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走進龍江鄉三臺山村的山間林地,空氣中彌漫著濃郁的辛香,漫山遍野的草果樹下掛滿了飽滿的果實,呈現出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當前,龍江鄉進入草果成熟采收期,農戶們穿梭在樹林與草果植株間,有條不紊地采摘、分揀、晾曬,奏響了林下經濟豐收的 “田園樂章”。

龍江鄉地處高海拔山區,擁有得天獨厚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8-20℃,年降水量充沛,且山林間土層深厚、排水性好,為草果生長提供了絕佳的自然條件。草果喜陰、喜濕的生長特性,與當地林下環境高度契合,成為鄉里發展林下經濟的優選品種。

上世紀80年代,龍江鄉三臺山村率先引入草果種植,開啟了當地探索林下經濟的序幕,至今已有40余年發展歷程。2000年,該村通過整合林地資源、規范種植技術,實現草果規模化種植,巔峰時期種植面積達1200多畝。現在,這片“林下草果園”成為村民增收的重要支撐,不僅讓眾多農戶掌握了穩定的種植技能,更通過可觀的經濟效益幫助當地村民增收,為全鄉林下草果產業的推廣奠定了堅實基礎。

“今年雨水充足,草果長勢比往年還好,單個果實更飽滿,辛香氣味也很濃,收購價能賣到每斤4元左右,我家5畝左右的草果預計能有收入1萬多元!”正在林間采收草果的三臺山村農戶陳慶清一邊麻利地將成熟的草果摘下,一邊笑著介紹。采收后的草果,一部分會被農戶直接晾曬成干草果,作為傳統中藥材和調味品銷往外地;另一部分則由當地收購點統一收購后,送往深加工車間進行清洗、切片、烘干,加工成草果調味料、草果精油等附加值更高的產品。
據統計,龍江鄉2025年草果種植農戶共有1722戶,面積6770.8畝,畝產700市斤,按當前市場行情估算,總產值預計能突破1896萬元。龍江鄉將繼續深耕林下經濟,圍繞草果產業持續發力,引進優質草果品種,推廣生態種植技術,進一步提升草果品質和產量,讓林下經濟成為龍江鄉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讓小果子成為帶動鄉親們持續增收的 “致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