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63-6/20250106-00003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林業和草原局 |
| 公開目錄 | 通知公告 | 發布日期 | 2025-01-06 |
| 文號 | 瀏覽量 |
各鄉(鎮)林業服務中心,機關各股室、局屬各事業單位:
現將《龍陵縣林業和草原局2024年工作總結及2025年工作計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學習,并切實抓好貫徹落實。
龍陵縣林業和草原局
2025年1月6日
(此件公開發布)
龍陵縣林業和草原局2024年工作總結及2025年工作計劃
2024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在上級林草主管部門的精心指導下,龍陵縣林業和草原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工作重心,牢守發展和保護兩條底線,為龍陵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現將2024年工作總結及2025年工作計劃報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總結
(一)重要林草濕指標完成情況
1.森林資源情況。全縣森林面積為284.49萬畝、森林蓄積量1703.6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67.89%;劃定公益林管護面積36.24萬畝,劃定天然林停伐保護面積174萬畝;有效管理國有林場2個,總面積22.15萬畝。
2.草原資源情況。全縣天然草原面積118.68萬畝,其中可利用草原78.33萬畝,涉及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政策的基本草原78.33萬畝。覆蓋10個鄉鎮82個行政村,惠及25631戶農戶。禁牧面積10.15萬畝,草畜平衡面積68.18萬畝。
3.濕地資源情況。濕地總面積4137.27hm2。建設了“怒江流域濕地保護小區”和“茄子山水庫濕地保護小區”,規劃總面積66483.7公頃,濕地保護面積1939.39公頃,濕地保護率44.33%,自然濕地保護率42.43%。編制了《龍陵縣濕地保護總體規劃(2019—2030)》和《龍陵縣一般濕地認定報告》,認定一般濕地斑塊76個,總面積為2969.66 hm2,認定率為71%。
4.野生動植物資源情況。全縣共有野生動物705種,其中獸類159種,鳥類462種,爬行類52種,兩棲動物32種;已知維管束植物2622種,被列為國家級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15種,受國際公約保護的植物共有173種;有昆蟲474種。掛牌保護的現有古樹名木單株689株,古樹群44群(280株),100年以上的古茶樹2521株。
(二)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1.完成固定資產情況。2024年固定資產投資任務31000萬元,截止年底完成總投資35289萬元,超額完成13.84%。
2.完成爭取資金情況。爭取中央、省、市資金11703.19萬元(其中,中央財政投入林業專項資金11011.06萬元、省級財政投入林業專項資金670.13萬元、市級財政投入林業專項資金22.00萬元)。
3.完成林草產值情況。截至目前,完成林草總產值405549萬元,其中:第一產業完成275773萬元;第二產業完成113554萬元;第三產業完成16222萬元。
4.重點項目完成情況。縣林草局全年度共涉及2項重點項目,其中:龍陵縣森林火災高危區森林防火應急道路建設項目,當前完成162.231千米路基開挖,完成率為100%。龍陵縣石斛農文旅融合示范基地及產品研發加工建設項目于2024年1月2日與康豐集團簽訂專利轉化協議。目前,中試產品已出,廠房選址已初步完成,并與平達鄉租賃200余畝種植基地;產品研發加工項目已經獲得云南省科技廳項目立項。
(三)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1.持之以恒抓造林,生態修復工作有序推進。一是建設完成營造林項目。2024年,完成森林撫育項目1萬畝,異地植被恢復造林0.1162萬畝,義務植樹35萬株,面向公眾全民開放的義務植樹活動3次。二是順利開展落地上圖工作。完成第二輪退耕還林還草落地上圖數據復核圖斑6292個,面積10.12萬畝,已上報省、國家,正在對調查評估成果進行審核;完成龍陵縣雙重規劃項目區劃工作,共區劃圖斑1327個,區劃面積59250畝;完成2023年0.5萬畝油茶培育落地上圖修改完善工作。三是全面加強退耕還林還草工程項目后續工作。完成2024年退耕還林還草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兌付資金1195.42萬元,涉及退耕戶4899戶;完成2024年退耕還林延長補助資金兌付210.92萬元,涉及退耕戶3155戶。四是扎實推進龍陵縣城鄉綠化美化三年行動。2024年,完成綠美產業目標51.54億元,其中:完成特色經濟林產業4.89億元;林下經濟產業3.7億元;石斛產業(含花卉苗木)42.95億元。完成新植石斛面積3500畝,占計劃的100%。完成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補助資金兌付85萬元,兌付林業草原生態保護恢復管護費112.33萬元。
