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57-2-/2021-0917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民政局 |
| 公開目錄 | 部門決算 | 發布日期 | 2021-09-17 |
| 文號 | 瀏覽量 |
監督索引號53052300431401000
目 錄
第一部分 龍陵縣民政局概況
一、主要職能
(一)主要職能
(二)2020年度重點工作任務介紹
二、部門基本情況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表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二、收入決算表
三、支出決算表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八、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九、“三公”經費、行政參公單位機關運行經費情況表
第三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項及相關口徑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二、國有資產占用情況
三、政府采購支出情況
四、部門績效自評情況
(一)項目績效自評報告
(二)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三)項目(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表
五、其他重要事項情況說明
六、相關口徑說明
第五部分 名詞解釋
第一部分 龍陵縣民政局概況
一、主要職能
(一)主要職能
1.擬訂全縣民政事業發展政策、規劃,制定部門規范性文件,并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2.擬訂社會團體、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等社會組織登記和監督管理辦法并組織實施,依法對社會組織進行登記管理和執法監督。
3.擬訂社會救助政策、標準,統籌社會救助體系建設,負責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
4.擬訂城鄉基層群眾自治建設和社區治理政策,指導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提出加強和改進城鄉基層政權建設的建議,推動基層民主政治建設。
5.擬訂行政區劃、行政區域界線管理和地名管理政策、辦法,負責報國務院、省政府、市政府、縣政府審批的行政區劃設立、撤銷、命名、變更和政府駐地遷移審核申報工作,組織、指導鄉級行政區域界線的勘定、管理工作。負責全縣地名管理工作,負責全縣重要自然地理實體的命名、更名的審核申報工作,指導鄉(鎮)開展地名工作。
6.貫徹落實婚姻管理政策,指導鄉(鎮)婚姻登記管理工作,推進婚俗改革。
7.擬訂殯葬管理政策、服務規范并組織實施,負責公益性公墓的審批和管理、經營性公墓的審核和管理,推進殯葬改革。
8.負責統籌推進、督促指導、監督管理養老服務工作,擬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政策、標準并組織實施,負責老年人福利和特殊困難老年人救助工作。
9.擬訂殘疾人權益保護政策,統籌推進殘疾人福利制度建設和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發展。
10.擬訂兒童福利、孤棄兒童保障、兒童收養、兒童救助保護政策、標準,健全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落實困境兒童保障制度。
11.擬訂促進慈善事業發展政策,進行慈善組織認定,核發慈善組織公開募捐資格證書,指導社會捐助工作,協助上級主管部門做好福利彩票管理工作。
12.擬訂社會工作、志愿服務政策和標準,會同有關部門推進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和志愿者隊伍建設。
13.完成縣委、縣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二)2020年重點工作任務介紹
1.織密織牢社會救助政策兜底保障網。2020年全縣將符合農村低保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農村低保保障6847戶10466人。農村低保精準識別工作全面提升。結合龍陵實際,創新建立了特困人員、已脫貧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未脫貧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農村低保、殘疾人、重病患者、就讀大專以上學生、回流邊民八類重點人群信息數據檔案庫,對八類重點人員納入預警監測管理,及時掌握重點人群家庭變化情況,對符合條件的對象及時給予救助,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嚴格按照農村低保動態管理和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工作的要求,全面實施動態管理,集中治理“人情保”“關系保”“死人保”“錯保”“漏報”等問題。2020年,全縣共有農村低保11536戶18777人,新納入農村低保對象1839戶2563人,清除不符合農村低保對象2406戶3214人,共發放農村低保金77492924元。由政府牽頭,民政具體負責,組織各鄉鎮對全縣所有分散供養特困人員進行了一次集中摸底排查工作,摸清特困人員吃、穿、住、醫療、教育等基本生活情況,及時簽訂特困人員分散供養協議,落實供養責任和監護責任,定期開展督促檢查,確保特困救助供養人員權益得到保障。2020年,全縣共有特困供養人員1345戶1656人,其中,集中供養144戶144人,分散供養1202戶1414人,共發放特困供養金19011302元,特困人員分散供養協議簽訂100%,監護責任落實100%,特困救助供養人員權益得到有效保障。臨時救助“救急難”作用發揮明顯。對“緊、急、突”發事件,進一步簡化審批程序,給予先行救助后完善審批手續。2020年,臨時救助816戶3464人次,發放臨時救助資金2209100元。嚴格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政策,按月定額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切實保障困難殘疾人基本生活。2020年,困境兒童共納入農村低保1384人,納入特困分散供養95人;實施孤兒救助106人(其中事實無人撫養兒童53人),發放救助資金1440773元;發放“兩項補貼”重點殘疾人5396人,資金3056560元。
2.全面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組織建設和民政服務設施建設工作。一是認真開展安置點的摸底調查工作。對全縣10個鄉鎮42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進行全面摸底調查,詳細了解各安置點戶數、人數,入住情況,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治理模式、管理現狀、存在問題,做到情況清、底子明。全縣安置總規模3828戶15541人,其中建檔立卡戶2935戶12268人、隨遷戶799戶2904人),100人以下的安置點有1個,200戶800人以上的安置點有4個。二是建立完善安置點治理體系。三是修訂完善村規民約。與縣委宣傳部聯合印發了《龍陵縣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指導10個鄉鎮121個村社區修改完善村規民約。目前,全縣121個村社區均按要求完成了修訂完善工作。三是全面推進安置點民政服務設施建設工作。按照統籌規劃、整合資源、規范建設、綜合利用的原則,督促指導鄉鎮做好安置點綜合服務設施、居家養老服務、兒童之家、殯葬基礎設施等民政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提升服務管理能力,滿足多樣化、個性化需求,讓搬遷群眾在新家安心扎根,不斷提升搬遷群眾的歸屬感和融入度。2020年,全縣安置點建成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8個,城鄉居家養老服務設施4個,兒童之家2個,殯葬設施實現全覆蓋。
3.深入開展加強婚姻管理引領婚育新風三年專項行動。一是高位推動。縣民政局印發了《龍陵縣開展加強婚姻管理引領婚育新風三年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龍陵縣婚俗改革工作實施方案》,組建領導小組聯席會議,推動縣委縣政府將加強婚姻管理引領婚育新風三年專項行動納入黨委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建立鄉鎮每月情況排查上報工作機制,及時掌握情況,為引導全縣群眾樹立正確的婚姻觀、家庭觀和生育觀,治理早婚早育打下堅實基礎。二是健全完善村規民約。2020年縣委宣傳部文明辦、縣民政局聯合印發了《龍陵縣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組織開展了村規民約修訂完善工作,將依法婚育、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反家庭暴力等有關內容納入村規民約;三是依法打擊與預防違法婚育。縣民政局與縣關工委、縣婦聯、縣法院、縣公安局、縣司法局聯合采取以案說法、發送公益短信、制作宣傳視頻、發放宣傳單和評選文明家庭、講家風故事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做好婦女兒童權益保障有關政策法規的宣傳,教育引導群眾尤其是未成年人提高自我保護意識,認清早婚早育危害,形成自覺抵制早婚早育、自覺遵守法律法規的良好氛圍2020年,共辦理結婚登記1245對,離婚登記304對,補發結婚證392本。
4.深入推進殯葬改革工作。一是加大殯葬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龍陵縣總體規劃建設縣級經營性公墓1個,鄉鎮公益性公墓23個,縣級骨灰堂1個,鄉村骨灰堂3個,規劃占地面積951.93畝,建設墓穴83000個。龍陵縣積極探索公司化模式,以縣照頤投資公司為平臺,加大融投資力度,穩步推進公墓建設項目,不斷健全完善殯葬基礎設施。目前,全縣共建成經營性公墓1個、鄉鎮公益性公墓15個,村級骨灰堂2個、鎮級骨灰堂1個,正在籌建鄉鎮公益性公墓的8個,除木城鄉魚塘埡口村級公墓因另行選址正在辦理林地報批手續外,其他7個公墓已全部開工建設,建成墓穴18029個、格位3412個,安裝墓碑3551座,能滿足社會需求。二是做好全面啟動實施火化區準備工作。縣殯改辦組成殯葬政策宣傳小分隊,以發放宣傳單、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分別深入剩余44個村社區開展宣傳活動,及時把殯葬政策向廣大人民群眾進行廣泛宣傳,全縣火化區工作于2020年11月1日順利啟動。三是深入開展殯葬領域專項整治工作。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黨員干部帶頭推動殯葬改革的意見的通知》《云南省民政廳關于抓好殯葬領域有關問題整治事項的通知》及上級民政部門的部署要求,縣人民政府于2020年4月17日,召開縣、鄉、村(社區)三級相關人員參加的視頻會議,由縣長楊邵燕進行了傳達學習并對相關工作做了要求,明確以脫貧攻堅作戰指揮體系推進活人墓拆除工作。2020年,全縣累計火化區活人墓已拆除3049冢,拆除率100%;非火化區拆除689冢,拆除率39%,預計年底全部拆除;完成公路主干道沿線可視范圍及主要旅游景區景點內的老墳植綠覆蓋苗木8490株。
