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script id="ux5nb"></noscript>
    1. <sup id="ux5nb"></sup>
      <fieldset id="ux5nb"><i id="ux5nb"></i></fieldset>

        黑人av无码一区,日韩伦理片,在线观看中文字幕国产码,色色97,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亚洲,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麻豆,美女黄网站人色视频免费国产,伊在人间香蕉最新视频
        無障礙瀏覽 長者模式 打開適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龍陵縣人民政府
        索引號 01526257-2-/2020-0624001 發布機構 龍陵縣民政局
        公開目錄 三公經費 發布日期 2020-06-24
        文號 瀏覽量
        主題詞 其他
        龍陵縣民政局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概況

        部門主要職責

        1.擬訂全縣民政事業發展政策、規劃,制定部門規范性文件,并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2.擬訂社會團體、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等社會組織登記和監督管理辦法并組織實施,依法對社會組織進行登記管理和執法監督。

        3.擬訂社會救助政策、標準,統籌社會救助體系建設,負責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

        4.擬訂城鄉基層群眾自治建設和社區治理政策,指導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提出加強和改進城鄉基層政權建設的建議,推動基層民主政治建設。

        5.擬訂行政區劃、行政區域界線管理和地名管理政策、辦法,負責報國務院、省政府、市政府、縣政府審批的行政區劃設立、撤銷、命名、變更和政府駐地遷移審核申報工作,組織、指導鄉級行政區域界線的勘定、管理工作。負責全縣地名管理工作,負責全縣重要自然地理實體的命名、更名的審核申報工作,指導鄉(鎮)開展地名工作。

        6.貫徹落實婚姻管理政策,指導鄉(鎮)婚姻登記管理工作,推進婚俗改革。

        7.擬訂殯葬管理政策、服務規范并組織實施,負責公益性公墓的審批和管理、經營性公墓的審核和管理,推進殯葬改革。

        8.負責統籌推進、督促指導、監督管理養老服務工作,擬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政策、標準并組織實施,負責老年人福利和特殊困難老年人救助工作。

        9.擬訂殘疾人權益保護政策,統籌推進殘疾人福利制度建設和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發展。

        10.擬訂兒童福利、孤棄兒童保障、兒童收養、兒童救助保護政策、標準,健全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落實困境兒童保障制度。

        11.擬訂促進慈善事業發展政策,進行慈善組織認定,核發慈善組織公開募捐資格證書,指導社會捐助工作,協助上級主管部門做好福利彩票管理工作。

        12.擬訂社會工作、志愿服務政策和標準,會同有關部門推進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和志愿者隊伍建設。

        13.完成縣委、縣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14.職能轉變。將龍陵縣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的職責劃入龍陵縣衛生健康局。將龍陵縣民政局退役軍人優撫安置職責,以及軍隊有關職責劃入龍陵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將龍陵縣民政局救災職責劃入龍陵縣應急管理局。將龍陵縣民政局的醫療救助職責劃入龍陵縣醫療保障局。將龍陵縣民政局的應急儲備物資劃入龍陵縣發展和改革局。

        機構設置情況

        龍陵縣民政局2019年內設4個股室、4個下屬事業單位,有人員編制27個。其中:行政編制12人,事業編制15人(中心敬老院4人、救助管理站4人、殯儀館3人、執法大隊4人);年末在職在編實有人數29人,其中行政人員14人(含行政工勤人員1人),事業人員15人。

        (二)部門績效目標的設立情況

        根據《龍陵縣民政局2019年民政工作要點》,結合部門職責,整理歸納出2019年龍陵縣民政局重點項目績效目標。

        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繼續在提高標準、提升質量、提速服務上下功夫、做文章,著力解決好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社區建設、養老事業等各項民政工作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滿足困難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進一步保障群眾基本生活不降低,公共服務供給更便捷,社區創新治理更全面,促進社會公平公正。

