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云南省龍陵縣林業和草原局聯合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高原林業研究所深入縣域林區開展林草種質資源普查工作。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高原林業研究所郎學東介紹:“普查取樣能夠查清林草種質資源本底,建立層次分明、組織完善、功能齊全的種質資源保護、監測、評價、利用體系,為維護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龍陵縣森林類型多,主要有針葉林、闊葉林、針闊混交林、竹林和經濟林等。樹種組成復雜,針葉林主要有云南松、華山松、杉木、禿杉、柏木等。全縣森林面積20.57萬公頃,草地面積7.91萬公頃,占全縣土地面積的28.32%。
林草種質資源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是遺傳多樣性、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多樣性的重要載體。據了解,龍陵縣林草局成立了普查工作領導小組,按照技術規程進一步細化工作方案,編制了《龍陵縣林草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工作方案》,明確以縣級行政區域為基本普查單元,調查人員根據預設的線路開展實地調查、采樣、登記,對龍陵縣林草種質資源進行收集保存,發展栽培可利用林草資源,對古樹名木進行補充調查。本次普查需完成野生種質資源有代表性的調查樣線33條,完成樣方總數33個。篩選和調查優良單株30株以上,篩選和調查優良林分5個以上。
“通過開展全縣林草種質資源普查,摸清縣內林草種質資源的基本現狀,掌握種質資源種類、數量、分布、種質地域性差異和遺傳改良現狀,建立完善我縣林草種質資源信息庫,為綠色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縣林草局負責人封應剛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