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90-0/20171016-00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木城鄉人民政府 |
| 公開目錄 | 鄉鎮文件 | 發布日期 | 2017-10-16 |
| 文號 | 瀏覽量 |
為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縣造林綠化及林業產業發展相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縣委縣政府提出的轉變造林綠化方式,抓實綠色發展,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確保年度造林綠化任務全面完成,實現跨越發展,努力爭當全縣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結合木城實際,經鄉人民政府研究決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按照深入實施“生態立鄉”戰略和脫貧攻堅的總體要求,堅持以增綠增質增效為主題,加快國土綠化,加強資源保護,加快推進現代林業建設,為“生態龍陵”、“宜居木城”建設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持。
二、目標任務
按時完成年度林業產業發展任務。造林試點補貼項目2000畝;省級木本油料林基地500畝;芒果種植1000畝;完成義務植樹1.5萬株;完成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6個(鄉級1個、村級5個),主要建設內容為:居住庭院綠化、村莊街道綠化、村鎮周圍綠化,綠化示范村。完成鄉村綠化100畝、植樹2200株,道路綠化307公里、植樹 30000株。鄉村、道路全面實施造林綠化,保證植樹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在85%以上。
三、重點工程
(一)鄉村綠化工程
要加大鄉村綠化力度,達到村內有園,村外有林,村在林中,人在景中,街道大樹成行,庭院花果飄香,村周林果滿山的綠化效果。通過全民動員、人人動手、行業分工,發動機關、企事業單位、村組,大力開展植樹造林。2017年完成造林2200株,實現綠化面積100畝。
1.種植范圍包含機關、企事業單位、村、村民小組、農戶,包含庭院綠化、路旁、溝旁、渠旁、和屋旁“四旁”綠化,在田邊地腳、房前屋后、路旁溝畔見縫植綠、見縫補綠。各村委會負責村民小組、農戶的宣傳組織實施。機關、企事業單位自行負責。
2.樹種以易活、易管、中低成本的鄉土樹種為主栽樹種,公共場所要注重喬、灌、草、花、林果搭配(建議選擇樹種:小葉榕樹、水塘梨樹、椿樹、白露花樹、甜柿、馬蹄荷、旱冬瓜、木蓮、櫻桃等闊葉樹種),體現觀賞性、適用性。栽種樹種自行選擇,樹種植苗費由各實施單位自行解決。
3.整地栽植標準:喬木樹打塘規格為0.7米×0.7米×0.7米,灌木樹打塘規格為0.5米×0.5米×0.5米,村內街道、進出村路、單位綠化喬木換土要求為1米×1米×1米,花灌木換土為0.6米×0.6米×0.6米,草坪換土要求為0.6米厚,并對土壤改良。澳洲堅果造林,要按照5米×6米株行距(即22株/畝造林密度)進行定植,打塘規格:0.6 米×0.6米×0.6米。種植時嚴格按照“五個一”技術(即:選一塊好地、栽一株壯苗、挖一個大塘、施一份底肥、建一個防護籠)要求進行規范種植。糯滇橄欖造林,要按照3米×5 米株行距(即44株/畝造林密度)進行定植,打塘規格:0.4米×0.4米×0.4米。芒果造林,要按照3米×4米株行距(即56株/畝造林密度)進行定植,打塘規格:0.6 米×0.6米×0.6米。西南樺造林,要按照2米×3米株行距(即111株/畝造林密度)進行定植,打塘規格:0.4米×0.4米×0.4米。在保證不窩根的前提下,做到栽植整齊,苗木要扶正踩實。
4.種植株數:機關、企事業單位必須搭配種植15株以上的經濟林果,要注重樹木搭配的藝術效果。村、村民小組、農戶根據種植面積的大小自行確定種植株數。
