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65-2-/2019-0919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教育體育局 |
| 公開目錄 | 部門決算 | 發布日期 | 2019-09-19 |
| 文號 | 瀏覽量 |
龍陵縣教育局(本級)2018年度部門決算
第一部分 龍陵縣教育局(本級)概況
一、 主要職能
二、部門基本情況
第二部分 2018年度部門決算表
一、 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二、收入決算表
三、支出決算表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八、財政專戶管理資金收入支出決算表
九、“三公”經費、行政參公單位機關運行經費情況表
第三部分 2018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項及相關口徑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二、國有資產占有情況
三、政府采購支出情況
四、部門績效自評情況
(一)項目績效自評報告
(二)項目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五、其他重要事項情況說明
第五部分 名詞解釋
第一部分 龍陵縣教育局(本級)概況
一、主要職能
(一)主要職能
1.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擬訂全縣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起草或擬定地方性教育規范性文件并監督實施。
2.負責各級各類學校的統籌規劃和協調管理,按照學校設置標準提出學校設置建議;指導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負責教育基本信息統計、分析和發布。
3.負責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促進教育公平,指導全縣幼兒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技術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和廣播電視教育;會同有關部門管理、指導、協調各鄉鎮教育工作。
4.負責指導各級教育教學改革工作。指導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指導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教學研究;指導縣城和農村的教育綜合改革。
5.指導教育督導工作,組織和指導對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掃除青壯年文盲工作的督導檢查和評估驗收工作,指導基礎教育發展水平、質量的監測工作;監督、檢查各級各類學校對國家教育方針政策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情況。
6.負責組織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發展與改革工作,負責全縣職業教育的統籌與規劃、綜合協調和宏觀管理,制定職業教育教學指導文件,指導職業教育改革、教材建設職業指導。
7.負責本部門教育經費的統籌管理,統籌安排全縣教育經費附加、教育專項經費;會同有關部門檢查、指導各鄉鎮、各學校教育事業經費的安排和使用情況;監督鄉鎮各學校、直屬各單位財務收支;負責全縣中小學的行政監察工作;負責全縣中小學和教育單位房舍普查、危漏校舍改造、校舍建設;負責中小學收費管理工作;實施家庭困難學生資助工作。
8.指導全縣各級各類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德育工作。指導各級各類學校的體育衛生、藝術教育、國防教育工作。指導全縣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協助抓好共青團和少先隊組織的教育培訓工作。
9.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縣屬職業學校及公民辦高中招生計劃;負責組織初、高中畢業生會考;負責師范類院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管理學歷教育及其考試工作;負責組織成人自學考試、專業證書考試和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工作;歸口管理學歷教育及其考試工作。
10.主管教師教育工作,組織全縣各類學校教師開展繼續教育和全面實施教師資格制度,統籌規劃教育系統人才隊伍建設工作;負責中小學校教師資格認定、申報和教職工資源的配置,優化各鄉(鎮)教師隊伍結構;負責縣屬各類學校教職工考核、專業技術職務的評審、獎懲和勞動工資業務工作;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和規定,負責中小學校和局屬單位的領導干部考察、選拔、任用。
11.負責執行國家語言文字工作的方針、政策,組織實施國家制定的語言文字規范和標準并協調監督檢查;組織開展我縣教育對外交流與合作工作;指導縣域教育學會、協會等社團組織工作;指導全縣教育信息化工作。
12.負責教育系統治安環境綜合治理和學生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處置突發事件。
13.承辦縣委、縣人民政府和上級機關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2018年度重點工作任務介紹
1.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深入實施“人才興縣”戰略
