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99-4-/2021-0706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發展和改革局 |
| 公開目錄 | 績效評價 | 發布日期 | 2021-07-06 |
| 文號 | 瀏覽量 |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概況
1.基本情況
根據《中共龍陵縣委辦公室龍陵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龍陵縣發展和改革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龍辦發〔2019〕32號)精神,設立龍陵縣發展和改革局,為縣政府工作部門,正科級,加掛龍陵縣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牌子。
內設機構7個,分別為:辦公室、國民經濟綜合股、固定資產投資股、農村經濟和輻射股、能源股、價格管理股、糧食和物資儲備股。
2.主要職能
(1)擬訂并組織實施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受縣人民政府委托向縣人民代表大會提交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報告。牽頭組織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體系建設,負責縣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區域規劃、專項規劃與國家和省、市發展規劃的統籌銜接。起草縣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有關規范性文件草案。
(2)負責提出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總體目標、重大任務以及相關政策措施。組織開展重大戰略規劃、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項目等評估督導,提出相關調整建議。
(3)負責提出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建議,監測預警經濟和社會發展態勢趨勢,提出調控政策建議。綜合協調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牽頭研究經濟和社會發展應對措施。調節經濟運行,協調解決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負責組織全社會重要物資的緊急調度,參與應對有關重大突發事件。
(4)負責研究全社會資金平衡和財政、金融體制改革等問題。參與擬訂財政、金融等政策,綜合分析財政、金融政策執行效果并提出對策建議。研究提出直接融資的發展戰略和政策建議。牽頭研究全縣財經領域重大問題,提出綜合運用各種經濟手段和政策的建議,負責綜合協調、督促落實全縣財經工作方面的重要事項。牽頭開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5)負責指導推進和綜合協調經濟體制改革有關工作,提出相關改革建議。推動現代市場體系建設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協調推進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會同相關部門組織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和壟斷行業改革。
(6)負責提出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的戰略、規劃、總量平衡和結構優化政策建議,牽頭推進實施。擬訂并組織實施龍陵主動融入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等國家戰略的規劃和政策。負責龍陵縣參與國際、國內區域合作項目的協調指導工作,擬訂參與國際、國內區域合作的中長期規劃和政策措施。牽頭貫徹執行國家、省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制度。負責全口徑外債的總量控制、結構優化和監測工作。
(7)負責投資綜合管理,擬訂固定資產投資總規模、結構調控目標、政策及措施。負責銜接平衡需要安排中央和省、市、縣投資及有關重大建設項目的專項規劃,負責對龍陵縣基本建設投資計劃進行統一管理,指導基本建設投資計劃的執行。按照規定權限審批、核準、備案和審核重大項目。按權限審核或上報涉外重大項目。指導上報和協助管理國外貸款項目。規劃重大建設項目和生產力布局。擬訂并推動落實鼓勵民間投資政策措施。按照規定指導和協調招投標工作。
(8)負責推進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和重大政策,組織擬訂相關區域規劃和政策,負責推進實施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組織擬訂和實施老、少、邊、窮及其他特殊困難地區發展規劃和政策,組織實施易地扶貧搬遷、以工代賑等。協調區域合作。組織編制并推動實施新型城鎮化規劃。
(9)負責組織擬訂重點產業發展規劃,協調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協調第一、二、三產業發展重大問題并統籌銜接相關發展規劃、計劃和重大政策。協調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協調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組織擬訂并推動實施服務業及現代物流業戰略、規劃和重大政策。綜合研判消費變動趨勢,擬訂實施促進消費的綜合性政策措施。
(10)負責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會同相關部門擬訂推進創新創業的規劃和政策,提出創新發展和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政策。會同相關部門規劃布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負責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綜合管理,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政策落實,協調產業升級、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等方面的重大問題。負責按照省“數字云南”“數字保山”的發展規劃部署,組織協調推進相關工作落實。