2.持之以恒抓履職,巡林成效進一步提升。加強統籌部署,及時調整更新縣級林長制負責人名錄,全縣設立縣級林長16名,縣級總督察1名,副總督察2名;設鄉鎮級林長143名,村級林長122名、鄉鎮級總督察10名;設村級專管員120名,組級專管員1709名,選聘生態護林員1138人,實現森林草原濕地資源源頭網格化管理全覆蓋。2024年,縣級林長巡林落實推動完成年度重點工作任務清單事項16項,林長制協作部門完成重點工作清單事項34項,縣、鄉、村三級林長共巡林2388次(其中:縣級林長巡林66次、鄉級林長巡林858次、村級林長巡林1464次)。
3.持之以恒抓統籌,重點工作進一步壓實。一是充分履行林草資源安全保護職責。截至目前共查處各類林草案件79起,其中移交刑事案件1起,行政處罰78起,處罰違法行為人84人,收繳罰款93.412776萬元。二是生物生態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組織召開龍陵縣2024年野生動植物保護聯席會議2次,研究印發《龍陵縣2024年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方案》《龍陵縣2024年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方案》,開展代號為“清風行動2024”的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聯合行動,出動車輛15車次,執法人員63人次,清查苗圃19個,餐飲店6個次,集市8個次,寄遞4家,武裝聯合巡護2次,發放宣傳資料5000余份,野生動植物告知書500份、抽紙100包。三是抓緊抓實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緊緊圍繞“預防、管控、保障”三大要素,落實落細各項工作措施,全力抓實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發布《龍陵縣人民政府2024年森林草原防火通告》,制發《關于切實做好2024年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的通知》及配套督促檢查計劃、火險識別管控及隱患排查治理等實施方案。發布《龍陵縣人民政府2024年森林草原防火禁火令》,對林草區及周邊100米內實行禁火管理。壓實村、組、戶、護林員責任,簽訂責任狀(書)12908份,承諾書56261份。堅持24小時值班值守和領導帶班制度,嚴格執行“有火必報、報撲同步、歸口上報”及衛星熱點核查零報告制度。四是全力以赴做好林草有害生物預測預報和防治工作。龍陵縣林業有害生物發生面積1.5382萬畝,防治面積1.5382萬畝(無公害防治),防治率100%。成災面積0畝,成災率0%。草原有害生物發生面積1萬畝,防治面積1萬畝(無公害防治),防治率100%,成災面積0畝,成災率0%;全面落實松材線蟲病5年攻堅行動目標任務,完成全縣88.12萬畝松林日常監測工作,監測率達100%,龍陵縣未發生松材線蟲病疫情。實施林業有害生物防治1.5萬畝,林地薇甘菊0.035萬畝,松材線蟲病日常監測88.04萬畝;實施草原有害生物防治1萬畝,病蟲害0.2萬畝,有毒有害草0.8萬畝,均已通過縣級驗收。四是加強苗木質量監管。全面完成種質資源普查工作,完成外業調查樣線33條,樣方33個,調查物種數1056種;檢驗紅豆杉、旱冬瓜、華山松、杉木、石斛、黃精、八角蓮、冰球子等713萬株,出具苗木檢驗合格證32份,苗木合格率100%;2024年核發林草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21份,準備優良種子4656.5公斤,其中:良種種子2740公斤,培育苗木456.4畝(新育60畝)、1008.8505萬株。五是全面完成全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等級優化調整工作。通過優化調整,全縣林地總面積由222581.6516公頃,調整為205581.5477公頃,林地總面積減少17000.1039公頃,減少7.64%。按森林類別分:國家級公益林面積8274.528436公頃,省級公益林面積5884.0257公頃,商品林面積181422.9936公頃。按林地保護等級分:Ⅰ級林地面積4248.2803公頃,Ⅱ級林地面積19910.2738公頃,Ⅲ級林地面積55866.8772公頃,Ⅳ級林地面積125556.1164公頃。六是基本完成全縣基本草原劃定成果工作。全縣基本草原劃定工作,共涉及圖斑23個(省級下發預判圖斑19個,補充調查劃入圖斑4個),面積43.2294公頃(省級下發預判面積41.8524公頃,補充調查劃入面積1.3770公頃),共納入基本草原小班23個,面積43.2294公頃;納入基本草原調整儲備區小班2個,面積4.6662公頃;基本草原劃定后調出小班53個,調出面積214.1712公頃。截至目前,已完成《龍陵縣基本草原劃定成果報告》的編制工作,縣級《成果報告》于2024年12月13日通過專家評審和縣人民政府驗收,等待市級檢查驗收。