一是貫徹落實文件精神。認真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省委、省政府印發的《關于深化新時代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精神。省委、省政府在教師節前決定表彰獎勵500名鄉村學校從教20年以上的優秀教師,我縣3名邊遠山區一線教師受到表彰獎勵,按要求為829名在鄉村從教30年及以上的教師頒發了教育部的榮譽證書。二是抓實校長隊伍建設。選優配強中小學校長,制定了《龍陵縣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工作實施方案》。實施好“名校長”工程,開展好“校長論壇”等活動,2017至2018學年選送了1名完中校長到國外參加培訓。截至目前,全縣共有1名校長被評為云南省中小學名校長,11名校長被評為保山市中小學名校長。三是強化教師隊伍建設。加大教師培訓培養力度,截至目前全縣共有2名教師獲“保山市永昌教學名師”稱號,縣級以上學科帶頭人達101名,骨干教師達479名。四是完善教師補充交流機制。嚴把教師準入關,拓寬招聘渠道,2018年到高校簽約畢業生9人,全縣招考錄用特崗教師58名。制定了《龍陵縣落實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的實施方案》,實行鄉村教師差別化生活補助政策,重點向條件艱苦地區、村完小傾斜,不斷提高鄉村教師待遇。認真實施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建立統一的中小學教師職稱系列并設立正高級教師職稱。通過完善教師補充交流機制,保證了教師隊伍的年齡、專業結構更趨合理,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達99.8%。
2.夯實教育發展基礎,不斷鞏固“均衡發展”成果
2017年12月,我縣的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工作以全省第2名的較好成績順利通過國家督導評估驗收,我們緊緊圍繞驗收取得的成果,不斷鞏固,著力推進各項工作。一是改善辦學條件。2017至2018學年共爭取各類項目資金2.99億元,新建校舍7.33萬平方米,購置中小學教學及信息化設備1480萬元,全面消除了中小學危房。2018年1至8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484萬元,完成目標任務的89.8%,全縣128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20條辦學底線全部達標。二是落實惠民政策。2017至2018學年,撥付“兩免一補”、營養改善計劃、優秀貧困學子獎學金等民生資金共計9985.72萬元,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4578.76萬元。三是加強常規管理。加強對學校規章制度、環境衛生,校容校貌等方面的管理,鞏固好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取得的成果,形成長效機制。以創建“文明學校”等示范校工作為抓手,不斷提升辦學層次。截至目前,全縣共創建綠色學校15校、文明學校22校、民族團結示范校2校、語言文字規范示范校8校。四是均衡配置資源。2017至2018學年共配備中小學音體美器材、實驗設備等57套、教學用計算機494臺,電子白板382套,全縣教育信息化和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高。五是抓實教研教改。開展高考備考、“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等教研教改活動,剖析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探索備考工作有效途徑和方法,為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六是維護校園安全。積極創建“平安校園”。進一步完善學校安全工作機制,廣泛開展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訓,抓好重點部位、重點區域、重點環節的管理,全力維護校園和諧穩定。截至目前,全縣學校共有門衛(保安)64人,監控攝像頭2281個。全縣共創建省級平安校園5校,市級平安校園16校,縣級平安校園61校。
3.激發教育內生動力,著力開拓“跨越發展”局面
一是積極爭取縣委、縣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優化環境促發展。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發展,始終把教育工作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中之重,“優先決策,優先落實,優先發展”,逐步形成“黨以重教為先,政以興教為本,民以支教為榮”的濃厚氛圍。每年定期于教師節期間召開教育工作推進會、于全縣兩會期間召開教育工作座談會。安排部署教育工作,廣泛征求各單位、各部門,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破解制約教育發展的瓶頸問題。2018年1月17日召開了兩會期間教育工作座談會,會后形成了《龍陵縣教育跨越發展實施方案》,目前方案已經以縣委辦公室的文件印發。建立科學系統的評價和激勵機制,修改完善了《龍陵縣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獎勵辦法》,繼續優化教育質量考核指標體系,充分發揮激勵機制的“指揮棒”作用,獎勵教學能手、優秀教育工作者,每年縣財政用于教育教學的獎勵資金近500萬元。
二是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統籌推進教育工作,主動作為激活力。按照“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工作思路,將教育工作與當前縣委、縣政府重點推進的“脫貧攻堅”“四城同創”等重點工作進行深度融合,統籌推進,努力實現“發展教育脫貧一批”。抓實入學保學工作。不斷完善控輟保學機制,建立目標責任管理制度和“雙線”勸返制度。2017至2018學年累計勸返學生15人,小學輟學率控制在0.02%,初中輟學率控制在0.98%,均在國家及省市規定范圍內。抓實精準資助工作。精準兌現各項教育惠民政策,實現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應助盡助全覆蓋無遺漏。抓實政策宣傳工作。不斷擴大教育扶貧政策的知曉率,廣泛發放宣傳《龍陵縣脫貧攻堅相關知識》《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資助政策》等內容,向全縣師生印發宣傳單6萬余份,構建全社會知曉教育扶貧及國家資助政策的工作格局。抓實“東西部協作計劃”。2017、2018兩年共有339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到上海就讀,其中2017年178名,2018年161名。依托縣職中開展就業培訓,2015年以來共培訓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934人次,基本實現“輸出1人,脫貧1戶”的工作目標。
