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花卉產業是龍陵縣的特色支柱產業。近年來,當地加強育種創新,不斷豐富石斛花卉品種和縮短生產周期,增強了市場競爭力,激活了石斛花卉經濟。

每年的4至6月是龍陵石斛花卉的銷售旺季,龍陵縣40多家石斛花卉企業和5000多名石斛花卉從業者忙碌開來。走進返鄉創業小伙蔣德凡的石斛花卉銷售公司,主播團隊、后臺運營、打包工人忙得不可開交。蔣德凡一邊緊盯電腦屏幕上不斷跳動的訂單數據,一邊高興地說:“這段時間每天的訂單量都穩定在2500單以上。其中龍陵組培出來的紫皮石斛、天宮石斛、鼓槌石斛,還有麝香石斛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和認可。就目前的銷售形勢來看,我們預計今年的銷量會比去年更好,去年銷售額1000多萬元,今年有望突破2000萬元。”

蔣德凡口中的“龍陵組培”,是龍陵石斛花卉產業發展的“助推器”。曾經,市場上的石斛花卉品種有限,產品缺乏特色,市場競爭力不大。隨著龍陵縣大力推進石斛花卉育種創新,有著石斛種植經驗的企業和廣大斛農紛紛栽種組培苗,并源源不斷供應市場。龍山鎮河頭村的花農李同周就感受到了育種創新帶來的紅利,過去他采用扦插苗的方式種植傳統品種的石斛花卉,6—7年的生長周期就像一場看不到盡頭的馬拉松,收益卻十分微薄,讓李同周倍感艱辛。但如今,他和家人成立了石斛花卉種植公司,積極擁抱新品種,規模越來越大,收益也越來越好。

“他們每年跟組培室購買8萬多瓶組培苗,移栽2至3年便可以投入市場,而且成活率高達98%!今年,他們已經訂購了13萬瓶組培苗,品種達到30多個。現在,他們的公司實現了一年四季有花賣,每年銷售額度實現400多萬元。李同周感慨地說:“育種創新真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在這場石斛花卉產業的變革中,那些致力于種苗繁育的技術團隊“功不可沒”,他們培育出來的石斛花卉品種,為產業發展注入了活力和動力。龍陵縣生物技術種苗繁育基地是近年來開展石斛花卉繁育的基地,2022年起步時僅有10多個品種10萬瓶的生產規模,如今已經成了龍陵縣石斛花卉組培的一張“靚麗名片”。“我們結合龍陵獨特的氣候條件,選育不同的石斛花卉品種進行繁育。現在實驗室里在做的有200多個品種,已經有190多個品種投向市場。像今年特別火爆的喇叭唇石斛、鼓槌石斛供不應求!我們實驗室年生產量70萬瓶,都是以訂單性生產為主。”技術總監郭兆傳介紹說。

龍陵縣憑借育種創新,讓石斛花卉綻放出勃勃商機,不僅打開了市場銷路,還書寫了鄉村振興的美麗篇章。如今,龍陵縣已建成石斛花卉種植基地50余個,1100余戶農戶種植石斛花卉。龍陵縣石斛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李能波表示:“通過育種創新,我們憑借品種多、花色美、花期長等走出了一條石斛花卉致富路。全縣共發展石斛花卉600萬盆,實現石斛花卉年產值5億元。今后,我們將繼續推動石斛花卉育種創新,讓石斛花卉產業成為更‘美麗’、更‘幸福’的產業。”
記者/徐 靜 李開平 熊大孝 趙菊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