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57-2-/2021-0702009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民政局 |
| 公開目錄 | 績效評價 | 發布日期 | 2021-07-02 |
| 文號 | 瀏覽量 |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概況
部門主要職責
1.擬訂全縣民政事業發展政策、規劃,制定部門規范性文件,并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2.擬訂社會團體、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等社會組織登記和監督管理辦法并組織實施,依法對社會組織進行登記管理和執法監督。
3.擬訂社會救助政策、標準,統籌社會救助體系建設,負責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
4.擬訂城鄉基層群眾自治建設和社區治理政策,指導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提出加強和改進城鄉基層政權建設的建議,推動基層民主政治建設。
5.擬訂行政區劃、行政區域界線管理和地名管理政策、辦法,負責報國務院、省政府、市政府、縣政府審批的行政區劃設立、撤銷、命名、變更和政府駐地遷移審核申報工作,組織、指導鄉級行政區域界線的勘定、管理工作。負責全縣地名管理工作,負責全縣重要自然地理實體的命名、更名的審核申報工作,指導鄉(鎮)開展地名工作。
6.貫徹落實婚姻管理政策,指導鄉(鎮)婚姻登記管理工作,推進婚俗改革。
7.擬訂殯葬管理政策、服務規范并組織實施,負責公益性公墓的審批和管理、經營性公墓的審核和管理,推進殯葬改革。
8.負責統籌推進、督促指導、監督管理養老服務工作,擬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政策、標準并組織實施,負責老年人福利和特殊困難老年人救助工作。
9.擬訂殘疾人權益保護政策,統籌推進殘疾人福利制度建設和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發展。
10.擬訂兒童福利、孤棄兒童保障、兒童收養、兒童救助保護政策、標準,健全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落實困境兒童保障制度。
11.擬訂促進慈善事業發展政策,進行慈善組織認定,核發慈善組織公開募捐資格證書,指導社會捐助工作,協助上級主管部門做好福利彩票管理工作。
12.擬訂社會工作、志愿服務政策和標準,會同有關部門推進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和志愿者隊伍建設。
13.完成縣委、縣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機構設置情況
龍陵縣民政局2020年內設4個股室、4個下屬事業單位,有人員編制27個。其中:行政編制12人,事業編制15人(中心敬老院4人、救助管理站4人、殯儀館3人、執法大隊4人);年末在職在編實有人數26人,其中行政人員11人(含行政工勤人員1人),事業人員15人。
(二)部門績效目標的設立情況
根據《龍陵縣民政局2020年民政工作要點》,結合部門職責,整理歸納出2020年龍陵縣民政局重點項目績效目標。
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繼續在提高標準、提升質量、提速服務上下功夫、做文章,著力解決好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社區建設、養老事業等各項民政工作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滿足困難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進一步保障群眾基本生活不降低,公共服務供給更便捷,社區創新治理更全面,促進社會公平公正。
一是全面加強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加強與扶貧、醫療等部門政策銜接,扎實推進行業扶貧工作,加強兜底保障對象精準認定、精準分類、精準標識,全面落實農村低保不低于4800元/年,月救助不低于C類每人每月220元的標準線;進一步健全完善城鄉低保、特困人員供養、敬老院管理等各項工作制度。加大對低收入家庭經濟狀況的信息比對工作,落實剛性支出和必要的就業成本適當扣減等政策規定,把所有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全部納入低保范圍。完善和優化臨時救助政策,落實“分級審批”“先行救助”等規定,有序開展“救急難”工作,著力提高社會救助精準化水平。加快推進政府購買服務,加強救助經辦能力建設,著力提升基層民政服務水平和能力。
二是高質量推動養老產業發展。深化“放管服”改革,更深領域地探索醫養融合、民建公助、公辦民營等多種養老模式,積極打造養老新業態。重點抓好平達、龍新特困供養設施項目建設,深化養老院服務質量提升建設專項行動,建立和完善敬老院星級管理機制。著力推進社區居家養老、小型養老中心示范點建設工作,進一步推動城鄉社區居家養老實現全覆蓋。
三是創新推進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重點加強村(居)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全面抓好村務公開欄信息保障工作,鞏固提升村務公開“亮欄行動”。指導規范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工作,推動全縣所有村、社區普遍制定或修訂形成務實管用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并在所轄村民小組或自然村予以公布。繼續開展示范社區建設工作,2020年實施鎮安鎮小田壩社區及勐糯鎮大寨社區規范化試點工作。加快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和社區服務站建設,強化社區基礎能力建設。繼續探索建立社區、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者“三社聯動”、社會工作者(社工)與志愿者(義工)“兩工互動”機制,逐步增強社區服務功能,實現居民自治良性互動。
