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42-5-/2018-0916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人民政府 |
| 公開目錄 | 龍政發 | 發布日期 | 2018-09-16 |
| 文號 | 瀏覽量 |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各工作部門,縣直有關單位:
為切實抓好2019年香料煙生產工作,全力推進香料煙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根據全市2019年香料煙生產工作會議和《保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全市2019年香料煙生產工作的意見》(保政辦函〔2018〕31號)精神,結合我縣實際,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牢牢把握當前市場機遇,以“綠色發展、穩定規模、提質增效、助農增收”為抓手,全面鞏固提升龍陵香料煙特色產
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目標任務
(一)生產收購任務
全縣指導性種植面積9000畝,指令性收購煙葉27000擔。其中:碧寨鄉指導性種植面積4000畝,指令性收購煙葉12500擔;平達鄉指導性種植面積1600畝,指令性收購煙葉4500擔;勐糯鎮指導性種植面積2600畝,指令性收購煙葉8300擔;木城鄉指導性種植面積800畝,指令性收購煙葉1700擔。計劃實現煙葉交售收入3000萬元以上,煙葉稅660萬元以上。
(二)質量指標
質檢入庫AB級比例55%以上,等級合格率達80%以上,煙葉水分控制在14%—16%。
(三)安全指標
煙葉中各種農藥殘留量和重金屬含量不超過客戶限量標準,杜絕一類非煙物質。
三、主要政策和考核措施
(一)市級和云南香料煙有限責任公司扶持政策
按照《保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全市2019年香料煙生產工作的意見》(保政辦函〔2018〕31號)執行。
(二)縣級生產扶持費提取與扶持
縣財政按照收購量每擔煙安排50元專項用于扶持香料煙生產發展,其余煙葉稅全部返還種煙鄉鎮。
1.由葉豐晾曬煙服務專業合作社與各種煙村(社區)簽訂生產組織服務協議,每生產一擔等級質量達標的煙葉,由合作社兌付到各種煙村(社區)10元生產組織服務費。兌付程序:縣級扶持資金由縣煙草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統一撥付到葉豐晾曬煙服務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按照簽訂的生產組織服務協議,根據考核驗收結果兌付到各種煙村(社區)。
2.每畝按下達種植面積安排預備苗培育補助10元,共計9萬元。
3.對零星基礎設施建設,穿煙機、調制棚調劑等,根據煙區調整實際情況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助。
四、主要技術措施和工作要求
(一)技術措施
嚴格落實“香料煙標準化生產技術”。
1.生產節令:田煙育苗節令2018年9月15日—10月10日,移栽節令11月1日—12月5日;山地煙育苗節令9月5日—15日,移栽節令10月20日—11月15日。
2.育苗:嚴格按照標準化生產技術培育壯苗。
3.移栽規格:栽規格40cm×10cm或(30+50)cm×10cm。
4.控水管理:堅持移栽澆水成活。在移栽后30天視天氣情況在技術員指導下走溝灌水1次,杜絕栽后灌水、多次灌水和漫灌水。
5.中耕培土:為促進不定根生長和防止田間高濕狀態,要結合天氣及土壤掛水情況,及時揭膜中耕培土。
6.規范化調制:堅持成熟采收,煙葉要嚴格按部位分4—5次采收,實行集中戶外調制??巢梢獓栏癜凑諛藴驶a技術要求,達到葉片數量15片以內,“中心花謝”后,在技術員指導下砍采。
7.煙葉安全:(1)農殘控制。服從技術員指導,杜絕使用非公司供應的農藥。(2)非煙物質控制。清除田間廢膜,保持采煙工具、穿煙場地、調制場地、堆捂場地、分級打包場地清潔衛生,保證煙葉遠離一類非煙草雜質(毛發、碎膜、化纖織物、編織袋等)。
(二)工作要求
1.強化組織,增強產業發展決心。一是各種煙鄉(鎮)要站在講政治、顧大局、確保種植規模穩定,保證香料煙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嚴格責任落實,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務實作風。二是要認真總結歷年來香料煙生產工作經驗,堅定產業發展信心,研究完善有利于香料煙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和考核措施,制定與公司政策互補性強、能切實解決具體困難問題的生產政策。
2.科學布局,確保產業發展穩定。要充分結合各地產業結構和種植布局,在做好現有煙區鞏固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種煙區域擇優布局力度,努力培育適宜種植香料煙的新煙區、新煙農,確保香料煙產業穩定發展。
3.提升質量,促進產業轉型升級。要以提高優質煙葉供給能力作為香料煙生產結構性改革的突出重點,精心組織落實好各環節標準化生產技術措施。一是要強化基層隊伍培養。勐糯香料煙工作站要強化基層煙葉工作隊伍建設和培養,切實加強技術人員的配備、培訓和管理,建立一支素質高、業務精的基層煙葉生產隊伍。二是要持續抓好煙農培訓和指導工作。在育苗、移栽、大田管理、成熟采收、科學調制等關鍵環節,及時召開好煙農現場會,將關鍵技術要領手把手傳授煙農,提高煙農種植管理水平,實現從“增量擴張”到“提質增效”的根本改變。三是要建立和完善綠色生態煙葉發展長效機制。堅持市場導向,努力通過轉變煙葉生產方式、推進適度規模種植、優化煙葉等級結構,強化煙葉質量管理,加大實用技術推廣力度,強化綠色生產及防控措施應用。
4.培養核心煙農,提高種煙效益。各種煙鄉(鎮)要積極培育職業煙農、核心煙農,重點培養10畝以上的專業種植戶,引導煙農進行土地流轉,合理提高單戶種植面積,充分體現單戶種植效益,提高種煙收益在家庭總經濟收入的占比,穩定煙農種植積極性。
5.規范管理,提高煙葉生產過程管控力。嚴格規范煙葉種植收購合同管理,嚴禁出現簽訂虛假合同、只簽不種、多簽少種、少簽多種等現象。移栽結束后,由縣煙辦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及人員核查種植面積,按核查后實際種植面積簽訂合同,實栽面積不符的要及時調整合同,簽后不栽的要堅決取消合同,確保移栽面積與合同簽訂面積一致。
6.增強風險意識,切實維護煙農利益。各鄉鎮要提升自然災害防范意識,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建立健全煙葉生產保險機制,
全方位做好自然災害應急預案,著力解決煙農的后顧之憂,讓煙農放心種煙。
7.提升服務,提高煙農種煙滿意度。要強化服務意識,把全心全意為煙農服務、切實維護煙農利益、提高煙農收入作為煙葉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發揚敢于擔當、敢于負責的優良作風,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創業上,狠抓各項政策和煙葉生產各環節措施的宣傳落實,努力做到煙葉發展到哪里,服務工作就跟蹤到哪里,幫助煙農辦實事、解難題,提升煙農種煙滿意度和種煙積極性,增強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8.強化督查,促進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各種煙鄉(鎮)要嚴格落實責任,強化工作考核,認真組織好相關人員成立香料煙生產督查組,對各種煙村(社區)、組在面積落實、育苗、移栽、采調等關鍵環節的工作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督查,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確保圓滿完成2019年全縣香料煙生產目標任務。
2018年9月16日
(此件公開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