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98-6-/2016-0928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工業信息商務科技局 |
| 公開目錄 | 部門決算 | 發布日期 | 2016-09-28 |
| 文號 | 瀏覽量 |
第一部分龍陵縣工信局概況
一、主要職能
二、部門基本情況
第二部分龍陵縣工信局年度部門決算表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二、收入決算表
三、支出決算表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八、“三公”經費、行政參公單位機關運行經費情況表
第三部門龍陵縣工信局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四、“三公”經費決算情況說明
五、其他重要事項及相關口徑情況說明
第四部分名詞解釋
第一部分龍陵縣工信局概況
一、主要職責
(一)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工業和信息化、商貿、科技進步、專利等法律法規及方針政策,研究提出新型工業化發展、商貿流通、科技和技術發展戰略和對策。
(二)擬訂并組織實施產業投資政策建議和工業與信息化重大項目規劃;擬訂國內貿易發展規劃;牽頭擬訂服務發展規劃,會同有關部門擬訂促進服務出口和服務外包發展的規劃;擬訂引導資金投向市場體系建設的政策措施。
(三)按照規定權限負責工業和信息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備案;負責電力行政執法工作;組織協調轄區工業和信息化企業生產要素保障工作。
(四)負責工業和信息化行業、煤炭行業管理;負責鹽業行政管理;負責新興產業的發展組織協調工作;負責企業的治亂減負工作;負責組織企業管理人員培訓、職稱評定工作。
(五)指導中小企業和非公經濟發展,會同有關部門擬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有關政策和措施,推動建立完善服務體系,協調解決中小企業及非公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六)統籌推進信息化工作;負責指導和組織、協調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組織、協調全縣信息網絡安全建設和管理工作。
(七)統一配置和管理無線電頻譜資源,依法監督管理無線電臺(站),協調處理軍地間無線電管理有關事宜,負責無線電電磁環境保護工作,負責無線電監測、檢測、干擾查處,協調處理電磁干擾事宜,維護空中電波秩序,依法組織實施無線電管制。
(八)管理縣級科技“三項費”、科學技術普及經費、科技專項資金和科技發展資金;研究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的措施;提出科研條件保障方面的政策和規劃,推動科技資源的優化配置;強化高新技術產業化及應用技術的開發與推廣工作;審核推薦高新技術企業及項目,指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建設。
(九)管理全縣科技成果、科技獎勵、科技保密、民營科技企業及技術市場工作,指導協調全縣科學技術普及工作,促進科技中介組織的發展,推動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十)負責推進流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流通企業改革、商貿服務業和社區商業發展,提出促進商貿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建議;負責推動流通標準化和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的發展,推動商務領域信用建設,指導商務信用銷售,建立市場誠信公共服務平臺;按照有關規定對特殊流通行業進行監督管理;牽頭協調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
(十一)負責重要消費品儲備管理和市場調控的有關工作,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重要生產資料流通管理;負責建立健全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應急管理機制;監測分析市場運行和商品供求狀況,調查分析商品價格信息,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按照有關規定對成品油流通進行監督管理。
(十二)負責對外貿易、對外經濟合作、境外罌粟替代發展工作;組織實施重要工業品、原材料和重要農產品進出口總量計劃;會同有關部門協調大宗進出口商品,指導貿易促進活動和外貿促進體系建設。
(十三)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和申報口岸(通道)的開放和建設規劃;指導協調口岸(通道)建設,負責推進口岸“大通關”工作;推進口岸通關便利化,協調處置口岸重大突發事件的工作。
(十四)指導電子商務工作,分析研判電子商務發展狀況,提出電子商務發展規劃,促進電子商務發展。
(十五)承辦縣委、縣人民政府和上級機關交辦的其他事項。
行政審批項目,以龍陵縣人民政府公布的行政審批項目目錄為準。
二、2015年重點工作任務介紹
(一)統籌協調,確保工業經濟穩步增長。一是分解細化工作目標。按照縣政府下達的年度工作目標分解細化到各規模以上企業,實施動態跟蹤管理,強化工業經濟運行監測調控不放松。二是深入企業調查研究,努力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針對停產半停產企業,通過深入細致的了解掌握情況,通過多方協調,確保企業及時恢復生產。
(二)合力并進,推動重點項目實施。加大項目前期經費投入,繼續實行省、市、縣三級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和下場辦公協調推進機制。加快園區總體規劃編制步伐,在園區功能定位準確、總體規劃批準的前提下,加快協調入園項目地災、安評、礦場壓覆等前置審批報件。加快資金下達撥付進度。確保資金及時到達項目單位,形成實物工作量。發揮好沉淀資金使用效益,統籌用于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2015年,集中推進了云南品斛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標準產房建設項目、云南永昌硅業股份有限公司2×12500KVA硅鐵爐改造項目、云南永昌鉛鋅股份有限公司深部資源接替改擴建探礦工程等21個項目,其中完工15個項目,正在建設5個。