5.穩步推進養老服務質量提升工作。一是深入開展養老服務領域按專項治理工作。按照《云南省養老服務專項治理工作方案》要求,對照“養老院服務質量大檢查指南”,以問題為導向,由縣民政局牽頭,縣公安、衛健、市場監管、住建等相關職能部門聯合對全縣各養老院進行摸底排查,重點檢查了各養老院消防設施、器材的配置、保養及運行情況;食品衛生、用水用電、服務管理規范等情況。二是養老服務設施建設不斷力度。不斷加大敬老院、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農村互助養老服務站、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等項目的建設力度,養老服務體系日臻完善。目前,全縣建成投入使用縣鄉敬老院8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32個;建成鎮安溫泉養老養生項目1個,投入使用412戶700多張床位,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1343張。
6.推進政務服務體系建設,深化作風建設。我局以健全完善便民服務體系建設為主線,以轉變職能、優化服務、方便群眾、提高效能為目標,不斷拓展工作思路、拓寬服務內容、創新服務手段、規范運行方式,積極探索和建立符合實際的便民服務制度,建立起龍陵縣民政局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臺賬,編制操作規范的《民政局行政審批事項目錄及辦事服務指南》,全面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縣民政局主要從完善“一站式”服務、完善行政許可決策機制和強化行政審批績效管理與持續推進標準化建設上進行逐年規范,嚴格執行行政許可的程序和規范,完善政務公開、服務承諾、首問負責、一次告知、限時辦結、AB崗制度、領導進中心值班等服務制度,在政務中心窗口將行政許可項目、依據條件、辦證程序、辦理期限、辦理情況以及辦證須知和需要提交的全部申請資料目錄、申請書示范本等依法向社會公布,為群眾提供準確的信息;加大實施“互聯網+政務服務”、政務服務“一門、一網、一次”力度,全面提高了政務服務效率。
二、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決算單位構成
納入龍陵縣民政局部門2020年度部門決算編報的單位共1個。其中:行政單位1個,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0個,其他非獨立核算事業單位4個。分別是:
1.龍陵縣民政局機關
2.龍陵縣中心敬老院
3.龍陵縣救助管理站
4.龍陵縣殯儀館
5.龍陵縣殯葬執法大隊
(二)部門人員和車輛的編制及實有情況
龍陵縣民政局部門2020年末實有人員編制26人。其中:行政編制11人(含行政工勤編制0人),事業編制15人(含參公管理事業編制0人);在職在編實有行政人員11人(含行政工勤人員1人),事業人員15人(含參公管理事業人員0人),其他人員28人,主要是全縣敬老院聘用臨時人員。
離退休人員0人。其中:離休0人,退休0人。
實有車輛編制3輛,在編實有車輛3輛。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表
(詳見附件)
第三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龍陵縣民政局部門2020年度收入合計146,357,467.17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146,357,467.17元,占總收入的100.00%;上級補助收入0.00元,占總收入的0.00%;事業收入0.00元,占總收入的0.00%;經營收入0.00元,占總收入的0.00%;附屬單位繳款收入0.00元,占總收入的0.00%;其他收入0.00元,占總收入的0.00%。與上年對比增加42504222.67元,增長40.93%。其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141508382.17元,比上年103803924.5元增加37704457.67元,增長36.32%,政府性基金撥款4849085元,比上年33320元增加4815765元,增長14453.08%。增加主要原因是2020年困難群眾救助標準提高,2020年增加發放困難群眾臨時價格補貼9294763元,基本建設類項目撥款增加6350000元。
收入情況詳見下圖:
2020年財政撥款收入結構分析表 | ||||
單位:元 | ||||
總收入 | 收 入 結 構 及 比 重 | |||
146357467.17 | 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 | 占比重 | 政府性基金 | 占比重 |
141508400 | 97% | 4849100 | 3% | |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龍陵縣民政局部門2020年度支出合計132,567,336.11元。其中:基本支出4,653,094.97元,占總支出的3.51%;項目支出127,914,241.14元,占總支出的96.49%;上繳上級支出、經營支出、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共0.00元,占總支出的0.00%。與上年對比增加23097969.74元,增長21.1%,其中基本支出4653094.97元,比上年減少726361.08元,下降13.5%,項目支出127914241.14元,比上年增加23824330.82元,增長22.89%。增加的主要原因是2020年困難群眾救助標準提高,2020年增加發放困難群眾臨時價格補貼9294763元,基本建設類項目撥款增加6350000元。
支出結構上下年度對比如下圖所示:
2020年財政撥款支出上下年度分析 | ||||
單位:元 | ||||
項目 | 2019年 | 2020年 | 增(減) | 增(減)% |
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 | 109420046.37 | 127,418,251.11 | 17998204.74 | 16.44 |
政府性基金財政撥款 | 33320 | 5149085 | 5115765 | 15353.43 |
(一)基本支出情況
2020年度用于保障龍陵縣民政局機構正常運轉的日常支出4,653,094.97元。與上年對比減少726361.08元,下降13.5%。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員經費減少727094.24元,其中基本工資減少168276元、津貼補貼減少156844元、獎金減少215452元、績效工資減少318790元、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比上年增加107904元,主要是六十年代精退職工生活補助2020年納入基本支出的人員經費核算。2020年人均費用86168元。
(二)項目支出情況
2020年度用于保障龍陵縣民政局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務或事業發展目標,用于專項業務工作的經費支出127,914,241.14元。比上年增加23824330.82元,增長22.89%。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困難群眾救助補助標準提高,2020年增加發放城鄉低保、特困人員、孤兒臨時價格補貼9294763元,養老、殯葬等基建項目增加支出6840000元。項目按支出經濟結構分類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占的比重較大,占87.53%,這與民政的行政職能分不開,救貧濟困、扶老助弱是民政工作的重要部分,民政資金絕大部分是民生資金,主要包括城鄉低保金、城鄉特困人員供養資金、孤兒生活費、高齡津貼、殘疾人兩項補貼等,所以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占比重大。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2020年比2019年增加15233400元,增長15.11%,增加的主要原因是2020年城鄉低保保障對象比上年增加,城鄉低保、特困人員生活費及護理費、孤兒生活費補助標準比上年提高,2020年增加發放困難群眾臨時價格補貼9294763元。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龍陵縣民政局部門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127,418,251.11元,占本年支出合計的96.12%。與上年對比增加17998204.74元,增長16.44%,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困難群眾資金發放臨時價格補貼。
(二)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1. 一般公共服務(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 外交(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3. 國防(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4. 公共安全(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5. 教育(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6. 科學技術(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7.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8.社會保障和就業(類)支出125,675,136.64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98.63%。主要用于民政管理事務支出3765606.77元、行政事業單位養老支出427755.04元、社會福利支出1664242.18元、殘疾人事業支出3056560元、最低生活保障支出80339464元、臨時救助支出1923307.65元、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支出19011302元、其他農村生活救助支出486899元;
9.衛生健康(類)支出1,743,114.47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1.37%。主要用于單位正式職工醫療保險單位配套部分支出;
10. 節能環保(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1. 城鄉社區(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2. 農林水(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3. 交通運輸(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4. 資源勘探信息等(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5. 商業服務業等(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6. 金融(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7. 援助其他地區(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8. 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9. 住房保障(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0. 糧油物資儲備(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1.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2. 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3. 其他(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4. 債務還本(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5. 債務付息(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6. 抗疫特別國債安排(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 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龍陵縣民政局部門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預算為120000元,支出決算為101,325.00元,完成預算的84%。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決算為0.00元,完成預算的0%;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支出決算為59,458.00元,完成預算的99%;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為41,867.00元,完成預算的70%。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數小于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縣民政局嚴控“三公”經費支出,“三公”經費支出呈逐年下降趨勢。