4.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努力實現“爭先進位”目標
緊緊圍繞爭創“全市教育工作爭先進位先進縣”的總體目標,推進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職業教育、特殊教育、民辦教育協調發展。進城務工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農村留守兒童就學得到有力保障,全縣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61.68%,小學凈入學率99.98%,初中毛入學率102.43%,高中毛入學率87.2%,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100%,初中三年鞏固率99.94%,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6.73%。一是改擴建和新建幼兒園,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興辦民辦幼兒園,逐步滿足城鄉群眾子女接受學前教育的需求,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入園難”問題。縣幼兒園晉升為“云南省一級一等示范幼兒園”,進一步夯實了我縣學前教育健康持續發展的基礎。今年9月,縣幼兒園白塔分園,民辦幼兒園小天使幼兒園已正式開班辦學。二是想方設法留住高中優質生源,確保了高考質量逐年穩步提升。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各鄉鎮高度重視招生工作,各鄉鎮積極配合縣教育局招生組的招生宣傳動員,確保了招生工作推進有力,成效明顯。全縣中考前100名留在龍陵就讀的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分別為2012年30人,2013年57人,2014年57人,2015年71人,2016年81人,2017年86人。今年中考全縣前100名中,留在龍陵就讀97人,全縣前300名留在龍陵就讀288人,為歷年來最好的招生成效。三是2018年龍陵教育實現歷史性突破。龍陵一中鄭莉嬌同學以670分位列全省第51名的優異成績被北京大學錄取,圓了龍陵人清華北大的夢想,成為龍陵籍本地就讀學生考取北京大學第一人。2018年全縣高考綜合上線率為100%,一本上線164人,上線率為11.16%,本科上線852人,上線率為58.04%。600分以上人數增至53人,較上年增加37人。中考成績穩中有升,2018年全縣中考500分以上658人,最高分572.5分,500分以上學生所占比例以及520分以上學生所占比例均排名全市第二。綜合各項指標,綜合Z分數為全市第二名,被市教育局表彰為教育教學質量先進縣。
5.深化教育領域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教”進程
一是全面加強黨的領導。以成立縣委教育工委為契機,充分發揮學校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創建“五強五好”學校黨組織。圍繞“五個服務”積極開展“雨城紅燭耀、校園黨旗紅”引領活動,以“黨建+德育”“黨建+隊建”“黨建+團建”“黨建+教師隊伍”等模式,實施紅色引領等“六紅工程”,把黨組織工作融入學校教育教學各項工作中,在學生中形成濃厚的“紅心向黨”氛圍,逐步形成以黨建服務、保障教育事業發展的格局。二是全面加強依法治教。以依法治教引領和推動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加強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等教育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嚴格實行政務公開,對招生考試、教師職稱評聘、教師資格認定、收費項目等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和重要政務決策情況等進行公示公開,依法依規辦理。全面嚴格執行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合理分流學生,破解因擇校而產生的大班額等問題,加大校外培訓機構整治力度,切實減輕中小學生的課業負擔。三是全面加強監督執紀。教育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用實際行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之以恒糾正“四風”,從根本上切實解決師德師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嚴格落實保山市教師“十不準”、龍陵縣教師“六不準”。樹立干部廉潔從政、教師干凈從教的良好形象,嚴格規范教育收費,從源頭上遏制教育亂收費行為的發生,確保學校的各項經費始終處于有效的監管范圍之內。嚴厲查處基建工程、大宗物資采購和教材、圖書、儀器設備采購、人事調動、招生考試中的違紀違法行為。
二、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決算單位構成
納入龍陵縣教育局(本級)2018年度部門決算編報的單位共4個。其中:行政單位1個,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0個,其他事業單位3個。分別是:
1.龍陵縣教育局局機關。
2.龍陵縣教育局教研室。
3.龍陵縣教育局財務核算中心。