        一是全面加強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加強與扶貧、醫療等部門政策銜接,扎實推進行業扶貧工作,加強兜底保障對象精準認定、精準分類、精準標識,全面落實農村低保不低于4500元/年,月救助不低于C類每人每月220元的標準線;進一步健全完善城鄉低保、特困人員供養、敬老院星級管理等各項工作制度。加大對低收入家庭經濟狀況的信息比對工作,落實剛性支出和必要的就業成本適當扣減等政策規定,把所有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全部納入低保范圍。完善和優化臨時救助政策,落實“分級審批”“先行救助”等規定,有序開展“救急難”工作,著力提高社會救助精準化水平。加快推進政府購買服務,加強救助經辦能力建設,著力提升基層民政服務水平和能力。

        二是高質量推動養老產業發展。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更深領域地探索醫養融合、民建公助、公辦民營等多種養老模式,積極打造養老新業態。重點抓好平達、龍新特困供養設施項目建設,深化養老院服務質量提升建設專項行動,建立和完善敬老院星級管理機制。著力推進社區居家養老、小型養老中心示范點建設工作,進一步推動城市社區居家養老實現全覆蓋。

        三是創新推進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重點加強村(居)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全面抓好村務公開欄信息保障工作,鞏固提升村務公開“亮欄行動”。指導規范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工作,推動全區所有村、社區普遍制定或修訂形成務實管用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并在所轄村民小組或自然村予以公布。繼續開展示范社區建設工作。加快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和社區服務站建設,強化社區基礎能力建設。繼續探索建立社區、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者“三社聯動”、社會工作者(社工)與志愿者(義工)“兩工互動”機制,逐步增強社區服務功能,實現居民自治良性互動。

        四是全方位強化專項事務管理。重點抓好兒童保障、殘疾人“兩項補貼”、殯葬管理、社會組織管理、婚姻登記規范化建設、地名命名等事務性工作,有效提升便民利民服務水平。繼續落實國家孤兒保障相關政策,探索建立困境兒童福利保障制度,組織實施好“明天計劃”,加強對患病兒童的救助工作。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加快建立覆蓋全縣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中心,切實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生活、監護、教育、發展等問題。加快發展殘疾人福利,全面落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發放。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培育和規范各類慈善組織,支持多種形式開展募捐活動,推動慈善組織做好信息公開工作,促進慈善事業公開透明化。繼續推動殯葬改革和移風易俗,全面落實惠民殯葬政策。繼續抓好社會組織的孵化、指導和培訓工作,做到社會組織成熟一個,孵化一個,帶動一批。抓好地名命名、門牌設置等工作,進一步便民利民。

        (三)部門整體收支情況

        2019年總收入103853244.5元,比上年的109696990.38元減少5843745.88元,減5.33%。其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103803924.5元,比上年102836990.38元增加966934.12元,增0.94%,政府性基金撥款33320元,比上年6860000元減少6826680元,減99.51%。其他收入16000元,比上年增加100%。財政撥款占總收入的100%。2019年總支出109469366.37元,比上年112168993.63元減少2699627.26元,減2.41%,其中基本支出5379456.05元,比上年減少12550765.77元,減70%,項目支出104089910.32元,比上年增加9851138.51元,增10.45%。2019年財政撥款收入103837244.5元,本年指標財政撥款支出103837244.5元,當年預算支出完成率100%,本年結轉結余指標不列入本年收入。

        (四)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單位沿用并嚴格執行《龍陵縣民政局內部控制規范》、《龍陵縣民政局財務管理制度》、《龍陵縣民政局行政運行和議事規則》等制度,確保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

        二、績效自評工作情況

        (一)績效自評目的

        運用一定的量化指標及評價標準,通過單位履行職能所確定的績效目標的實現程度,及為實現這一目標所安排預算的執行結果進行綜合性評價,以此來了解資金使用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資金管理是否規范、資金使用是否有效,檢驗資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及時總結經驗,改進管理措施,不斷增強和落實績效管理責任,完善工作機制,有效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牢固樹立“講績效、重績效、用績效”的績效管理理念。

