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65-2-/2018-0116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教育體育局 |
| 公開目錄 | 部門文件 | 發布日期 | 2018-01-16 |
| 文號 | 瀏覽量 |
各縣直學校、中心學校,局機關各股(室)、站、中心:
現將《龍陵縣教育局2017年工作總結及2018年工作計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附件:龍陵縣教育局2017年工作總結及2018年工作計劃
龍陵縣教育局
2018年1月16日
(此件公開發布)
附件
龍陵縣教育局2017年工作總結及2018年工作計劃
一、2017年全縣教育基本情況
2017至2018學年,全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08校,其中完全小學111校;普通中學17校(完全中學4校,初級中學13校);教師進修學校1校,職業高級中學1校,幼兒園77所(其中社會力量辦園2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全縣共有學生53358人,其中:小學生25044人(其中送教上門8人),初中生11434人,普高生4976人,職高生3378人,在園(班)生8416(其中在園7594人),特教在校生110人(其中送教上門37人)。有教學班1462個,其中:小學872個,初中255個,普通高中91個,學前教育237個,特教7個。小學凈入學率99.98%,初中毛入學率102.43%,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61.68%,高中毛入學率87.2%,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100%,初中三年鞏固率99.94%,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6.73%。
全縣共有教職工3300人,有各類學校專任教師3048人,其中:小學教師1580人,初中823人,高中327人,職中128人,幼兒教師157人,特教13人,教師進修學校20人。
全縣各級各類學校占地面積1618711平方米,分別為:小學757111平方米,普通中學669785平方米,職中92106平方米,幼兒園88424平方米,進修學校3285平方米,特殊學校8000平方米。
全縣各級各類學校校舍面積586527平方米,其中當年新增校舍56840平方米。分別為:小學260203平方米,普通中學204000平方米;職中39242平方米;幼兒園47389平方米;進修學校2987平方米,特殊學校2706平方米。
全縣當年排除危房44695平方米,其中:小學4953平方米,普通中學30798平方米,職中5762平方米,幼兒園3182平方米。排除后全縣已無危房,全部校舍均為安全校舍。
二、2017年工作開展情況
(一)注重謀篇布局,明確辦學目標
近年來,龍陵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發展,始終把教育工作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中之重,“優先決策,優先落實,優先發展”, 逐步形成“黨以重教為先,政以興教為本,民以支教為榮”的濃厚氛圍。緊緊圍繞爭創“全市教育工作爭先進位先進縣”的總體目標,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深入實施“人才興縣”戰略,全縣教育事業健康持續快速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是謀劃好開局,強化安排部署。縣委、縣政府每年定期召開教育工作推進會、座談會,安排部署教育工作,廣泛征求各單位、各部門,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破解制約教育發展的瓶頸問題。二是謀劃好過程,深化掛鉤幫扶。在推進教育發展的過程中,縣級四班子領導和縣直部門積極深入聯系掛鉤學校,竭力為教育辦實事、辦好事。鄉村兩級和社會各界關心支持教育,為學校和師生解決實際問題,全縣尊師重教氛圍日益濃厚。三是謀劃好結果,優化考核機制。實行政府、教育雙線目標考核責任,加強對考核結果的運用,落實教育教學獎勵制度,不斷優化獎勵辦法,注重對符合獎勵條件的學生所就讀過的高中、初中、小學等不同學段的學校進行獎勵,力求做到統籌兼顧,著力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形成了全縣教育一盤棋的格局。
(二)落實基礎保障,提升辦學水平
一是教育惠民有保障。不斷加大投入,及時撥付各類惠民資金。2017年撥付學前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助學金89.49萬元,惠及幼兒2983人次;撥付“兩免一補”資金4337.144萬元,惠及學生3.57萬人次;撥付普通高中助學金348.35萬元,惠及學生1935人次,從2016年秋季實施普通高中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免學雜費,2017年共撥付166.81萬元,惠及學生3956人次;撥付職業高中助學金395.5萬元,惠及學生0.3955萬人次;減免中職學生學費594.6萬元,惠及學生2973人次。2017年共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2137.505萬元,惠及學生2847人;實施家庭經濟困難大學新生入學資助項目,撥付資金3.6萬元,共資助學生66人;發放云南省優秀貧困學子獎學金58萬元,共獎勵大學生116人;2017年共撥付義務教育學校營養餐資金2512.4524萬元,惠及學生35256人次。2014年以來在全市率先實施學前教育階段(含幼兒園)學生營養改善計劃,2017年共投入學前教育階段(含幼兒園)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資金672.16萬元,惠及學前兒童8402人次。