(三)用活政策,支持企業做強做大。落實省工信委對新納規企業、當期產值增幅達到20%的企業獎勵政策。培育規模以下工業企業成長達規,2015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1戶,新培育7戶。加快批發、零售、餐飲、住宿四大行業發展,對符合條件限上企業落實省市扶持政策,培育限上商貿企業4戶;落實稅費優惠政策。全面落實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煤炭資源稅按照5.5%執行,對完成煤炭轉型升級的企業按照實際征收額的60%給予獎勵。從2015年5月1日起,鐵礦石資源稅按規定稅額的40%征收;引導并組織云南康豐糖業(集團)有限公司通過與第三方合建網絡銷售平臺發生電子商務交易,共交易26000噸白砂糖,實現銷售收入11569萬元,給予云南康豐糖業(集團)有限公司營銷模式創新財政資金補助100萬元。組織實施云南省推進蔗糖產業振興3年行動計劃,全縣完成6.2萬噸國儲和省儲食糖短期工業收儲計劃,給予云南康豐糖業(集團)有限公司食糖短期儲存財政資金補助620.25萬元。
(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激發市場活力。支持創業帶動就業。實施“兩個10萬元”微型企業培育工程,2015年,完成培育200戶微型企業,撥付微型企業培育工程補助資金600萬元,累計帶動就業1600人次。
(五)狠抓節能降耗,資源節約利用再上新臺階。我們認真做好企業2015年度節能降耗工作。2015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綜合能源消費量(等價熱值,下同)74.48萬噸標煤。全力推進節能技改和淘汰落后設備,全面推行電機能效提升工作,鼓勵和引導企業爭取技改專項資金支持,加大技改投入力度。
(六)加快“兩化”融合,促進電子商務發展。大力支持我縣的電子商務發展,為推動服務業重點領域發展,培育、壯大服務經濟,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鼓勵電子商務快速、健康、持續發展。組織電子商務專家開展一次(兩期)電子商務培訓,培訓企業45戶,培訓農村電商人才1000余人次。初步規劃在龍陵縣職業高級中學設立龍陵縣電子商務培訓基地。
(七)落實“兩個責任”,黨的建設有序推進。
1.落實黨委主體責任。按照縣委的統一部署,認真開展好“三嚴三實和忠誠干凈擔當”教育實踐活動,全面收集職工、服務企業和群眾的意見建議,切實對照領導班子的實際撰寫對照檢查材料,開好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總)支部組織生活會和民主評議黨員大會,全面提升黨組織的戰斗力,增強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按照“三化同步”的要求,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持續抓好軟弱渙散黨組織整理轉化工作,選好示范點,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深入開展干部直接聯系服務群眾活動。按照一線工作法,全面完成對幫扶村、社區的黨建工作、經濟發展和貧困群眾的脫貧致富工作的幫助指導,認真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切實維護群眾利益。2015年,工信局走訪、回訪碧寨鄉中寨村貧困戶125戶次,制訂切實可行幫扶計劃。調研龍新鄉勐冒村扶貧工作,收集970份《貧困登記表》,下撥經費5萬元,用于村組織建設,積極向上爭取項目,確保2020年全面同步實現小康。抓好黨員發展管理工作,在基層黨(總)支部青年干部職工中建設一支充滿活力的黨員后備隊伍。工信局黨委完成機關黨支部委員補選、海螺黨支部換屆選舉,發展入黨積極分子10名,預備黨員5名,轉正黨員3名。
2.落實紀委監督責任。加強干部廉政教育、監督和管理,嚴格落實《懲治預防體系建設2013—2017年工作規劃》,加大力度查處違法違紀案件,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認真落實《“六個嚴禁”通知》、認真填寫“五個清單”及《個人廉政風險防控登記表》,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黨委的主體責任和紀檢監察部門的監督責任,嚴格防控廉政風險,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提高工信隊伍廉潔從政能力,保障干部隊伍的安全。
(八)嚴防死守,綜治維穩及平安建設穩步進行。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信訪等工作的決策部署,未發生危害國家安全案件,未發生邪教組織聚集鬧事情況,未發生群體性事件,未發生進京上訪或越級上訪情況,未發生內部人員犯罪、內部人員受治安處罰和惡性刑事案件,未發生安全生產事故,有效維護和諧平安大局。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原則,以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頒布實施為契機,強化宣傳輿論攻勢,提高企業和群眾安全生產意識,制定《2015年開展安全生產工作方案》,明確安全生產目標任務和工作要點,成立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全年共簽訂《2015年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責任書》102份,簽訂了《2015年安全生產“一崗雙責”責任書》3份,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職責,確保履職到位。
三、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決算單位構成
龍陵縣工信局屬一級預算單位,是一個獨立行使行政職能的獨立核算機構,內設機構10個,局領導7人,股室領導10人。
(二)部門人員和車輛的編制及實有情況
部門人員編制28人,其中:行政編制24人,工勤編制4人。2015年末實有在職職工28人,離休1人,退休33人,領遺屬補助5人。實有車輛編制4輛,在編實有車輛3輛。
第二部分2015年度部門決算表
(詳見附件)
第三部門2015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龍陵縣工信局2015年度收入1114.27萬元,比預算增288.56%,主要是各級加大了企業的扶持力度,項目資金增幅提高,項目資金年初預算16萬元,本年決算964.5萬元。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龍陵縣工信局2015年本年支出1501.77萬元,其中:工資福利支出172.78萬元,占總支出的11.51%;商品和服務支出13.13萬元,占總支出的0.97%;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211.86萬元,占總支出的14.1%,其他資本性支出1104萬元,占總支出的73.51%。