        (二)自評指標體系

        根據部門整體支出內容,評價指標體系按照目標設定、預算配置、預算執行、預算管理、資產管理、職責履職、履職效益、七個方面分成十九個任務設置整體績效自評表(詳見附件5),依據該體系可對部門支出績效給出一個相對客觀、準確的評價。

        (三)自評組織過程

        1.成立自評工作領導小組,組織領導開展預算績效自評工作;

        2.結合本單位實際,確定評價范圍。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包括了縣民政局工作的重點項目,單位圍繞2019年度狠抓落實年確定的重點工作目標及省廳2019年度系統綜合業績考核的要求,梳理了各項工作的完成情況,制定了整體支出績效評價指標,匯總分析單位整體支出績效情況,查找單位在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的采取整改措施。

        三、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一)投入情況分析

        投入二級指標兩個,分別為目標設定和預算配置,按照三級績效指標評價分析,縣民政局2019年設立的績效目標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符合部門“三定”方案確定的職能職責,符合部門中長期實施規劃。績效指標清晰、可量化,與部門年度的任務數相對應,與2019年預算資金相匹配。預算配置科學合理,預算執行積極有效,預算管理透明規范,資產管理安全高效,職責履行目標完成、質量達標,履職效益較好。2019年度縣民政局嚴格執行財經制度和管理規定,按時完成預算執行進度,嚴格控制、合理利用各項經費,鼓勵合法合規的經費開支,按要求進行預算管理,不斷完善資產管理制度,努力提高國有資產使用效益。“三公”經費管理見成效,以往年相比持續下降,自評得分15分。

        (二)過程情況分析

        2019年完成了年初預算安排的各項資金支出,年末結轉結余比上年減少,自評得分15分;預算管理制度健全,預決算信息公開及時,資金使用合規,自評得分12分;資產管理制度規范,資產保存完整、使用合規、配置合理、處置規范,自評得分3分,過程得分合計30分。

        1.預算執行:2019年年初預算安排資金收入5886248.09元,比上年5579875.68元增加306372.41元,增5.49%。全部是基本支出預算,無項目支出預算安排。年初預算支出預算數與收入預算數一致。2019年收入預算調整數103853244.5元,支出預算調整數109469366.37元,2019年總收入103853244.5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103803924.5元,政府性基金撥款33320元,其他收入16000元。2019年總支出109469366.37元,其中基本支出5379456.05元,項目支出104089910.32元,2019年財政撥款收入103837244.5元,本年指標財政撥款支出103837244.5元,當年預算支出完成率100%,本年結轉結余指標不列入本年收入。

        本年“三公”經費預算數101000元,決算數88136.5元,其中公務用車預算數34000元,決算數33754元;公務接待預算數67000元,決算數54382.5元,“三公”經費2019年實際支出總額88136.5元,比上年102777.5元減少14641元,減14.25%。本年公務接待77批次,787人,支出資金54382.5元,比上年67979.5元減少13597元,減20%;本年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支出33754元,比上年減少1044元,減3%。減少原因是2019年縣民政局厲行節約,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及其實施細則,嚴格公務接待及公務用車管理,三公經費支出比上年有所下降。本年因公支出國人數為零。年末公務用車保有量為3輛。

        2019年末結轉資金2750000元,是政府性基金財政預算撥款結轉,屬于2018年未支出的指標結轉,資金全部是養老項目資金,2019年末結轉和結余規模不大,比上年減少100000元,減3.5%。

        2.預算管理:龍陵縣民政局已制定《龍陵縣民政局內部控制規范》、《龍陵縣民政局財務管理制度》、《龍陵縣民政局預算管理制度》《龍陵縣民政局行政運行和議事規則》等各項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健全、合法、合規、完整;預算資金支出符合部門預算批復的用途;按國家財經法規和財務管理制度的規定使用;重大開支執行“三重一大”集體決策程序;資金撥付有完整的審批程序和手續;基礎信息和會計資料真實、完整、準確;預決算信息已按規定時限和內容在龍陵縣人民政府網站上公開。