二是辦學條件有保障。2017年全縣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入23172萬元,其中浦發項目15334萬元,全面改薄項目及其他專項項目7838萬元。新建校舍面積5.684萬平方米,排除危房面積4.4695萬平方米,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完成投資26100萬元,完成目標任務23720萬元的110%。進一步加快教育信息化發展步伐,大力實施“三通兩平臺”建設。按照《云南省中小學校教育技術裝備標準》,依托“全面薄改”加強教學設施設備配套建設,2017年新增圖書11.63萬冊,新增計算機942臺,全縣教育信息化和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三是隊伍建設有保障。按照《龍陵縣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工作實施意見》等要求,選優配強中小學校長,實施好“名校長”工程。嚴把教師準入關,圓滿完成了我縣2017年招聘51名特崗教師的招錄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云南省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和《保山市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要求,制定了《龍陵縣落實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的實施方案》,實行鄉村教師差別化生活補助政策,重點向條件艱苦地區、村完小傾斜,不斷提高鄉村教師待遇。認真實施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建立統一的中小學教師職稱系列并設立正高級教師職稱,2017年參評教師共658人。加大教師培訓培養力度,制定了《龍陵縣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規劃(2014—2018年)》,2016至2017學年以“國培”、“省培”計劃和校本培訓等為載體,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培訓教師2397人次,其中:選派4人出國研修,15人參加省級培訓,99人參加“國培計劃”短期培訓,1852人參加“國培計劃”遠程培訓(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培訓),32人參加市級培訓,395人參加縣級培訓。目前,全縣共有2名教師獲“保山市永昌教學名師”稱號,市級以上學科帶頭人達37名,骨干教師達118名。
四是校園安全有保障。強化安全保障,積極創建“平安校園”。進一步完善學校安全工作機制,廣泛開展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訓,加強人防、物防、技防體系建設。高度重視地質、校舍安全監測和巡查,確保師生安全。認真組織開展地質災害、消防應急演練,提升突發事件的應對處置能力。抓好重點部位、重點區域、重點環節的管理,全力維護校園和諧穩定。截至目前,全縣各學校共有門衛(保安)291人,監控攝像頭2275個。全縣共創建省級平安校園5校,市級平安校園16校,縣級平安校園61校。
(三)推進重點工作,夯實辦學質量
一是提升教育質量。高考成績逐年提升,2015年二本、三本和總上線率排名上升至全市第二位。2016年本科上線率位居全市第二,其中:一本上線124人,首次突破百人的大關。2017年高考成績又創新高,全縣高考參考1501人,上線1482人,上線率98.73%,居全市第二。一本上線164人,比去年增40人,上線率10.93%,比去年增加2.51個百分點,居全市第三。本科上線905人,上線率60.29%;??粕暇€577人。上線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居全市第二。
二是推進均衡發展。2017年12月13日,我縣的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工作接受了國家教育督導檢查組的督導檢查。督導檢查組對我縣127所義務教育學校辦學基本標準達標情況、義務教育校際間均衡狀況、縣級人民政府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情況、公眾對本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滿意度等四個方面進行了檢查,我縣的各項指標均達到國家規定的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評估認定標準,順利通過國家督導評估驗收,考核得分96分,在今年全省驗收的45個縣中位居第二。
三是深化體制改革。認真貫徹落實《中共龍陵縣委關于成立中國共產黨龍陵縣委教育工作委員會的通知》(龍委〔2017〕88號)等文件精神,按照縣委的統一安排部署,于2017年8月成立了中共龍陵縣委教育工委,下設15個黨總支,95個黨支部,全縣所有中小學校黨組織關系隸屬縣委教育工委,經過推薦考察300余名學校領導干部,完成了黨組織領導班子的配備。切實加強了我縣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充分發揮學校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統籌抓好黨建與教育教學雙推進,將黨建工作有機融入到教育各項業務工作中??h教育局2017年度黨風廉政建設考核結果為優秀,為爭創“全市教育工作爭先進位先進縣”提供堅強的思想和組織保障。
四是推動教育扶貧。努力實現“發展教育脫貧一批”,資金、項目、師資等教育資源向貧困地區傾斜,向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傾斜,加快貧困地區教育事業發展。通過爭取項目資金、開展師資培訓、落實惠民政策、培養技術人才、抓好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等各項措施,著力改善了辦學條件,保障了貧困山區的師資力量,提升了普通高中教育以及職業教育的質量,不斷擴大貧困家庭學生升學率、就業率,教育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作用更加突出。逐步實現“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接受到良好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脫貧目標。
