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57-2-/2023-0328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民政局 |
| 公開目錄 | 法治政府建設 | 發布日期 | 2023-03-28 |
| 文號 | 瀏覽量 |
2022年,龍陵縣民政局在縣委依法治縣辦的正確領導和上級民政部門的精心指導下,緊緊圍繞“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工作理念,按照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設各項目標任務,積極推進民政工作法治化、標準化建設,不斷健全行政決策機制,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切實增強干部職工依法行政觀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圍繞“法治政府”建設,結合工作實際,現將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h民政局對法治建設工作高度重視,建立了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根據人事變動,及時調整了領導小組及成員,由局黨組書記、局長任組長,副局長為副組長,各股室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形成了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嚴把關,局辦公室組織協調、各股室負責人具體抓好法治政府建設的工作機制。把依法行政工作擺在重要議事日程,年初制訂依法行政工作計劃,局班子召開會議聽取依法行政工作情況匯報、研究討論依法行政工作。并建立起執法有依據、行為有規范、權力有制約、過程有監控、違法有追究的行政執法系統,使依法行政工作落到實處。
(二)落實執法制度,確保工作制度化。全面推行“三項制度”,加強事前公開、規范事中公示、推行事后公開,在執法決定做出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公布執法機關、執法對象、執法類別、執法結論等信息,在行政許可、行政處罰作出之日起7個工作日之內公布執法決定信息。
(三)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和關于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準確把握法治政府建設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戰略地位。把習近平法治思想工作擺在重要議事日程,年初制訂工作計劃,局班子召開會議聽取工作情況匯報、研究討論習近平法治思想工作,組織干部職工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題學習活動,全方位、多角度宣傳闡釋解讀習近平法治思想。
(四)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嚴格執行《云南省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龍陵縣黨政主要負責人述法辦法》,黨政主要負責人帶頭推進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民政系統形成良好工作格局。明確黨政主要負責人對本局作出的行政執法決定負責,法制審核的工作機構和人員對重大執法決定的法制審核意見負責。
(五)做好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認真貫徹落實縣級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辦法文件,全面推行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預測評估化解制度,對社會穩定風險評估項目,嚴格按照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程序進行,制定評估方案,超前預防和主動化解發展中可能帶來的風險,采取切實有效的應對措施。進一步加強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組織領導,明確責任,扎實開展好評估工作。
(六)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2022年,縣民政局多次召開信訪維穩專題會議,開展殯葬、低保、社團等信訪案件的排摸和疑難信訪案件的化解工作,變上訪為下訪。在重大節日、重要時間節點都能堅持信訪維穩“0”報告制度,沒有發生越級上訪事件,真正做到依法按政策處理好每一件信訪事項,確?!笆率掠谢匾?、件件有著落、環環入系統”。全年共接待來訪32批次,受理來信2件,辦結率100%,誤差率為0。
(七)開展民政專業法律的宣傳教育工作。近幾年,民政局結合“4·4”清明節、“6·1”兒童節、“9·9”重陽節、“12·4”國家憲法宣傳日等系列活動日,積極參與和開展法治宣傳活動,向群眾印發宣傳資料、宣傳品100000余份。集中開展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及民政相關法律法規。結合鄉村振興等工作為抓手,切實推進“法律進鄉村、進社區”,認真開展“法律明白人培訓”,將普法知識送進千家萬戶。