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數比2019年增加13,188.50元,增長14.96%。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決算為0元,與上年持平;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支出決算增加25,704.00元,增長76.15%;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減少12,515.50元,下降23.01%。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增加的主要原因2020年新增縣中心敬老院公務用車編制1輛,新增財政配套運行經費20000元,民政局公務用車云MZ001支出大修理費25935元。公務接待費減少12515元,主要是國內公務接待人數減少184人。
(二)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2020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0.00元,占0.00%;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59,458.00元,占58.68%;公務接待費支出41,867.00元,占41.32%。具體情況如下:
1.因公出國(境)費支出0.00元,共安排因公出國(境)團組0個,累計0人次。
2. 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59,458.00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支出0.00元,購置車輛0.00輛。公務用車運行維護支出59,458.00元,開支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的公務用車保有量為3輛。主要用于民政社會救助、脫貧攻堅、養老服務、殯葬改革等所需車輛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等。
3.公務接待費支出41,867.00元。其中:國內接待費支出41,867.00元(其中:外事接待費支出0.00元),共安排國內公務接待85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603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民政社會救助、脫貧攻堅、養老服務、殯葬改革等發生的接待支出。國(境)外接待費支出0.00元,共安排國(境)外公務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項及相關口徑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龍陵縣民政局部門2020年機關運行經費支出678,571.14元,與上年對比增加733.16元,增長1%,基本與上年持平。其中:行政單位龍陵縣民政局2020年機關運行678,571.14元,與上年對比增加733.16元,增長1%,基本與上年持平,主要是水電費比上年有所提高。
部門機關運行經費主要用于:1.辦公費41556.2元;2.印刷費1367.69元;3.手續費231元;4.水費1301.1元;5.電費5145.11元;6.郵電費50806.46元;7.差旅費16220元;8.公務接待費39549元;9.勞務費144904.8元;10.委托業務費142512.82元;11.工會經費50586.96;12.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57923元;13.其他交通費用119167元。
二、國有資產占用情況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龍陵縣民政局部門資產總額57041406.58元,其中,流動資產14091996.06元,固定資產27767510.52元,對外投資及有價證券0元,在建工程15181900元,無形資產0元,其他資產0元(具體內容詳見附表)。與上年相比,本年資產總額增加19155497.95元,其中固定資產增加48740元。處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賬面原值0元;處置車輛0輛,賬面原值0元;報廢報損資產0項,賬面原值0元,實現資產處置收入0元;出租房屋0平方米,賬面原值0元,實現資產使用收入0元。
三、政府采購支出情況
2020年度,部門政府采購支出總額20569.3元,其中:政府采購貨物支出18065元;政府采購工程支出0元;政府采購服務支出2504.3元。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0元,占政府采購支出總額的0%。
四、部門績效自評情況
(一)項目績效自評報告
項目一:
1.項目名稱:2020年度龍陵縣骨灰堂建設項目
2.項目基本情況:龍陵縣民政局2019年度社會服務兜底工程中央基建投資預算資金龍財建[2019]24號,用于建設龍陵縣骨灰堂建設項目,新建框架結構骨灰堂服務用房一幢,設祭祀室、祭品焚燒爐、骨灰柜等配套設施。指標金額4800000元,2020年已使用3000000元。
3.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縣民政局制定績效評價工作實施方案,制定專項資金的細化績效評價指標,抽調專人負責,按照績效評價通知的要求進行自評。
4.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1)項目資金情況:項目資金下達4800000元,(共10分)。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項目到位資金4800000元。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項目使用資金3000000元,得6分。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嚴格按財務管理規定及各項規章制度合理使用專項資金,根據專項資金項目標準及要求,由縣財政局根據資金預算情況安排專項資金預算支出,縣民政局按項目進度到財政局申請撥款。
(2)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①產出指標完成情況(共40分)
數量指標完成情況:完成建設項目資金投入3000000元,完成投入資金的63%,得7分。
質量指標完成情況:資金兌付及時并按照財經紀律兌付,對付質量100%,得10分。
時效指標完成情況:項目資金兌付付及時率及資金發放及時率為大于等于63%,達不到預期目標,得分7分。
成本指標完成情況:項目投入資金全部完成了投資,得10分。
②效益指標完成情況(共30分)
經濟效益指標完成情況:促進社會就業,因骨灰堂項目資金撥付不及時,得分10分。
社會效益指標完成情況:促進社會穩定和諧,得分10分。
可持續效益指標完成情況:進一步提升了殯葬改革的基礎設施,為殯葬改革的快速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得分10分。
③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共20分)
服務對象滿意度達到70%,得分10分。
5.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2020年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未完成績效目標的原因是因財政資金撥付不及時其他資金配套不足導致項目實施進度跟不上,項目因資金問題而停滯,在2021年將繼續跟進資金出支進度,促使項目盡快完成。
6.績效自評結果:項目自評得分80分,自評結果為中。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民政局對自評結果在政府網站進行公開,并利用項目自評結果促進項目管理及資金管理。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通過績效評價,了解專項經費使用情況,總結項目資金管理的經驗,及時發現項目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為加強財政支出的規范化管理,提高民政各項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益,健全和完善項目支出和資金使用,完善預算編制、加強績效目標管理和績效考核工作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以及提出相關的建議和應采取的措施等。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無。
項目二:
1.項目名稱:2020年度龍陵縣農村特困人員供養設施
建設項目
2.項目基本情況:龍陵縣民政局2019年度社會服務兜底工程中央基建投資預算資金龍財建[2019]24號,指標金額5700000元,用于建設龍新鄉農村特困人員供養設施建設項目,新建綜合樓一幢,2300平方米、業務用房一幢900平方米,建筑面積3200平方米。龍財預[2020]13號840000元,用于新建平達敬老院三層綜合樓一幢,建筑面積1600平方米,新增床位50張。兩筆資金2020年共使用2840000元,結余3700000元。
3.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縣民政局制定績效評價工作實施方案,制定專項資金的細化績效評價指標,抽調專人負責,按照績效評價通知的要求進行自評。
4.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1)項目資金情況:項目資金下達6570000元,(共10分)。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項目到位資金6540000元。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項目使用資金2840000元,得5分。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嚴格按財務管理規定及各項規章制度合理使用專項資金,根據專項資金項目標準及要求,由縣財政局根據資金預算情況安排專項資金預算支出,縣民政局按項目進度到財政局申請撥款。
