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89-8/20240308-00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平達鄉人民政府 |
| 公開目錄 | 鄉鎮文件 | 發布日期 | 2024-03-08 |
| 文號 | 瀏覽量 |
平達鄉工程領域和礦山領域地質災害隱患
風險排查整治“百日攻堅”行動工作方案
根據《保山市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關于開展保山市工程領域和礦山領域地質災害隱患風險排查整治“百日攻堅”行動工作的通知》(保地災指辦〔2024〕7號)《龍陵縣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關于開展全縣工程領域和礦山領域地質災害隱患風險排杏整治“百日攻堅”行動工作的通知》等要求,結合平達鄉實際,制定平達鄉工程領域和礦山領域地質災害隱患風險排查整治“百日攻堅”行動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的重要論述,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縣委縣政府的工作要求,深刻汲取昭通市鎮雄縣“1·22”山體滑坡的經驗教訓。提高政治站位,明確政治責任,強化政治擔當,為提高工作準確性、針對性、有效性,做到有認識更要有行動、壓責任更要扛責任、有措施更要有結果,堅決打好地質災害防范主動仗,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把地質災害防范應對工作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抓牢屬地首要責任、部門監管責任、企業的主體責任和個人的防護責任。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經常半夜驚醒”的警覺性逐一落實落細地質災害防范各項工作要求,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二、工作目標
各村(社區)、鄉直各部門要切實加強工程領域和礦山領域地質災害隱患風險排查整治“百日攻堅”行動的組織領導,落實屬地地質災害防治的主體責任和排查整改責任,抓緊排查整改,排查發現的問題要明確責任人及整改時限,有效消除地質災害隱患風險。于2024年2月29日--5月20日組織開展工程領域和礦山領域地質災害隱患風險排查整治“百日攻堅”行動工作。
主要任務
(一)動員部署
各村(社區)全面動員部署,要按照本行動方案的要求,結合本村實際,明確目標任務、職責分工和工作要求壓緊壓實責任。鄉直相關部門要結合職能職責,主動扛牢行業監管責任,確保工程領域和礦山領域地質災害隱患風險排查整治“百日攻堅”行動工作落到實處。
(二)全覆蓋開展工程領域地質災害隱患風險排查整治
鄉直各部門、各村(社區)對轄區內所有在建工程項目及臨時工棚開展地質災害隱患風險排查整治,特別是工程生活區、辦公區、鋼筋加工廠、拌合廠及預制廠選址是否落實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及其防治措施,有關成員單位要指導和督促本行業領域相關責任主體單位、參建單位依法依規認真履行地質災害防治責任;落實地質災害隱患風險調查評估、巡查排查、監測預警、工程治理、搬遷避讓等防災減災工作;切實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減輕、控制和消除地質災害安全風險隱患。重點排查內容包括但不限于:
一是重點對在建及營運的公路、鐵路沿線及其施工區、生產生活區周邊斜坡、溝道等地段進行隱患排查。
二是重點對在建及投入使用的水電站、輸變電與油氣管道水庫等能源、水利設施的壩址周邊、庫區岸坡、管線沿線、施工營地、臨時施工道路及臨建工程區周邊斜坡、溝道等地段進行隱患排查。
三是重點對旅游景點景區、農家樂及新建和在建的旅游景點景區周邊斜坡、溝道等進行隱患排查。
四是重點對在建及已建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周邊斜坡、溝道等進行隱患排查。
五是重點對城鎮建成區及工程建設活動區周邊山坡及河道岸坡等進行隱患排查。
六是重點對位于陡坡、陡崖、陡坎、溝口、溝內、溝邊的居民點、施工營地、農業生產區和臨時設施等進行隱患排查。
(三)全覆蓋開展礦山領域地質災害隱患風險排查整治
各村(社區)、鄉直各部門對轄區內所有煤礦及非煤礦山開展地質災害隱患風險排查整治,特別是加工區、生活區、辦公區選址是否落實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及其防治措施,有關成員單位要指導和督促本行業領域相關責任主體單位依法依規開展與采礦活動有關的礦區地面塌陷、地裂縫、崩塌、滑坡、含水層破壞、地形地貌景觀破壞等的預防和治理恢復;落實地質災害隱患風險調查評估、巡查排查、監測預警、工程治理、搬遷避讓等防災減災工作;切實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減輕、控制和消除地質災害安全風險隱患。
