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龍陵縣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從黨建引領、資源均衡、質量提升到隊伍建設多維度發力,打出教育發展“組合拳”,推動“學有所教”向“學有優教”跨越,交出群眾滿意的民生答卷。

在黨建引領方面,龍陵縣全面推進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改革,明確“三個清單”“三項制度”,選優配強128名學校黨組織書記、95名專職副書記,調整63名新任校長,提升學校治理效能。同時,深化“雨城先鋒·育人紅燭”黨建品牌創建,推行“五環思政”育人模式,讓思政教育“活”起來。目前,全縣已有5所學校、5名教師、5門課程獲評保山市“五環思政”典型,紅色基因融入學生成長日常。

“我們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緊扣云南‘3815’戰略、錨定保山教育“358”的教育高質量發展目標,以‘11236’的工作思路為抓手,從群眾最關心的教育問題入手,全力破解難題、補齊短板,讓優質的教育資源惠及更多的家庭,辦好人民群眾滿意的家門口的學校。”龍陵縣教育體育局局長李加飛介紹道。
針對教育均衡“痛點”,龍陵縣在龍山鎮率先成立城區小學教育集團,整合原龍山小學、白塔小學、赧場小學的教育資源,顯著提升城區小學辦學水平,為推進集團化辦學提供示范“樣板”。“城區集團化辦學,讓孩子們享受公平教育資源,我們還通過統一培訓、教師輪崗等方式實現優質師資均衡配置,家長滿意度越來越高。”龍陵縣城區小學教育集團校長劉增貴說。
為打造群眾滿意的教育“質量名片”,龍陵縣以“五育并舉”為育人導向,深化教育評價改革。龍陵縣第一中學自2018年清北錄取“零”的突破以來,已累計向清華、北大輸送16名優秀學子,創造了令人矚目的教育奇跡,真正踐行了“辦群眾家門口滿意教育”的承諾,大幅提升了群眾教育獲得感與滿意度。
據龍陵縣第一中學校長柏占亮介紹,一中提出了“十個堅持”,師生“一日五問”,踐行“特別能吃苦、特別求上進、特別懂感恩、特別樂助人”的龍陵一中精神,培養學生養成“6T好習慣”,形成了“進班即靜、進班即學、學能專注、爭分奪秒”的良好學風。持續推進教學改革,實行“六段制”授課,打造“高效課堂”。并以“青藍工程”為載體,打造了一支有銳氣、肯鉆研、樂奉獻的教師隊伍。

龍陵縣還出臺了《高層次人才和緊缺型人才引進聘用辦法》,從“引、育、留、用”發力建強師資隊伍。同時,積極構建了“縣級+集團+校級”三級教研體系,教師整體教育教學水平得到明顯提升。省級骨干教師晏美華就是其中一人。她說:“通過成立城鄉學校共同體,名師工作室,課題研究等,實現教育資源共享,提升區域教育整體能力的同時,利用課題研究,師生同考,校本研修等提高教師隊伍專業素養,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從教室里的朗朗書聲,到運動場上的加油吶喊,再到實訓車間里的實操指導,龍陵縣教育事業的每一步跨越,都承載著群眾對“優質教育”的期盼。未來,龍陵將繼續以“五個三”工作思路為指引,朝著“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一目標砥礪前行,為縣域發展注入更多的教育力量。
記者/李長明 朱維靜 趙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