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script id="ux5nb"></noscript>
    1. <sup id="ux5nb"></sup>
      <fieldset id="ux5nb"><i id="ux5nb"></i></fieldset>

        黑人av无码一区,日韩伦理片,在线观看中文字幕国产码,色色97,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亚洲,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麻豆,美女黄网站人色视频免费国产,伊在人间香蕉最新视频
        無障礙瀏覽 長者模式 打開適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龍陵縣人民政府
        索引號 01526299-4/20240409-00002 發布機構 龍陵縣發展和改革局
        公開目錄 績效評價 發布日期 2024-04-09
        文號 瀏覽量
        主題詞 其他
        2023年度龍陵縣發展和改革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概況

        1.主要職能。

        (1)擬訂并組織實施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受縣人民政府委托向縣人民代表大會提交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報告。牽頭組織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體系建設,負責縣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區域規劃、專項規劃與國家和省、市發展規劃的統籌銜接。起草縣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有關規范性文件草案。

        (2)負責提出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總體目標、重大任務以及相關政策措施。組織開展重大戰略規劃、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項目等評估督導,提出相關調整建議。

        (3)負責提出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建議,監測預警經濟和社會發展態勢趨勢,提出調控政策建議。綜合協調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牽頭研究經濟和社會發展應對措施。調節經濟運行,協調解決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負責組織全社會重要物資的緊急調度,參與應對有關重大突發事件。

        (4)負責研究全社會資金平衡和財政、金融體制改革等問題。參與擬訂財政、金融等政策,綜合分析財政、金融政策執行效果并提出對策建議。研究提出直接融資的發展戰略和政策建議。牽頭研究全縣財經領域重大問題,提出綜合運用各種經濟手段和政策的建議,負責綜合協調、督促落實全縣財經工作方面的重要事項。牽頭開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5)負責指導推進和綜合協調經濟體制改革有關工作,提出相關改革建議。推動現代市場體系建設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協調推進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會同相關部門組織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和壟斷行業改革。

        (6)負責提出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的戰略、規劃、總量平衡和結構優化政策建議,牽頭推進實施。擬訂并組織實施龍陵主動融入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等國家戰略的規劃和政策。負責龍陵縣參與國際、國內區域合作項目的協調指導工作,擬訂參與國際、國內區域合作的中長期規劃和政策措施。牽頭貫徹執行國家、省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制度。負責全口徑外債的總量控制、結構優化和監測工作。

        (7)負責投資綜合管理,擬訂固定資產投資總規模、結構調控目標、政策及措施。負責銜接平衡需要安排中央和省、市、縣投資及有關重大建設項目的專項規劃,負責對龍陵縣基本建設投資計劃進行統一管理,指導基本建設投資計劃的執行。按照規定權限審批、核準、備案和審核重大項目。按權限審核或上報涉外重大項目。指導上報和協助管理國外貸款項目。規劃重大建設項目和生產力布局。擬訂并推動落實鼓勵民間投資政策措施。按照規定指導和協調招投標工作。

        (8)負責推進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和重大政策,組織擬訂相關區域規劃和政策,負責推進實施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組織擬訂和實施老、少、邊、窮及其他特殊困難地區發展規劃和政策,組織實施易地扶貧搬遷、以工代賑等。協調區域合作。組織編制并推動實施新型城鎮化規劃。

        (9)負責組織擬訂重點產業發展規劃,協調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協調第一、二、三產業發展重大問題并統籌銜接相關發展規劃、計劃和重大政策。協調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協調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組織擬訂并推動實施服務業及現代物流業戰略、規劃和重大政策。綜合研判消費變動趨勢,擬訂實施促進消費的綜合性政策措施。

        (10)負責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會同相關部門擬訂推進創新創業的規劃和政策,提出創新發展和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政策。會同相關部門規劃布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負責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綜合管理,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政策落實,協調產業升級、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等方面的重大問題。負責按照省“數字云南”“數字保山”的發展規劃部署,組織協調推進相關工作落實。

        (11)負責重要商品總量平衡和宏觀調控,按照規定權限編制重要工業品、原材料和農產品進出口總量計劃并監督執行,根據經濟運行情況對進出口總量計劃進行調整。會同有關部門擬訂縣級儲備物資品種目錄、總體發展規劃。