(11)負責重要商品總量平衡和宏觀調控,按照規定權限編制重要工業品、原材料和農產品進出口總量計劃并監督執行,根據經濟運行情況對進出口總量計劃進行調整。會同有關部門擬訂縣級儲備物資品種目錄、總體發展規劃。
(12)負責社會發展與國民經濟發展的政策銜接,協調有關重大問題。擬訂社會發展戰略、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負責推進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出促進就業、完善社會保障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政策建議,協調社會事業發展和改革中的重大問題。參與起草人口和計劃生育、科學技術、教育、文化、衛生、民政等推進社會事業的發展草案。
(13)負責推進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改革。綜合分析研究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擬訂發展循環經濟、能源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規劃及政策并組織實施,參與編制生態建設、環境保護規劃,協調生態建設和資源節約綜合利用的重大問題。綜合協調環保產業和清潔生產促進有關工作。提出能源消費控制目標、任務并組織實施。負責縣級權限范圍內水庫、電站移民后期扶持行政管理。
(14)負責組織起草價格規范性文件草案,貫徹落實省、
市相關收費政策并組織實施。按權限組織擬訂價格和收費改革調整方案以及管理范圍、原則和辦法并組織實施。擬訂實行政府定價和政府指導價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參與重要建設項目的可行性研究,提出有關價格建議。負責重要農產品、重要商品和服務的成本調查、監督管理及政府制定價格的重要商品和服務價格的成本監審工作。
(15)擬訂價格調控和監管的政策措施。負責價格運行分析,監測分析價格總水平、重要商品和服務價格、專項價格,建立價格監測預警體系,實施價格預測預警和應急監測,提出價格總水平控制目標和實施價格干預措施的建議,負責價格調節基金管理、價格認定監管和涉案財物價格認定工作。
(16)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縣有關能源發展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研究提出全縣能源發展戰略和重大政策建議,組織實施能源發展規劃、計劃和政策,推進能源體制改革,協調能源發展和改革中的重大問題。按照規定權限審批、核準轄區能源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轉報由國家和省、市核準的電網、水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項目,指導協調農村能源發展工作。負責石油、天然氣、煤炭、電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能源產業發展和實施,銜接能源生產建設和供需平衡,參與能源運行調節和應急保障,開展能源領域行業安全生產監管工作。
(17)負責擬訂電網等有關發展規劃、計劃,編制年度電力電量平衡計劃并組織實施。負責電力運行監測、預測和協調工作,提出電力運行的措施和建議。負責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升級,擬訂并組織實施電力運行應急方案,監管電網調度,協調解決電力運行中的有關問題,保障電力運行安全。負責電力運行和電力行業行政執法。組織實施電力調度,負責電力需求管理工作,推進電力工業結構調整。
(18)負責提出煤炭工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建議。負責權限內煤炭建設項目核準和初步設計審批、煤炭生產能力核定有關工作。負責煤炭交易市場體系建設、煤炭行業統計分析和信息發布。組織開展淘汰煤炭落后產能、煤礦瓦斯治理和利用工作。指導煤炭行業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負責煤炭體制改革有關工作。
(19)負責貫徹落實國家關于糧食流通和物資儲備工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負責全縣軍糧供應的相關工作。承擔縣級糧食安全行政首長責任制考核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負責全縣糧食流通宏觀調控的具體工作。研究提出糧食購銷政策和最低收購價原則的建議并組織實施。負責縣級糧食、棉花、食糖等重要物資和應急儲備物資的管理。根據全縣儲備總體發展規劃和品種目錄,組織實施縣級重要物資和應急儲備物資的收儲、輪換和日常管理,落實有關動用計劃和指令。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制定的物資儲備倉儲管理有關技術標準和規范并監督執行。監測重要物資供求變化并預測預警。負責全縣糧食流通統計工作。負責縣級物資儲備單位安全生產的監管責任。承擔全縣儲備總體發展規劃、儲備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指導國有糧食企業的財務管理,協調落實糧食風險基金的使用、管理和糧食信貸、稅收、財務的相關政策。負責糧食和物資儲備的對外合作與交流。
(20)完成縣委、縣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3.人員情況,包括當年變動情況及原因。
本部門機構編制為23人,其中行政編制17人,事業編制6人。2020年底實有在職人數為34人,離休3人。
(二)部門績效目標的設立情況
根據《龍陵縣發展和改革局2020年工作計劃》,圍繞縣發展和改革局部門職能職責,整理歸納出2020年龍陵縣發展和改革局重點項目績效目標。
(三)部門整體收支情況
1.2020年決算收入1087.44萬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1087.44萬元,占總收入100%;其他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0%。