        3.資產管理:龍陵縣民政局已制定《龍陵縣民政局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制度合法、合規、完整;民政局資產保存完整,資產配置未超標準,固定資產卡片與賬面相符,固定資產購置資料完整并及時歸檔,資產使用率為100.00%。

        (三)產出情況分析

        產出設定二級指標為職責履行,三級指標為完成及時率、質量達標率、重點工作辦結率三個,龍陵縣民政局2019年按質按量完成了部門職責的各項工作任務,達到了年初預定的目標,自評得分30分。

        (四)效果情況分析

        效果分析從履職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社會公眾或服務對象滿意度三個方面來進行評價,2019年龍陵縣民政局緊緊圍繞黨和政府中心工作,以人民為中心,筑牢民生兜底保障底線,保障困難人群的基本生活,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更好的履行了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職責,為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效果自評得分25分。

        1.聚焦精準施保,社會保障兜底作用得到凸顯。嚴格對照標準要求深入推進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工作落實,截至12月31日,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農村低保保障10665人,占農村低保對象總數的55%,全年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低保金36492060元。

        2.救助保障兜底有效落實。全縣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到620元/人·月,增幅9.73%;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到4500元/人·年,增幅18.42%;全縣城市和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基本生活保障標準統一提高到732元/人·月,增幅為9.25%。集中供養特困人員生活費保持1000元。2019年,為全縣城市低保456戶516人發放救助資金2935967元,農村低保11609戶19343 人發放救助資金66527240元;城鄉特困人員供養對象1771人,發放特困人員供養資金16536408元;共實施城鄉臨時生活救助854人次2030500元。

        3.緊盯服務質量提升,養老服務事業加快發展。深入開展“春節”“老年節”慰問活動和留守老人關愛活動,全面落實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的供養責任,不斷加大敬老院、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農村互助養老服務站、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等項目的建設力度,積極探索與進一步落實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監護責任,老齡服務體系日益完善。2019全縣共發放高齡補助6765人1906700元;簽訂分散供養監護協議1659份,簽約率達99%;發放百歲老人長壽補助16人次6.72萬元;走訪慰問百歲老人、戰老兵、院民200余人次12.2萬元。養老服務社會化積極推進。進一步激發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服務的積極性,實施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推動三關溫泉等養老服務中心項目建設,促進養老服務向外向型、候鳥式發展。加快培養和引進專業型人才,對養老護理員開展業務技能培訓,切實提高護理員的服務水平。養老服務設施建設不斷力度。不斷加大敬老院、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農村互助養老服務站、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等項目的建設力度,養老服務體系日臻完善。目前,全縣共建成8所農村敬老院,床位568張;建成城鄉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3個,農村互助養老服務站5個,村(社區)市級養老服務中心10個,床位545張。平達鄉、龍江敬老院綜合樓項目主體工程已完成,象達鄉敬老院完成初驗,龍新鄉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建設項目現已開工建設,龍山鎮特困供養服務設施項目已通過可研評審。