4.龍陵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
(二)部門人員和車輛的編制及實有情況
2018年末實有人員編制51人。其中:行政編制24人(含行政工勤編制3人),事業編制27人(含參公管理事業編制0人);在職在編實有行政人員15人(含行政工勤人員4人),事業人員28人(含參公管理事業人員0人)。
離退休人員0人。其中:離休0人,退休0人。
實有車輛編制2輛,在編實有車輛2輛。
第二部分 2018年度部門決算表
(詳見附件)
第三部分 2018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2018年度收入合計12187002.30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12187002.30元,占總收入的100.00%;上級補助收入0.00元,占總收入的0.00%;事業收入0.00元,占總收入的0.00%;經營收入0.00元,占總收入的0.00%;附屬單位繳款收入0.00元,占總收入的0.00%;其他收入0.00元,占總收入的0.00%。與上年對比減少9871492.00元,減少42.81%,主要原因為:
1. 教育費附加。減少收入9822182.79元。
2. 死亡撫恤費。減少收入126600.00元。
3. 創業貸款擔保利息補貼。增加收入20000.00元。
4. 工資福利等支出。增加收入57290.79。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2018年度支出合計13571168.36元。其中:基本支出11520368.36元,占總支出的84.89%;項目支2050800.00元,占總支出的15.11%;上繳上級支出、經營支出、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共0.00元,占總支出的0.00%。與上年對比減少8172264.02元,減少37.58%,主要原因為:
1. 青少年活動中心運行經費,減少支出446610.00元。
2.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驗收經費,減少5000000.00元。
3. 學校建設項目設計、監理等待攤費用及工程欠款。減少
支出41700000.00元。
4. 教研教改培訓、學生活動,減少支出1250000.00元。
5. 食堂設備購置,增加支出1700800.00元。
6. 改善民辦學前辦學條件,增加支出1200000.00元。
7. 郝場小學項目前期規劃費增加3500000.00元。
8. 工資福利等支出,增加523545.98元。
(一)基本支出情況
2018年度用于保障龍陵縣教育局(本級)機關、下屬事業單位等機構正常運轉的日常支出11520368.36元。與上年對比減少6961264.02元,減少37.66%,主要原因:
1.青少年活動中心運行經費,減少支出446610.00元。
2.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驗收經費,減少5000000.00元。
3.學校建設項目設計、監理等待攤費用。減少支出908200元。
4.教研教改培訓、學生活動,減少支出1250000.00元。
5.改善民辦學前辦學條件,增加支出1200000.00元。
6.工資福利]等支出,增加支出523545.98元。
其中,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等人員經費支出占基本支出的79.52%,人均87411元;辦公費、印刷費、水電費、辦公設備購置等日常公用經費占基本支出的20.48%,人均29600元。
(二)項目支出情況
2018年度用于保障龍陵縣教育局(本級)機構、下屬事業單位等機構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務或事業發展目標,用于專項業務工作的經費支出2050800.00元。與上年對比減少1211000.00元,減少37.13%,主要原因:
1. 學前教育發展專項資金,減少支出370000.00元。
2. 學校建設項目設計、監理等待攤費用及工程欠款,減少
支出2509400.00元。
3.專用設備購置,減少支出32400.00元。
4.義務教育食堂設備購置,增加支出1700800.00元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13571168.36元,占本年支出合計的100.00%。與上年對比增加7495181.35元,減少35.58%,主要原因:
1.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驗收經費,減少支出5000000.00元。
2.學校建設項目設計、監理等待攤費用及工程欠款,減少
支出3065981.35元。
3.教研教改培訓、學生活動,減少支出1250000.00元。
4.食堂設備購置,增加支出1700800.00元。
5.改善民辦學前辦學條件,增加支出1200000.00元。
6.郝場小學項目前期規劃費,增加支出3500000.00元。
7.工資福利等支出,增加支出523545.98元
(二)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1.一般公共服務(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外交(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3.國防(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4.公共安全(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5.教育(類)支出12473459.36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91.91%。主要用于工資福利支6579114.00元,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1494684.00元,商品和服務支出2468861.36元,其他資本性支出1930800.00元。
