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保山市龍陵縣平達鄉的安樂村和黃連河村,不僅風景秀麗、自然資源豐富,更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為盤活“沉睡”松林資源,發展林下茯苓產業提供了有利條件。

茯苓是一種珍貴的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健脾利濕、補益肝腎等多種藥用功能,被廣泛應用于中醫藥領域,市場需求量大。近年來,平達鄉根據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結合市場需求,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積極發展林下經濟,不斷拓展延伸產業鏈,以“分戶生產、訂單收購”的自主發展模式,對有意愿、有條件、有基礎、有能力的群眾進行引導,鼓勵其自主經營,逐步擴大產業規模,讓茯苓成為安樂村和黃連河村增收致富的“金餑餑”。

截至目前,平達鄉茯苓種植面積已達1000余畝,實現年產值1500萬元。茯苓產業的發展是平達鄉充分利用疏林采伐松木、雜木,利用林下空間的結果,在降低產業種植采伐運輸成本的同時,變廢為寶增加群眾收益。

“以前疏林樹木都是當地群眾拿回家生火取暖或就地焚燒,現在用來發展茯苓種植,減少了焚燒對環境的污染,還能達到促進松材線蟲病除治的作用,有利于油松、華山松的健康生長,真是一舉兩得啊!”黃連河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開心地說。

茯苓產業作為綠色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動力,撐鼓了村民的錢包,讓村民的生活越來越紅火。在新的發展機遇下,平達鄉將繼續加大茯苓產業的扶持力度,推動產業升級,將這一綠色經濟發揚光大,有效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