        (12)負責社會發展與國民經濟發展的政策銜接,協調有關重大問題。擬訂社會發展戰略、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負責推進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出促進就業、完善社會保障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政策建議,協調社會事業發展和改革中的重大問題。參與起草人口和計劃生育、科學技術、教育、文化、衛生、民政等推進社會事業的發展草案。

        (13)負責推進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改革。綜合分析研究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擬訂發展循環經濟、能源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規劃及政策并組織實施,參與編制生態建設、環境保護規劃,協調生態建設和資源節約綜合利用的重大問題。綜合協調環保產業和清潔生產促進有關工作。提出能源消費控制目標、任務并組織實施。負責縣級權限范圍內水庫、電站移民后期扶持行政管理。

        (14)負責組織起草價格規范性文件草案,貫徹落實省、市相關收費政策并組織實施。按權限組織擬訂價格和收費改革調整方案以及管理范圍、原則和辦法并組織實施。擬訂實行政府定價和政府指導價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參與重要建設項目的可行性研究,提出有關價格建議。負責重要農產品、重要商品和服務的成本調查、監督管理及政府制定價格的重要商品和服務價格的成本監審工作。

        (15)擬訂價格調控和監管的政策措施。負責價格運行分析,監測分析價格總水平、重要商品和服務價格、專項價格,建立價格監測預警體系,實施價格預測預警和應急監測,提出價格總水平控制目標和實施價格干預措施的建議,負責價格調節基金管理、價格認定監管和涉案財物價格認定工作。

        (16)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縣有關能源發展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研究提出全縣能源發展戰略和重大政策建議,組織實施能源發展規劃、計劃和政策,推進能源體制改革,協調能源發展和改革中的重大問題。按照規定權限審批、核準轄區能源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轉報由國家和省、市核準的電網、水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項目,指導協調農村能源發展工作。負責石油、天然氣、煤炭、電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能源產業發展和實施,銜接能源生產建設和供需平衡,參與能源運行調節和應急保障,開展能源領域行業安全生產監管工作。

        (17)負責擬訂電網等有關發展規劃、計劃,編制年度電力電量平衡計劃并組織實施。負責電力運行監測、預測和協調工作,提出電力運行的措施和建議。負責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升級,擬訂并組織實施電力運行應急方案,監管電網調度,協調解決電力運行中的有關問題,保障電力運行安全。負責電力運行和電力行業行政執法。組織實施電力調度,負責電力需求管理工作,推進電力工業結構調整。

        (18)負責提出煤炭工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建議。負責權限內煤炭建設項目核準和初步設計審批、煤炭生產能力核定有關工作。負責煤炭交易市場體系建設、煤炭行業統計分析和信息發布。組織開展淘汰煤炭落后產能、煤礦瓦斯治理和利用工作。指導煤炭行業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負責煤炭體制改革有關工作。

        (19)負責貫徹落實國家關于糧食流通和物資儲備工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負責全縣軍糧供應的相關工作。承擔縣級糧食安全行政首長責任制考核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負責全縣糧食流通宏觀調控的具體工作。研究提出糧食購銷政策和最低收購價原則的建議并組織實施。負責縣級糧食、棉花、食糖等重要物資和應急儲備物資的管理。根據全縣儲備總體發展規劃和品種目錄,組織實施縣級重要物資和應急儲備物資的收儲、輪換和日常管理,落實有關動用計劃和指令。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制定的物資儲備倉儲管理有關技術標準和規范并監督執行。監測重要物資供求變化并預測預警。負責全縣糧食流通統計工作。負責縣級物資儲備單位安全生產的監管責任。承擔全縣儲備總體發展規劃、儲備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指導國有糧食企業的財務管理,協調落實糧食風險基金的使用、管理和糧食信貸、稅收、財務的相關政策。負責糧食和物資儲備的對外合作與交流。

        (20)完成縣委、縣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2.機構情況,包括當年變動情況及原因。

        2023年本部門機構無變化。

        3.人員情況,包括當年變動情況及原因。

        本部門機構編制為28人,其中行政編制21人,事業編制6人,申請使用事業周轉編制1名。2023年底實有在職人數為26人,離休2人。和去年相比實有在職人數減少2人,離休人員減少1人。變動原因是本年公務員調入3人,事業人員調入1人,公務員調出4人,事業人員調出1人,退休1人,故年末實有人數減少2人;離休人員去世1人。