重點排查內容包括但不限于:
一是重點對已關停及正建、運營工礦企業的生產區、開采區排土場、渣場、尾礦庫及通行道路等進行隱患排查。
二是重點對礦山采空區或地表移動盆地線周邊的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縫等進行隱患排查。
三是重點對礦山開采區和尾礦庫周邊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進行隱患排查。
四是重點對礦山生活區、辦公區和生產加工區廠房選址否落實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情況等進行隱患排查檢查。
五是重點對礦山影響區周邊村莊、道路、農田等變形情況進行隱患排查。
六是督促工礦企業對是否越界開采進行自檢自查。
四、工作制度
(一)工作聯絡制度
各村(社區)、鄉直部門負責人具體負責協調本轄區和由本單位監管的地質災害防范應對工作,適時向鄉地質災害分管領導匯報本單位工程領域和礦山領域地質災害隱患風險防范應對工作情況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做好本單位工程領域和礦山領域地質災害隱患風險應對工作情況跟蹤梳理和分析總結,加強與鄉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溝通聯系形成信息共享機制。
(二)調度通報制度
鄉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有關部門根據預警信息適時對轄區本行業部門工程領域和礦山領域地質災害隱患風險應對工作進行調度,組織協調地質災害防范工程領域和礦山領域地質災害隱患風險排查整治“百日攻堅”有關工作,動態掌握地質災害隱患風險巡查排查與應對處置情況,及時通報并向鄉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上報地質災害防范應對工作情況。
(三)掛鉤聯系制度
建立掛鉤聯系工作機制,由各掛村領導和包村單位對全鄉10個村(社區)進行掛鉤聯系,及時協調解決各類重大問題。
(四)包保責任制度
各村(社區)要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無縫對接、全面覆蓋、責任到人”的原則,全力推進以村(社區)為單元,以小組為網格,以鄉級分管掛鉤領導為網格責任人、村委會書記為網格管理員、村(社區)工作人員為網格專管員、地質災害技術支撐隊伍為網格協管員、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測員、雙控區巡查員、小組長及群眾為網格巡查員的“五位一體”網格化管理制度。采取鄉級分管掛村領導包村(社區)、村(社區)班子成員包組、小組長包戶構建“一點多員”的管理責任制。登記排查臺賬,對排查出來的地質災害隱患點按部門職責區分責任上報相關部門,由相關部門明確責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時限。
五、工作安排
2024年2月29日--5月20日,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各村(社區)、鄉直各部門根據“百日攻堅”行動工作方案開展全面排查。于2024年3月12日前,將全面排查情況上報鄉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平達自然資源管理所。
第二階段:各村(社區)及有關成員單位針對排查中發現的問題制定整改措施,于2024年4月10日前,將落實有關地質災害防范應對“百日攻堅”行動工作開展情況整改情況上報鄉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辦公室。
第三階段:各村(社區)及有關成員單位針對反饋問題進行整改,各村(社區)要將地質災害安全問題納入常態管理,明確責任強化動態巡查監測,建立健全早發現、早制止的日常監管長效機制,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六、工作要求
(一)落實責任,各負其責
各村(社區)及有關成員單位對轄區地質災害隱患負巡查排查整改責任。
(二)查找問題,督促整改。
各村(社區)及有關成員單位時刻掌握地質災害隱患風險發展變化情況,充分發揮群測群防作用,對排查發現的地質災害隱患,及時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