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42-5-/2022-0427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人民政府 |
| 公開目錄 | 龍政辦發 | 發布日期 | 2022-04-27 |
| 文號 | 龍政辦發〔2022〕26號 | 瀏覽量 |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有關單位:
《龍陵縣2022年涉糧工作監督檢查方案》已經縣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龍陵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4月27日
(此件公開發布)
龍陵縣2022年涉糧工作監督檢查方案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及糧食安全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糧食安全、耕地保護、糧食儲備調節等重要問題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為進一步加強糧食安全工作,切實履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政治責任及各級黨委、政府糧食安全責任制規定,扎實有效做好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重特大糧食安全事故,營造良好的糧食安全環境,確保全縣糧食安全,根據國家、省、市關于對保障糧食安全的有關工作要求,結合龍陵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及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糧食安全及根治糧食購銷系統性腐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糧食安全工作的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按照《糧食流通管理條例》《糧食監督檢查辦法》及有關糧食安全的文件精神要求,以重點糧食行業領域專項整治為重點,堅持問題導向、底線思維,按照“全覆蓋、無遺漏”的要求,不留盲區死角,摸清問題底數、全面徹底排查治理糧食安全隱患,從嚴從重查處涉糧違規違法案件,強化長效機制建立,切實改變監管缺失缺位的狀況,以更加有力的舉措堅決扛穩保障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
二、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糧食安全督查檢查,進一步強化紅線意識和憂患意識,按照糧食安全“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原則,全面落實涉糧部門糧食安全主體責任和監督管理責任,強化底線思維、增強危機意識,多舉措確保糧食生產穩定發展,持續改善糧食生產條件,加強糧食市場調控和儲備調控能力,促進市場平穩運行,讓糧食安全責任制真正落地見效,確保全縣糧食系統安全形勢持續穩定。
三、組織領導
為切實加強對全縣糧食安全監督檢查工作的領導,成立龍陵縣糧食安全監督檢查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如下。
組 長:李永標 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
副組長:楊紹琦 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王興庭 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
劉成林 縣委常委、縣委組織部部長
趙孝磊 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成 員:安宏府 縣委督查室主任
謝江勇 縣人民政府督查室主任
魯大年 縣委辦公室副主任
梅恒曉 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
張學文 縣發展和改革局局長
余自明 縣教育體育局局長
楊永相 縣財政局局長
楊太能 縣審計局局長
王家科 縣自然資源局局長
廖光從 市生態環境局龍陵分局局長
張志恒 縣農業農村局局長
黃正輝 縣水務局局長
羊 霞 縣統計局局長
趙勝學 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
封應剛 縣林業和草原局局長
張俊安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保山市分行營業部客戶副經理
王世平 縣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縣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
楊 臻 龍山鎮人民政府鎮長
陳思博 鎮安鎮人民政府鎮長
饒秀明 龍新鄉人民政府鄉長
彭麗艷 龍江鄉人民政府鄉長
楊春快 臘勐鎮人民政府鎮長
趙春艷 碧寨鄉人民政府鄉長
楊啟強 象達鎮人民政府鎮長
趙興東 平達鄉人民政府鄉長
熊正濤 勐糯鎮人民政府鎮長
徐前輝 木城鄉人民政府鄉長
何永明 縣糧食購銷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縣人民政府督查室,由謝江勇兼任辦公室主任,魯大年、梅恒曉為辦公室成員,負責處理日常事務。
四、監督檢查方式
主要采取座談交流、查閱資料、實地查看、延伸檢查等方式進行監督檢查。
五、監督檢查對象
縣發展和改革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縣教育體育局、縣財政局、縣審計局、縣統計局、縣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龍陵分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水務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保山市分行營業部、縣糧食購銷有限責任公司、各鄉(鎮)人民政府等。
六、監督檢查內容
(一)全面貫徹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及中央有關涉糧工作決策部署和省市縣委有關工作要求
