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91-9/20200818-00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勐糯鎮人民政府 |
| 公開目錄 | 部門文件 | 發布日期 | 2020-08-18 |
| 文號 | 瀏覽量 |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加快基層社會治理工作,不斷夯實社會治理的基層基礎,健全服務群眾長效機制,進一步提升我鎮社會綜合治理和公共服務水平,實現經濟社會統籌發展。按照上級黨委、政府關于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安排部署,勐糯鎮積極創建田坡社區基層社會治理試點,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及歷次全會精神,以推進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目標,圍繞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基層社會治理工作規范化、信息化、精細化為抓手,積極穩妥構建職責明確、管理精細、信息共享、渠道暢通、服務高效的社會綜合治理服務長效機制,為全面推進全鎮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和廣泛的群眾基礎。
二、田坡社區基本情況
(一)村情簡介。社區國土面積4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2萬畝,管轄20個村民小組,647戶,2873人,其中男性1491人,女性1382人;全村共有7種少數民族(景頗族、彝族、傈僳族、傣族、德昂族、阿昌族、白族)共計50戶173人;社區黨總支共有黨員90人,黨總支下設5個黨支部,今年吸納入黨積極分子2人,1名預備黨員;村完小一所,現有老師15名,在校學生248人,學生鞏固率100%,升學率100%;2018年全年經濟總收入6993萬元,與上年相比增長755萬元,增長12%;2019年人均純收入14765元,與上年相比增1432元,增長10.7 %。
(二)產業發展情況。田坡社區將圍繞產業發展“大格局”,抓住鄉村振興+產業的推動,理清了一條“四萬一千”及壯大集體經濟的產業思路。
1、萬畝褚橙。褚橙產業是打破過去分散經營的“小農格局”,轉變成現代化產業,創造性開創了一租、二包、三分紅的模式,一塊土地四份收入。目前土地流轉10238畝,2018年產果3000噸,2019年7500噸,產值4000萬。一是帶動了就業,216戶單元戶、工資收入734萬元,技術員60人、240萬元,采果的務工費240萬元;二是帶動周邊經濟發展,有機肥廠每年用原料費700-900萬元,有百分之四十的原料是用于牛糞、羊糞。餐飲、運輸、酒店形成經濟鏈;三是帶動扶貧工作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涉及農戶396戶,卡戶26戶,2017年有卡戶181戶.801人,當時涉及卡戶175戶,483萬元,戶均2.8萬元,讓群眾脫真貧、真脫貧。
2、萬畝甘蔗。田坡社區的甘蔗產業主要以鞏固提升技術、產值、產量,2014年以前的甘蔗是5萬多噸,現在也是五萬多,在產業上田坡是得到雙贏,目前種植8073畝,入榨量45500噸,加上5030噸的甘蔗種,總產量50530噸,2100萬元,涉及農戶411戶,是群眾穩定增收的產業。
3、萬畝牛油果:牛油果產業是在一山觀五縣,怒江第一大灣、神奇美麗的江中山,實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的跨國產業。目前土地流轉3300畝,涉及農戶66戶,是鞏固脫貧成果的支撐產業。
4、萬頭牲畜:肉牛產業2018年以前的以分散養殖為主,2018年后成立鑫犇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目前黨總支牽頭,建蓋了500頭牛場,現在養殖175頭安格斯、西門塔兒,覆蓋黨員53人,肉牛產業是生態循環的優質產業,是積極推動脫貧攻堅工作的理想產業。
5、千擔煙葉:香料煙產業是田坡的作料產業,是讓生活多姿多彩的產業,2018-2019年種植香料煙的煙農有64戶280畝,904擔,產值110萬元,是群眾奔小康清醒頭腦的產業。田坡社區另外還有江中山生態芒果,甘果之王-堅果這些產業
6、集體經濟。我社區在集體經濟強村工程上,探索一條貨運公司、活畜交易、集貿市場、土地出租,服務好糖廠、香料煙公司的壯大村集體經濟的產業發展思路,未來一定實現集體經濟強村,是我們社區精準脫貧的“三保障”支撐。