(一)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46.41萬元,增72.53%,分別是2011301行政運行支出181.48萬元,增34.6%,2011308招商引資38.4萬元,增4.49倍,2011399其他商貿事務支出25.53萬元,增100%。主要是在職人員工資增、考核獎勵和項目前期費用支出增加。
(二)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78.36萬元,除2080501歸口管理的行政單位離退休支出156.68萬元,增15.24%,2080801死亡撫恤21.69萬元,增100%,主要是離退休人員工資,死亡撫恤增加。
(三)節能環保211能源節約利用支出25萬元,增加支出20萬元,增4倍。
(四)資源勘探信息等支出879萬元,增100%。增加原因主要是本年對小微企業性扶持資金200戶,600萬元;限額商貿企業扶持資金2戶,6萬元;云南永昌鉛鋅公司產品技術認定扶持20萬元。其他補貼260萬元主要用于對工業企業(品斛堂、永昌鉛鋅、永昌硅業以及蔗糖發展支出)的工業發展扶持。
(五)商業服務業等支出33.5萬元,增10.17倍,主要是限額商貿企業扶持資金9戶,27萬元。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2015年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1362.27萬元,占本年支出合計的100%。與上年對比增資659.04萬元,主要原因為本年加大了對企業的扶持力度、基本工資調標、補發調標增資數及實行職務職級并行制度晉升職級。
(二)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1.一般公共服務(類)支出246.41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18.11%。主要用于人員工資及日常工作經費。
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78.36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13.09%主要用于離退休人員工資,死亡撫恤。
3、節能環保支出25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1.84%,主要用于節能環保工作經費。
4. 資源勘探信息等支出879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64.52%,主要用于小微企業性扶持、企業產品技術認定扶持和工業發展扶持。
5、商貿服務業等支出33.5萬元,主要用于限額商貿企業扶持。
四、“三公”經費決算情況說明
龍陵縣工信局2015年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決算總額22.4萬元,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0萬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12.2萬元,公務接待費支出10.2萬元,全年支出中確保決算不超預算。
2015年“三公”經費決算數比2014年決算數減少10.7萬元,減少的主要原因是:我單位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具體情況如下:
(一)因公出國(境)費
2015年龍陵縣工信局因公出國(境)團組0次,出國(境)0人,與上年相比凈減。
(二)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
2015年龍陵縣工信局購置公務用車0輛,年末公務用車保有量4輛,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12.2萬元。其中:購置費0萬元;運行維護費12.2萬元,比上年增加4.27萬元,因單位車輛老化增加了維護費用3.26萬元,其他主要用于保障工作產生的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等支出。
(三)公務接待費
2015年龍陵縣工信局國內公務接待203批次,約2216人,接待費開支10.2萬元,公務接待費比2014年決算減少0.05萬元。
五、其他重要事項及相關口徑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2015年龍陵縣工信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13.1萬元,主要用于日常工作經費。
(二)其他重要事項情況說明
2015年度,我單位發生資產增加1.25萬元,主要是辦公設備、電腦、打印機等購置,均政府采購管理規定辦理相關手續。
(三)相關口徑說明
1.基本支出中人員經費包括工資福利支出和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務支出、其他資本性支出等人員經費以外的支出。
2.機關運行經費指行政單位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經費支出。
3.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文件及部門預算管理有關規定,“三公”經費包括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指單位工作人員公務出國(境)的住宿費、旅費、伙食補助費、雜費、培訓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指單位公務用車購置費及租用費、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用車指用于履行公務的機動車輛,包括省部級干部專車、一般公務用車和執法執勤用車;公務接待費,指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4.“三公”經費決算數指各部門(含下屬單位)當年通過本級財政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結轉結余資金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和公務接待費支出數(包括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
第四部分名詞解釋
我部門無涉及到需要解釋說明的決算相關專用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