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一批又一批的新青年回到家鄉,帶動鄉村致富,成為了全面推動鄉村振興的嶄新力量。在龍陵縣勐糯鎮,90后小伙楊榮富在賺取到人生“第一桶金”后,選擇回鄉發展堅果產業,在自己創業增收的同時,成功帶動鄉親們增收致富。

“果子摘了之后,就要修理好岔枝,像這種小樹定型得多修一點。”進入8月底,正是堅果成熟采摘的時候,在楊榮富流轉的1000畝堅果地上,三年前嫁接的新品種迎來采摘期。楊榮富一邊和工人們采摘堅果,一邊指導工人們對堅果樹進行修剪、管護。“因為嫁接的是新品種,才開始結果,但果子品相好,果實大,有60噸的產量,收入近60萬元。” 今年30歲的楊榮富,16歲就在外打拼,2021年回到家鄉勐糯,看到漫山遍野的堅果樹,便對堅果產業動起了心思。楊榮富告訴記者,勐糯鎮堅果種植面積很大,但村民管理不到位,看到外邊的堅果市場不錯,很有發展前途,回鄉當年他以每年50萬元的租金流轉了村里1000畝堅果地。

“因為不懂農業,頭年創業我就遇到了困難。” 楊榮富回憶道,“接手之后還是虧了很多,一是品種不行,二是淘汰的品種太多。”雖然首戰失利,但是楊榮富并未灰心,通過系統學習科學的管護方式,充分利用農業科技,在園地整理、加強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疏花保果管理等方面下了大力氣,改變了傳統的“粗放”種植管理方式,提高生產管理水平,還投資100萬元建起了蓄水池,解決用水問題,慢慢地從一個“門外漢”變成了“土專家”,堅果發展前景也變得越來越好。楊榮富說:“目前,接手過來三年多,每一年還是按照我的預期發展,每一年的產量都在翻倍,價格每年也都在上漲。”

勐糯鎮發展堅果產業已有30多年,有1497戶果農種植堅果,2024年種植面積達14500余畝。在前幾年的收購時節每年都有1千多噸的青皮果等著收購商上門收購,但由于交通不便、運輸成本高收購商不愿上門,價格上不去,群眾種植的積極性也在慢慢跌落。2023年楊榮富投資450萬元在當地建起了堅果初加工廠。現在加工廠每天都擠滿了交售堅果的農戶。果農楊建芬高興地說:“今天賣了317公斤,賣得2730元,堅果廠就建在家門口很方便,價格也好。”農戶在現場就能領取到現金。后期價格好的情況下,會突破10元每公斤,今年預計收購1500噸,將支付給老百姓1500萬元的果子錢。

除了支付果子錢,每年加工廠和堅果基地穩定用工共30人,每年支付就近務工群眾工資近110萬元。村民李連昌長年在基地里務工,他說:“在基地里,主要是除草、施肥、修剪,到摘果的時候摘果,一年有7萬元的收入。”如今,在楊榮富的帶動下,群眾對堅果產業又煥發了新希望,成為了群眾致富的好產業。在這場鄉村振興與返鄉青年的雙向奔赴中,楊榮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鄉村帶來新理念、新模式、新活力,帶動鄉村致富,改變家鄉面貌,成為鄉村振興路上的嶄新力量。
記者/楊治文 楊梅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