(二)創建基層社會治理試點的優勢。一是田坡社區始終踐行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立足“抓黨建,強服務,保穩定,促發展”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黨建+維穩責任”機制,明確和強化組織領導、進一步激發社區“兩委”干部及駐村工作隊員的主體意識和責任意識。二是田坡社區黨總支始終堅持“基層綜治”與“基層黨建”相結合,實現黨建、綜治“雙建雙促”一體化格局,強化黨建對綜治工作的引領,發揮基層黨支部牽引作用,和派出所、綜治辦、司法等部門的有效整合聯動,努力實現轄區“矛盾小、風險小、無發案、群眾滿意、和諧穩定”的目標、走出了一條村民自治、法治、德治、共享、共建、共治的社會治理新路子,近十年以來未發生命案。
三、工作目標
(一)堅持以提高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為目標。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要務,以維護社會穩定為責任,以推進社會治理創新為著力點,持續深化平安建設,著實抓好社會治理各項措施的落實,通過在勐糯鎮田坡社區開展創新基層社會治理試點,進一步完善平安創建的各種長效工作機制,確保勐糯和諧穩定。
(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加強社會治理制度建設,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全面實施黨建統攬一體化、矛盾化解多元化、風險防控系統化、眾創平安社會化、法治建設常態化、智慧平安智能化“六化”重點工程,努力提升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精細治理、群眾自治、依法治理、智能治理水平,努力達到社會安靜(社會安定和諧、鄉風積極文明,管理務實高效),環境干凈(環境生態宜居),設施先進(基礎設施完善,服務配套齊全)的治理效果,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
(三)具體工作目標任務。一是社區內無違法上訪和群體性事件;二是社區內無命案和重大刑事案件發生;三是社區內無重點人員犯罪;四是社區內無公共安全事故發生;五是社區內無邪教組織活動;六是社區平安指數不得低于95分;七是社區內實現網格化全覆蓋管理。
四、組織領導
為建立健全田坡社區基層社會治理試點工作常態管理機制,壓實工作層級責任,特成立領導小組,人員組成如下:
組 長:匡興波 鎮黨委書記
常務副組長:邱廣海 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候選人
副 組 長:楊姚春 鎮黨委副書記
趙尚文 副鎮長、派出所所長
成 員:李永相 黨委委員、鎮紀委書記
張家常 勐糯司法所所長
安家龍 綜治辦負責人
劉 馳 黨政辦負責人
郭新學 安監站負責人
何恩有 民政辦負責人
范積旺 田坡社區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
范積凡 田坡社區監委會主任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鎮綜治辦和田坡社區,辦公室主任由派出所所長趙尚文和田坡社區黨總支書記范積旺兼任,成員由綜治辦、黨政辦、田坡社區“兩委”“監督委”及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兼任。負責基層治理現代化試點相關工作的組織協調與落實。
五、工作原則
堅持黨建引領,多元參與。統籌協調轄區各類組織和社區村民,共商區域發展、共擔社會責任、共享發展成果、共建美好家園;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為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以為民服務為宗旨,不斷豐富社區服務內容和供給方式,努力提高村民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堅持民主協商,依法治理。推動社區治理主體依法履職、依法協作、依法自律,充分運用民主協商機制協調利益關系,保障村民民主權利。
六、目標任務
(一)群管共建,助推形成多元參與社區治理的組織體系。一是積極構建以社區為核心,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強化轄區內黨組織共同參與,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駐共建的大黨建工作格局。二是派出所、司法所、綜治辦協助社區做好糾紛調解、信訪、禁毒、消防安全、普法等工作,共同維護轄區治安穩定。
