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小區附近就有工會‘職工驛站’在假期舉辦愛心托管,孩子送到那里不僅有專業老師幫忙帶娃,還能學習知識,真的解決了我們的大難題。”許多參加過托管班的學生家長連連稱贊。
大家所說的便是龍陵縣總工會依托“職工驛站”開展的假期兒童托管班,托管班有專業老師為孩子們設置作業輔導、心理健康、安全知識、文體、書畫、手工等課程,孩子們按時到指定“職工驛站”上課學習,不僅解決了職工假期帶娃難題,同時也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作息習慣。
近年來,龍陵縣總工會通過不斷創新工作思路,整合轄區資源,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社區、醫院等場地資源,以有統一標識、有固定場所、有完備設施、有管理制度、有人員管理、有地圖可查“六有”為建設標準,通過自建、共建的方式推進職工驛站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為每天風吹日曬的環衛工人、快遞員、外賣小哥、道路停車管理員等一線戶外勞動者提供在繁重的勞動間隙可以歇歇腳、喝喝水、避避雨、看看書的場所,有效緩解戶外勞動者“熱飯難、喝水難、休息難、如廁難”的現實問題。
“平時我們在外面跑,最怕手機沒電,現在龍陵很多區域都有‘職工驛站’,隨時可以到里面為手機充電和喝水歇息,真的太方便了,而且職工驛站里經常性的開展一些暖‘新’服務,我們不僅能為手機充電,還能為精神‘充電’。”外賣小哥范周說。
在推進職工驛站標準化建設的同時,龍陵縣總工會密切關注職工群眾需求,統籌各類資源,在“職工驛站”的內涵和外延上下功夫,提高服務職工群眾精細化水平。依托職工驛站,融合工會傳統“四季關愛”品牌服務,為老年人、婦女、兒童、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等群體提供健康體檢、關懷救助、法律援助、黨的創新理論知識宣傳、普法宣傳、文明實踐活動、青年職工聯誼、愛心托管等各類特色服務20余場次,真正讓“小驛站”釋放“大能量”。
據統計,截至目前,龍陵縣總工會共整合資金42萬元建設“職工驛站”10個、“司機之家”2個、建設集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普及、心理輔導、心理危機干預等為一體的“職工心靈驛站”1個,打造集黨建宣傳、便民服務、文明引導等為一體的“紅色驛站”1個,年均服務職工群眾7萬余人次。龍山路職工驛站先后榮獲“云南省優秀職工驛站”“中華全國總工會最美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