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89-8/20210729-00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平達鄉人民政府 |
| 公開目錄 | 鄉鎮文件 | 發布日期 | 2021-07-29 |
| 文號 | 平政發〔2021〕17號 | 瀏覽量 |
各(社區)村民委員會,鄉直各單位:
經鄉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現將《平達鄉精神衛生綜合管理試點工作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平達鄉人民政府
2021年4月11
(此件公開發布)
平達鄉精神衛生綜合管理試點工作方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衛生計生委等部門全國精神衛生工作規劃(2015-2020年)的通知》(國辦發[2015]144號、《國家衛生計生委中央綜治辦公安部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殘聯關于開展全國精神衛生綜合管理試點工作的通知》(國衛疾控發[2015] 157號)和《保山市精神衛生綜合管理試點工作方案》(保政發[2015]68號)精神,扎實開展全國精神衛生綜合試點工作,結合我鄉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背景及現狀
(一)全鄉精神衛生服務資源狀況
全鄉共有衛生機構1個,其中村級醫療點10個,全鄉綜治專干1人、社區民警3人、民政助理員了人、殘聯專于1人、村級聯絡員10名。
(二)精神衛生工作開展情況
1.逐步建立政府領導和部門協作機制。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明確各部門的工作職責,建立健全精神疾病精細化服務管理工作機制。按照政府精細化服務管理工作的要求,有效推動了精神障礙患者服務管理工作措施的落實。
2截至2020年12月底,全鄉在管理精神障礙患者157人,其中居家服藥患者118人,2020年以來,全鄉未發生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肇事肇禍的重大治安刑事案件,精神衛生工作穩步推進。
(三)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1.精神衛生綜合服務管理機制不完善。一是多部門協作溝通不到位。二是社會、家庭參與力度不夠。由于社會歧視和恐懼,監護人不愿意透露患者及其病情,或不愿意、無力承擔監護責任,單位和社區在社會幫扶和宣傳教育工作上不愿介入,導致患者發現率低、病人流浪走失而未能得到及時收治、已建檔病人及其監護人拒絕治療、患者長期關鎖失去社會功能、治療管理病人脫失等問題。
2.精神衛生服務網絡不健全。衛生院無精神科門診設置,無法實現就近就便為患者提供診治服務。
3.精神衛生服務隊伍建設滯后。衛生院無精神科執業醫師,基層精神衛生防治人員缺乏。
二、工作目標
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精神障礙預防、治療、康復和心理健康促進工作體系和服務網絡,探索和創新精神衛生工作模式,及時發現管理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提高檢出率和管理治療率,減少肇事肇禍案件發生,創新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社會管理。
(一)健全和完善“政府領導、部門合作、社會參與”的精神衛生綜合管理工作機制。建立由綜治、公安、民政、衛計、社保中心、殘聯等部門為主的精神衛生綜合管理小組。
(二)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病情不穩定患者接受個案管理。
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肇事肇禍率低于全省服務的比例達100%平均水平,無重大肇事肇禍案件發生。
(三)加強精神衛生人才隊伍建設。衛生院力爭配備經精神衛生專業培訓的臨床執業醫師(含助理)1人、精防人員1人。
(四)提高心理衛生服務能力。讓公眾心理健康知識和精神障礙核心信息知曉率達70%。
(五)引導社會組織支持和參與精神衛生工作。以“楊善洲志愿服務隊”為基礎,吸引專業社會工作者和志愿者加入精神障礙患者社區康復服務團隊,在衛生院,村衛生室為精神病患者開展康復服務。
三、策略與措施
(一)健全和完善精神衛生綜合管理機制
1.成立試點工作領導機構。按照“政府組織領導、部門各負其責、家庭和單位盡力盡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綜合管理機制要求,平達鄉要相應成立領導小組,加強對精神衛生綜合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
2.成立由綜治辦、派出所、民政、社保中心、殘聯、衛生院等部門組成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綜合管理小組,負責制定轄區內患者管理治療流程、落實管理責任,每月召開工作例會分析轄區內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治療情況,及時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
(二)建立和完善醫療與康復相結合的全程服務模式
1.加強患者發現登記報告。按照保密原則,村、社干部發現轄區內疑似精神障礙患者線索要及時向當地派出所和衛生院報告。