四是全方位強化社會事務管理。重點抓好兒童保障、殘疾人“兩項補貼”、高齡津貼、殯葬管理、社會組織管理、婚姻登記規范化建設、地名命名等事務性工作,有效提升便民利民服務水平。繼續落實國家孤兒保障相關政策,探索建立困境兒童福利保障制度,組織實施好“明天計劃”,加強對患病兒童的救助工作。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加快建立覆蓋全縣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中心,切實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生活、監護、教育、發展等問題。加快發展殘疾人福利,全面落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發放。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培育和規范各類慈善組織,支持多種形式開展募捐活動,推動慈善組織做好信息公開工作,促進慈善事業公開透明化。繼續推動殯葬改革和移風易俗,全面落實惠民殯葬政策。
(三)部門整體收支情況
2020年總收入14635.74萬元,比上年的10385.32萬元增加4250.42萬元,增40.93%。其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14150.83萬元,比上年10380.39萬元增加3770.44萬元,增36.32%,政府性基金撥款484.90萬元,比上年3.33萬元增加481.57萬元,增14453.08%。財政撥款占總收入的100%。2020年總支出13256.73萬元,比上年10946.93萬元增加2309.79萬元,增21.1%,其中基本支出465.301萬元,比上年減少72.63萬元,減13.5%,項目支出12791.42萬元,比上年增加2382.43萬元,增22.89%。2020年財政撥款收入14635.74萬元,財政撥款支出13256.73萬元,年末結轉結余1409.01萬元。
(四)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行政單位財務規則》等國家法律法規外,還結合財務具體工作實際情況,制定并實施了《龍陵縣民政局財務管理制度》等內部管理制度,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健全并有效執行。實行部門預算是財政改革的主要內容,是推進依法理財的重要措施。實行部門預算有利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公共財政相適應的財政運行機制,實行依法理財,規范理財,提高財政工作質量和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推行部門預算是建立規范科學的預算管理制度,保證財政資金分配和使用合理的基礎。我局按照規定編制年度部門預算,報同級財政部門按法定程序審核、報批。部門預算由收入預算、支出預算組成。加強對本級財政預算安排的項目資金和上級補助資金的管理,建立健全項目的申報、論證、實施、評審及驗收制度,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專項資金應實行項目管理,??顚S貌⒔m椯Y金績效考核評價制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二、績效自評工作情況
(一)績效自評目的
運用一定的量化指標及評價標準,通過單位履行職能所確定的績效目標的實現程度,及為實現這一目標所安排預算的執行結果進行綜合性評價,以此來了解資金使用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資金管理是否規范、資金使用是否有效,檢驗資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及時總結經驗,改進管理措施,不斷增強和落實績效管理責任,完善工作機制,有效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牢固樹立“講績效、重績效、用績效”的績效管理理念。
(二)自評指標體系
根據部門整體支出內容,評價指標體系按照目標設定、預算配置、預算執行、預算管理、資產管理、職責履職、履職效益、七個方面分成十九個任務設置整體績效自評表(詳見附件1),依據該體系可對部門支出績效給出一個相對客觀、準確的評價。
(四)自評組織過程
1. 前期準備
(1)根據《龍陵縣財政局關于2020年縣級部門整體支出和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及財政績效評價有關事項的通知》(龍財預〔2021〕152號)要求,領導高度重視,成立龍陵縣民政局績效自評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工作的開展。
(2)召開績效自評工作專題會議,明確分工,把握績效自評標準和要求,對列入自評的項目進行梳理確定績效自評項目,開展績效自評工作并編寫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報告,報送縣財政局業務科室審核把關。
2.組織實施
(1)明確任務分工,壓實工作責任,加強督促指導,確保項目績效自評嚴格按照工作方案有序進行。
(2)認真準備相關資料,深入客觀進行分析評價,在各項目分工自評的基礎上統一分類匯總,高質量地完成項目績效自評工作。
三、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一)投入情況分析(共15分)
1.目標設定(共7分)
(1)目標依據充分性(3分):縣民政局2020年設立的績效目標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符合部門“三定”方案確定的職能職責,符合部門中長期實施規劃,得3分。