(2)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①產出指標完成情況(共40分)
數量指標完成情況:完成建設項目資金投入2840000元,完成支出總額的43%,得5分。
質量指標完成情況:資金兌付及時并按照財經紀律兌付,對付質量100%,得10分。
時效指標完成情況:項目資金兌付付及時率及資金發放及時率為大于等于43%,達不到預期目標,得分5分。
成本指標完成情況:項目投入資金完成了43%,得5分。
②效益指標完成情況(共30分)
經濟效益指標完成情況:促進社會就業,支付資金已全部完成投資,得分10分。
社會效益指標完成情況:促進社會穩定和諧,得分10分。
可持續效益指標完成情況:進一步提升了養老機構基礎設施,為養老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得分10分。
③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共20分)
服務對象滿意度達到70%,得分10分。
5.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2020年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未完成績效目標的原因是因縣財政資金撥付不及時和配套不足導致項目實施進度跟不上,在2021年將繼續跟進資金出支進度,促使項目盡快完成。
6.績效自評結果:項目自評得分70分,自評結果為中。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民政局對自評結果在政府網站進行公開,并利用項目自評結果促進項目管理及資金管理。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通過績效評價,了解專項經費使用情況,總結項目資金管理的經驗,及時發現項目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為加強財政支出的規范化管理,提高民政各項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益,健全和完善項目支出和資金使用,完善預算編制、加強績效目標管理和績效考核工作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以及提出相關的建議和應采取的措施等。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無。
項目三:
1.項目名稱:2020年度殘疾人生活和護理補貼補助項目
2.項目基本情況:為了更好的保障我縣重度殘疾人及困難殘疾人日常生活,使其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更好的融入社會創造條件,我單位按照要求開展了2020年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一二級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的發放,補助資金年度預算安排3056500元,全部用于保障殘疾人的基本生活。
3.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縣民政局制定績效評價工作實施方案,制定專項資金的細化績效評價指標,抽調專人負責,按照績效評價通知的要求進行自評。
4.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1)項目資金情況:項目資金下達3056500元,(共10分)。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項目到位資金3056500元。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項目使用資金3056500元,得10分。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嚴格按財務管理規定及各項規章制度合理使用專項資金,根據專項資金項目標準及要求,由縣財政局根據資金預算情況安排專項資金預算支出,縣民政局按項目進度到財政局申請撥款。
(2)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①產出指標完成情況(共40分)
數量指標完成情況:全縣共享受重度殘疾人及困難殘疾人生活和護理“兩項”補貼的有5428人,均做到了應補盡補、應保盡保,得分20分。
質量指標完成情況:100%達到救助標準,100%把握補貼對象的準確率,得10分。
時效指標完成情況:100%達到救助標準,100%把握補貼對象的準確率,得10分。
②效益指標完成情況(共30分)
經濟效益指標完成情況: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水平比上年提高比率為2%,得分10分。
社會效益指標完成情況:有效保障了重度殘疾人及困難殘疾人基本生活,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得分10分。
可持續效益指標完成情況:有利于促進殘疾人保障制度的不斷完善,得分10分。
③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共20分)
“兩項”補貼對象滿意度達到95%以上,得分19分。
5.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2020年殘疾人兩項補貼全部發放,完成了年初設定的目標。
6.績效自評結果:項目自評得分99分,自評結果為優。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民政局對自評結果在政府網站進行公開,并利用項目自評結果促進項目管理及資金管理。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通過績效評價,了解專項經費使用情況,總結項目資金管理的經驗,及時發現項目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為加強財政支出的規范化管理,提高民政各項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益,健全和完善項目支出和資金使用,完善預算編制、加強績效目標管理和績效考核工作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以及提出相關的建議和應采取的措施等。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無。
項目四:
1.項目名稱:22020年度高齡津貼補助項目
2.項目基本情況:為了更好的解決高齡老人基本生活問題,提高高齡老人的生活質量,保障老年人基本權益,我縣嚴格按照“低標準、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總體要求,創新高齡老人福利制度模式,健全養老保障服務體系,建立保障高齡老人基本生活需求的長效機制,推進補缺型老年福利向適度普惠型社會福利發展。2020年度財政資金高齡津貼年度預算安排5944400元,主要用于全縣年滿8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及年滿100周歲的老年人高齡津貼的發放。
3.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縣民政局制定績效評價工作實施方案,制定專項資金的細化績效評價指標,抽調專人負責,按照績效評價通知的要求進行自評。
4.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1)項目資金情況:項目資金下達5944400元,(共10分)。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項目到位資金5944400元。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項目使用資金5944400元,得10分。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嚴格按財務管理規定及各項規章制度合理使用專項資金,根據專項資金項目標準及要求,由縣財政局根據資金預算情況安排專項資金預算支出,縣民政局按項目進度到財政局申請撥款。
(2)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①產出指標完成情況(共40分)
數量指標完成情況:全縣年滿8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共發放津貼6687人,年滿10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共發放津貼25人,得分15分。
質量指標完成情況:100%達到救助標準,100%把握補貼對象的準確率,得15分。
時效指標完成情況:按時發放高齡津貼,達到預期目標,得分10分。
②效益指標完成情況(共30分)
經濟效益指標完成情況:老年人基本生活水平比上年提高比率為2%,得分10分。
社會效益指標完成情況:保證了老年人老有所養,促進了社會及家庭和諧,得分10分。
可持續效益指標完成情況:有利于保障老年人的基本權益,同時促進社會救助保障制度的不斷完善,得分10分。
③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共20分)
服務對象滿意度達到95%以上,得分19分。
5.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2020年高齡補貼全部發放,完成了年初設定的目標。
6.績效自評結果:項目自評得分99分,自評結果為優。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民政局對自評結果在政府網站進行公開,并利用項目自評結果促進項目管理及資金管理。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通過績效評價,了解專項經費使用情況,總結項目資金管理的經驗,及時發現項目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為加強財政支出的規范化管理,提高民政各項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益,健全和完善項目支出和資金使用,完善預算編制、加強績效目標管理和績效考核工作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以及提出相關的建議和應采取的措施等。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無。
項目五:
1.項目名稱:2020年度孤兒救助補助項目
2.項目基本情況:為了保障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和艾滋病病毒感染兒童的生存,促進其身心健康,使其生活地更有尊嚴,更好的融入社會,我單位2020年開展了孤兒救助。2020年度財政資金孤兒救助年度預算安排1474300元,主要用于保障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和艾滋病病毒感染兒童基本生活費。
3.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縣民政局制定績效評價工作實施方案,制定專項資金的細化績效評價指標,抽調專人負責,按照績效評價通知的要求進行自評。
4.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1)項目資金情況:項目資金下達1474300元,(共10分)。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項目到位資金1474300元。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項目使用資金1474300元,得10分。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嚴格按財務管理規定及各項規章制度合理使用專項資金,根據專項資金項目標準及要求,由縣財政局根據資金預算情況安排專項資金預算支出,縣民政局按項目進度到財政局申請撥款。
