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龍陵縣加強電商直播人才孵化,破解人才匱乏難題,有效推動電子商務融入縣域經濟大局,從而推動了電商產業蓬勃發展。

“我們一定要對比同類目,為什么客戶選擇我們的產品,我們有哪些賣點是客戶會選擇的。比如說,我們龍陵的石斛蘭,為什么客戶那么喜歡?因為它不僅可以開花,還可以吃……”連日來,龍陵縣鄉村電商直播能力提升示范培訓班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在平達鄉平安社區石斛花卉培育示范點,當地返鄉創業青年蔣德凡正在現身說法,教大家如何通過網絡銷售石斛花卉。

石斛產業是龍陵縣的特色支柱產業,其中的石斛花卉產業在近幾年里蓬勃發展起來。疫情暴發當年,蔣德凡回到家鄉平達,用不到兩年時間便帶領50多人的團隊成為了全縣電商銷售石斛花卉的行業龍頭。
“我們零散銷售很難把產品賣出好價格,也難做出品牌,更多的應該是抱團取暖,才能擴大產品的市場占有量,形成品牌化。”蔣德凡感慨地說,“我們從一開始的零散銷售、惡性競爭,一個月賣10多萬元,到現在每個月平均下來都是100多萬元,已經初步形成良性效應。2023年,我們的銷售額已超過1500萬元。”

在臘勐鎮大埡口社區,電商培訓也開展得有聲有色。各種農特產品和應季熱銷品被擺在了直播間,學員們開始上線試播。同為返鄉創業的傈僳小伙曹大成正在和大家分享他直播帶貨的教訓和經驗。老師講得精彩,學員們也學得很認真。曹大成告訴記者,他是一個“淋過雨”的電商人,從“0”走到“1”這段路非常艱辛。這一次學員來到之后,他把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他們,希望他們少走彎路,也希望他們回去之后能把電商做好。

學員趙家來已經有47歲,從當初的電商“小白”到嘗試著開播,效果非常明顯。他高興地說道:“從當初的一無所知、開播不敢開口說話,到現在能夠掌握整個流程、流利地把產品介紹出去;從第一場只賣200多元,到第二場能賣5000多元,電商培訓讓我們收獲了很多。”

龍陵縣高度重視農村電商工作,本次培訓共有45名電商直播從業人員參加,從3月1日起一直持續到3月22日。培訓在抓好政策法規和理論知識培訓的基礎上,還組織學員到縣內電商直播基地進行實訓。
學員余全素是一名傈僳姑娘。她學得很用心,認真做著筆記、反復練著直播。“我學電商的目的很現實,一方面賺錢,另一方面想把我們的民族文化、龍陵特產推向外面,讓更多人知道我們龍陵。”余全素說道。

近年來,龍陵縣通過采取加強組織領導、制定工作方案、營造濃厚氛圍、夯實產業基礎、搭臺引培人才、培育示范基地等措施,使得電商工作蓬勃發展。截至目前,全縣續存電商個體443個,續存電商企業175戶,電商直播基地27個,有電子商務從業人員1000余人。2023年,全縣完成電子商務交易額26.1億元,網絡銷售額12億元。
記者/徐 靜 侯云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