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村地處平達鄉西北部,總面積64平方公里,地處高黎貢山山脈,種茶制茶飲茶歷史悠久。近年來,安樂村依托良好的茶葉資源稟賦,圍繞生態茶加工、制茶體驗、觀光旅游等內容,打造安樂村茶旅觀光項目,建設茶旅融合發展的生態莊園,做好鄉村振興“茶文章”。
支部服務“一張網”,增強產業“吸引力”。
安樂村始終堅持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將服務貫穿茶產業發展鏈條的全過程。主動謀劃古樹茶園示范點建設,將轄區古樹茶進行流轉經營,徹底改變以往經營不善、管理不佳、效益不顯的現狀,推動古樹茶發展更優質、更創收、更持續。用好用活基層治理“一張網”,將各級網格長、黨員干部編入古茶樹管護志愿服務隊,主動承擔起古樹茶保護宣傳員、技術指導員和茶葉銷售員,凝聚起保護古茶樹、發展茶產業的思想共識。通過積極申報項目,投入30余萬元,對安樂村中寨村民小組42畝4000余株古樹茶進行管護,聘請專業養護人員對古茶樹進行修剪、施肥、護墑,并對古樹茶茶樹種類、經緯度、樹齡等進行“身份認證”。擴建鄉村小路3千米,新建鋼架結構生產用房1間800平方米,確保茶葉生產提質增效。積極推進“茶旅莊園”“龍貢山”等商標注冊申請,提升品牌辨識度,保障市場競爭力。
合作管理“一條線”,推動發展“融合力”。
安樂村積極探索“社企雙綁”利益聯結機制,由黨組織領辦合作社,企業共同負責運營管理,統籌整合鄉村振興銜接資金、少數民族發展資金、企業投資等資金850余萬元,在勐連茶葉莊園建設品茶室、茶園步道、觀景涼亭、護欄、中寨古樹茶基地等,截至目前,勐連茶葉莊園已完成初步改造升級,古樹茶基地建設正在有序推進。同時,著力推進綠色有機茶園基地建設,統一管護、采摘、制作,努力把茶園建設成為優質茶葉原料基地和平達鄉茶葉生產加工示范基地,創新產品推介模式,通過品牌效應帶動產業效益提升。堅持“以旅促農、農旅結合”,把綠美建設、人居環境提升、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帶動建設等工作融合起來,著力把茶園周邊開發成集采茶制茶、會客品茶、領略民族風情、品嘗特色美食和露營旅居等于一體的茶園綜合體,統籌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每年可增加集體經濟收入至少6萬元,5年后可實現集體經濟收入30萬元以上,提供周邊農戶就業崗位50余個,實現經濟、生態、社會效益的“多贏”局面。
技術培育“一批人”,激發群眾“內生力”。
安樂村緊抓人才建設這個關鍵核心,主動適應產業用人需求和產業轉型升級新要求,為茶葉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積極探索技能人才培養新模式,鼓勵和吸引一批學歷高、思路活的年輕人返鄉創業,給茶葉產業發展帶來活力與動力。采取“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積極謀劃開展種植管護、制作加工等“職業化農民”培訓班。組織種茶大戶主動到昌寧、臨滄、普洱的先進茶區、示范茶區學習取經,著力培育一批“種植先鋒”“鄉土茶專家”和評茶師、茶藝師,不斷激發群眾發展的內生動力,服務茶葉產業健康發展。同時,通過開展“尋找身邊茶技能手”、合作社聘請專家指導、線上平臺交流互動等活動,開展電子商務、新媒體直播培訓,孵化電商人才,實現電商化發展,借助“互聯網+”拓寬茶葉銷路,將安樂茶葉銷售到大江南北。
下一步,平達鄉將立足現有的產業基礎,繼續加強品牌造勢,構建“以茶促旅、以旅帶茶”的茶旅融合發展新格局,努力打造出平達茶旅融合的特色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