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llajj/20230804-00004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應急管理局 |
| 公開目錄 | 部門文件 | 發布日期 | 2023-08-04 |
| 文號 | 瀏覽量 |
為貫徹落實省、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工作要求,推進落實“1262”精細化預報與響應聯動機制,現將《龍陵縣“1262”精細化預報與響應聯動機制實施方案(試行)》的通知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務必扛牢壓實落細防汛責任,健全完善基層防汛救災“網格化”體系,緊扣預報預警“叫應”、轉移避險措施等關鍵環節,督促指導村組、相關行業單位完善措施,確保防范應對務實管用高效。各鄉鎮各單位于2023年8月5日前將落實“1262”精細化預報與響應聯動機制實施辦法報縣防辦。各鄉鎮督促轄區各村(社區)于2023年8月10日前制訂轉移避險方案(含緊急轉移避險“明白卡”“緊急疏散路線圖”),并報鄉鎮人民政府備案。
龍陵縣防汛抗旱指揮部
2023年7月25日
(此件公開發布)
龍陵縣“1262”精細化預報與響應聯動機制實施方案(試行)
為進一步完善“1262”精細化預報與響應聯動機制,實現防汛責任和工作“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斷加強預報、預警、叫應、調度、轉移避險、搶險、救災、信息直報等方面的聯動措施,切實提升降雨天氣防范應對和洪澇、地質災害風險處置能力,結合省、市防指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完善短臨預報預警和信息發布機制
(一)開展短臨預報預警
縣氣象局根據省、市氣象局部署,結合上級氣象短臨預報服務指導產品、監測資料等,制作縣域氣象短臨預報服務產品,科學研判轄區2小時以內可能發生強降雨的鄉鎮;嚴密監測天氣變化,及時發布暴雨預警。短臨預報預警信息第一時間按縣級規定流程和范圍發送相關責任人。
(二)發布短臨預報預警
由縣氣象局會同縣防辦整合發布渠道,優化發布流程,按照職責權限,通過通知、電話、微信、短信、鄉鎮氣象電子屏、氣象“12379”等不同方式將短臨預報預警推送至鄉鎮、村(社區)等相關防汛責任人和重點單位、行業。
二、完善“1262”配套制度和臨災預報預警機制
(一)制定落實“1262”機制的實施辦法
各鄉鎮根據《云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關于印發“1262”精細化預報與響應聯動機制的通知》(云防汛辦〔2022〕20號)和縣級實施方案的規定,結合當地實際,制定本級落實“1262”機制的實施辦法和相關配套制度,報縣防辦備案。
(二)完善基層轉移避險措施
由各鄉鎮督促指導轄區各村(社區)結合“1262”機制,堅持精簡、清晰、實用原則,修訂完善群眾轉移避險預案(方案),制作轉移對象、轉移責任人、轉移路線、轉移場所信息一張表,建立健全特殊人群、在建工地、學校、網紅景點、谷口溝口、臨河臨水住戶等防御重點保障措施,確保發生災險情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處置。
三、完善“1262”精細化預報信息“叫應”機制
(一)氣象部門“叫應”
縣氣象局加強監測、預警,確保人員值班值守,及時按行業規定制作、發布“1262”精細化預報產品。當發布《12小時強降水落區》《6小時強降水落區》《2小時強降水落區》時,縣氣象臺通過電話“叫應”縣防辦(0875-6123737)。當發布暴雨橙色、紅色預警信號時,按高級別氣象預警“叫應”規定,開展黨政領“叫應”、部門聯動“叫應”(詳見《龍陵縣氣象預報預警發布和“叫應”工作實施方案(試行)》,并確保“叫醒”。
(二)部門“叫應”
1﹒縣水務局、自然資源局接到氣象部門發布“1262”精細化預報后,負責研判山洪、地質災害風險影響,開展山洪、地質災害風險影響區責任人的提前“叫應”。
2﹒縣防指其他主要成員單位(縣教育體育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縣交通運輸局、縣文化和旅游局等)接到縣氣象局發布的“1262”精細化預報后,負責開展面向各自行業部門防汛責任人的“叫應”。
3﹒縣防指成員單位接收氣象“1262”精細化預報產品的渠道和方式,由縣氣象局確定后執行。
(三)基層政府“叫應”
1﹒鄉鎮黨委政府及防汛相關責任單位接到“1262”精細化預報信息后,第一時間電話“叫醒”受暴雨影響區域的村(社區)主要負責人。
2﹒村(社區)等相關防汛責任人收到“1262”精細化預報信息后,立即“叫應”村組、廠礦、園區、在建工地等防汛責任人、包保責任人、企業責任人、災害信息員等相關人員,確?!敖行选薄.斒盏?小時、2小時預報、短時強降水警報和暴雨高級別預警信息后,按規定采取敲鑼、吹哨、手搖報警器、敲門等方式通知受威脅群眾,迅速組織群眾提前轉移避險。
四、完善“1262”點對點精準調度機制
(一)全面提升調度系統保障能力
縣應急管理局加強會商調度指揮系統管理維護,強化管理人員培訓,確保系統的穩定性、實戰性和可靠性,為調度指揮決策提供技術支撐。
(二)規范調度指揮流程
縣防辦按照氣象12小時、6小時、2小時遞進式預報預警,進一步明確指揮調度流程,細化調度對象、調度內容及工作要求。
五、完善“1262”聯動轉移避險機制
(一)細化實化轉移方案
縣級抓總、鄉鎮牽頭,以村(社區)為單元,制定各有側重的人員提前轉移方案,明確轉移避險責任、轉移對象、轉移路線、避險地點、生活保障等內容,根據區域內情況變化及時修訂。鄉鎮督促指導村(社區)制定簡潔明了、務實管用的緊急轉移避險“明白卡”“緊急疏散路線圖”,明確轉移路線和避險點,提高轉移效率。
(二)規范基層防汛責任人響應行動
建立基層防汛救災“網格化”體系,按照“1262”精細化預報、短臨預報警報和暴雨預警等不同層次,各鄉鎮、村(社區)結合實際制定基層防汛責任人響應行動規定,明確網格點責任人職責,進一步規范一線防汛責任人響應行動。
六、完善“1262”信息直報機制
(一)加強預報預警信息直達報送
縣氣象局參照市級,并結合實際制定本級直報制度。制定“1262”精細化預報預警叫應直達服務方案,明確服務產品信息直報范圍和報送方式。
(二)加強基層落實情況報送
縣防辦牽頭建立基層重要信息報送制度,暢通渠道,規范報送形式,明確報送要求,確保強降雨重點落區鄉鎮接收“1262”預報信息情況、搶險避險措施落實情況、發生重大災情險情等信息及時報送縣防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