(八)深化城鄉基層治理。依托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創建工作,靈活運用“一線工作法、典型引路法、項目工作法”開展工作,確保城鄉社區治理出成效。一是充分發揮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在推進基層社會治理,促進社會和諧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使群眾的“好想法”變為“好做法”進而出現“好變化”,通過黨員帶頭、干部表率、社會監督、群眾自覺,使村規民約真正起到“規村”“約民”的治理效用,讓鄉村換新風。二是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通過豐富村級議事協商活動,進一步發展基層民主,暢通民主渠道,實現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自我教育。充分利用龍新鄉茄子山村云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點、全國村級議事協商示范點的典型示范作用,在全縣121個村(社區)按照“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和“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的原則,突出政府支持、政協搭臺、村級共建、各方參與、服務群眾,打造“共話舒心事”基層協商議事平臺。三是發揮龍山鎮龍華社區省級城鄉社區治理試點作用,激活內生動力,發展集體經濟,不斷完善城鄉治理格局。堅持黨建引領、服務群眾,改善民生、創新管理方式,探索居家養老服務,物業管理,實現集體經濟提質增效,同時達到直接管理服務的效果。
(九)依法管理社會組織。2022年底,全縣登記在冊的社會組織有53個。行業協會17個、學會3個、異地商會1個(龍陵縣川渝商會)、光彩事業促進會1個、扶貧互助社26個、民辦非企業7個。一是嚴格按照《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的要求,2022年依法開展社會組織登記1個,辦理注銷登記1個;二是有序開展社會組織年檢,印發了《龍陵縣民政局關于印發龍陵縣社會團體2021年年度檢查的通知》(龍民政發〔2022〕17號)、《龍陵縣民政局關于印發龍陵縣民辦非企業單位2021年年度檢查的通知》(龍民政發〔2022〕20號)文件,對全縣的社會組織年度檢查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并明確時間、步驟等相關問題,全縣應參加2021年度檢查的社會組織50個社會組織,完成年度檢查的社會組織有48個。
(十)依法開展社會救助。抓好脫貧攻堅成效鞏固與鄉村振興工作,加強低保動態管理,加大政府救助平臺辦理低保推廣使用力度,深入開展社會救助綜合治理工作,做好臨時救助、困難群眾定期探訪、殘疾人兩項補貼發放、流浪乞討救助工作,圓滿完成社會救助審計整改、低保、特困人員提標和生活補貼發放工作,有序推進低保擴面工作,困難群眾識別更加精準、救助更加及時、保障更加有力、政策更加公平公開,充分發揮社會救助兜底保障作用,助力穩住經濟大盤。2022年,全縣共有城鄉低保11345戶17225人、特困供養人員1270戶1448人,發放救助資金8835萬元;增發一次性生活補貼17827人178.27萬元;將已脫貧人口、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突發嚴重困難戶納入保障13257人;實施臨時救助780人,發放救助金201.2萬元;探訪特殊困難群眾8000余人次;通過政府救助平臺辦理低保、特困、臨時救助1263件,辦結率100%。
(十一)養老服務質量全面提高。加快推進龍新、平達、龍江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建設力度,做好龍山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和兒童福利院建設項目用地手續審批和實施工作,完成龍山鎮適老化家庭改造建設項目;深入開展特困分散供養人員、留守老人等特殊困難群體探訪工作;做好打擊整治養老服務領域詐騙風險隱患防范化解工作;認真落實“養老惠民陽光”工程惠民實事;組織開展養老護理、等級評定、能力評估師、機構管理員培訓,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抓好縣鄉敬老院消防、食品、自建房、地質災害等安全工作,做細做牢做實疫情防控工作,著力打造平安院區。2022年,完成養老項目投資1520萬元,新購置護理型床位185張,實施適老化家庭改造建設40戶,開展養老服務培訓8期165人次,開展養老服務領域詐騙防范宣傳教育12期12000余人次,簽訂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照料服務協議1310份,簽訂率100%。
二、存在不足
一是思想認識還不夠到位,發展不平衡;二是民政法規政策眾多,需要不斷加強宣傳學習;三是民政工作量很大,需要進一步加強執法隊伍建設。
三、下步工作計劃
一是加強法治建設組織領導。壓實領導小組責任,將法治民政建設作為一項全局性、基礎性、系統性工程來建設。不斷強化法治觀念,充分認識法治民政建設的重要性,主動轉變認識,將法治民政作為整個民政工作的基礎理念,不斷完善領導有力、組織健全、任務明確、責任到人的工作機制,針對民政執法、普法及法律服務等各個環節,在人財物方面進行保障和傾斜,解決在法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難題。積極加強法治建設重要性的宣講,糾正認識偏差,引導重視和促進,形成全局參與、人人有責、合力推動的工作格局。二是加大法制建設監督力度。堅持按法律辦事,按制度辦事,按規矩辦事,進一步完善依法、科學、民主決策機制,建立健全依法行政各項規章制度,用制度管安全、管事、管人。三是加大法治建設宣傳力度。常態化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法治宣傳活動,營造干部依法、懂法,全民守法、學法的法治氛圍。推進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目標精準化,以群眾需求作為法治宣傳出發點,需要什么就針對性宣傳什么,滿足群眾特殊化、多樣化和精細化的法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