        4.社會專項事務管理全面加強,管理服務水平全面提升。一是加大社會組織服務平臺的建設力度。推動建立政府負責、民政牽頭、有關部門配合、社會組織協同的工作機制,及時研究制定與直接登記相互適應的管理機制,探索建立政府各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協同監管、社會組織自覺自律、社會各界廣泛監督的綜合監管體系;全面推動社會組織等級評估,不斷加強社會組織內部規范化建設,加大執法監察力度,凈化社會組織發展環境;進一步強化規范社會組織年檢工作,探索建立社會組織年度檢查財務審計抽查制度,進一步規范社會組織財務管理,開展社會組織信用建設,加大社會組織信息公開力度,規范社會組織信息公開內容、程序和方式等,普遍建立社會組織信息公開制度,引導社會組織自主公開信息、自覺接受監督,提升自我管理、自我發展的能力。目前,全縣依法成立登記的社會組織共71家,其中社會團體66家,民辦非企業5家,登記在冊的社會組織均按時參加年檢。二是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制定印發了《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福利服務保障聯席會議制度》《龍陵縣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摸底排查工作實施方案》《龍陵縣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實施方案》《龍陵縣農村留守兒童“合力監護 相伴成長”關愛保護專項行動方案》,系列文件,進一步明確組織領導和部門職責,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加強困境兒童保障工作精神,切實維護困境兒童生存、發展、安全等各項權益,推動兒童福利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同時,我縣注重加強協作聯動,全面抓好兒童關愛保護工作,建立了一批關愛留守兒童的活動陣地,構建起一個家庭、社會、學校共同參與的責任網絡,開展了“合力監護、相伴成長”關愛保護專項行動等系列關愛留守兒童的活動,采取“試點先行、以點帶面、逐步實施”的建設思想,認真開展“兒童之家”建設,確立了龍山鎮白塔社區、龍江鄉弄崗社區、臘勐鄉大埡口村、鎮安鎮鎮北村、鎮安鎮小田壩社區等“兒童之家”示范點。目前,全縣共對108名孤兒進行識別確認并按時發放基本生活費,錄入農村留守兒童系統數據460人、困境兒童5867人,納入城鄉低保1418人;落實監護責任并簽訂委托監護責任確認書460人;成立縣級兒童福利服務指導中心1個,建成兒童之家47個,有兒童福利督導員11人、專(兼)職兒童主任人數121人。縣級兒童福利院建設項目已通過市級可研評審。

        5.加大推進力度,殯葬改革工作持續深入。龍陵縣緊緊圍繞“節約土地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減輕群眾負擔”的殯改目標,推行惠民殯葬和節地集中生態安葬,對群眾實施殯改補助和獎勵政策,實行嚴格的殯改管控措施,確保殯改政策落地見效。以縣照頤投資公司為抓手,加大殯葬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創新管理運營模式,全面推進片區公墓、縣鄉級骨灰堂建設項目。結合實際,制定出臺了《龍陵縣火化區劃定方案》《龍陵縣禁葬區劃定方案》《龍陵縣清理整治活人墓工作實施方案》《龍陵縣開展違法違規私建“住宅式”墓地等突出問題專摸排工作方案》,全面推進火化區、禁葬區劃定工作,深入開展了活人墓整治專項行動、殯葬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違法違規私建“住宅式”墓地等突出問題專項行動,全面治理亂埋亂葬,規范喪葬管理,積極穩妥、和諧有序地推進全縣殯葬改革工作。自2016年11月1日殯葬改革啟動以來,全縣共亡故4670人,火化2175例,火化區火化率100%,綜合火化率46.6%,其中2019年1-9月死亡1281 例,火化816例,火化率達63.7%,火化規范安葬率100%;拆除活人墓3490冢,老墳搬遷385冢,兌付活人墓拆除獎勵金915.9萬元,活人墓除安置補助金164.58萬元,四項基本服務費211.85萬元,骨灰規范安葬一次性獎勵金320.57萬元,信息員補助費55.35萬元;建成投入使用公益性公墓12個、村級骨灰堂2個,建成墓穴14290個 、骨灰堂格位1409個,1個縣級骨灰堂正在建設,還有8個公益性公墓、1個鎮級骨灰堂已經全部做好建設前期工作。

