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90-0/20160427-00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木城鄉人民政府 |
| 公開目錄 | 鄉鎮文件 | 發布日期 | 2016-04-27 |
| 文號 | 瀏覽量 |
各村(社區)、鄉直及駐木單位:
《木城鄉2016年胡蜂產業發展指導性意見》經鄉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木城鄉人民政府
2016年1月29日
(此件公開發布)
2016年胡蜂產業發展指導性意見
充分發揮我鄉地域特色優勢、胡蜂資源優勢,加快胡蜂向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方向發展,盡快培育壯大我鄉胡蜂產業,促進農民致富創收。結合我鄉實際,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依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總體要求,認真貫徹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結合推進現代化林業、生態林業、民生林業建設的指導思想,圍繞“生態立鄉”發展戰略,緊扣“聚焦生態調結構、以短養長惠林農”的目標,在加快林下產業發展,積極探索林下生態養殖胡蜂產業,以“政府引導、部門聯動、扶持龍頭、農戶參與、協會規范、合作社推進”為模式,以質量為生命,市場為導向,龍頭為引擎,科技為支撐,品牌為核心,政策為保障,突出生物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走“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實行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使胡蜂產業成為我鄉又一特色支柱產業,促進木城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任務目標
(一)確保2016年5月底完成放養胡蜂500巢任務。
(二)2016年2月以前完成1個鄉級良種繁育基地規劃建設,4月底以前,完成1個養殖示范基地的選址建設。
(三)2016年4月底前,完成5人次胡蜂蜂種繁育、養殖技術業務骨干和50人次養殖管理技術人員的培訓工作。
(四)2016年12月底前,完成胡蜂的生產、銷售。
三、政策措施
(一)加大財政支持力度。2016年縣財政安排100萬元胡蜂產業發展資金,主要用于人員培訓45萬元(2016年全鄉計劃培訓55人,其中:技術骨干培訓5人,每人給予3000元補助,養殖管理技術人員50人,每人給予600元補助,培訓共需培訓經費45000元);良種繁育基地補助22萬元;胡蜂標準化體系建設13萬元。良種繁育基地每個補助2萬元,有縣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驗收合格后兌付補助資金。產業工作經費和考核獎勵20萬元,主要用于日常工作開展和年終兌現考核。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各記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則,對各部門用于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項目資金進行有效整合,扶持胡蜂產業規模化繁育,區域化放養和養蜂專業合作社發展。
(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各金融機構要加大對胡蜂產業發展的信貸支持,通過積極爭取信貸資金,開設綠色通道,創新抵押擔保模式,簡化貸款審批程序,重點支持良種基地建設、專業合作社組建等關鍵環節。逐步增加林業貼息貸款、貸免扶補創業貸款和小額貼息貸款等信貸額度。積極探索建立胡蜂產業發展基金、財政委托信貸、擔保公司擔保等融資方式和扶持辦法,支持胡蜂產業發展。鼓勵和支持保險機構結合胡蜂產業特點,開發具有針對性的保險產品,在蜂蛹生產、經營等環節為養蜂專業合作社和養殖戶提供保險服務,不斷提高胡蜂產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三)落實各項稅費優惠政策。胡蜂產業享受國家及省委、省政府針對各項農業產業化出臺的稅收優惠政策。
(四)實行土地優惠政策。養蜂專業合作社新增建設用地,其用地指標優先安排、重點保障。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領導,健全機構。為切實加強對胡蜂產業發展工作的領導。鄉人民政府成立由鄉長任組長,分管副鄉長任副組長,相關部門領導、村(社區)支書(主任)為成員的胡蜂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研究解決全鄉胡蜂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檢查、督促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鄉林業服務中心,由鄉林業服務中心主任擔任辦公室主任,負責處理日常工作。
(二)明確職責,落實責任。各部門、村(社區)統籌協調、密切配合,明確各自工作職責,安排人員具體抓落實。加強對胡蜂協會、胡蜂專業合作社的建設,提高養殖戶規范化養殖程度,提高合作經營水平。要按照“一個產業、一個規劃、一個實施方案、一套班子、一套扶持政策、一個考核辦法”的要求,實行“目標一年一定、一年一考核”,為胡蜂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三)依靠科技支撐,提高服務保障。一是在胡蜂產業發展過程中要始終強化科技支撐體系建設,開展重點、難點和關鍵技術的開發、實驗與示范,探索推進胡蜂產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和模式,依靠科技進步,確保建設質量;二是重點加強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強化技術指導服務,充分發揮胡蜂協會和專業合作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把規范的養殖管理技術推廣到廣大養殖戶手中;三、是加強縣、鄉兩級胡蜂蜂種繁育及養殖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加大技術人才培養力度,提高從業人員整體素質,構建完備的技術隊伍;四是提升胡蜂養殖、管理技術水平,圍繞胡蜂規模化養殖所需要的良種繁育、豐產養殖和野外管理、種群抗病、野生馴化等關鍵技術,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搞好科學研究和成果推廣應用;五是積極引進科研人員,開展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和技術咨詢服務,為胡蜂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四)建立激勵機制。建立胡蜂產業發展年度目標管理責任制,納入鄉年終考核,并兌現獎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