        (二)當年取得的主要事業成效。

        1.積極統籌全縣經濟工作。2023年1—9月,龍陵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95.45億元、增1.1%。規上工業增加值增6.8%,固定資產投資71.4億元、降23.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52億元、增6.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29億元、增21.3%;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5.87億元、增7.2%;金融機構存款余額完成124.22億元、增8.5%,金融機構貸款余額完成112.5億元、增12.8%;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213元,增4.2%;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56元,增9.5%;引進市外產業招商到位資金29.91億元,增9.24%。

        2.全力推進項目投資一是堅持以重點項目促投資,扎實抓好固定資產投資引擎作用,狠抓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后勁持續增強。二是積極推動項目建設。成立跨部門項目攻堅工作專班,圍繞年度46個重點前期項目、24個要素保障項目、52個縣級重點項目,召開項目推進會及時研究解決項目推進中存在的堵點、難點。爭取到中央預算內資金支持項目5個14880萬元、省市預算內前期經費420萬元,縣級財政安排項目前期費1500萬元。三是加強項目謀劃儲備。聚焦中央和省級資金支持領域和政策導向,滾動建立“兩庫一清單”,謀劃儲備項目135個,總投資442.6億元。四是抓實項目建設。列入2023年省級重大項目6個、1—3季度重大產業項目15個、全縣重點投資項目52個、全縣重點前期項目45個。項目分別明確縣處級領導掛鉤,通過掛鉤領導靠前指揮、主管部門牽頭統籌、責任部門具體推動、要素部門協同配合,全面推動重大項目落地見效。

        3.全面優化營商環境一是促進經營主體倍增。嚴格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深入挖掘市場潛力,加快經營主體培育。截至目前,全縣實有經營主體27461戶,凈增3594戶,增速15.06%,每千人擁有經營主體100.66戶。二是提高政務服務水平。開展“縣長局長走流程”活動,發現并整改問題17個。啟動政務服務綜窗改革,推行“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工作模式,實現“一窗受理、綜合服務”,“網上可辦率”100%,“全程網辦率”87.9%。推動公共資源交易規范化,完成交易場所軟硬件設施建設,首次實現跨州市遠程導地評標。三是提升經營主體滿意度。建立領導干部掛鉤聯系服務企業制度,21名處級領導和20個縣級部門掛鉤聯系52戶行業龍頭企業、重點招商企業,并為企業解決問題46個;加強對中小微企業的精準幫扶,辦理貸免扶補15戶,發放貸款290余萬元。及時辦理營商環境投訴件,辦結率達100%。

        4.“綠美相融”擦亮龍陵生態底色。一是綠美創建扎實開展。制發綠美系列三年行動計劃8個、“十美”專項方案10個。制定綠美單位(機關)選樹實施方案,完成創建綠美單位105家。確定單位包村示范點88個,積極開展義務植樹活動,參與人數達4.22萬人次,植樹37.77萬株。組織開展“博愛龍陵 綠美家鄉”募捐活動,共籌集資金4.47萬元。二是專項任務有序推進。全縣森林覆蓋率達67.89%,完成營造林0.6521萬畝、義務植樹37.77萬株,建成區綠地率達37.58%、綠化覆蓋率達41.8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4.18平方米、公園服務半徑覆蓋率達85%;完成綠美農村公路288公里,綠美校園1所,綠美景區4個,綠美富民產業總產值20.88億元。計劃創建綠美城市1個、綠美社區3個、綠美鄉鎮1個、綠美鄉村103個(其中省級綠美鄉村3個)、綠美河湖4條、綠美園區1個,目前均已按要求上報市級審核評定。三是點位建設成效明顯。全縣綠美建設點位182個,完成綠化面積34.2萬平方米、植株8.59萬株,累計投資6490.89萬元,點位進度達103.66%。四是宣傳引導不斷強化。刊發綠化美化工作經驗、先進典型、特色亮點等宣傳材料37篇,被市級及以上采用11篇(省級以上刊發6篇),其中《“五突出”擘畫綠美鄉村新圖景》典型經驗被省發展改革委作為工作亮點在全省推廣。