6.科學技術(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7.文化體育與傳媒(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8.社會保障和就業(類)支出1022709.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7.54%。主要用于離退休人員生活補助費10000.00元,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繳費支869317.00元,死亡撫恤費143392.00元。
9.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0.節能環保(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1.城鄉社區(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2.農林水(類)支出7500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55%。主要用于大學生優秀學子補助75000.00元;
13.交通運輸(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4.資源勘探信息等(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5.商業服務業等(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6.金融(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7.援助其他地區(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8.國土海洋氣象等(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19.住房保障(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0.糧油物資儲備(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1.其他(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2.債務還本(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23.債務付息(類)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00%。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 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預算為114636.00元,支出決算為139647.73元,完成預算的121.82%。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決算為0.00元,完成預算的0%;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支出決算為96878.89元,完成預算的118.87%;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為42768.84元,完成預算的129.07%。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數大于預算數的主要原因:
1.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超預算,主要原因是公務用車年限8年,維修費用增加。
2.公務接待費超預算,主要原因是上級檢查、人事檔案整理等未納入預算。
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數比2017年減少3309.13元,下降2.31%。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決算減少0.00元,下降0.00%;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支出決算減少3086.47元,下降3.09%;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減少222.66元,下降0.52%。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減少的主要原因在上年開支的基礎上,厲行節約成本,比上年“三公”經費支出減少。
(二) 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0.00元,占0.00%;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96878.89元,占69.37%;公務接待費支出42768.84元,占30.63%。具體情況如下:
1.因公出國(境)費支出0.00元,共安排因公出國(境)團組0個,累計0人次。
2. 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96878.89元。其中:
公務用車購置支出0.00元,購置車輛0輛。
公務用車運行維護支出96878.89元,開支財政撥款的公務用車保有量為2輛。主要用于教育教學工作所需車輛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等。
3.公務接待費支出42768.84元。其中:
國內接待費支出42768.84元(其中:外事接待費支出0.00元),共安排國內公務接待29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771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教育教學工作發生的接待支出。
國(境)外接待費支出0.00元,共安排國(境)外公務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項及相關口徑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龍陵縣教育局(本級)2018年機關運行經費支出2358861.36元,主要原因為:由于本年度教育費附加減少,所以各項開支有所減少。部門機關運行經費主要用于保障部分重點項目實施、日常辦公業務支出、公務用車運行及維護費支出及公務接待費等。