重點檢查學習貫徹中央有關部署要求和省市委有關工作要求,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家糧食安全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徹黨中央關于糧食安全決策部署,執行《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和省委實施辦法等涉糧工作有關文件及有關規定情況;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主體責任情況,落實穩定糧食產能、糧食流通、儲備糧保管等情況,重點查找是否存在缺位、履職不公、執法不嚴、失職失責等責任問題,是否存在內外勾結、設租尋租、貪污受賄等腐敗問題,是否存在敷衍塞責、玩忽職守、弄虛作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作風問題。
(二)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情況
對照市對縣、縣對鄉(鎮)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有關辦法及任務清單,督查檢查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情況。
1﹒縣發展和改革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綜合協調縣直及駐龍各有關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積極貫徹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工作情況;統籌設立糧食收購網點、引導糧食價格保持合理水平情況;按照市縣兩級確定的儲備規模,落實地方糧油儲備任務情況;創新地方糧油儲備機制情況;加快糧油倉儲物流設施建設情況;加強糧食產銷合作情況;配合縣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指導國有糧食企業深化改革情況;推動糧食產業升級情況;發揮加工轉化對糧食的供求調節作用情況;完善糧食調控機制情況;健全糧食應急供應保障體系情況;加強糧食監測預警情況;維護糧食市場秩序情況;健全糧食質量安全保障體系情況;落實行業主管部門糧食安全監管責任情況;加強愛糧節糧宣傳教育情況;全面實施節糧減損情況;建立有關監督考核機制情況。
2﹒縣農業農村局:加強耕地質量建設,提升產出能力建設情況;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情況;提高糧食生產科技水平情況;建立新型糧食生產經營體系情況;增強糧食可持續生產能力情況;健全糧食質量安全保障體系情況;建立有關監督考核機制情況。
3﹒縣財政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落實和完善糧食補貼政策情況;落實地方糧油儲備費用和利息補貼資金情況;安排財政資金支持糧食生產和流通能力建設情況;監督檢查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經營管理情況。
4﹒縣自然資源局:執行最嚴格耕地用途管制制度,確保現有耕地面積基本穩定,耕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嚴格按照“占一補一、占優補優、占水田補水田”的要求落實耕地占補平衡;耕地轉為其他農用地及農業設施建設用地實行年度“進出平衡”。建設單位必須依法履行補充耕地義務,無法自行補充數量、質量相當耕地的,應當按規定足額繳納耕地開墾費。在糧食倉儲物流、新型糧食生產經營主體用于晾曬、烘干、倉儲、加工等配套設施的建設用地使用方面依法依規給予支持。
5﹒市生態環境局龍陵分局:組織協調耕地、流域等面源污染防治,嚴格監督工業污染排放情況;開展耕地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周邊環境監測情況。
6﹒縣水務局: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實施農業節水重大工程情況。
7﹒縣審計局:將執行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制度情況納入有關專項審計和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情況;對縣級政府儲備政策落實情況及有關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審計監督。
8﹒縣統計局:支持開展糧食生產、流通、加工和消費調查統計,加強機構部門間統計數據協調銜接,完善糧食產量抽樣調查等情況。
9﹒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加強糧食市場交易行為監管,堅決打擊囤積居奇、以次充好、摻雜使假等擾亂糧食市場秩序的行為情況;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對糧食經營活動中的無照經營、超范圍經營以及糧食銷售活動中的強買強賣、摻雜使假、以次充好等擾亂市場秩序和違法違規交易行為進行監督檢查,維護市場秩序情況;加強對價格監督檢查,依法查處價格違法行為情況;對糧油產品質量進行監督管理,依法查處糧油產品生產經營過程中的違法違規行為情況。
10﹒縣教育體育局:開展愛糧節糧宣傳教育情況,協助組織好“世界糧食日暨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等宣傳及糧食文化推廣活動、節糧引導情況。
11﹒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保山市分行營業部:支持落實收購資金,加大對符合貸款條件糧食企業自主收購糧食的信貸支持力度情況;拓寬糧食企業融資渠道情況;支持地方儲備糧油儲備規模和輪換資金情況;支持現代糧食流通產業發展,對糧食類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給予必要的信貸支持情況。
12﹒縣糧食購銷有限責任公司:承擔市、縣兩級地方儲備糧管理、救災救濟、軍糧供應等政策性糧油供應及保障糧食市場供給等工作任務情況;貫徹執行糧食業務主管及監管部門各類糧食政策及工作要求情況;按照《糧食流通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開展糧食購銷業務工作情況;按照儲備糧管理有關規定開展儲備糧管理工作情況;執行糧食收購最低保護價政策情況;執行國家糧食質量標準,公開收購價格,公開質量標準,不壓級壓價,滿足售糧群眾要求情況。