(2)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①產出指標完成情況(共40分)
數量指標完成情況:全縣共救助保障106人,包括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和艾滋病病毒感染兒童,得分15分。
質量指標完成情況:100%達到救助標準,100%把握補貼對象的準確率,得15分。
時效指標完成情況:按時發放孤兒及艾滋病病毒感染兒童基本生活費,達到預期目標,得分10分。
②效益指標完成情況(共30分)
經濟效益指標完成情況:孤兒基本生活水平比上年提高比率為2%,得分10分。
社會效益指標完成情況:保障了孤兒和艾滋病病毒感染兒童生存、生活,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得分10分。
可持續效益指標完成情況:保障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和艾滋病病毒感染兒童生存救助,促進其身心健康,使其生活地更有尊嚴,更好的融入社會。同時有利于社會救助保障制度的不斷完善,得分10分。
③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共20分)
服務對象滿意度達到95%以上,得分19分。
5.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2020年孤兒生活救助全部發放,完成了年初設定的目標。
6.績效自評結果:項目自評得分99分,自評結果為優。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民政局對自評結果在政府網站進行公開,并利用項目自評結果促進項目管理及資金管理。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通過績效評價,了解專項經費使用情況,總結項目資金管理的經驗,及時發現項目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為加強財政支出的規范化管理,提高民政各項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益,健全和完善項目支出和資金使用,完善預算編制、加強績效目標管理和績效考核工作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以及提出相關的建議和應采取的措施等。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無。
項目六:
1.項目名稱:2020年度抗疫特別國債困難群眾救助
項目
2.項目基本情況:為了更好的保障我縣特殊困難群眾日常生活,解決好因特殊意外情況導致生活出現短期困難的群眾救急難問題,以及重度殘疾人和困難殘疾人的基本生存,并使其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懷,更好的融入社會創造條件,在2020年因新型冠狀病毒導致困難群眾發生短期生活困難的情況下,我單位申請了中央財政抗疫特別國債項目。主要用于適度擴大低保覆蓋范圍,對低收入家庭中的重殘人員、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難人員,參照“單人戶”納入低保。適度擴大臨時救助范圍,對受疫情影響導致生活困難的農民工等未參保失業人員,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金。對其他基本生活受到疫情影響陷入困境,相關社會救助和保障制度暫時無法覆蓋的家庭或個人,及時納入臨時救助范圍。
3.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縣民政局制定績效評價工作實施方案,制定專項資金的細化績效評價指標,抽調專人負責,按照績效評價通知的要求進行自評。
4.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1)項目資金情況:項目資金下達3140000元,(共10分)。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項目到位資金3140000元。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項目使用資金2901300元,得10分。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嚴格按財務管理規定及各項規章制度合理使用專項資金,根據專項資金項目標準及要求,由縣財政局根據資金預算情況安排專項資金預算支出,縣民政局按項目進度到財政局申請撥款。
(2)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①產出指標完成情況(共40分)
數量指標完成情況:全縣范圍內符合條件的對象均做到了“應保盡保、應救盡救、應補盡補”,得分15分。
質量指標完成情況:100%達到救助標準,100%把握補貼對象的準確率,得15分。
時效指標完成情況:按時發放困難群眾生活費,達到預期目標,得分10分。
②效益指標完成情況(共30分)
經濟效益指標完成情況: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水平比上年提高比率為2%,得分10分。
社會效益指標完成情況:保障了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得分10分。
可持續效益指標完成情況:有利于促進社會救助保障制度的不斷完善,得分10分。
③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共20分)
服務對象滿意度達到95%以上,得分19分。
5.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完成了年初設定的目標。
6.績效自評結果:項目自評得分99分,自評結果為優。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民政局對自評結果在政府網站進行公開,并利用項目自評結果促進項目管理及資金管理。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通過績效評價,了解專項經費使用情況,總結項目資金管理的經驗,及時發現項目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為加強財政支出的規范化管理,提高民政各項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益,健全和完善項目支出和資金使用,完善預算編制、加強績效目標管理和績效考核工作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以及提出相關的建議和應采取的措施等。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無。
項目七:
1.項目名稱:2020年度困難群眾救助補助項目
2.項目基本情況:為了更好的保障我縣特殊困難群眾日常生活,解決好因特殊意外情況導致生活出現短期困難的群眾救急難問題,以及為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提供臨時住宿、醫療、返鄉等救助。2020年度財政資金困難群眾救助年度預算安排102494200元,主要用于:一是保障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基本生活。二是開展城鄉臨時救助,為因特殊意外情況導致生活出現短期困難的群眾解決救急難問題。三是為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提供臨時住宿、醫療、返鄉等救助。
3.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縣民政局制定績效評價工作實施方案,制定專項資金的細化績效評價指標,抽調專人負責,按照績效評價通知的要求進行自評。
4.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1)項目資金情況:項目資金下達102494200元,(共10分)。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項目到位資金102494200元。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項目使用資金100592800元。其中城市低保支出2846500元,農村低保支出77492900元,臨時救助支出1156200元,流浪乞討人員支出85000元,農村特困人員救助支出19011300元,年末結轉下年1901400元,得10分。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嚴格按財務管理規定及各項規章制度合理使用專項資金,根據專項資金項目標準及要求,由縣財政局根據資金預算情況安排專項資金預算支出,縣民政局按項目進度到財政局申請撥款。
(2)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①產出指標完成情況(共40分)
數量指標完成情況:全縣共救助保障21734人,包括城市低保、農村低保、臨時救助、流浪乞討及農村特困人員救助對象,得分15分。
質量指標完成情況:100%達到救助標準,100%把握補貼對象的準確率,得15分。
時效指標完成情況:按時發放困難群眾生活費及孤兒基本生活費,達到預期目標,得分10分。
②效益指標完成情況(共30分)
經濟效益指標完成情況: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水平比上年提高比率為2%,得分10分。
社會效益指標完成情況:保障了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得分10分。
可持續效益指標完成情況:有利于促進社會救助保障制度的不斷完善,得分10分。
③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共20分)
服務對象滿意度達到95%以上,得分19分。
5.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完成了年初設定的目標。
6.績效自評結果:項目自評得分99分,自評結果為優。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民政局對自評結果在政府網站進行公開,并利用項目自評結果促進項目管理及資金管理。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通過績效評價,了解專項經費使用情況,總結項目資金管理的經驗,及時發現項目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為加強財政支出的規范化管理,提高民政各項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益,健全和完善項目支出和資金使用,完善預算編制、加強績效目標管理和績效考核工作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以及提出相關的建議和應采取的措施等。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無。
項目八:
1.項目名稱:2020年度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項目
2.項目基本情況:為了進一步完善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工作長效機制,穩固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成果,加強業務培訓,同時按規定數量配齊縣鄉村三級社會救助經辦服務人員,切實增強社會救助服務有效供給。2020年度財政資金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項目年度預算安排3017000元,全部用于保障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人員工資及服務費。