(1)日常業務辦公費支出,增加243717.83元;
(2)印刷費支出,增加45045.00元;
(3)水費支出,增加6662.11元;
(4)電費支出,增加7968.67元;
(5)郵電費支出,增加66982.00元;
(6)差旅費支出,增加25403.67元;
(7)維修(護)費支出,減少7191578.00元;
(8)會議費支出,減少392.00元;
(9)培訓費支出,減少45598.50元;
(10)公務接待費支出,減少222.66元;
(11)勞務費支出,減少17124.26元;
(12)工會經費支出,減少24634.12元;
(13)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支出,減少3086.47元;
(14)其他交通費用支出,減少193950.00元;
(15)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減少11893.50元;
(16)辦公設備購置費支出,增加120000.00元;
2.部門機關運行經費主要用于:
(1)日常辦公支出,1271817.48元;
(2)印刷費支出,45045.00元;
(3)水電費支出,19877.29元;
(4)郵電費支出,85309.60元;
(5)差旅費支出,95694.00元;
(6)維修(護)費支出,3402.00元;
(7)會議費支出,68101.50元;
(8)培訓費支出,235400.30元;
(9)公務接待費支出,42768.84元;
(10)勞務費支出,73635.74元;
(11)工會經費支出,90930.72元;
(12)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支出,96878.89元;
(13)辦公設備購置支出,230000.00元。
二、國有資產占用情況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龍陵縣教育局(本級)部門資產總額10169000.45元,其中,流動資產2163315.65元,固定資產8005684.80元,對外投資及有價證券0.00元,在建工程0.00元,無形資產0.00元,其他資產0.00元(具體內容詳見附表)。與上年相比,本年資產總額減少1323275.09元,其中;流動資產減少1333075.09元,固定資產增加9800.00元,對外投資及有價證券增加(減少)0.00元,在建工程增加(減少)0.00元,無形資產增加(減少)0.00元,其他資產增加(減少)0.00元。處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賬面原值0元;處置車輛0輛,賬面原值0元;報廢報損資產0項,賬面原值0元,實現資產處置收入0元;出租房屋0平方米,賬面原值0元,實現資產使用收入0元。
三、政府采購支出情況
2018年度,部門政府采購支出總額5230398.89元,其中:政府采購貨物支出5223626.00元;政府采購工程支出0元;政府采購服務支出6772.89元;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0元,占政府采購支出總額的0%。
四、部門績效自評情況
(一)項目績效自評報告
項目一:
1.項目名稱:龍陵縣龍山鎮赧場小學遷建
2.項目基本情況:規劃新建校舍總面積1.8萬平方米,建設體育場地面積1.9萬平方米;建設學校大門1道,學校圍墻、場地硬化,道路建設、護坡擋墻及綠化等附屬工程施工圖設計。
3.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嚴格按照要求,實事求是,統籌管理,明確具體項目實施步驟,確保了項目進度和資金使用的實效。
加強專項資金管理和監督檢查,確保專款專用,防范風險,杜絕違法違紀行為,公布舉報電話,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4.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項目資金情況
項目資金到位情況。根據《龍陵縣發展和改革局龍
陵縣財政局關于下達2018年重點項目前期工作經費的通知》,縣級下達規劃新建校舍總面積1.8萬平方米,建設體育場地面積1.9萬平方米;建設學校大門1道,學校圍墻、場地硬化,道路建設、護坡擋墻及綠化等附屬工程施工圖設計35萬元。2018年縣級下達龍陵縣龍山鎮赧場小學遷建施工圖設計350000.00元,已全部用于支付龍陵縣龍山鎮赧場小學遷建施工圖設計。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資金使用合規,無截留、挪用等現象,資金使用效益明顯。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加強資金管理,建立健全科學、規范的項目資金使用管理規定和資金支付管理制度,嚴格按照管理規定和制度執行,規范資金使用。
(2)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①產出指標完成情況。已經基本完成規劃新建校舍總面積1.8萬平方米,建設體育場地面積1.9萬平方米;建設學校大門1道,學校圍墻、場地硬化,道路建設、護坡擋墻及綠化等附屬工程施工圖設計。
②效益指標完成情況。通過項目的實施,讓學校校舍安全、學生生活及學習環境得到進一步的改善,也為推進素質教育奠定了堅實基礎,規范了學校管理。
③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在對滿意度調查中,政策滿意度達90%,超過計劃目標。
五、主要經驗及做法、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1)主要經驗及做法:
通過推進“龍陵縣龍山鎮赧場小學遷建項目”施工圖設計,為下一步龍陵縣郝場小學遷建項目的實施奠定了基礎,為向上級爭取項目資金做好了前期工作。
龍陵縣龍山鎮赧場小學遷建項目的實施能解決縣城就學
難的問題,為我縣創建“義務教育發展優質均衡縣”,改善小學到基本辦學條件標準提供了強力支撐。
(2)存在的問題:
“龍陵縣龍山鎮赧場小學遷建項目”施工圖設計前期工作已完成,急需解決土地問題,使項目能順利實施,解決城區就業難的問題。
(3)建議及下一步的打算:
我縣將積極解決土地問題,向上爭取項目資金,使項目盡快落地,改善辦學條件、完善師資配備、加強教育管理、提高教育質量,加快教育高位優質均衡特色發展,積極創建優質均衡縣,促進學校內涵提升、品質發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不斷開創全縣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
6.績效自評結果:根據評價指標逐項自評,自評分92分,評價等級為優秀。
項目二:
1.項目名稱:農村義務教育營養改善計劃食堂設備設施獎補資金
2.項目基本情況:農村義務教育營養改善計劃食堂設備購置1911030.00元,解決農村義務教育學生35669人,食堂46405平方米設備不足的問題。
3.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嚴格按照要求,實事求是,統籌管理,明確具體項目實施步驟,確保了項目進度和資金使用的實效。
加強專項資金管理和監督檢查,確保專款專用,防范風險,杜絕違法違紀行為,公布舉報電話,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4.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2)項目資金情況
項目資金到位情況。根據《龍陵縣財政局關于下達
2017年農村義務教育營養改善計劃學校食堂設備設施獎補資金的通知》,上級下達農村義務教育營養改善計劃學校食堂設備設施獎補資金170.08萬元,通過龍陵縣政府中心公開招標采購1911030.00元,解決全縣10個鄉(鎮)義務教育學校食堂設備不足問題。下達農村義務教育營養改善計劃學校食堂設備設施獎補資金,已全部用于采購學校食堂設備設。
②項目資金執行情況。資金使用合規,無截留、挪用等現象,資金使用效益明顯。
③項目資金管理情況。加強資金管理,建立健全科學、規范的項目資金使用管理規定和資金支付管理制度,嚴格按照管理規定和制度執行,規范資金使用。
(2)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①產出指標完成情況。已經完成1911030.00元食堂設備采購并安裝完成,解決農村義務教育學生35669人,食堂46405平方米設備不足的問題。
②益指標完成情況。通過項目的實施,讓學校食堂、學
生生活及學習環境得到進一步的改善,也為推進素質教育奠定了堅實基礎,規范了學校管理。
③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在對滿意度調查中,政策滿意度達90%,超過計劃目標。
五、主要經驗及做法、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1)主要經驗及做法:
通過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營養改善計劃學校食堂設備設施獎補資金”,為下一步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食堂“六T”建設奠定了基礎。
龍陵縣農村義務教育營養改善計劃學校食堂設備設施獎補資金的實施,解決了學生食堂設備不足的問題,提高了食堂設備使用效率,改善學生生活環境,提高了學校辦學條件。
(2)存在的問題:
“農村義務教育營養改善計劃學校食堂設備設施獎補資金”的實施,由于資金在12月下達,不能在當年實施,只能在下一年實施。由于我縣是貧困縣,學生食堂基礎設施落后,現有設備還不能滿足學生食堂需求,上級能給予更多幫助。
(3)建議及下一步的打算:
上級資金指標應及早下達,方便教育局及時進行部署規劃,能在當年內實施。我縣將做好食堂設備設施招投標前期工作,資金下達后,我縣將積極進行招投標,改善辦學條件、完善師資配備、加強教育管理、提高教育質量,加快教育高位優質均衡特色發展,積極創建優質均衡縣,促進學校內涵提升、品質發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不斷開創全縣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
6.績效自評結果:根據評價指標逐項自評,自評分93分,評價等級為優秀。
(二)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1.投入目標考核評分完成情況
(1)基礎工作管理方面:一是領導重視,本年度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作出批示并召開專題會議部署,本項自評分為1分;二是責任明確,明確了負責此次預決算績效管理工作人員和工作職能,本項自評分為1分;三是制度建設,制定了指導本單位預決算績效管理工作的制度及辦法,本項自評分為2分;四是指標體系,建立了本單位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個性指標體系,建立了本單位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個性指標體系,本項自評分為2分;五是智庫建設,建立了本單位專家庫并實行動態管理,本項自評分為1分;六是宣傳培訓,組織了本單位預決算績效管理業務培訓和學習,利用網絡形式宣傳預決算績效管理工作,創造了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本項自評分為3分;七是信息公開,本單位能及時按要求發布本單位預決算績效年度報告和公開本單位預決算績效相關信息,本項自評分為2分。
(2)績效目標管理:一是申報規范,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向縣財政局報送績效目標,并組成審核組對績效目標進行了充分論證和審核,本項自評分為5分;二是申報質量,申報的績效目標符合規定的格式要求,內容完整,申報績效目標內容指向明確、細化可行,本項自評分為8分;三是管理規范,按要求認真填報本單位整體支出績效目標,并開展省、市對下級單位專項轉移支付績效目標管理,本項自評分為7分。
(3)績效跟蹤管理:一是范圍和規模,能夠按要求做好績效跟蹤管理工作,本項自評分為1分;二是跟蹤質量,能夠定期報送本單位績效跟蹤信息并進行匯總分析,能夠保證本單位所實施項目績效目標的如期實現,并對偏離本績效目標、預期無效項目及時提出糾正和調整意見,本項自評分為6分。