五是加強教研教改。認真開展好“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等教研活動,借助“十二五”期間16個已結課題的研究成果,開展好“十三五”期間第一批7個市級課題的研究工作,通過示范課、研討課、競賽課等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加強備考督查及教學常規檢查,2017年3月對全縣中小學復習備考工作進行督查。針對中考組織了八、九年級初中學業水平模擬考試。針對高考組織高三學生參加1月份全市統測和3、4月份全省兩次統測。通過檢測,剖析教學中存在不足,探索備考工作有效途徑和方法,提高了復習備考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為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統籌各類教育,突顯辦學特色
統籌推進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職業教育、特殊教育、民辦教育協調發展,改擴建和新建幼兒園,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興辦民辦幼兒園,逐步滿足城鄉群眾子女接受學前教育的需求,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入園難”問題。逐步縮小城鄉差距,想方設法留住高中優質生源,確保了高考質量逐年穩步提升,積極推進“校企融合、產教結合”??h幼兒園通過“云南省一級一等示范幼兒園”評估驗收,進一步夯實了我縣學前教育健康持續發展的基礎。
(五)抓實具體措施,鞏固辦學成效
一是抓學習。教育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用實際行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糾正“四風”,踐行“三嚴三實”,著力于“兩學一做”。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市委趙德光書記的“四論一談”、縣委段忠華書記的《深入推進從嚴治黨 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基層黨員干部要練好“三個功夫”》等內容、確保主題教育不走過場,取得實質效果。二是抓管理。制定《龍陵縣教育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常規管理的意見》,精心營造人文氣息濃郁的書香校園,突顯龍陵教育特色、亮點和品牌。努力塑造向上向善的校風、清新活潑的教風、健康濃郁的學風,讓學校時刻充滿生機與活力,成為育人的樂園、溫馨的家園。形成以校訓、校歌、?;諡橹饕獦俗R,“走廊文化”“墻壁文化”“板報文化”為主要形式的校園文化建設。三是抓創建。以創建“文明學?!钡仁痉缎9ぷ鳛樽ナ?,不斷提升辦學層次。不斷加強婦女兒童工作,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2013年以來,全縣共創建綠色學校15校、文明學校20校、民族團結示范校2校、語言文字規范示范校5校,聘任法治副校長130余人次,共評出三好學生2405人次、優秀班干部820人次、先進班集體293班次。龍陵職中被評為省級德育和美育實驗基地示范校,龍山小學被評為市級三生教育示范校。四是抓改革。不斷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切實推進依法治教進程,加強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等教育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嚴格實行政務公開,對招生考試、教師職稱評聘、教師資格認定、收費項目等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和重要政務決策情況等進行公示公開,依法依規辦理。五是抓宣傳。以《龍陵教育信息》、《龍陵教育簡報》、《龍陵教育》為陣地,加大對外宣傳力度,積極營造教育改革發展的良好氛圍,2017年以來,共編制信息、簡報40余期,出版《龍陵教育》4期,增刊1期,發表教師科研論文300多篇。六是抓發展。不斷促進學校內涵發展,提升內生動力,從根本上切實解決師德師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嚴格落實保山市教師“十不準”、龍陵縣教師“六不準”。加強德育工作,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建立健全德育工作規范化、常態化機制。七是抓監督。樹立干部廉潔從政、教師干凈從教的良好形象,嚴格規范教育收費,從源頭上遏制教育亂收費行為的發生,確保學校的各項經費始終處于有效的監管范圍之內。嚴厲查處基建工程、大宗物資采購和教材、圖書、儀器設備采購、人事調動、招生考試中的違紀違法行為。
三、存在問題
一是教學質量總體仍然不高,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優分率、高考一本、二本上線率與全市先進縣區和全省平均水平仍有差距。二是校際之間教育資源配置還不夠均衡,辦學條件有待進一步改善,餐廳、運動場、學生宿舍等配套建設和教學儀器設備配備還不足,部分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和常規管理還不完善。三是教師隊伍建設有待加強,年齡老化、學科結構不合理、數量不足等問題突出。部分特崗、普崗教師為非師范專業的畢業生,其責任心、事業心不強,專業成長較慢,課堂教學效益較低。農村學校音樂、體育、美術學科教師非常緊缺,專職不專業的現象普遍存在,影響了開課的質量。四是學校安全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部分學校安全意識淡薄,痕跡管理不規范,安全保衛人員,安全設施設備不足。