2.2020年決算支出1087.44萬元,其中:財政撥款支出1087.44萬元,占總支出100%。基本支出507.07萬元,占總支出46.63%;項目支出580.37萬元,占總支出53.37%。
(四)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縣發展和改革局按照縣級財政部門的相關要求編制部門預算、執行部門預算,具體情況為:
1.按相關要求、程序、預算報表格式編制下一年度部門預算(包括預算說明),并按規定的時間報送縣財政局;
2.按照統籌兼顧、確保重點的原則安排各項支出。
3.在預算執行中嚴格控制各支出,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財務規章規定的開支范圍和開支標準進行開支,不隨意改變資金用途和支出規模;
4.嚴格控制“三公”經費;
5.在預算執行中嚴格預算支出規定,加快預算支出進度。
二、績效自評工作情況
(一)績效自評目的
我局通過對資金使用情況、項目實施管理情況、項目績效表現情況自我評價,了解相關項目資金使用是否達到預期目標、資金管理是否規范、資金使用是否有效,檢驗資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項目實施及資金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及時總結經驗,改進項目的管理措施,不斷增強和落實項目績效管理責任,完善項目工作機制,有效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同時遵循“目標引領、科學規范、客觀公正、結果導向”的原則提高我局的績效管理水平,強化支出責任,進一步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二)自評指標體系(本部分為報告核心內容,詳見附表)
(三)自評組織過程
1.準備階段(2020年3月1日——30日)
組織學習財政支出績效自評的相關規定,確定評價范圍和對象,明確評價的目的、內容、任務、依據,掌握評價的時間和有關要求。
2.實施階段(2020年4月1日——11月30日)
根據績效自評工作通知,安排績效自評工作,制定評價指標體系;組織項目績效自評并上報自評報告;上報龍陵縣財政局審核。
3.總結階段(2020年12月1日——31日)
總結評價工作經驗,進一步完善績效自評指標體系。在單位門戶網站公示績效自評報告,接受監督檢查。
三、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一)投入情況分析
2020年部門整體投入財政資金1087.44萬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385.17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93.70萬元,衛生健康支出45.34萬元,農林水支出317.42萬元,糧油物資儲備支出245.81萬元。(本項總分15分,自評分14分。)
(二)過程情況分析
2020年,根據縣發展和改革局年初重點工作計劃、圍繞縣委、縣政府發展藍圖,積極履職,強化管理,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加強預算執行,部門整體支出情況得到提升。(本項總分30分,自評分29分。)
(三)產出情況分析
2020年部門支出1087.44萬元,其中工資福利支出222.67萬元,商品和服務支出818.68萬元,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46.09萬元。(本項總分30分,自評分30分。)
(四)效果情況分析
在預算執行方面,“三公”經費總體控制較好,預算管理方面,制度執行總體較為有效,資金管理方面,總體執行較好;預算安排的基本支出保障了正常工作運轉,發揮了效益。(本項總分25分,自評分25分。)
(五)綜合評價結論
對照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部門整體支出目標明確,管理到位,資金使用規范,按照規定的時間高效、有序地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綜合總分100分,自評分98分,評價結果為優。
四、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情況
(一)預算編制合理性有待進一步提升
(二)績效目標設立不夠明確、細化和量化
針對上述問題,我局已進一步加強局內各股室的預算管理意識,嚴格按照預算編制的相關制度和要求進行預算編制;在編制預算項目時,優化預算項目,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系、嚴謹性;進一步規范績效目標編制。在編制項目資金績效目標時要求指向明確、細化量化、合理可行、相應匹配。
五、績效自評結果應用
通過整體支出績效自評,一是資金支出更加合理,預算執行更加科學;二是促進單位規范使用項目資金;三是制定了部門績效管理辦法及項目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了長效機制。
六、主要經驗及做法
1.細化預算編制工作,認真做好預算的編制。進一步加強單位內部機構各股室的預算管理意識,嚴格按照預算編制的相關制度和要求進行預算編制。
2.加強財務管理,嚴格財務審核。加強單位財務管理,健全單位財務管理制度體系,規范單位財務行為。在費用報賬支付時,按照預算規定的費用項目和用途進行資金使用審核、列報支付、財務核算,杜絕超支現象的發生。
3.完善資產管理,抓好“三公”經費控制。嚴格編制政府采購年初預算和計劃,規范各類資產的購置審批制度、資產采購制度、使用管理制度、資產處置和報廢審批制度、資產管理崗位職責制度等,加強單位內部的資產管理工作。嚴格控制“三公”經費的規模和比例,把關“三公”經費支出的審核、審批。
4.對相關人員加強培訓,特別是針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等學習培訓,規范部門預算收支核算,切實提高部門預算收支管理水平。
七、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無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龍陵縣發展和改革局
2021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