2.做好患者服務管理。按照“應治盡治、應管盡管、應收盡收”的原則,推行“病重治療在醫院,康復管理在社區”的服務模式。落實雙向轉診機制。對急性期和病情不穩定的患者,由平達鄉精神衛生管理小組及時轉診到精神病專科醫院進行規范治療,病情穩定后回康復機構、家庭進行精神科基本藥物維持治療及康復訓練,接受基層精防人員提供的隨訪和康復。
3.強化落實基層衛生機構管理服務職責。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按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要求,為轄區內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建立健康檔案,提供隨訪管理、危險性評估、服藥指導等服務。
4.建立落實“九管一”模式,即:以鄉綜合管理小組為基礎,形成綜治專干、社區民警、民政助理員和鄉、村精防人員、綜治網格員、殘疾人專職委員(殘疾人聯絡員)、村干部、村民小組長9人協同監護人管理患者模式,隨訪管理病情不穩定患者,協助患者及其監護人解決治療及生活中的困難,幫助患者家庭之間建立互助、互教的同伴教育模式。建立鄉綜合管理小組與專科醫院直接對接的應急醫療處置“綠色通道”,及時應對處置可能發生的肇事肇禍突發事件。
(三)建立完善精神障礙康復服務體系
1.逐步建立健全專科醫院、社區康復機構及社會組織、居家康復相結合的康復體系,大力推廣社會化、綜合性、開放式的精神障礙和精神殘疾康復工作模式,建立完善醫院康復和社區、居家康復相銜接的服務機制,加強民政、殘聯及專科醫院對社區康復機構和居家康復的技術指導。
2.通過政府購買服務,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源提供精神障礙患者社區康復服務,促進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回歸社會。
3.強化居家康復。對患者特別是曾經肇事肇禍和危險性了級及以上或者無監護人、監護人無力監管的患者,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逐一落實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居家康復監護人。要積極開展“以獎代補”落實監護人責任試點工作,簽訂監護責任書,按照醫囑督促患者按時服藥、接受隨訪、治療,進行康復訓練。
(四)加強精神衛生健康促進
1.加強精神衛生知識宣傳。通過多種形式開展精神衛生法律法規和相關知識宣傳,廣泛宣傳“精神疾病可防可治、心理問題及早求助、關心不歧視、身心同健康”等精神衛生核心知識和患者戰勝疾病、回歸社會典型事例,引導公民正確認識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正確對待精神障礙患者。
2.擴大心理健康服務范圍。結合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健康教育工作,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精神衛生宣傳,增進公眾對精神健康及精神衛生服務的了解,提高自我心理調適能力,營造全民參與精神疾病防控的良好氛圍。
附件: 1.平達鄉精神衛生綜合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2.平達鄉精神衛生綜合管理工作技術指導組成員名單
附件1
平達鄉精神衛生綜合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組 長:張立民 鄉人民政府副鄉長
副組長:朱紹留 平達衛生院院長
楊寶蓉 鄉財政所所長
戴炳力 平達派出所教導員
成 員:李春麗 鄉民政辦負責人
楊志娟 鄉社保中心負責人
周先發 平達司法所工作人員
楊紹錦 平達市場監督管理所所長
李紫艷 鄉計生辦負責人
王曉曈 鄉婦聯工作人員
王曉曈 鄉團委工作人員
閆富能 平達中心學校校長
趙昌洪 平達社區村委會副主任
羅國云 河尾社區村委會副主任
楊必闖 平安社區村委會副主任
楊少偉 小田壩村委會副主任
曹金麗 安樂村委會副主任
楊麗凱 安慶村委會副主任
李雙果 橄欖寨村委會副主任
鄧子賢 章賽村委會副主任
閆云方 小河村副主任
段麗芬 黃連河村副主任
陳玲菊 平達鄉中心衛生院副院長
丁林魁 平達衛生院精防人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鄉綜治辦,由鄉綜治辦分管領導任辦公室主任,鄉衛生和計劃生育分管領導任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公安、民政、人設、殘聯分管領導任辦公室副主任。辦公室負責領導小組日常工作,主要職責是:聯絡各成員單位,定期召開會議,制訂工作規劃、年度計劃、工作方案,及時收集、總結上報信息和典型經驗,按規定上報各種工作報表,向領導小組通報有關工作進展,匯總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報領導小組研究。
附件2
平達鄉精神衛生綜合管理工作技術指導組成員名單
組 長:張立民 鄉人民政府副鄉長
副組長:朱紹留 平達衛生院院長
陳玲菊 平達衛生院副院長
成 員:丁林魁 平達衛生院防人員
唐加畢 平達社區精防人員
楊相成 河尾社區精防人員
楊寬華 平安社區精防人
張興潤 小田壩村精防人員
閆志超 安樂村精防人員
王玲秋 安慶村精防人員
鄧策峰 橄欖寨村精防人員
高升奎 章賽村精防人員
周益勐 小河村精防人員
李富強 黃連河村精防人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于防保室,由丁林魁負責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