟發展環境。五是推進重大金融風險防范化解。積極應對國家金融政策調整,充實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整頓規范金融秩序,認真開展“5·15”打擊和防范經濟犯罪宣傳日及“六進”宣傳活動,累計發放防范非法集資和金融常識的宣傳冊3100本,通過“三農通”手機平臺向全縣43193位“三農通”手機用戶編發防范非法集資的宣傳短信,有效防范非法集資風險的發生。六是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積極推進縣屬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優化調整國有資本結構布局,建立債務預警機制,量力而行,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債務風險的底線。
各位代表,2018年全縣財政收支預算目標任務雖已完成,但工作中還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一是財源結構單一,組織收入困難。支撐收入增長的支柱產業少,財政收入增長空間受限,后續增長乏力。二是各項調資增資政策的出臺,保工資、保運轉、保民生等剛性支出持續加大,收支矛盾進一步加劇。三是債務風險突顯,償債壓力空前。隨著國家規范各種融資行為,收緊信貸政策,資金供求矛盾較為突出,后續融資渠道受限,融資工作極為艱難,化解債務風險工作形勢非常嚴峻。四是可支配財力有限,“三保”落實有壓力。實有財力難于“保工資、保運轉和保基本民生等配套”,財政統籌壓力非常大。這些問題,我們將認真研究,在2019年財政收支預算執行中認真應對和解決。
三、2019年財政預算草案
2019年,圍繞面臨的形勢和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我縣財政預算收支編制和財政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工作,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千方百計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千方百計穩增長、促跨越、求突破,著力強化資金監管,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決定性基礎。
圍繞上述工作思路及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2019年預算收支安排建議如下:
(一)一般公共預算收支計劃情況
2019年,全縣計劃完成財政總收入111670萬元,比上年增收11006萬元,增長11%。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7650萬元,同比增收3224萬元,增長5%;計劃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37400萬元,比上年增支9858萬元,增長3%。
1.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支計劃情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7650萬元,上級補助收入225189萬元,債務轉貸收入15600萬元,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303萬元,調入其他資金51428萬元,上年結余收入1100萬元,收入合計361270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37400萬元,債務還本支出10600萬元,上解支出13270萬元,支出合計361270萬元。收支相抵,預算平衡。
2.縣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及平衡情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4500萬元,上級補助收入225198萬元,債務轉貸收入15600萬元,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303萬元,調入其他資金51428萬元,鄉鎮上解收入4607萬元,上年結余收入1100萬元,收入合計352727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02674萬元,債務還本支出10600萬元,上解支出13270萬元,補助鄉鎮支出26183萬元,支出合計352727萬元。收支相抵,預算平衡。
3.鄉鎮級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及平衡情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150萬元,上級補助收入26183萬元,上年結余收入0萬元,收入合計39333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4726萬元,上解支出4607萬元,支出合計39333萬元。收支相抵,預算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計劃情況
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23000萬元,上級政府性基金轉移支付預計收入2600萬元,土地儲備專項債券預計收入20000萬元,債務轉貸收入1400萬元,上年結余收入653萬元,收入合計47653萬元;縣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9511萬元(含專項債券付息支出1231萬元及土地專項債券資本金5500萬元),上級基金轉移支付支出2600萬元,土地儲備專項債券支出20000萬元,債務還本1400萬元,上解支出10000萬元(歸還市財政局10000萬元),調出資金4142萬元,支出合計47653萬元。收支相抵,預算平衡。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計劃情況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及平衡情況。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100萬元;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100萬元。收支相抵,預算平衡。
