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llgaj/20250605-00004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公安局 |
| 公開目錄 | 政府信息公開制度 | 發布日期 | 2025-06-05 |
| 文號 | 瀏覽量 |
為規范我單位政策文件公開工作,主動向社會公開政策文件及政策文件解讀,推進依法行政,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本制度。
一、總體要求
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緊緊圍繞黨中央、省、市、縣重大決策部署,積極主動回應社會關切,保障人民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龍陵縣行政機關政策文件解讀工作實施意見》等法規制度,對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的信息,及時、主動、全面、準確、權威發布,并組織開展政策解讀工作。著力強化政務公開,加大政策解讀力度,將行政機關政策文件公開和政策解讀與有關工作統籌推進,促進政府有效施政和社會和諧。
二、組織推進
政策文件解讀工作堅持“誰起草、誰解讀”的原則。各部門具體負責組織協調、指導推進、監督檢查本部門的政策解讀工作。以政府或政府辦公室名義印發的重要政策文件,由文件起草股室中心組織做好解讀工作。政策文件發布前,積極運用新聞媒體,做好政策宣傳和預期引導,與社會公眾充分有效溝通,增進社會各方對政策出臺重要性、必要性、緊迫性的共識。政策文件發布時,應同步組織開展解讀,利用政務公開平臺和新聞傳播渠道,及時公布政府權威信息和解讀文稿,注重換位思考,采取切實有效的解讀方法,讓人民群眾 “看得見” “聽得懂”“信得過”。政策文件發布后,應密切跟蹤輿情,針對社會公眾重點關切,以及可能出現的誤解誤讀,實事求是、有的放矢開展解讀,主動、及時、持續解疑釋惑,穩定預期。
三、解讀范圍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政策文件,應當進行解讀:
(一) 本部門涉及面廣、社會關注度高、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地方規章。
(二)本部門制定的行政規范性文件。
(三)擬以政府或政府辦公室名義印發的 (其發文編號為 “龍政發”“龍政函”“龍政辦發”“龍政辦函”)或者冠以“經龍陵縣人民政府同意”等字樣以部門名義印發的,不屬于行政規范性文件,但具有管理公共事務作用,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權力義務、切身利益及重大公共利益,社會關注度高,需要廣泛知曉,或專業性強的主動公開文件 (其標題主要含“意見”“措施”“方案”“辦法”“規則”“細則”“計劃”“規劃”“綱要”等字樣的文件)。
(四)其他需要進行解讀的政策文件。
四、解讀流程
政策解讀應按照政策文件與解讀材料、解讀方案同步組織、同步審簽、同步部署的“三同步”要求實施。有各部門在制定政策文件,應當同步謀劃、組織編撰解讀方案和解讀材料。其中,解讀方案主要對解讀工作按階段或進程作具體的部署安排,明確解讀工作的時限、范圍、對象、途徑、內容和重點等;解讀材料主要對政策文件出臺背景、目的意義、政策具體內容及其執行口徑、操作方法等進行解釋說明。提請擬以政府或政府辦公室名義印發的政策文件,或者擬由本部門自行印發、需報同級政府同意的政策文件,在報審政策文件有關材料時,應當一并報送解讀方案和解讀材料,同時送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工作職能部門會簽。無解讀方案、解讀材料的,政府辦公室不予收文、不予辦理。印發的地方政府規章,在規章草案提請政府審議前,由起草部門起草解讀材料、解讀方案,送法制部門補充修改完善后,由法制部門與規章草案一并報送同級政府審定。政府辦公室在報送領導審簽政策文件時,一并報送解讀方案和解讀材料.需提請政府常務會議審議的重要政策文件,解讀方案也一并提請審議。解讀方案一經審定,則按照解讀方案組織實施。其中,地方政府規章和行政規范性文件的解讀材料,報請政府常務會議審議或公開發布前應送同級法制部門審查。
五、解讀方案
開展政策解讀工作,依據解讀方案組織實施。解讀方案由文件起草股室中心組織起草。解讀方案主要包括解讀材料提綱(目錄)、解讀形式、解讀途徑、解讀時間等。解讀方案比較簡單的,可在解讀材料文尾說明解讀途徑和時間。重要、復雜的政策文件,需要長篇解讀的,應在解讀方案中列出解讀材料提綱;需要多篇解讀材料的,應在解讀方案中列出解讀材料目錄。
六、解讀材料
解讀材料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一) 說明政策措施的背景、依據、目標、任務。
(二) 對主要內容,特別是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會組織權力義務、切身利益及重大公共利益,需要社會公眾知悉、執行、配合的條款,說明其具體做法、制定依據及合法性、合理性。
(三)對文件中的關鍵詞、專業術語,以及社會公眾可能誤解、疑問、質疑的內容,進行詮釋。
(四)若涉及辦事的,根據文件內容說明辦事受理單位和地址、聯系方式,辦事條件、資料、程序、時限以及其他注意事項。
(五)若涉及執法事項的,說明執行范圍、執行程序、執行標準等。
(六)屬對原有政策進行修訂的,說明修訂的理由和新舊政策的銜接和差異;屬貫徹執行上級政策的,說明政策措施與上級的異同、特點。政策文件的解讀材料,應當全面、詳盡、準確,語言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確保群眾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避免誤解誤讀。
七、解讀形式
政策解讀應納入政府信息公開目錄。鼓勵結合實際,積極拓展社會公眾喜聞樂見的解讀形式,充分發揮政務公開平臺和新聞媒體傳播渠道的作用,更多運用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等展現方式,全領域、全媒介、全時段、全過程抓好重大政策信息解讀發布,營造正面、良好的輿論氛圍,切實提高政策解讀的針對性、科學性、權威性和有效性.政府常務會議研究確定的重大政策措施出臺后,可通過新聞發布會進行解讀。其中,涉及全局性重大民生問題、社會高度關注的重要政策措施,應當以政府名義召開新聞發布會,及時進行全面解讀發布。
八、解讀途徑
政策文件解讀應當通過多樣化、立體化的傳播渠道開展.積極運 用 政 府 網 站、政 府 公 報、政 府 新 聞 發 布 會、政 府 熱 線(“12345 ”政府熱線)和政務微博、微信、 APP 移動客戶端以及開設在其他第三方平臺上的政務新媒體等政務公開平臺發布政策文件解讀信息,充分發揮廣播電視、新聞網站、新興媒體等新聞傳播渠道作用,擴大解讀信息的受眾面。政府網站是政策文件及其解讀信息公開的權威平臺。政策文件和解讀材料通過政府網站公布的時間,不應遲于其他途徑公開發布。
九、解讀回應
建立健全政務公開中的政務輿情收集、研判、處置和回應機制,密切關注政策文件及其解讀信息公開發布后和政策執行過程中的各方反映,積極與出臺政策文件部門及輿情反映方形成互動。對政策文件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以及出現的政務輿情,應認真研判,主動跟進,必要時可連續解讀,并進一步通過電話等各種方式及時回應,以防止政策文件及其解讀信息因失實失真、言論不當誤導公眾,造成負面社會影響,對涉及民生問題的重要政策解讀,應緊密聯系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實際問題,掌握民意主流,不斷強化形勢分析和政策闡述,增進社會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