(2)績效目標合理性(2分):2020年民政局所開展的項目,均結合項目實際情況確定績效目標,不存在以偏概全的情況,績效目標的制定具體、詳細、合理,得2分。
(3)績效指標明確性(2分):2020年民政局所開展的項目績效自評中,所確定的績效指標主要分為定量指標和定性指標,根據項目性質不同,績效指標清晰、細化、可衡量,得2分。
2.預算配置(共8分):
(1)分配依據(3分):2020年度部門預算依據以前年度項目支出情況以及本部門職能職責編制,做到有依有據,得3分。
(2)分配結果(3分):2020年度部門預算緊緊圍繞委機關整體績效目標開展,做到分配合理,得3分。
(3)重點支出保障率(2分):2020年度部門預算根據單位職能職責,對重點工作重點保障,做到資金使用主次分明,實現效益最大化,得2分。
(二)過程情況分析(共30分)
1.預算執行(共15分):
(1)預算完成率(8分):2020年部門預算總額為16070.06萬元,其中當年收入14635.74萬元,指標結轉1434.32萬元,支出13256.73萬元,財政應返還額度1409.01萬元,預算完成率82%,得6分。
(2)支出進度率(7分):2020年支出進度率為82%,得5分。
2.預算管理(共12分)
(1)管理制度健全性(4分):民政局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制定了《龍陵縣民政局內部控制規范》、《龍陵縣民政局財務管理制度》、《龍陵縣民政局行政運行和議事規則》等制度,確保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得4分。
(2)預決算信息公開情況(4分):2020年度嚴格按照財政相關要求及時完整的將民政部門預算決算信息在龍陵縣人民政府民政局門戶網站上進行了公開,得4分。
(3)資金使用合規性(4分):2020年度嚴格按照國家財經法規和局機關財務管理規定開展工作,資金的支付有完整的審批程序和手續,資金的使用符合部門預算批復的用途,不存在截留、擠占、挪用、虛列支出等情況,得4分。
3.資產管理(共3分)
(1)資產管理規范性(2分):在資產管理方面,嚴格按照規定程序審批,做到購置有預算,實物有專人管理,處置按流程,對報廢辦公設備及時報批,及時核銷,得2分。
(2)資產管理安全性(1分):民政局資產保存完整,資產配置未超標準,固定資產卡片與賬面相符,固定資產購置資料完整并及時歸檔,資產使用率為100.00%,得1分。
(三)產出情況分析(共30分)
1.完成及時率(10分):2020年度對可以量化的績效指標產出數量進行考評,各項目產出數量完成率為82%,得8分。
2.質量達標率(10分):2020年度對支出績效的評價嚴格考量產出質量,各項目產出質量完成率為100%,得10分。
3.重點工作辦結率(10分):2020年度在財政極度困難的情況下,民政局確保機構運轉、確保重點工作正常開展,圓滿完成了年初計劃的各項重點工作任務,得10分。
(四)效果情況分析(共25分)
1.經濟效益方面(8分):2020年度對各項目的經濟效益提升率進行量化考核,撥付的資金提高了困難群眾的生活水平,產生了相應的經濟效益,得8分。
2.社會效益方面(8分):龍陵縣民政局緊緊圍繞黨和政府中心工作,以人民為中心,筑牢民生兜底保障底線,保障困難人群的基本生活,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更好的履行了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職責,為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得8分。
3.社會公眾或服務對象滿意度(9分):2020年對各項目實施情況進行服務對象滿意度調查,達到了年初預定的目標,得9分。
2020年民政局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得分94分,自評等級為優。
四、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情況
(一)各相關科室、各項目單位對績效評價工作的重要性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根據本次績效評價情況,存在預算績效申報時,編制的項目自評指標體系不夠精細,績效目標不具體,績效目標未完全細化,分解工作任務不夠具體,部分績效指標不清晰。針對上述問題,在今后的預算績效申報時,需相關業務處室將全年工作任務細化分解為具體的工作目標,并盡量采取定量的方式制定清晰、可衡量的績效指標,提高項目使用經濟功能精確度。
五、績效自評結果應用
通過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增強了各項目單位的績效評價主體責任意識;促進單位規范使用項目資金;將評價結果作為改進預算管理和財務管理以及以后年度預算安排的重要依據,對自評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整改,加強預算管理和財務管理,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加財政資金使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六、主要經驗及做法
(一)高度重視績效管理工作。成立績效評價工作機構,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績效評價,
(二)加強預算執行管理。定期匯總存量資金使用情況,項目資金使用進度,通報預算執行進度,并對做好預算管理工作提出具體要求。
(三)加強督促跟蹤問效。單位領導和業務科室不定期對項目、資金管理情況進行跟蹤檢查,督促項目單位按時、按質、按量完成項目建設。
(四)不斷完善預算管理制度,根據新形勢和新要求,結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和本單位實際,制定完善本單位的預算管理制度和財務管理制度;
(五)強化預算管理制度,將績效管理貫穿于預算編制、執行、決算等環節。
七、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無
龍陵縣民政局
2021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