(四)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計劃情況
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68077萬元,上級補助收入32958萬元,收入合計101035萬元,上年結余33964萬元。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54800萬元,上解上級支出47882萬元,支出合計102682萬元。收支相抵,滾存結余32317萬元。
四、2019年財政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全力組織收入,努力培植壯大財源。一是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工作目標,采取有效財稅增收措施,深挖稅收增長潛力。積極協調各部門形成工作合力,加強協稅護稅力度,堵塞征管漏洞,防止稅收流失。二是大力推進PPP模式支持全縣公共服務建設力度,吸引更多民營資本投入城市基礎設施、特色小鎮、生態環境提升等重點項目建設。三是著力壯大主體財源。落實支持企業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加大企業支持力度。靈活運用貼息、擔保等方式,為中小企業廣籌資金,幫助企業發展,壯大后續財源。四是完善綜合治稅機制。推動財政、稅務和非稅各執收單位綜合治稅信息共享,推動綜合治稅科學化、精細化、規范化管理,切實堵塞收入漏洞,確保應收盡收。
(二)全力改善民生,打好“三大攻堅戰”。一是切實防控政府債務風險。規范做好政府新增債券和置換債券工作,依法嚴格落實政府債務新增規模控制和余額限額管理;堅決防止地方政府違規舉債,規范政府投資引導基金、PPP和政府購買服務行為。二是深入推進精準脫貧工作。在財政涉農資金整合的基礎上,用活政策機制,構建務實管用的財政扶貧體系,集中將有限財力精準投放,使扶貧資金直接惠及貧困戶,逐步提升政策實施效果。三是支持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加大環保資金投入,推進城鄉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支持新能源應用,落實新能源財政專項補貼政策。四是堅持民生優先。認真落實民生領域的各項政策,統籌安排好財政資金,確保各項政策標準不折不扣落實。重點做好教育、醫療、社保、就業、養老、生態建設等領域的資金安排,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三)全力管控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一是優化配置,發揮資金的規模集聚效應,嚴格控制會議經費、“三公”經費,壓減一般性支出,確保工資發放、機構運轉、民生保障及縣委、縣政府重點工作支出需要。二是進一步推進和完善財政精細化管理工作,加大財政監督檢查力度,強化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管理,重視績效評價結果應用,著力做好財政投資評審、政府采購、國有資產管理等重點工作。三是硬化預算約束。樹牢先有預算后有支出的理念,切實規范支出管理,嚴格控制非生產性支出規模,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四是繼續盤活財政存量資金以及當年難以支出的預算資金,按規定統籌調整用于其他急需資金支持的領域,減少結余結轉。
(四)全力推進改革,提升財政管理水平。一是繼續深化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做好預算執行動態監控、系統優化工作,確保支出經濟分類科目改革后財政支付平穩運行。二是強化預算績效信息公開。在各預算單位預決算公開的基礎上,加大整體支出績效與專項資金績效公開力度,實現預算單位從曬“對賬單”向曬“成績單”的轉變,加快推進績效評價管理工作。三是做好國家《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確保實現新老制度平穩過渡。四是規范國有資產管理。深入推進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著力構建更加符合行政事業單位運行特點和國有資產管理規律的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體系。
(五)全力擰緊發條,提供堅強政治保障。一是完善財政內審內控制度,正確履行財政源頭治理和反腐敗工作職責。降低財政業務及管理中的各類風險,促進財政業務合法合規開展,推進法治財政建設。二是持續抓牢日常綜合財政監管。建立健全“內外相對、前后比照”的監督檢查機制,強化稅收征管質量、非稅收入征繳、政府采購和財政票據管理等日常監督,保證各項財政職能的有效發揮,凝聚整體工作合力,提高財政監管水平。三是進一步優化資金審批撥付流程,最大限度簡化審批手續,提高辦事效率。突出抓好干部作風建設,不斷加強政治思想和業務技能培訓,進一步提升財政干部服務質量和履職能力,塑造良好財政形象。
各位代表,2019年我縣財政工作正處在艱難的爬坡過坎階段,跨越發展任務重,“三保”目標要求高,我們將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的監督指導下,砥礪奮進,開拓創新,全力以赴完成各項財政工作任務,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貢獻!
監督索引號530523030000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