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63-6-/2020-0715002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林業和草原局 |
| 公開目錄 | 政協提案辦理結果 | 發布日期 | 2020-07-15 |
| 文號 | 龍林發【2020】109號 | 瀏覽量 |
張艷玲委員:
你在龍陵縣政協九屆四次會議上提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小黑山自然保護與利用的建議”提案,已交我局辦理。經研究,現答復如下:
一、基本情況
龍陵小黑山自然保護區是于1995年經云南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的省級自然保護區,地理坐標為東經98°38′~99°10′,北緯24°15′~24°51′之間,保護面積5805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3010.4公頃,緩沖區面積1199.6公頃,實驗區面積1595.0公頃。按權屬分國有林3562.1公頃,集體林2242.9公頃,由一碗水(193.5公頃)、古城山(883.9公頃)、小黑山(479.9公頃)、大雪山(2076.7公頃)和江中山(2171公頃)5個片區組成。保護區北與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連,西靠近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東南與怒江與永德的大雪山國家級保護區隔江相望。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成為滇西南各保護區群的重要生物走廊帶,是怒江和龍川江(伊洛瓦底江)生態安全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以保護小黑山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為主的森林生態系統,其主要保護對象為:一是保護以小黑山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為主的森林生態系統。包括: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暖熱性針葉林、針闊混交林、竹林等森林生態系統。二是保護以高黎貢白眉長臂猿、綠孔雀、菲氏葉猴、小熊貓為代表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資源。包括國家級和省級保護動物共68種,其中:國家I級保護動物13種、國家Ⅱ級保護動物50種、省級保護動物5種。三是保護以長蕊木蘭、喜馬拉雅紅豆杉、疣粒野生稻、桫欏為代表的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包括國家級和省級保護植物共35種。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3種、云南省省級保護植物20種。
二、相關工作開展情況
(一)多部門聯動抓好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工作。近年來,我縣先后深入開展了綠盾專項行動、森林生態資源守護神專項整治行動、打擊亂捕亂獵和非法經營候鳥違法犯罪專項行動、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2020年專項行動等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的專項行動,有力打擊了破壞林地、偷砍盜伐、亂捕亂獵野生動物等違法行為,切實加大了對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同時為探索推行生物多樣性保護聯防聯控共管長效機制,2020年與縣檢察院設立“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巡回檢察室”,并在5個子保護區設立了“生物多樣性保護基地”,縣林草局、小黑山管護局、縣森林公安局、周邊鄉鎮和村(社區)建立了聯動共管機制,采取武裝聯合巡邏、林區聯合巡護等方式,以打擊非法獵捕、殺害、販賣、食用野生動物及非法采挖、砍伐野生植物等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違法犯罪行為為重點,定期不定期到保護區及周邊區聯合開展清網、清套、清夾、清槍及打擊破壞野生動植物等專項行動,形成了強力的打擊震懾態勢,小黑山保護區及其周邊野生動植物資源得到了有效保護。
(二)多措并舉全面加強對進入保護區人員的管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第十八條,《云南省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第十四條、第十六條規定,自然保護區可以分為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核心區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入。因科學研究確需進入的,應當經同級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緩沖區經同級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可以進入從事科學研究觀測活動。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一直嚴格執行保護區管理各項規定,特別是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小黑山保護區進一步加強了對進山人員的管控和宣傳。一是哨卡堵截。每年12月1日至6月15日分別在小黑山、大雪山、古城山、江中山等主要路口設置哨卡,對進入核心區、緩沖區開展登山旅游、賞花等人為活動的人員積極宣傳保護區管理相關規定,一律禁止其入山;對進入實驗區或非保護區的人員一方面宣傳好相關的法律法規,另一方面重點要求安全旅游、文明旅游,垃圾必須帶出林區。二是加大巡護力度,各管護站護林員根據各自責任區認真履行好巡護職責,對非法進入保護區的人員進行政策宣傳、勸返等工作。三是組織人員對非法進入保護區后遺留的垃圾進行及時清除。由于點多面廣,入山路口較多,人員不足,管護難度大,還存在部分人員私自非法進入保護區,攀折花草、亂扔垃圾造成環境污染等情況。
(三)積極探索合理開發利用保護區森林資源。小黑山管護局在2019年編制的《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中,結合周邊非保護區的實際,規劃了一些開發利用建設項目,例如古城寺生態公園建設項目、一碗水桫欏林生態旅游線建設項目、江中山野生動植物觀賞線建設項目、小黑山自然探索秘境樹屋旅游線建設項目等。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下一步工作中,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進一步細化工作措施,落實工作責任,切實加強保護區及其周邊野生動植物資源的管護,嚴格執行保護區管理各項規定,做好對入山人員的管控和宣傳教育,積極爭取實施一些生態建設項目,合理利用保護區資源。一是在各分區界點設置保護區分區警示告知標識標牌,宣傳各分區的規定和要求,計劃在大雪山、小黑山等5個子保護區設置進入試驗區提示告知標牌10塊、進入緩沖區提示告知標牌13塊;二是在實驗區內沿現有小路設置垃圾集中收集竹筐50個;三是積極與龍陵縣旅游部門對接,把實驗區納入全縣旅游開發范圍一并規劃,同時開發。
感謝你對保護區建設的關心和支持。
龍陵縣林業和草原局
2020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