(4)績效評價管理:一是范圍和規模,能夠按照《龍陵縣財政局關于印發〈龍陵縣縣級部門財政支出績效自評暫行辦法〉的通知》(龍財發〔2017〕74號)要求規定的范圍開展單位項目支出績效自評,本項自評分為6分;二是報送要求,能夠及時完成績效評價工作并能按時報送績效評價報告,本項自評分為4分;三是報告質量,能夠按照《龍陵縣財政局關于印發〈龍陵縣縣級部門財政支出績效自評暫行辦法〉的通知》(龍財發〔2017〕74號)要求,績效評價報告格式規范、各項內容完整,績效評價中的各項指標明確,相關數據齊全、標準清楚,評價結論客觀合理,績效評價報告中對問題分析全面深入,所提建議針對性強,本項自評分為7分;四是評價創新,開展了政策制度評價工作,本項自評分為2分。
(5)結果應用管理:一是反饋與整改,能及時反饋評價結果,落實評價整改情況,本項自評分為4分;二是結果應用,能夠及時將評價結果報送縣委、縣政府,并將績效評價結果作為編制單位下一年度預算的重要依據,加強內部控制,完善項目管理,建立了本單位績效問責機制,能夠按時向縣財政局報送評價結果整改落實情況,并將評價結果作為對所屬預算單位考核的依據,本項自評分為14分。
(6)附加項,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及時、規范的報送績效評價所需的考核材料,并積極配合好縣財政局開展績效再評價工作,能夠積極參與縣財政局組織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共建工作,并能按時完成相關材料的報送,本項自評分為5分。
我局按照績效目標設定,選用了評價指標的評價方法,針對項目資金的投入、組織實施過程的管理和產出效益進行了綜合評價。本次評價主要采用比較法,認為項目總體完成情況良好,項目自評81分。
2.項目評價工作情況
(1)我局領導高度重視此次項目評價工作,開展了績效監控工作,促進了評價具體工作的落實。對具體工作作了周密部署,統籌協調各方面力量,把績效監控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并將其作為加強自身財務建設,提高項目資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切實抓緊抓好。
(2)精心組織,密切配合。充分認識和發揮自身預算績效管理作用,理順工作機制,制定具體措施,形成工作合力,切實做好本部門的預算績效監控工作。明確了各股室責任,確定專人,將項目績效運行工作責任落到實處。在具體工作中,做到各相關預算部門、股室的溝通、協調和聯系,共同配合,促進績效監控工作的規范、有序、順利開展。
(3)積極工作,穩步推進。財政支出項目績效監控是一項全新的工作,各相關股室都能認真對待,積極探索建立適合本部門實際的績效運行跟蹤監控管理機制,認真做好績效監控工作。
3.其他需說明的情況:部門績效自評情況詳見附表(附表10—附表14)
五、其他重要事項情況說明
無
六、相關口徑說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員經費包括工資福利支出和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務支出、其他資本性支出等人員經費以外的支出。
(二)機關運行經費指行政單位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除人員經費以外的基本支出。
(三)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文件及部門預算管理有關規定,“三公”經費包括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指單位工作人員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費,指單位公務用車車輛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指單位按規定保留的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用車指用于履行公務的機動車輛,包括省部級干部專車、一般公務用車和執法執勤用車;公務接待費,指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費用。
(四)“三公”經費決算數:指各部門(含下屬單位)當年通過本級財政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結轉結余資金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和公務接待費支出數(包括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詞解釋
一、財政撥款收入:指本級財政當年撥付的資金。
二、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財政撥款收入”、“事業收入”、“事業單位經營收入”等以外的收入。主要是上級和其他同級部門補助收入等。
三、上年結轉: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結轉到本年仍按原規定用途繼續使用的資金。
四、結轉下年:指以前年度預算安排、因客觀條件發生變化無法按原計劃實施,需延遲到以后年度按原規定用途繼續使用的資金。
五、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人員支出和公用支出。
六、項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為完成特定行政任務和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支出。
七、歸口管理的行政單位離退休(科目代碼2080501):指行政單位離退休人員的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
八、三公經費:是指縣用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反映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反映單位公務用車車輛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及租用費、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接待費反映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