三是著力發掘培育公益慈善、民生服務、群眾文化、人民調解、平安共建、為老服務等社會組織,努力實現社區治理和村民自治良性互動。四是持續深化網格化工作模式。根據田坡社區小組分布特點,將社區劃分為20個大網格,215個小網格,并在每個網格設立一名網格長,網格長履行轄區內基本信息收集錄入、事件處理信息動態錄入、特殊人員幫教、政策法規宣傳等職責。五是大力營造社區黨建文化氛圍。向群眾開放文化、教育、娛樂等公共服務設施。安裝內容多樣的黨建文化標識宣傳牌,進一步凸顯黨建引領作用,通過黨建引領,把社區各類組織和廣大黨員群眾組織起來,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和服務優勢,動員群眾積極參與社區治理,實現社會協同和公眾參與的良性共建格局。六是加快社區綜治維穩室標準化建設,做到規模合理、層級清晰、功能定位明確,推動集中辦公“一體化”運作、接待群眾“一條龍”服務、解決問題“一竿子”到底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機制。
(二)群管共治,積極拓展人人參與社區治理的有效途徑。
健全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村民小組長為依托,社區民警密切配合,社區村民廣泛參與的村民自治組織網絡。進一步發揮社區活動場所作用,使其成為社區議事的聚集地,為收集社情民意、解決群眾訴求提供必要的場所和條件,堅持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治理方式。一是推行社區法律顧問制度,結合法治政府建設,聘請1名法律顧問,切實發揮政府法律顧問在制定重大行政決策中的咨詢服務作用。落實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制度,與法律援助律師簽訂法律服務協議,大力開展法律進社區活動,定期開展法律宣傳、法律咨詢等服務。二是配合司法所做好困難居民群眾法律援助服務,做好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創新信訪工作方式,建立多元化調解工作機制,引導村民群眾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三是結合精神文明創建內容,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廣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堅持開展“平安家庭”、“最美家庭”、“文明家庭”、“見義勇為”等推薦評選活動,積極傳播社會正能量。
(三)群管共享,致力實現人人享有發展成果的目標。一是打造美麗宜居社區。加強社區環境綜合治理,配合保潔員做好社區內陳年垃圾、衛生死角、野廣告清理整治等工作,改善社區居住環境。深入宣傳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的意義,引導村民形成“社區是我家、環境衛生靠大家”的良好環境保護意識。二是強化公共安全管理服務。一是健全社區公共安全體系,加強對安全生產、消防安全、食品藥品安全等安全責任體系建設,完善應急指揮、應急救援預案,對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開展專項治理,堅決防止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二是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和社會治安大整治專項行動,與派出所聯系,配合社區民警開展好專項整治活動,使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得到保障。三是豐富村民文化生活。持續開展社區文化活動,切實增強村民認同感和歸屬感,不斷提升社區群眾凝聚力。
七、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是一項系統性、長期性的工作,非一日之功、一人之力,工作小組各成員要切實發揮責任人的作用,主動作為,要加強工作統籌、合理安排、指定專人、定期督促,確保工作有力推進。
(二)加大宣傳力度。充分發揮社區微信公眾號、“6995”信息平臺作用,廣泛宣傳社區治理中的優秀事跡、創新做法和突出成效,不斷向村民灌輸社區治理意識,提高居民對社區治理的認同感,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社區治理的良好氛圍。
(三)強化部門聯動。整合現有社區警務室、社區戒毒工作室、社區矯正工作室、人民調解委員會等職能職責作用發揮,加強對吸毒人員、刑滿釋放人員、社區矯正對象、重度精神病人的監管等特殊人員的管控和教育工作使其遵紀守法,充分發揮龍陵“三級三次”矛盾糾紛調處機制,使該機制本土化,做到小矛盾糾紛不出村組大矛盾糾紛不出鎮,實現矛盾不上交,預防和避免“民轉刑”“刑轉命”案件發生。
(四)加強探索創新。緊密結合社區實際,突出問題導向、群眾導向,對治理中存在的痛點堵點問題進行深入研判,把社區社會治理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和原因搞清楚,真正做到情況清、底數明、問題準。在吃透情況的基礎上,聚焦突出問題,找準切入點,積極探索創新,用改革的思路破解社會治理難題,因地制宜推動治理不斷取得實質性突破。
(此件公開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