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鎮安鎮北堅持黨建引領,依托鎮安溫泉資源優勢,按照抓點成典、推典成景成功打造鎮安鎮北藝術田園景區,進一步擦亮了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名片,真正成為遠近外聞名的“短途游”“周末游”目的地。

做實“農”的文章
建設好觀光型示范生態園。2023年在老梨樹溫泉酒店對面集中流轉140多畝土地,規劃種植大樹莓3.5畝,中草藥草血竭50余畝,同時采取“稻+蟹”的種養模式,養殖60余畝養殖稻花魚,與龍陵縣方和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合作養殖10余畝稻田蟹。在老梨樹自然村組織農戶種植紅心獼猴桃150畝,目前已初掛果。2024年新種植80余畝油菜,20余畝大麥,極大豐富了生態田園景觀。

建設勞動實踐基地、科普實踐基地。將集中流轉的140畝農田劃分為科技示范園和農學研學基地,同時將鎮安鎮土陶、豆腐、糯米白糖等非遺元素走進景區,采取“體驗+研學”的方式,做新研學文章,盤活非遺元素。2024年春節期間邀請向陽寨土陶非遺傳承人在鎮北藝術田園景區設置非遺體驗點,游客可以在現場體驗制作土陶、購買土陶工藝制品等,反響良好。據悉,春節期間土陶服務項目累計營收達3000元。

講好“文”的故事
講好“鎮安溫泉”故事。邀請市縣文聯到鎮安鎮北采風,深度挖掘“百病纏身之人臥榻而進、步行而出”的傳說等溫泉文化故事;同時依托老梨樹溫泉酒店,培養一批溫泉解說員,將溫泉文化說好講好;開展溫泉文化進校園、進社區,在鎮安形成人人懂溫泉、人人說溫泉的生動局面,推進“鎮安溫泉”走出云南。

講好河尾自然村鄉村治理的故事。講好和尾自然村實施責任“三包”、定期“三掃”、環境“三化”、治理“三集中”等有效措施,村莊人居環境持續提升,建設生態、整潔、宜居、宜業,“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和美村莊的故事;講好河尾黨支部黨員帶頭打造美麗庭院,發展庭院經濟的故事;講好河尾自然村深入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深化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新風,完善村規民約,建立健全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會、村民議事會等村民自治組織,實現了村民的約定自己定,村民的事情自己管,形成了良好的民風鄉風家風的故事。

走好“旅”的路線
深化文旅品牌建設。依托村集體項目資金支持,對鎮北社區游客服務中心進行了裝修,建設完成了游客休息區、服務咨詢區、鎮安農特產品展銷區以及停車場等配套設施。鎮安鎮北藝術田園景區成功申報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

打造提升景觀質量。2023年9月與龍陵縣方源旅游發展有限公司達成景區合作協議,由公司實體化運營鎮安鎮北藝術田園景區。將景區內140余畝土地集體流轉打造觀光型農業生產示范園,投資190余萬元建設單軌滑車,圍繞玉帶河河道資源實施漂流體驗項目,建設22個移動式商鋪,并將極具鎮安特色的鎮安美食臭豆腐、稀豆粉、特色烤魚、特色燒烤、油炸小吃、冷飲、烤干巴,黃龍玉、茶葉、咖啡、手工制陶非遺文創、百貨搬進景區等打造美食一條街。通過實施觀光農業、稻田魚蟹、玉帶河漂流體驗、饗食街、水果采摘等項目,打造集農耕、娛樂、休閑、度假、餐飲為一體的鄉村旅游目的地,景區業態不斷豐富。

提升景區宣傳影響力。以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為契機,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暨“五彩鎮安 魅力勐淋”鄉村旅游文化節,活動期間,景區內人頭攢動,酒店民宿生意火爆。通過溫泉自由泳大賽、勐淋趣跑、“農夫很忙”系列活動、鄉村智勇大闖關等富有勐淋趣味色彩的活動,打造出鎮安鄉村旅游特色品牌不僅帶火了鄉村游、農家游市場,還帶動了群眾增收致富路。2024年春節小長假期間,鎮北藝術田園景區開展了“龍年大吉 福龍賀歲”春節系列主題活動,在原有的玉帶河漂流、天空之鏡等旅游項目基礎上,增添了特色文化演藝、單軌滑車、無動力兒童樂園、特色美食街等特色旅游服務項目,與鎮安鎮舞蹈協會聯合舉辦“百人共舞”春節聯歡晚會,同時融合打跳歌、篝火晚會、煙花秀等豐富多彩、創意無限的主題文化活動,為游客提供了氛圍濃厚的民俗文化沉浸式娛樂體驗機會,為廣大游客營造一個有新春煙火氣、文化味的祥和春節,吸引了眾多游客,景區接待游客量、營業總收入創新高。據統計,2024年春節假期間,鎮北藝術田園景區所有項目累計接待游客3.6萬余人次,累計收入72萬余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