        5.數字經濟建設不斷夯實。一是數字產業持續推進,1—9月完成數字經濟固定資產9895萬元,增56.79%,完成核心產業營業收入74.06億元。二是數字網絡基礎逐步完善,截至目前,建成5G基站382個,121個村社區5G網絡覆蓋率達90%,4G網絡覆蓋率達100%,寬帶互聯網覆蓋率達100%,全縣中小學(含教學點)互聯網接入率達100%。三是建成縣級電商服務運營中心1個、村級電商服務站點75個,實現企業上云31戶,完成電商網絡交易額26.1億元,網絡零售額12億元。四是政務服務云桌面已布設至鄉鎮、村(社區),實現政務服務事項在全省一體化平臺開展業務辦理。

        6.輻射中心建設穩步推進。一是將輻射中心建設納入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二是抓實省委第七巡視組巡視龍陵縣反饋問題整改,及時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責任,抓實整改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整改。三是牽頭制定輻射中心建設實施方案,推動實施項目31項,總投資251.2億元。

        7.能源安全鞏固提升。一是強化轄區內能源企業安全生產監管,定期開展安全生產檢查,組織召開安全生產會議16次。二是推動能源項目順利實施。500千伏德宏至蘭城線項目已完成基礎施工40基、鐵塔組立3基。2022年中央預算內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10kV及以下項目,已完成新建(改造)10kV線路160.719千米,低壓線路223.419千米,配電變壓器132臺,電桿組立5450基。2023年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已開工,完成電桿組立170基。同時,加快9個充電站,26個充電樁建設,已安裝交流充電樁11個、直流充電樁13個,正在辦理動火作業相關手續。三是加快新能源項目規劃。申請納入云南省2023年第二批次新能源建設方案項目2個,2個風電場測風塔材已進站場。

        8.抓實價格監督管理。完成公辦幼兒園保教費收費標準調整,完成城市道路及公園廣場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標準、公益性安(葬)放設施價格和收費標準、2013年保障性住房銷售價格、松山大遺址公園停車場機動車停放收費標準核定。今年來共受理各類委托價格認定案件265件,認定金額357.8萬元。

        9.抓實糧食物資儲備。一是做實政府儲備糧油購銷輪儲及監督管理等各項工作。二是有序開展秋糧收購,落實倉容及秋糧收購資金,并嚴格執行稻谷最低收購價格及有關政策要求。三是完成象達、龍江等糧點儲糧智能化設備安裝,新建龍新糧點3500噸倉庫;四是持續開展專項整治,制定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系統治理、長效治理取得新成效。五是多形式開展糧食安全宣傳教育,組織開展“政府開放日”暨“糧食安全宣傳周”活動。

        10.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幫扶工作。圍繞持續穩定增收推進培訓轉移就業工作,年內共計開展易地搬遷勞動力培訓1249人次,實現就業7218人,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區域聯動分類開展產業扶持,實現戶均有2項以上產業支撐;持之以恒推進鄉村精神文明建設促社會融入,營造“自強不息、誠實守信、感恩奮進”的良好社會氛圍。

        11.國防動員工作。一是制定國防教育實施方案,組織開展國防教育宣傳“七進”活動,營造人人關心國防的良好社會氛圍。二是制定《2023年龍陵縣國防動員訓練實施方案》《2023年龍陵縣國防動員工作要點》,強化統籌謀劃,有序推進工作。三是制定縣國動委工作規則、聯合辦運行細則、成員單位工作職責和聯絡員工作規范等4項制度,以及《龍陵縣國防動員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為工作提供制度保障。按照潛力調查實施方案,全面完成2023年潛力統計調查工作。五是積極對口申報邊防公路以及邊防巡邏路升級改造項目,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六是強化部門協同聯動,與國動委成員單位開展年度征兵、邊防公路建設等工作。