四、2018年工作思路和措施
(一)進一步強化組織引領,加強中小學黨建工作。以成立縣委教育工委為契機,全面推進黨建引領教育工作。一是要厘清中小學校黨組織的職責和任務。充分發揮中小學校黨組織參與討論決定學校發展規劃、重要改革、財務預決算和教學科研、招生錄取、基本建設等方面的重大事項,以及涉及師生員工切身利益的重要問題,保證、監督決策落實,推動學校各項工作順利開展。二是要健全完善中小學校黨建工作的體制機制。進一步明確中心學校和中小學校黨組織關系隸屬于縣委教育工委,接受統一領導,所在鄉鎮、村(社區)黨組織協助管理,推行村、校黨組織結對共建,認真開展黨建互幫、脫貧共促、和諧同構活動,形成“一村聯一校、一校帶一村”的工作格局。三是要全面提升中小學校黨建工作水平。實施以“堅持紅色引領、爭當紅燭先鋒、傳承紅色基因、創新紅色載體、凝聚紅心向黨、打造紅色校園”為主要內容的“雨城紅燭耀、校園黨旗紅”工程,形成比學趕超、創先爭優的濃厚氛圍,全面提升全縣中小學黨建工作水平,實施黨員名師工程、開展黨員育人標兵、黨員示范課活動,建立黨組織班子成員和黨員聯系服務師生員工制度,組織黨員老教師、教學骨干與年輕教師開展結對幫扶。
(二)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全力爭取“全面改薄”、“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國開基金”、“浦發基金”等各種學校建設項目工程。督促加強在建工程進度,著力打造一批標準化學校,進一步明確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各項工作的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數,并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弱什么、強什么”的原則,有條不紊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以問題整改落實為重點,進一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加強學校內部管理。確保不發生重大安全責任事故。進一步營造宣傳氛圍,加大對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重要意義的宣傳力度,推進義務教育從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發展。
(三)進一步落實惠民政策,助推教育脫貧攻堅。認真貫徹落實好精準扶貧“兩不愁三保障”中的教育有保障。一是加大貧困學生資助力度,優先覆蓋貧困村困難學生。實施好“兩免一補”、營養餐等各項教育惠民政策,加大教育惠民資金情況跟蹤監管,真正發揮資金使用效益,實行“兜底”保障。二是大力改善貧困村辦學條件,在項目和資金安排上給予貧困村學校大力傾斜,加大幫扶力度,開展城鄉學校結對幫扶和捆綁發展,讓更多的孩子成人、成才,為脫貧致富夯實基礎。三是開展貧困學生職業教育。根據貧困家庭子女中考成績和意愿,針對性幫助貧困學生選擇適用并且容易就業的職業學校完成職業教育,達到“職教1人、就業1個、脫貧1家”的目標,實現就業脫貧。
(四)進一步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整體辦學效益。一是強化學校治理。認真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安全工作責任制和安全目標責任制,形成科學有效的安全監管體系。建立經常性的干部廉政教育制度,增強廉潔從政、廉潔從教的意識。加強德育工作,加強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教育。二是優化資源配置。認真做好義務教育階段、普高、職高等各學段的招生工作,確保招生任務目標的完成,義務教育階段要嚴格執行免試、劃片、就近入學的規定,緩解“擇校熱”和大班額現象,要采取有效措施,緩解城區學校的就學壓力。充分發揮城關中學與龍陵縣第一中學合并辦學的成果,逐步將龍一中初高中分離,發揮城關初級中學基礎設施資源優勢,進一步擴大龍一中招生規模,促進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鼓勵和支持更多的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舉辦民辦幼兒園,充分利用新建的城南片區錦繡分園,緩解“入園難”的問題,利用龍山小學新建教學樓的有利條件,擴大城區招生規模。
(五)進一步強化管理措施,提高教育質量。加強對生源情況分析,在新學期開學,對全縣初級中學、完中的新生進行摸底,根據生源情況,結合近兩年中高考成績,制定本屆學生三年后的中高考成績目標任務。注重從基礎年級、基礎學科抓起,堅決防止和糾正只抓高中、不重視小學和初中,只抓畢業年級、放松中低年級,只抓高考和會考科目、輕視其它科目的問題,真正把基礎打牢,把底子夯實。加強中高考備考工作,提高復習應考的科學性、針對性和有效性,以一中為龍頭,引領二、三、五中,輻射帶動各初級中學,力爭2018年中高考取得更好成績,高考一本上線率達12%以上,本科綜合上線率達65%以上。
(六)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提升育人水平。以“國培”、“省培”計劃和校本培訓等為載體,加大市級以上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培訓培養力度,年底力爭完成縣級以上教師培訓1500人次以上,三年完成一次教師全員培訓。確保每年新增市級以上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50名以上,爭取各完中每個學科均有3名以上的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職業中學“雙師型”教師達50%以上。
龍陵縣教育局
2018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