13﹒各鄉(鎮)人民政府:確保耕地面積基本穩定、質量不下降,糧食生產穩定發展,糧食可持續生產能力不斷增強情況;保護種糧積極性,鄉(鎮)財政對扶持糧食生產和流通的投入合理增長,提高種糧比較收益,落實糧食收購政策,不出現賣糧難問題情況;配合縣級糧食行業主管部門落實地方糧食儲備,增強糧食倉儲能力,加強監督管理情況;完善屬地糧食調控和監管體系,保障糧食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不出現脫銷斷檔,維護糧食市場秩序情況;完善轄區糧食應急保障體系,及時處置突發事件,確保糧食應急供應情況;加強耕地污染防治,配合縣直有關部門提高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能力和超標糧食處置能力,禁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糧食流入口糧市場情況;按照保障糧食安全的要求,配合縣直有關部門落實農業、糧食等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職責任務,確保責任落實、人員落實情況。
(三)落實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情況
針對縣發展和改革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縣財政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糧食購銷有限責任公司重點監督檢查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自糾自查發現問題整改落實情況,監督檢查對市委第五巡察組涉糧問題專項巡察反饋意見的整改落實情況。
七、實施步驟
監督檢查時間為2022年4月—2022年12月。分自檢自查、督查檢查、總結提升三個階段組織實施。
(一)自檢自查階段(2022年4月至2022年6月)
各監督檢查對象要迅速動員部署,結合部門職能職責和監督檢查內容,對標,由主要領導親自抓、明確責任領導、責任人及自檢自查時間節點,全面徹底開展自查自糾,做到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不走過場。對發現的問題,不分大小,一律建立整改臺賬,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明確責任人、整改措施、整改時限并全面抓好整改。自檢自查過程中要突出重點環節、重點部位、重點時段,明確自查目標、內容及措施要求,層層抓好落實,確保自檢自查扎實深入開展,取得實效。
(二)督查檢查階段(2022年7月至2022年10月)
縣糧食安全監督檢查工作領導小組將按照糧食安全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省、市行業標準及有關指示批示及文件精神要求,對全縣糧食安全領域進行拉網式排查,做到不漏一個單位、不漏一個企業、不漏一個部位、不漏一個隱患,對每一個環節、每一個點位進行全面徹底的排查,針對發現的隱患和問題,形成監督檢查意見反饋至有關責任單位,并督促抓好整改落實,各責任單位要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真改實改”。
(三)總結提升階段(2022年11月至2022年12月)
對監督檢查反饋問題,各責任單位要制定整改方案,建立隱患反饋問題銷號臺賬,明確整改責任領導、責任人、整改時限、整改措施。縣監督檢查工作領導小組將根據反饋問題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逐一復查,確保整改到位。各有關單位同時要對督查檢查開展情況認真進行梳理、分析,針對專項整治中發現的普遍性問題,及時全面查找制度上的漏洞和體制機制上的障礙,有針對性地開展建章立制工作,建立和完善內容科學、程序嚴密、系統配套、有效管用的制度體系,從源頭上防止糧食領域腐敗和作風突出問題,不斷推動全縣夯實糧食安全基礎,提高糧食安全水平。
八、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開展全縣糧食安全監督檢查工作的重大意義,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上來,抓實、抓細、抓牢各項監督檢查工作任務,縣監督檢查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要通力合作,認真、細致、全面的開展監督檢查工作,確保工作順利完成。
(二)加強領導,明確職責。各有關單位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根據部門實際,對照職能職責,立即動員部署,做到層層發動、層層落實,確保自檢自查全面徹底、不走過場。要切實履行糧食安全行業主體責任,各責任單位主要領導要親自對深入本部門行業領域開展自檢自查,全面排查治理影響糧食安全隱患點,對發現的重大隱患和突出問題要跟蹤到底、整改到位。
(三)全面排查,落實責任。要進行拉網式自檢自查,要對影響糧食安全的重點領域、要害部位、關鍵環節列出問題和整改等隱患臺賬,并堅持邊排查邊整改,以排查促整改。對排查發現有問題的工作環節、企業或隱患點,要切實進行整頓,及時消除隱患和問題,對暫時不能整改的隱患和問題,要制定并督促落實整改責任人、整改期限和整改措施,確保整改工作落到實處。
(四)嚴格執紀,務求實效。增強責任意識,敢于較真碰硬,狠抓責任落實。對監督檢查期間發現的重大問題要第一時間報送縣監督檢查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做到力戒監督檢查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對監督檢查中消極應付、措施不力、搞形式、走過場的,報紀檢監察機關及組織部門嚴肅約談問責,責令做出整改。
(五)廣泛宣傳,提高認識。要加大宣傳力度,采用會議、板報、專欄、橫幅、微信、短信等形式,加大對糧食安全監督檢查的宣傳力度,教育引導有關企業、糧食生產經營者和廣大職工增強做好糧食安全工作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六)查缺補漏,總結提升。各有關單位要高度重視,嚴格按照監督檢查有關工作要求明確責任人,按照時間節點完成有關工作任務,不斷查缺補漏、總結提升,確保監督檢查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