        12.人民防空工作。一是與縣住建局(原人防辦)順利完成人防相關檔案資料移交。二是人防7個專業隊伍人員調整充實為20支分隊共321人,不斷壯大隊伍建設。三是年內審批辦理工程項目9個。加強對在建人防工程項目的監督及組織驗收;常態化加強對防空警報器的檢查維修,確保設備處于最佳狀態。四是以“9·18”開展警報試鳴活動為契機,組織開展防空疏散掩蔽演練、應急搶險演練,不斷提高隊伍處置突發事件能力。五是年內完成機動指揮所項目立項,力爭2024年底前完成建設;積極謀劃基本指揮所前期準備工作,2024年底前完成項目科研報告。

        13.信用體系工作。一是完善制度體系建設。研究出臺了一系列規章制度文件,有效推動了全縣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二是信用信息歸集和報送情況。組織相關部門及時將存量行政歸集數據錄入保山市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三是貫徹落實信用體系建設。堅持“全國一張清單”管理模式,全力推進全縣政府機構失信問題專項治理工作,積極開展信用宣傳活動,推進誠信知識進機關、進校園、進鄉村、進社區、進企業。四是信用環境評估。加強對超過公示期及未超公示期的行政處罰信息的修復。

        14.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重點工作。一是持續推進各級警示片披露問題整改,截至目前,省級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的2個問題均已完成驗收銷號;市級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的4個問題已完成驗收銷號2個,已完成整改2個待驗收銷號;縣級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的13個問題已完成驗收銷號4個,已完成整改6個待驗收銷號,正在整改3個。二是開展八大專項行動,城鎮污水垃圾治理、化工污染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尾礦庫污染治理、重要河流禁捕整治、重點河湖保護治理、劣Ⅴ類水體治理等專項行動有序開展。三是嚴格落實《云南省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指南實施細則(2022年版)》,目前未出現違規審批項目的情況。

        (二)部門績效目標的設立情況

        根據《龍陵縣發展和改革局2023年工作計劃》,圍繞縣發展和改革局部門職能職責,整理歸納出2023年龍陵縣發展和改革局重點項目績效目標。

        (三)部門整體收支情況

        2023年部門收入預算安排為9645895.42元,支出預算安排為9645895.42元。

        (四)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縣發展和改革局按照縣級財政部門的相關要求編制部門預算、執行部門預算,具體情況為:

        1.按相關要求、程序、預算報表格式編制下一年度部門預算(包括預算說明),并按規定的時間報送縣財政局;

        2.按照統籌兼顧、確保重點的原則安排各項支出。

        3.在預算執行中嚴格控制各支出,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財務規章規定的開支范圍和開支標準進行開支,不隨意改變資金用途和支出規模;

        4.嚴格控制“三公”經費;

        5.在預算執行中嚴格預算支出規定,加快預算支出進度。

        二、績效自評工作情況

        (一)績效自評目的

        通過對資金使用情況、項目實施管理情況、項目績效表現情況自我評價,了解相關項目資金使用是否達到預期目標、資金管理是否規范、資金使用是否有效,檢驗資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項目實施及資金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及時總結經驗,改進項目的管理措施,不斷增強和落實項目績效管理責任,完善項目工作機制,有效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同時遵循“目標引領、科學規范、客觀公正、結果導向”的原則提高我局的績效管理水平,強化支出責任,進一步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二)自評組織過程

        1.前期準備

        (1)根據《龍陵縣財政局關于2023年縣級部門整體支出和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及財政績效評價有關事項的通知》(龍財績〔2024〕1號)要求,領導高度重視,指定專人負責,全面負責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工作的開展。

        (2)認真梳理,明確分工,把握績效自評標準和要求,對列入自評的項目進行梳理確定績效自評項目,開展績效自評工作并編寫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報告,報送縣財政局業務科室審核把關。

        2.組織實施

        (1)明確任務分工,壓實工作責任,加強督促指導,確保項目績效自評嚴格按照工作方案有序進行。

        (2)嚴格資金管理,嚴格執行年初預算,嚴格按照項目管理高效合理使用資金,確保資金安全,績效自評工作順利實施。

        (3)認真準備相關資料,深入客觀進行分析評價,在各項目分工自評的基礎上統一分類匯總,高質量地完成項目績效自評工作。

        三、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一)投入情況分析

        2023年部門整體投入項目資金573.77萬元,包括2023年重點項目前期經費103萬元,龍陵縣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經費10萬元,單位工作經費8萬元,2022年打擊涉煙違法犯罪工作補助經費3.5萬元,價格認證、物價定價工作經費10萬元,拍攝警示片、專題片工作經費8.11萬元,“四上”服務業企業補貼經費2.4萬元,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經費20萬元,省級財政節能降耗專項資金30萬元,糧食安全工作經費10萬元,龍陵縣2022年穩增長政策措施市場主體培育補助資金10萬元,能源安全工作經費10萬元,糧食風險基金專項資金300萬元,優化營商環境、跨部門項目攻堅、推長工作經費32.12萬元,救災儲備物資采購經費16.64萬元。

