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65-2-/2017-0113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教育體育局 |
| 公開目錄 | 通知公告 | 發布日期 | 2017-01-13 |
| 文號 | 瀏覽量 |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中發〔2007〕7號)和其他相關規定,龍陵縣教育局結合具體實際,特制定貫徹落實《學校衛生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實施方案。
一、主要目標
(一)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二)通過學校、家長及社區間健康信息的傳播與溝通,促進學生健康行為的養成、身體素質的提高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養成。
(三)加強干預措施,預防并控制學生常見病、傳染病、食物中毒和某些危險行為的發生。
二、工作原則
(一)加強政策改革,營造支持性環境。制定健康促進的策略和規章制度;動員各部門、社區和家長參與、強化、協調健康促進組織的發展。
(二)開發人力資源,保證有效管理。爭取各級領導對開展“健康促進學校”工作的關心和支持;增強和保持學校內外開展健康促進活動人員的能力;改善“健康促進學校”的管理,加強指導和評估。
(三)強化干預活動,改變不良行為。開展一系列以學校、家長和社區為基礎的健康促進干預活動,降低危險因素和預防學生常見病及意外傷害的發生。
(四)開展監測、評價活動。加強學生常見病、意外傷害的行為危險因素監測,改進獲得資料途徑的方法。分析學生健康發展趨勢,研究和改進干預策略。
三、工作要求
(一)組織建設。完善的組織建設是實施“健康促進學校”的關鍵和前提。
1、成立健康促進領導小組,明確各部門職責分工,有專人負責。
2、至少按每30個班級配置一名專職衛生保健人員。
3、制定“健康促進學校”有關規章制度。
4、學年工作計劃包括健康促進內容。
5、將衛生經費納入核定的年度教育經費預算。
(二)政策保障。政策保障是實現目標的根本,它影響著學校的行動及資源的分配。需要根據國家和地方有關法規、規章制定學校內相應的規定。
1、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小學生每天不超過6小時,中學生每天不超過8小時。
2、體育鍛煉:學生在校保證每天1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
3、建立學生健康檔案,定期組織學生體驗。
4、建立必要的學校衛生規章制度。
5、制定學校傳染病預防控制制度(含免疫接種和傳染病暴發的應急措施)。
6、制定并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和合理膳食營養的規定,同時落實相應的實施措施。
7、制定學生不吸煙、不酗酒等有關規定。
8、有意外傷害防治措施。
(三)物理環境。學校物理環境是指學校的建筑、設備、活動場所和學校周圍的環境。
1、學校的建筑和設施符合國家有關學校建筑設計的規范和學校衛生標準;教室的采光、照明應符合《中小學校教室采光和照明衛生標準》;黑板無裂縫、無反光、無眩光;有安全清潔的飲用水和生活用水;廁所有足夠的蹲位;衛生室達到優秀標準。
2、保持學校環境清潔衛生。學校環境衛生有專人負責,有定期清掃檢查制度;教學用房和宿舍整潔;校園無亂丟廢棄物、無煙頭、無痰跡、無亂寫亂畫;廁所清潔,有消毒措施;定期組織學生參與社會衛生清潔等公益活動。
(四)社會環境。學校的社會環境是指教職員工之間、學生之間、師生之間三者的綜合關系。
1、創造相互關心、信任和友好的學校環境氛圍,樹立良好的校風。制定校訓,并展示良好的校風;制定學生參與學校管理的措施;對特殊困難的學生提供適當的支持和幫助。
2、注重學生心理和個性的良好發展。不歧視學習困難和有某些不良行為的學生;學校開展心理咨詢活動,為有需求的學生提供幫助;理解與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興趣愛好,組織學生開展課外興趣活動。
(五)社區關系。社區關系是指學校、學生家庭和社區之間的關系。
1、學校與社區。學校在開展健康促進活動中應爭取社區的支持與參與;學校每年組織學生在社區范圍內開展與健康促進有關的活動。
2、學校與家庭。定期開設“家長學校”或召開學生家長會,提供學生健康信息,督促家長為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和提高健康水平提供必要的條件;鼓勵家庭積極參與健康促進學校的活動。
3、社區與學校。社區應支持并參與健康促進學校活動,創導并維護良好的學校周圍環境;社區范圍內煙草銷售商店應做到不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煙;配合公安部門為學生交通安全和校園治安提供服務。
(六)個人健康技能。學生健康技能是指通過健康教育課程及其它活動,獲得與年齡段相符的衛生知識和技能,使他們在促進健康方面更具自主性和責任感。
1、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條件。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專項活動和衛生宣傳活動;學校應備有衛生保健機構提供的各種相關的健康教育資料。
2、培養學生有益于健康的習慣和技能。學生健康教育知識知曉率達95%以上;堅持眼保健操制度,正確率達98%以上;保健牙刷使用率和及時更換率達98%以上;吸煙率、酗酒率為0;掌握合理營養常識,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個人衛生做到頭發、衣服整潔,手、面、耳、頸干凈;掌握處理突發事件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具有與他人進行交流和保持良好情緒的技能,并懂得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保護自己;掌握青春期性衛生知識、防制STD/AIDS基本知識以及拒絕參與并能勸阻他人吸煙、酗酒、吸毒的技能。
3、積極鼓勵學生參與課外健康促進活動。學生每學期至少參加一次課外健康促進活動(含家庭或社區活動)。
(七)健康服務。學校健康服務是指學校組織各級醫療衛生保健機構為學生提供基本衛生保健服務,保障并促進學生的健康。
1、定期對學生進行健康體檢,建立健康檔案。學生體質健康卡健全;對學生體質健康檢查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2、開展學生常見病綜合防治。學校有常見病防治計劃和措施;各病種發病率低于本區平均水平(特殊情況除外);因病缺課率低于5%。
3、開展免疫接種。開展有關預防傳染病免疫接種的宣傳教育工作;常規計劃免疫接種率達100%;計劃免疫憑證入學率達100%。
三、加強自查,認真總結
各類學校(園)每年12月要認真進行貫徹落實《條例》的自檢自查,分析研究并找出學校存在問題和不足,全面的進行年終工作總結,并將總結和分析報告進行存檔管理。
每年常規開展工作要求(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宣傳發動(1月、2月、3月)
1、制定方案
2、啟動
3、培訓
第二階段:開展活動(結合下列節日有針對性的開展活動)
全國愛耳日[03.03]
全國學生營養日[05.22]
國際牛奶日[05.23]
世界無煙日[05.31]
全國愛眼日[06.06]
國際禁毒日[06.26]
國際愛牙日[09.20]
世界精神衛生日[10.10]
國際盲人節[10.15]
世界傳統醫藥日[10.22]
感恩節[11.28]
世界艾滋病日[12.01]
世界殘疾人日[12.03]
第三階段:年終工作總結。
龍陵縣教育局
2017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