3.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縣民政局制定績效評價工作實施方案,制定專項資金的細化績效評價指標,抽調專人負責,按照績效評價通知的要求進行自評。
4.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1)項目資金情況:項目資金下達3017000元,(共10分)。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項目到位資金3017000元。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項目使用資金2178900元,得10分。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嚴格按財務管理規定及各項規章制度合理使用專項資金,根據專項資金項目標準及要求,由縣財政局根據資金預算情況安排專項資金預算支出,縣民政局按項目進度到財政局申請撥款。
(2)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①產出指標完成情況(共40分)
數量指標完成情況:全縣共購買社會救助服務人員145人,均服務于縣鄉村三級政府社會救助經辦服務,得分15分。
質量指標完成情況:100%按工資待遇標準進行發放,業務熟練程度率達到95%以上,得15分。
時效指標完成情況:按時發放服務人員工資,達到預期目標,得分10分。
②效益指標完成情況(共30分)
社會效益指標完成情況:有效解決基層力量薄弱環節,對困難群眾及時給予救助,實現應保盡保、應救盡救、應扶盡扶,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得分15分。
可持續效益指標完成情況:有利于不斷完善社會購買救助服務者的保障制度,得分10分。
③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共20分)
社會購買救助服務者滿意度達到100%,得分20分。
5.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完成了年初設定的目標。
6.績效自評結果:項目自評得分95分,自評結果為優。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民政局對自評結果在政府網站進行公開,并利用項目自評結果促進項目管理及資金管理。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通過績效評價,了解專項經費使用情況,總結項目資金管理的經驗,及時發現項目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為加強財政支出的規范化管理,提高民政各項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益,健全和完善項目支出和資金使用,完善預算編制、加強績效目標管理和績效考核工作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以及提出相關的建議和應采取的措施等。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無。
項目九:
1.項目名稱:農村原大隊離職干部定期生活補助經費項目
2.項目基本情況:根據《中共云南省委組織部、省委農村工作部、云南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人事廳關于印發〈對農村原大隊一級部分離職半脫產干部實行定期生活補助的辦法〉的通知》(云組發〔1989〕55號)、《云南省貫徹農村離職半脫產干部生活補助辦法的實施細則》(云民基字〔1990〕2號)規定,第一季度符合條件115人,第二季度符合條件115人,第三季度符合條件114人,第四季度符合條件112人。
3.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縣民政局制定績效評價工作實施方案,制定專項資金的細化績效評價指標,抽調專人負責,按照績效評價通知的要求進行自評。
4.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1)項目資金情況:項目資金下達381000元,(共10分)。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項目到位資金381000元。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項目使用資金381000元,得10分。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嚴格按財務管理規定及各項規章制度合理使用專項資金,根據專項資金項目標準及要求,由縣財政局根據資金預算情況安排專項資金預算支出,縣民政局按項目進度到財政局申請撥款。
(2)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①產出指標完成情況(共40分)
數量指標完成情況:全縣符合條件的農村原大隊一級部分離職半脫產干部共115人,2020年完成了對其生活補助的發放,得分10分。
質量指標完成情況:100%按發放標準進行發放,100%把握補助對象準確率,得20分。
時效指標完成情況:按時發放對農村原大隊一級部分離職半脫產干部的生活補助,達到預期目標,得分10分。
②效益指標完成情況(共30分)
經濟效益指標完成情況:農村原大隊一級部分離職半脫產干部基本生活水平比上年提高比率為2%,得分10分。
社會效益指標完成情況:保證了農村原大隊一級部分離職半脫產干部老有所養,促進了社會及家庭和諧,得分10分。
可持續效益指標完成情況:有利于保障農村原大隊一級部分離職半脫產干部的基本權益,同時促進社會保障制度的不斷完善,得分10分。
③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共20分)
服務對象滿意度達到95%以上,得分19分。
5.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完成了年初設定的目標。
6.績效自評結果:項目自評得分99分,自評結果為優。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民政局對自評結果在政府網站進行公開,并利用項目自評結果促進項目管理及資金管理。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通過績效評價,了解專項經費使用情況,總結項目資金管理的經驗,及時發現項目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為加強財政支出的規范化管理,提高民政各項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益,健全和完善項目支出和資金使用,完善預算編制、加強績效目標管理和績效考核工作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以及提出相關的建議和應采取的措施等。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無。
項目十:
1.項目名稱:2020年度殯葬改革獎補資金項目
2.項目基本情況:根據《中共龍陵縣委 龍陵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龍陵縣殯葬改革實施意見>的通知》(龍發〔2016〕17號)中“除縣鄉機關、企事業單位、駐龍單位干部職工、離退休人員、部隊指戰員以及敬老院、福利院等集中供養人員以外的龍陵戶籍人員去世后,凡屬火化區規定必須火化和火化區外自愿要求火化的人員,所產生的遺體運輸費、冷藏費、火化費、骨灰寄存費等四項基本殯葬費用,全部由縣級承擔。火化后進入公墓規范安葬的,憑火化證、墓穴證給予遺屬一次性獎勵金3500元。采取深埋不留墳頭和不保留骨灰方式或者選擇樹葬、花葬、草坪葬、塔葬、壁葬等節地生態安葬的,經民政部門核實后,憑火化證給予遺屬一次性獎勵金4000元。獎勵金縣、鄉兩級按7:3的比例承擔。縣、鄉年初納入財政預算,并預撥到專戶,據實及時支付,年終匯總結算。農村五保戶、城市“三無”人員、享受定期定量生活補助的在鄉老復員軍人、六級以上在鄉傷殘軍人、帶病回鄉軍人等民政長期救助的特殊困難人員去世后,進入公益性公墓指定區域骨灰安葬的,遺體運輸費、火化費、冷藏費、墓穴費(骨灰寄存費)給予全額救助。亡故人員實行遺體火化后需到地方骨灰公墓安葬而公墓暫時不能提供墓穴的,可將骨灰臨時寄存于殯儀館,所產生的寄存費由縣人民政府承擔”的規定。完成2019年1月1日至6月30日遺體火化骨灰規范安葬一次性獎勵金(縣級承擔部分)1119800元、四項基本殯葬服務費637200元的撥付,完成2019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四項基本殯葬服務費650000的撥付,完成第二批活人墓拆除安置補助602100元的撥付,共計3009100元,并全部兌付到群眾手中。
3.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縣民政局制定績效評價工作實施方案,制定專項資金的細化績效評價指標,抽調專人負責,按照績效評價通知的要求進行自評。
4.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1)項目資金情況:項目資金下達3009100元,(共10分)。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項目到位資金3009100元。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項目使用資金3009100元,得10分。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嚴格按財務管理規定及各項規章制度合理使用專項資金,根據專項資金項目標準及要求,由縣財政局根據資金預算情況安排專項資金預算支出,縣民政局按項目進度到財政局申請撥款。
(2)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①產出指標完成情況(共40分)
數量指標完成情況:完成2019年1月1日至6月30日遺體火化骨灰規范安葬一次性獎勵金(縣級承擔部分)1119800元、四項基本殯葬服務費637200元的撥付,完成2019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四項基本殯葬服務費650000的撥付,完成第二批活人墓拆除安置補助602100元的撥付,共計3009100元,并全部兌付到群眾手中,得分10分。
質量指標完成情況:資金兌付質量符合相關規定。得分10分。
時效指標完成情況:因縣財政困難,殯改獎補資金兌付不及時,資金兌付及時率和項目完成及時率為50%,達不到預期目標。得分5分。
成本指標完成情況:兌付資金費用不超預算,控制在成本指標范圍。得分10分。
②效益指標完成情況(共30分)
經濟效益指標完成情況:通過獎勵、補助的方式,增加群眾收入,得分5分。
社會效益指標完成情況:引導群眾移風易俗,改革喪葬陋習,整治封建迷信和違規大操大辦,減少群眾辦理喪事費用,樹立厚養薄葬的文明新風,得分5分。
生態效益指標完成情況:實施殯葬改革,不僅節約了土地資源、森林資源,還節約了木材、石材的消耗,減少了對土地、森林資源的破壞,保護了生態環境,得分10分。
可持續效益指標完成情況:項目資金的使用,可助推殯葬改革的全面實施,有利于大量減少對土地、森林資源的浪費和破壞,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得分10分。
③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共20分)
隨著殯葬改革的推進,廣大群眾對殯葬改革的認識逐步提高,因殯改獎補資金兌付不及時,影響群眾獲得感、滿意度,得分15分。
5.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2020年度殯改獎補資金未完成績效目標的原因是因財政資金撥付不及時,影響群眾獲得感、滿意度。在2021年將繼續跟進資金撥付進度,促使項目盡快完成。