        (二)過程情況分析

        2023年,根據縣發展和改革局年初重點工作計劃、圍繞縣委、政府發展藍圖,積極履職,強化管理,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加強預算執行,部門整體支出情況得到提升。

        (三)產出情況分析

        2023年部門整體投入項目資金538.13萬元,包括2023年重點項目前期經費84.27萬元,龍陵縣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經費7.57萬元,單位工作經費8萬元,2022年打擊涉煙違法犯罪工作補助經費3.5萬元,價格認證、物價定價工作經費4.81萬元,拍攝警示片、專題片工作經費8.11萬元,“四上”服務業企業補貼經費2.4萬元,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經費17.39萬元,省級財政節能降耗專項資金30萬元,糧食安全工作經費5.65萬元,龍陵縣2022年穩增長政策措施市場主體培育補助資金10萬元,能源安全工作經費7.66萬元,糧食風險基金專項資金300萬元,優化營商環境、跨部門項目攻堅、推長工作經費32.12萬元,救災儲備物資采購經費16.64萬元。

        (四)效果情況分析

        預算管理方面,制度執行總體較為有效,資金管理方面,總體執行較好;預算安排的基本支出保障了正常工作運轉,發揮了效益。

        四、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情況

        存在問題:一是項目管理上需要進一步規范,預算執行和績效運行監督管理工作仍需進一步提高。二是對績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財務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有待進一步加強。

        整改措施:全面推進資金預算支出績效管理。進一步提高預算的合理性、嚴謹性,加強項目監管,跟蹤項目資金使用、管理,用好資金,確保資金發揮更大效益。以績效評價為手段、結果運用為導向,確保績效管理對民族宗教領域財政資金實行全覆蓋,切實提高資金配置和使用效益。同時,提高加強預算績效管理的思想認識,根據要求進一步將預算進行細化,建立科學、可量化的指標體系,盡可能提供相關依據,嚴格按照預算進行開支,進一步完善經費開支管理辦法,加強評價結果的運用。

        五、績效自評結果應用情況

        通過整體支出績效自評,一是資金支出更加合理,預算執行更加科學;二是促進單位規范使用項目資金;三是制定了部門績效管理辦法,建立了長效機制。

        六、主要經驗及做法

        1.細化預算編制工作,認真做好預算的編制。進一步加強單位內部機構各股室的預算管理意識,嚴格按照預算編制的相關制度和要求進行預算編制。

        2.加強財務管理,嚴格財務審核。加強單位財務管理,健全單位財務管理制度體系,規范單位財務行為。在費用報賬支付時,按照預算規定的費用項目和用途進行資金使用審核、列報支付、財務核算,杜絕超支現象的發生。

        七、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無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福利成人午夜国产一区| 无码中文av波多野结衣一区| 国产女人在线视频| 国产成熟女人性满足视频| 欧洲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网友自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产国产精品日产|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有精品|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成人无码特黄特黄AV片在线|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直播|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av不卡| 精品精品亚洲高清a毛片| 国产午夜精品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天美传媒 | 人妻丝袜无码专区视频网站 | 天堂v亚洲国产v第一次| 97一期涩涩97片久久久久久久| 黄色三级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最大有声小说AV网| 丰满人妻被黑人猛烈进入| 日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天更新| 大尺度国产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灰| 中文在线天堂中文在线天堂| 免费十八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口爆网站| 伊人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秋霞A级毛片在线看| 国产美女高潮流白浆视频| 日韩国产中文字幕精品| 天啦噜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 日本精品网| 伊人久久久av老熟妇色| 成人免费乱码大片a毛片|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老头多毛Gay老年男| 加勒比中文字幕无码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