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輝初顯,外賣小哥的身影穿梭在街道上,將一份份熱氣騰騰的餐食準時送達食客手中;夜幕降臨,網約車司機的車燈劃破夜色,為晚歸人鋪就安全便捷的歸途;鄉集小攤旁,主播穿梭其間,讓農家好物搭上“云端”銷路……新就業群體,正以靈活的就業形式融入城市肌理,憑“連接供需”的能力,保障城市日常運轉、激發消費活力、拓展就業渠道,為現代化城市的發展注入了鮮活而持久的動能。

當新就業群體為城市賦能添力時,龍陵縣亦以一系列暖心行動積極回應,把關懷與保障悄然送到他們身邊。
“安全禮包”送關懷
“之前在小巷避讓行人,車子側翻,膝蓋擦破了皮,只能用紙巾隨便擦擦就接著跑單。”騎手小楊的話,道出了不少同行的窘迫。針對這一痛點,龍陵縣委社會工作部聯合幸福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依托云南省“2025年三區”社會工作人才支持計劃,精準策劃了“為騎手送急救包”暖“新”活動。
“您看,這獨立包裝的碘伏方便攜帶,揣兜里就行,用的時候掰一下就能直接涂。”活動現場,社工小段一邊遞出急救包,一邊手把手演示用法。同時,社工們還以拉家常的方式,逐條記錄騎手們的訴求,整理成《騎手需求清單》,確保每一份需求都能轉化為后續實打實的幫扶行動。
“暖‘新’服務”送溫暖
9月25日,龍陵縣“騎手友好社區”服務項目正式發布,將“服務指南”“愛心商家便利”“社工專業服務”三份“厚禮”送到新就業群體手中。當天,《龍陵縣暖“新”服務手冊》同步亮相,為大家提供政策咨詢、權益保障等“一站式”信息指引;幸福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也詳細介紹了“專業社工+騎士護航”計劃,把專業服務拓展到新就業群體身上。

如今,龍陵縣的暖“新”行動已遍地開花:從“騎手友好小區”的便民設施、63家愛心商家的聯動補給,到“社工+”模式的精準服務、26個“云嶺先鋒新家園”的陣地保障,全方位的支持、多層次的關懷,為新就業群體筑起了堅實后盾。這份底氣,讓他們在融入城市、服務城市的路上更有干勁,也持續為龍陵的發展,注入著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供稿/中共龍陵縣委社會工作部 段春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