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88-X/20250117-00020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象達鎮人民政府 |
| 公開目錄 | 促民增收 | 發布日期 | 2025-01-17 |
| 文號 | 瀏覽量 |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近日,象達鎮綜合保障和技術服務中心到部分村組開展旱地優質稻前期推廣工作。
推廣現場,工作人員對旱地優質稻相關知識做講解,一是對示范品種滇禾優615進行普及。該示范品種具有耐旱、耐瘠和抗病等抗逆性,具有分蘗力強、結實率高、產量高的優勢。連續3年被認定為云南省旱種主推水稻品種,也是目前最佳旱種水稻品種;二是推廣草害防控技術。“一封”:在優質稻播種后出苗前第一場有效降雨2天之內,土壤濕潤狀態下,采用30%丙噁·丁草胺(100mL)+450g/L二甲戊靈(75mL)兌水30L,畝噴灑30-60 升水;“二補”優質稻2-3葉期針對“一封”漏防的地塊,每畝40%氰氟草酯(75mL)兌水30-45L可有效殺死出苗期防治失敗的雜草;“三殺”優質稻進入分葉期(4葉期),雜草第二次出苗高峰期,禾本科雜草每畝40%氰氟·噁唑(90g)兌水30-45L定點殺草;闊葉類雜草每畝460g/L二甲滅草松(100-160g)兌水30-45L定點殺草。水稻進入拔節期后,對除草劑敏感,不再使用除草劑防治,此時如果還有雜草發生,只能采用人工拔除。三是推廣播種技術。視降雨情況,播種時間應安排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雨水落地前播種,確保種子出苗齊苗,也能保證其整個生育期對水分和溫度的需求。機械化播種、半機械化播種、人工播種,播種后蓋土5~8厘米,以不露種子為宜。坡地種植,等腰線開淺溝, 便于收集雨水,平地種植,開橫溝,便于出苗灌水和出苗前排雨水,溝距22厘米。四是推廣土地翻犁技術。在播種前1個月進行土地翻犁,把雜草或秸稈埋入地下,播種前1周進行平整土地,耙地平整、土塊細碎、土層松軟,清除殘留農膜、未腐熟秸稈等。
同時,深入農資店開優質稻用藥前期保障。一是和經銷商對接好優質稻種植期間在施肥管理、草害防控和病蟲防控需要備好的農資及藥品;二是督促經營者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品牌產品,以確保產品的質量和安全;三是督促關注產品的適用范圍和作物安全性,確保所選除草劑對旱稻谷秧苗無不良影響。
下一步,象達鎮將繼續做好旱地優質稻推廣工作,逐級分解落實到村組、落實到種植地塊、落實到種植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