        6.社會治理工作全面提升,城鄉社區治理工作成效明顯。一是村(社區)干部任職資格聯審工作全面完成。下發了《關于建立村(社區)干部任職資格聯審和縣級備案管理制度的通知》《關于成立龍陵縣村(社區)干部任職資格聯審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關于開展村(社區)干部任職資格縣級聯審的通知》《關于做好村(社區)干部任職資格聯審工作結果運用的通知》,進一步落實聯審責任,嚴格聯審程序步驟,明確聯審結果運用,規范補選程序,并及時將聯審結果反饋至各鄉鎮黨委,督促各鄉鎮清理不符合任職資格人員,加強對補齊人選的分析研判,杜絕將不符合條件的人選選拔到村(社區)干部工作崗位上來。二是建立村干部崗位補貼長效機制。三是推動村規民約修訂工作。縣文明辦和縣民政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優秀村規民約評選活動”的通知》,組織全縣121各村社區結合傳統文化、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和公共實施管理等實際情況,對村規民約進行修訂完善,并開展優秀村規民約評比活動,讓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到基層治理中來,激發群眾對社區治理的積極性和自覺性,為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創造良好環境。四是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初顯成效。按照《關于深入推進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部署要求,全縣重點圍繞打造一批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農村社區建設示范點目標,積極推進社區示范點打造工作,將鎮安鎮和勐糯鎮確定為縣級試點鄉鎮;其他鄉鎮結合實際確定1個農村社區為示范點。目前,鄉鎮社區示范點創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白塔社區結合轄區內出租房屋多、流動人口多、重點單位多、行業場所多,社會矛盾交織,治安狀況復雜,社區管理壓力較大的實際。協同縣公安局共同成立了全縣首個以民警姓名命名的楊德忠警務室,按照“問題導向、民意引領、科技支撐、發動群眾、共創平安”的思路,建成了存儲后臺及屏幕、傳輸網絡、前端攝像頭為一體科技防控網,全面實施警民同創智慧社區治理模式。勐糯鎮大寨社區圍繞“筑牢基層基石,建設美麗大寨”的目標,依托村規民約,突出民族特色,充分發揮婦聯作用,把自然村內群眾按每15—20戶劃分為一個鄉村治理小組,小組成員推選小組長來牽頭組織本小組的政策宣傳、感恩教育、人居環境整治、矛盾糾紛化解、日常管理等工作,在社會治理、評比表彰等工作中將治理小組作為一個利益共同體,成員間互幫互助、互相督促,既提高了群眾的榮辱觀和集體意識,更提升了群眾自治能力、改進了自治手段,全面打通基層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四、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情況

        (一)各相關科室、各項目單位對績效評價工作的重要性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不完善,給考核評價及評分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

        (三)單位業務人員績效評價水平有待提高。

        五、績效自評結果應用

        通過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增強了各項目單位的績效評價主體責任意識;促進單位規范使用項目資金;將評價結果作為改進預算管理和財務管理以及以后年度預算安排的重要依據,對自評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整改,加強預算管理和財務管理,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加財政資金使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六、主要經驗及做法

        (一)高度重視績效管理工作。成立績效評價工作機構,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績效評價,

        (二)加強預算執行管理。定期匯總存量資金使用情況,項目資金使用進度,通報預算執行進度,并對做好預算管理工作提出具體要求。

        (三)加強督促跟蹤問效。單位領導和業務科室不定期對項目、資金管理情況進行跟蹤檢查,督促項目單位按時、按質、按量完成項目建設。

        (四)不斷完善預算管理制度,根據新形勢和新要求,結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和本單位實際,制定完善本單位的預算管理制度和財務管理制度;

        (五)強化預算管理制度,將績效管理貫穿于預算編制、執行、決算等環節。

        七、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龍陵縣民政局

                                                                                       2020年6月12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成人午夜福利| 男人扒女人添高潮视频| 日本一道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手机版|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 国产欧美综合在线观看第十页|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色婷婷| 亚洲免费成人av一区| 国产成人免费午夜在线观看|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99|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第一区| 精品久久人人妻人人做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字幕久久麻豆| 青草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视频| 在线看高清中文字幕一区| 99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99|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青草漫画| 四虎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 免费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sv|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国产码| 视频区 国产 图片区 小说区| 亚洲夂夂婷婷色拍WW47|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手机版| √新版天堂资源在线资源| 永久免费无码成人网站| 不卡一区二区国产在线| 日韩免费美熟女中文av| 99久久激情国产精品| 亚洲人成网站77777在线观看| 在熟睡夫面前侵犯我在线播放| 麻豆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国色天香|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桶爽| 亚洲日韩国产二区无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网站| 18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天天综合天天综|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 浮山县| 亚洲AV成人片不卡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