6.績效自評結果:項目自評得分90分,自評結果為良。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民政局對自評結果在政府網站進行公開,并利用項目自評結果促進項目管理及資金管理。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通過績效評價,了解專項經費使用情況,總結項目資金管理的經驗,及時發現項目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為加強財政支出的規范化管理,提高民政各項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益,健全和完善項目支出和資金使用,完善預算編制、加強績效目標管理和績效考核工作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以及提出相關的建議和應采取的措施等。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無。
項目十一:
1.項目名稱:2020年度福利彩票公益金項目
2.項目基本情況:福利彩票公益金主要用于老年人福利、殘疾人福利、兒童福利和社會公益項目,龍陵縣民政局2020年度福利彩票公益金資金來源8056400元,其中中央補助福利彩票公益金914000元、省級補助福利彩票公益金3882400元,市級補助福利彩票公益金3260000元。2020年共使用2247800元。
3.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縣民政局制定績效評價工作實施方案,制定專項資金的細化績效評價指標,抽調專人負責,按照績效評價通知的要求進行自評。
4.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1)項目資金情況:項目資金下達8056400元,(共10分)。
①項目資金到位情況:項目到位資金8056400元。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項目使用資金2247800元,得3分。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嚴格按財務管理規定及各項規章制度合理使用專項資金,根據專項資金項目標準及要求,由縣財政局根據資金預算情況安排專項資金預算支出,縣民政局按項目進度到財政局申請撥款。
(2)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①產出指標完成情況(共40分)
數量指標完成情況:完成龍新鄉龍新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項目資金投入60000元、完成龍新鄉蚌眇村順坪十一組老年活動場所建設項目投資50000元、完成鎮安鎮戶帕村老年活動室建設項目投資150000元、完成鎮安鎮鎮安社區老年門球場建設項目投資250000元、完成孤兒入學補助項目投入6700元、完成農村公益性公墓投資1000000元、完成鎮安小田壩社區規范化試項目投入85000元、完成全縣養老院養老服務質量提升投入4868000元、完成特殊困難群體火化補助159300元,得10分。
質量指標完成情況:項目驗收合格率為100%,救助對象準確率為100%,得10分。
時效指標完成情況:項目已撥資金發放及時率為大于等于28%,達不到預期目標,得分4分。
成本指標完成情況:項目撥會資金已全部完成投資,得分10分。
②效益指標完成情況(共30分)
經濟效益指標完成情況:社會養老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因養老項目資金撥付不及時,得分10分。
社會效益指標完成情況:促進社會穩定和諧,得分10分。
可持續效益指標完成情況:進一步夯實了養老服務發展的基礎,為建立起較為健全的城鄉基本養老公共服務體系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得分10分。
③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共20分)
服務對象滿意度達到95%,得分10分。
5.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2020年福利彩票公益金未完成績效目標的原因是因財政資金撥付不及時導致項目實施進度跟不上,項目因資金問題而停滯,在2021年將繼續跟進資金出支進度,促使項目盡快完成。
6.績效自評結果:項目自評得分77分,自評結果為中。
7.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民政局對自評結果在政府網站進行公開,并利用項目自評結果促進項目管理及資金管理。
8.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通過績效評價,了解專項經費使用情況,總結項目資金管理的經驗,及時發現項目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為加強財政支出的規范化管理,提高民政各項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益,健全和完善項目支出和資金使用,完善預算編制、加強績效目標管理和績效考核工作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以及提出相關的建議和應采取的措施等。
9.其他需說明的問題:無。
(二)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1.部門基本情況
(1)部門概況
民政部門是承擔社會保障工作任務的政府組成部門,民政工作關系民生、連著民心,是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民政部門在工作中加強黨的建設,堅持改革創新,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職責,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新的貢獻。2020年全縣民政系統全體干部職工緊緊圍繞縣級民政部門職能職責全面開展社會救助、老齡工作、養老服務、區劃地名、社會福利、社會慈善、殯葬改革、基層治理等工作,全力做好各類民政對象工作,強化基層和社會治理,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權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2)部門績效目標的設立情況
根據《龍陵縣民政局2020年民政工作要點》,結合部門職責,整理歸納出2020年龍陵縣民政局重點項目績效目標。
一是全面加強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加強與扶貧、醫療等部門政策銜接,扎實推進行業扶貧工作,加強兜底保障對象精準認定、精準分類、精準標識,全面落實農村低保不低于4800元/年,月救助不低于C類每人每月220元的標準線;進一步健全完善城鄉低保、特困人員供養、敬老院管理等各項工作制度。加大對低收入家庭經濟狀況的信息比對工作,落實剛性支出和必要的就業成本適當扣減等政策規定,把所有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全部納入低保范圍。完善和優化臨時救助政策,落實“分級審批”“先行救助”等規定,有序開展“救急難”工作,著力提高社會救助精準化水平。加快推進政府購買服務,加強救助經辦能力建設,著力提升基層民政服務水平和能力。
二是高質量推動養老產業發展。深化“放管服”改革,更深領域地探索醫養融合、民建公助、公辦民營等多種養老模式,積極打造養老新業態。重點抓好平達、龍新特困供養設施項目建設,深化養老院服務質量提升建設專項行動,建立和完善敬老院星級管理機制。著力推進社區居家養老、小型養老中心示范點建設工作,進一步推動城鄉社區居家養老實現全覆蓋。
三是創新推進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重點加強村(居)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全面抓好村務公開欄信息保障工作,鞏固提升村務公開“亮欄行動”。指導規范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工作,推動全縣所有村、社區普遍制定或修訂形成務實管用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并在所轄村民小組或自然村予以公布。繼續開展示范社區建設工作,2020年實施鎮安鎮小田壩社區及勐糯鎮大寨社區規范化試點工作。加快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和社區服務站建設,強化社區基礎能力建設。繼續探索建立社區、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者“三社聯動”、社會工作者(社工)與志愿者(義工)“兩工互動”機制,逐步增強社區服務功能,實現居民自治良性互動。
四是全方位強化社會事務管理。重點抓好兒童保障、殘疾人“兩項補貼”、高齡津貼、殯葬管理、社會組織管理、婚姻登記規范化建設、地名命名等事務性工作,有效提升便民利民服務水平。繼續落實國家孤兒保障相關政策,探索建立困境兒童福利保障制度,組織實施好“明天計劃”,加強對患病兒童的救助工作。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加快建立覆蓋全縣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中心,切實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生活、監護、教育、發展等問題。加快發展殘疾人福利,全面落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發放。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培育和規范各類慈善組織,支持多種形式開展募捐活動,推動慈善組織做好信息公開工作,促進慈善事業公開透明化。繼續推動殯葬改革和移風易俗,全面落實惠民殯葬政策。
(3)部門整體收支情況
2020年總收入146357467.17元,比上年的103853200元增加42504200元,增長40.93%。其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141508300元,比上年103803900元增加37704400元,增長36.32%,政府性基金撥款4849000元,比上年33300元增加4815700元,增長14453.08%。財政撥款占總收入的100%。2020年總支出132567300元,比上年109469300元增加23097900元,增長21.1%,其中基本支出4653010元,比上年減少726300元,下降13.5%,項目支出127914200元,比上年增加23824300元,增長22.89%。2020年財政撥款收入146357400元,財政撥款支出132567300元,年末結轉結余14090100元。
(4)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行政單位財務規則》等國家法律法規外,還結合財務具體工作實際情況,制定并實施了《龍陵縣民政局財務管理制度》等內部管理制度,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健全并有效執行。推行部門預算是建立規范科學的預算管理制度,保證財政資金分配和使用合理的基礎。我局按照規定編制年度部門預算,報同級財政部門按法定程序審核、報批。部門預算由收入預算、支出預算組成。加強對本級財政預算安排的項目資金和上級補助資金的管理,建立健全項目的申報、論證、實施、評審及驗收制度,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專項資金應實行項目管理,專款專用并建立專項資金績效考核評價制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2.績效自評工作情況
(1)績效自評目的