4.持之以恒抓效益,產業振興開創新局面。按照“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發展思路,積極探索推廣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讓綠水青山充分發揮經濟社會效益。一是林下種植。2024年,完成草果提質增效10000畝,重樓提質增效1000畝、黃精提質增效1000畝,占計劃任務數的100%。全縣林下中藥材種植面積達62900畝(其中:草果52000畝、重樓5200畝、黃精2200畝、白花蛇舌草3000畝、白芨500畝)。二是林下養殖。胡蜂產業銷售蜂王27.5萬只(其中土蜂1.5萬只、胡蜂18萬只、黃蜂8萬只),培育蜂群2800巢,出售蜂巢1200巢,已放養胡蜂200巢,招收并培訓胡蜂養殖技術學員65人。三是林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開展食用林產品質量安全監管,2024年送檢核桃、澳洲堅果、滇重樓、滇黃精、石斛、野生菌、竹筍、油茶、石斛及土壤樣品37批次,其中:林產品樣品野生菌1批次、竹筍3批次、核桃3批次、油茶3批次、澳洲堅果5批次、滇重樓2批次、滇黃精2批次、石斛10批次,共計29批次;土壤樣品野生菌1批次,竹筍3批次,滇重樓2批次,滇黃精2批次,共計8批次。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2024年,全縣林草工作雖然成效明顯,但仍然面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亟待解決:一是資源保護面臨巨大壓力。林地資源剛性需求急劇上升,林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森林草原資源保護面臨巨大壓力。二是項目資金撥付不及時,嚴重影響到農戶造林和后續管理的積極性。三是林草產業發展相對滯后。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還不高,林草產品精深加工多樣化水平滯后,全產業鏈發展的格局尚未形成,規模化、產業化、現代化水平不高。
三、2024年重點工作打算
林草興,生態興。生態興,文明興。當前是生態保護修復提質量上水平的關鍵期,是推動林草高質量發展的攻堅期。2025年,要深入領會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重大部署和對林草改革發展提出的具體要求,努力為建設美麗龍陵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作出新貢獻。2025年將重點抓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抓好資源管護。積極推進基本草原劃定工作,確保草原生態系統完整性、連通性。嚴格執行國家、省、市有關林木采伐規定,執行好國家天然林商業性采伐政策。持續落實“三個全覆蓋”工作機制,利用林草濕資源一張圖動態管理系統,提升林地變化圖斑判讀質量,大幅降低外業工作量,按時按質按量完成圖斑核查工作。抓實野生動植物資源的調查,重點抓好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著力抓好野生動物肇事補償民心工程。
(二)抓大林草產業發展。科學合理確定林下經濟發展方向、模式和規模,形成符合龍陵實際、特色突出、布局合理的林下經濟發展模式。一是重點發展草果、滇重樓、黃精等地道藥材,科學有序推進林下中藥材規范化種植,打造林下栽培示范基地。二是因地制宜地探索森林蔬菜種植、林禽(畜、蜂)養殖、生態旅游、森林康養等林下經濟發展模式。三是依托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松山大戰遺址公園、東坡森林公園、邦臘掌溫泉養生度假區等資源優勢,發展生態旅游、森林康養等森林可持續經營。
(三)抓牢集體林權制度創新。依法保護農民和林業經營者的集體林權益,大力發展現代林業,努力實現生態美、百姓富的有機統一。到2025年,基本形成權屬清晰、責權統一、保護嚴格、流轉有序、監管有效的集體林權制度。在此基礎上,通過繼續深化改革,推動森林經營更加科學高效、支持保護制度更加完善、林權價值增值途徑更加多樣,促進森林資源持續增長、森林生態質量持續提高、林區發展條件持續改善、農民收入持續增加。
(四)抓強林草要素保障。一是積極推進項目工作。加大在庫項目剩余投資報數力度。加強與上級部門的溝通匯報工作,爭取得到最大程度支持,積極謀劃和爭取落地一批重大產業項目。二是積極爭取定額保障。以主動服務、提前介入、依法依規的工作思路,主動融入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提前溝通對接,切實把有限的林地定額用在重大基礎設施和民生項目上。三是主動擔當作為。認真落實各項目標任務,持續推進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國有商品林盤活項目工作,為全縣經濟增長和林農增收貢獻林草力量。
(五)抓實風清氣正的林草事業發展環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推進清廉云南建設決策部署,進一步增強黨員干部的紀法意識、規矩意識,切實把紀律嚴起來、規矩立起來、士氣鼓起來,不斷推進林草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向縱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