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76-7-/2017-0428003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
| 公開目錄 | 部門文件 | 發布日期 | 2017-04-28 |
| 文號 | 瀏覽量 |
為了便于各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直各委、辦、局,以及各有關企、事業單位、行業協會等相關單位更好地理解《龍陵縣人民政府關于實施質量強縣戰略的意見》(龍政發〔2017〕26號)(以下簡稱《意見》)的相關內容,切實抓好落實工作,現就《意見》出臺的背景和主要內容等作解讀如下。
一、出臺的背景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質量工作,始終把提升質量水平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國家相繼頒布實施了《質量振興綱要(1996-2010年)》和《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兩個中長期質量發展規劃。黨的十八大以來,進一步把質量放到了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明確提出要“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習近平總書記在質量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和指示,特別指出要推動“三個轉變”——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李克強總理也指出,要加快中國經濟提質增效升級,提質就是要全面提高產品質量、服務質量、工程質量和環境質量,從而提高經濟發展質量,要走質量強國、效益興邦之路,以質量的提升“對沖”速度的放緩,把發展推向“質量時代”。
縣委、縣政府歷來十分重視質量工作,把質量工作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性、戰略性工作來抓。“十二五”期間啟動實施質量強縣戰略以來,全縣大質量工作機制不斷健全,產品、工程、服務和環境質量總體水平穩步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基礎進一步夯實,質量工作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作用進一步顯現。但與黨中央、國務院對龍陵發展新定位、新使命、新要求相比,與龍陵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迫切需要相比,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質量訴求相比,仍然還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現為:質量基礎薄弱、質量意識不強、質量發展不均衡、質量投入不足、質量競爭力不強、質量在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中的作用不明顯等問題,個別領域質量投訴和熱點問題仍然時有發生。
為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中國質量(北京)大會精神,根據縣政府工作部署安排,在學習借鑒縣外先進經驗和廣泛征求各級地方政府、縣直有關部門、企業、質量專家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反復修改完善,形成了《意見》?!兑庖姟氛咭c主要體現在:一是以推動跨越發展為出發點。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扣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新常態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緊貼“三個定位”戰略目標,著眼于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突出轉型升級推動跨越發展的戰略要求,明確了以質量服務跨越,以質量支撐發展的“十三五”質量強縣目標要求。二是以促進結構調整為著力點。以“兩型三化”為核心,以科技創新為基礎,圍繞《中國制造2025》,建立農產品、工業產品和服務產品質量提升長效機制,全面開展質量品牌提升行動,推動傳統優勢產業、新興產業、特色產業提質增效升級發展。三是以增強核心競爭力為突破點。提出了質量在促進經濟結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支撐產業聚集發展中的作用進一步顯現的工作要求;明確了產品、工程、服務和環境質量顯著提升,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質量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明顯提高,龍陵服務能力不斷強化的發展結果。四是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為落腳點。提出要創新質量安全監管手段、監管模式,切實增強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處置能力;嚴厲打擊危害公共安全、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質量違法行為,保障重點消費品質量安全,暢通質量投訴和消費維權渠道,切實維護企業和消費者合法權益,讓質量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群眾。
二、主要內容
《意見》由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三個部分組成。
(一)總體要求部分。闡述了實施質量強縣戰略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工作目標。根據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中國制造2025》和《保山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質量強市戰略的意見》部署安排,把“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具體細化分解到質量工作中,把實施質量強縣戰略作為推動龍陵實現跨越發展的重要工作內容,同部署、同安排。提出了“政府引導,企業主導”、“統籌推進,突出重點”、“質量引領,創新發展”、“社會共治,民生為本”的工作原則,從大質量工作理念和機制的建立、整體推進和分類指導相結合的工作方法、樹立發展新理念走以質取勝發展道路等方面明確了工作要求。《意見》主要突出指導性、戰略性,《龍陵縣質量強縣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主要突出量化指標和措施任務,兩者相輔相成、互為支撐。
(二)主要任務部分。一是關于“實施‘三大工程’,提高質量競爭力”任務?!兑庖姟穱@提高全縣質量競爭力為出發點,加快構建具有龍陵特色的產品、工程、服務、環境質量標準體系,推動和引領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升級,鼓勵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建立完善以消費者認可和市場評價為基礎的品牌創建機制,創建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品牌產品、品牌工程和品牌企業,形成龍陵品牌集群發展格局,明確了實施品牌帶動工程、標準引領工程和質量創新工程的任務。二是關于“健全‘四個體系’,強化質量工作基礎”任務?!兑庖姟丰槍Ξ斍褒埩曩|量基礎仍然較薄弱的實際,突出發揮好市場資源的決定性作用、發揮好政府監管的有效作用和發揮好社會供職的積極作用,明確了質量是基礎,安全是底線的質量強縣戰略要求,強調了政府推動、部門聯動、企業主動、社會互動的大質量工作機制,從有效落實企業主體、政府監管、社會共治“三個責任”入手,優化檢驗檢測資源配置,加強質量檢驗檢測中心(站、所)建設,實施質量人才培養工程,全面提高勞動者質量技能素質等項目措施,提出了提出健全質量安全保障體系、技術支撐體系、質量誠信體系、質量素質教育體系四個方面的任務。三是關于“提升‘四大質量’,助推經濟轉型發展”任務?!兑庖姟妨⒆泯埩杲洕鐣l展需要,圍繞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城鄉建設水平提高、服務改善民生、生態環境保護及提升區域經濟影響力、競爭力等方面,明確了開展質量品牌提升行動,實施綠色規劃、設計、施工標準,不斷優化服務質量,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推動產品質量由符合性向滿足市場需求轉型升級,提升工程建設產業綠色、節能環保、信息化等科技化水平,促進服務業向高端化、高附加值、高帶動性方向發展,建立以質量和誠信為核心的品牌文化,提出了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環境質量提升任務。
(三)保障措施部分
《意見》指出實施質量強縣戰略,要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各相關部門的協作配合,社會各方的共同參與。從有利于工作推進、有利于保障成效、有利于調動社會各方參與的角度出發,提出了建立健全組織保障、政策保障、考核評價機制保障和營造社會參與氛圍等幾個方面的任務。一是明確了在縣質量強縣工作領導小組的基礎上,調整充實設立縣實施品牌與質量強縣戰略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各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直各委、辦、局,以及各有關企、事業單位、行業協會的任務分工,建立完善了統籌協調工作機制,加強了對質量強縣工作的整體部署和協同推進。二是明確了健全完善相關產業、環境、科技、金融、財稅、人才培養等促進質量發展的配套政策、激勵機制,依托項目進一步加大對質量工作的投入力度政策措施。三是提出了建立健全科學規范的質量工作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和數據指標體系,將質量安全和質量發展納入各鄉鎮各部門績效考核評價內容等責任追究制度。四是提出了加強質量文化建設,將誠實守信、持續改進、創新發展、追求卓越的質量精神轉化為社會、廣大企業及企業員工的行為準則,切實增強全社會質量意識和質量素養,引導形成追求卓越的企業質量文化的宣傳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