運用一定的量化指標及評價標準,通過單位履行職能所確定的績效目標的實現程度,及為實現這一目標所安排預算的執行結果進行綜合性評價,以此來了解資金使用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資金管理是否規范、資金使用是否有效,檢驗資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及時總結經驗,改進管理措施,不斷增強和落實績效管理責任,完善工作機制,有效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牢固樹立“講績效、重績效、用績效”的績效管理理念。
(2)自評指標體系
根據部門整體支出內容,評價指標體系按照目標設定、預算配置、預算執行、預算管理、資產管理、職責履職、履職效益、七個方面分成十九個任務設置整體績效自評表,依據該體系可對部門支出績效給出一個相對客觀、準確的評價。
(3)自評組織過程
前期準備
①根據《龍陵縣財政局關于2020年縣級部門整體支出和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及財政績效評價有關事項的通知》(龍財預〔2021〕152號)要求,領導高度重視,成立龍陵縣民政局績效自評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工作的開展。
②召開績效自評工作專題會議,明確分工,把握績效自評標準和要求,對列入自評的項目進行梳理確定績效自評項目,開展績效自評工作并編寫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報告,報送縣財政局業務科室審核把關。
組織實施
①明確任務分工,壓實工作責任,加強督促指導,確保項目績效自評嚴格按照工作方案有序進行。
②認真準備相關資料,深入客觀進行分析評價,在各項目分工自評的基礎上統一分類匯總,高質量地完成項目績效自評工作。
3.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1)投入情況分析(共15分)
目標設定(共7分)
①目標依據充分性(3分):縣民政局2020年設立的績效目標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符合部門“三定”方案確定的職能職責,符合部門中長期實施規劃,得3分。
②績效目標合理性(2分):2020年民政局所開展的項目,均結合項目實際情況確定績效目標,不存在以偏概全的情況,績效目標的制定具體、詳細、合理,得2分。
③績效指標明確性(2分):2020年民政局所開展的項目績效自評中,所確定的績效指標主要分為定量指標和定性指標,根據項目性質不同,績效指標清晰、細化、可衡量,得2分。
預算配置(共8分):
①分配依據(3分):2020年度部門預算依據以前年度項目支出情況以及本部門職能職責編制,做到有依有據,得3分。
②分配結果(3分):2020年度部門預算緊緊圍繞部門整體績效目標開展,做到分配合理,得3分。
③重點支出保障率(2分):2020年度部門預算根據單位職能職責,對重點工作重點保障,做到資金使用主次分明,實現效益最大化,得2分。
(2)過程情況分析(共30分)
預算執行(共15分):
①預算完成率(8分):2020年部門預算總額為160700600元,其中當年收入146357400元,指標結轉14343200元,支出132567300元,財政應返還額度14090100元,預算完成率82%,得6分。
②支出進度率(7分):2020年支出進度率為82%,得5分。
預算管理(共12分)
①管理制度健全性(4分):民政局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制定了《龍陵縣民政局內部控制規范》《龍陵縣民政局財務管理制度》《龍陵縣民政局行政運行和議事規則》等制度,確保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得4分。
②預決算信息公開情況(4分):2020年度嚴格按照財政相關要求及時完整的將民政部門預算決算信息在龍陵縣人民政府民政局門戶網站上進行了公開,得4分。
③資金使用合規性(4分):2020年度嚴格按照國家財經法規和局機關財務管理規定開展工作,資金的支付有完整的審批程序和手續,資金的使用符合部門預算批復的用途,不存在截留、擠占、挪用、虛列支出等情況,得4分。
資產管理(共3分)
①資產管理規范性(2分):在資產管理方面,嚴格按照規定程序審批,做到購置有預算,實物有專人管理,處置按流程,對報廢辦公設備及時報批,及時核銷,得2分。
②資產管理安全性(1分):民政局資產保存完整,資產配置未超標準,固定資產卡片與賬面相符,固定資產購置資料完整并及時歸檔,資產使用率為100.00%,得1分。
(3)產出情況分析(共30分)
①完成及時率(10分):2020年度對可以量化的績效指標產出數量進行考評,各項目產出數量完成率為82%,得8分。
②質量達標率(10分):2020年度對支出績效的評價嚴格考量產出質量,各項目產出質量完成率為100%,得10分。
③重點工作辦結率(10分):2020年度在財政極度困難的情況下,民政局確保機構運轉、確保重點工作正常開展,圓滿完成了年初計劃的各項重點工作任務,得10分。
(4)效果情況分析(共25分)
①經濟效益方面(8分):2020年度對各項目的經濟效益提升率進行量化考核,撥付的資金提高了困難群眾的生活水平,產生了相應的經濟效益,得8分。
②社會效益方面(8分):龍陵縣民政局緊緊圍繞黨和政府中心工作,以人民為中心,筑牢民生兜底保障底線,保障困難人群的基本生活,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更好的履行了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職責,為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得8分。
③社會公眾或服務對象滿意度(9分):2020年對各項目實施情況進行服務對象滿意度調查,達到了年初預定的目標,得9分。
2020年民政局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得分94分,自評等級為優。
4.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情況
(1)各相關科室、各項目單位對績效評價工作的重要性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2)根據本次績效評價情況,存在預算績效申報時,編制的項目自評指標體系不夠精細,績效目標不具體,績效目標未完全細化,分解工作任務不夠具體,部分績效指標不清晰。針對上述問題,在今后的預算績效申報時,需相關業務處室將全年工作任務細化分解為具體的工作目標,并盡量采取定量的方式制定清晰、可衡量的績效指標,提高項目使用經濟功能精確度。
5.績效自評結果應用
通過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增強了各項目單位的績效評價主體責任意識;促進單位規范使用項目資金;將評價結果做為改進預算管理和財務管理以及以后年度預算安排的重要依據,對自評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整改,加強預算管理和財務管理,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加財政資金使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6.主要經驗及做法
(1)高度重視績效管理工作。成立績效評價工作機構,有計劃有步驟的實施績效評價,
(2)加強預算執行管理。定期匯總存量資金使用情況,項目資金使用進度,通報預算執行進度,并對做好預算管理工作提出具體要求。
(3)加強督促跟蹤問效。單位領導和業務科室不定期對項目、資金管理情況進行跟蹤檢查,督促項目單位按時、按質、按量完成項目建設。
(4)不斷完善預算管理制度,根據新形勢和新要求,結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和本單位實際,制定完善本單位的預算管理制度和財務管理制度;
(5)強化預算管理制度,將績效管理貫穿于預算編制、執行、決算等環節。
7.其他需說明的情況:無
(三)項目(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表
部門績效自評情況詳見附表(附表10—附表12)
五、其他重要事項情況說明:無
六、相關口徑說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員經費包括工資福利支出和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務支出、資本性支出等人員經費以外的支出。
(二)機關運行經費指行政單位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經費支出。
(三)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文件及部門預算管理有關規定,“三公”經費包括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指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費,指公務用車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牌照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指單位按規定保留的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過橋過路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用車指用于履行公務的機動車輛,包括省部級干部專車、一般公務用車和執法執勤用車;公務接待費,指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費用。
(四)“三公”經費決算數:指各部門(含下屬單位)當年通過本級財政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結轉結余資金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和公務接待費支出數(包括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詞解釋
一、財政撥款收入:指本級財政當年撥付的資金。
二、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財政撥款收入”“事業收入”“事業單位經營收入”等以外的收入。主要是上級和其他同級部門補助收入等。
三、上年結轉: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結轉到本年仍按原規定用途繼續使用的資金。
四、結轉下年:指以前年度預算安排、因客觀條件發生變化無法按原計劃實施,需延遲到以后年度按原規定用途繼續使用的資金.
五、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人員支出和公用支出。
六、項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為完成特定行政任務和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支出。
七、歸口管理的行政單位離退休(科目代碼2080501):指行政單位離退休人員的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
八、三公經費:是指用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反映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反映單位公務用車車輛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及租用費、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接待費反映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監督索引號530523004314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