5.建設鄉級美麗鄉村建設綠化示范點一個烏木寨馬鹿塘組(主要責任單位:烏木寨村、林業站);村級美麗鄉村建設綠化示范點五個(烏木寨、老滿坡、花椒、木城、魚塘埡口)。(主要責任單位:各村、社區)
(二)道路綠化工程
道路綠化以段木公路、村組道路、可視范圍為重點,突出抓好綠色通道工程建設。2017年完成鄉級道路綠化示范點馬鹿塘組至大坪子組道路綠化建設,扎實推進道路綠化工作,著力提高道路沿線綠化美化水平,實現全鄉道路綠化率90%以上。(主要責任單位:各村(社區)、林業站、交通管理所)
(三)林產業建設工程
大力推進核桃中耕撫育、退耕還林、造林試點補貼、省級木本油料林基地、芒果經濟林木種植等產業。2017年完成林業產業造林3000畝,實現“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有機結合。(主要責任單位:各村(社區)、林業站)
(四)全民義務植樹活動
各村(社區)、各單位要按照義務植樹條例要求,根據本村(社區)、本單位實際,結合今年造林綠化任務,完成每人3-5棵的義務植樹任務,全鄉2017年完成義務植樹1.5萬株,義務植樹要按照“宜林則林、宜果則果、喬灌結合”的原則,充分利用村內、村旁的閑散隙地、坑塘溝渠、宅旁院內大搞植樹栽花種草活動。(主要責任單位:各村(社區)、林業站、各單位)
四、時間安排
建設期內,根據各重點工程時間進度安排,在各時間節點完成以下工作。
(一)落實造林地。當年6月底前把造林地和植樹規劃落實到位,并明確責任人。
(二)規劃栽植。建設當年7月初開始整地,開挖坑塘,8月31日前完成年度造林綠化任務。
(三)補植補造。建設后每年立秋前進行苗木的補植補造,確保造林綠化成效,轉入管護撫育階段。
(四)檢查驗收。在建設過程中,分環節實行督導檢查,隨時通報情況,每年10月底前組織年度驗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為確保今年造林綠化順利開展,鄉成立以鄉長任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的造林綠化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鄉林業站,負責全鄉造林綠化工作的組織協調、檢查督導、考核驗收等具體工作。其中趙聃、房忠平負責烏木寨村、魚塘埡口社區、老滿坡村的造林綠化技術服務指導工作,劉升翔、陳信顯負責花椒村、木城社區的造林綠化技術服務指導工作。各村(社區)要建立健全相應的組織機構,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各村(社區)要根據下達的任務制定各村(社區)實施方案,把造林綠化工作任務落到山頭地塊,認真組織實施。
(二)全面發動,營造氛圍。要緊緊圍繞“綠色生態龍陵”“美麗木城”的目標,通過廣播、標語、宣傳欄、信息平臺等多途徑,大力宣傳造林工作,在全鄉上下形成“人人植樹、戶戶造林”的濃厚氛圍。
(三)科學規劃,保證成效。要按照適地適樹、因地制宜的原則,科學選擇主要造林樹種和伴生混交樹種,大力營造混交林,提高林分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和水平。加強造林綠化后期管護工作,明確管護責任、撫育措施和責任人,及時組織補植補種,保證新植成活率和保存率,確保造林綠化質量。
(四)加大投入,嚴格獎懲。堅持多渠道籌措綠化資金,一方面向市、縣爭取造林綠化項目資金,另一方面各單位要積極籌措資金投入造林綠化工程,其次,吸收社會資金,拓寬造林綠化的資金籌集渠道。造林綠化結束后,鄉人民政府組織檢查驗收組進行考評,對驗收考評為優秀的村(社區)分別給予以獎代補資金5000元,造林過程中鄉領導小組將由紀委牽頭開展造林綠化督查,對造林規劃、整地質量、造林進度、造林質量、成保率、管護措施等方面進行督導,強化造林綠化工作跟蹤。對完不成分配造林綠化及產業任務的各村(社區)及各單位主要負責人要向鄉黨委、政府寫出書面檢查。
(此件公開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