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63-6/20240326-00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林業和草原局 |
| 公開目錄 | 通知公告 | 發布日期 | 2024-03-26 |
| 文號 | 瀏覽量 |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意見》,為進一步壓實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保護發展森林草原資源的主體責任,形成“共管、共建、共治”的林業和草原改革發展新格局,協同推進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結合龍陵實際,特發此令。
一、堅持黨政領導、強化部門聯動。堅決扛實森林草原資源保護的政治責任,構建“黨政同責、屬地負責、部門協同、源頭治理、全域覆蓋”的長效責任體系和工作機制,確保“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樹有人護、責有人擔”;縣級林長和縣級聯系單位對責任區域內按照每季度1次的基本頻次開展巡林調研;鄉級林長按照每2月1次的基本頻次開展巡林工作;村級林長按照每月1次的基本頻次開展巡林工作;護林員、村組專管員要加強網格責任區日常巡查巡護,做到及時發現和制止破壞森林草原資源違法行為,把違法行為制止和消滅在萌芽狀態;縣、鄉督察組圍繞保護與發展的重點工作任務,按照每半年1次的基本頻次開展督察調研,形成“發現問題、交辦整改、提升質效”工作機制。
二、堅持生態優先、強化執法保護。以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為契機,加強縣、鄉森林草原執法隊伍建設,選優配強執法人員力量;嚴格森林、草原、濕地、自然保護區、國有林場等資源用途管控,精準高效做好重大項目用地審核審批工作,對建設項目使用林地、草地、濕地做到提前介入、主動服務,加強事前事中事后的監管管理,服務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縣公安局、縣自然資源局、縣林草局、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形成聯合執法機制,切實加強聯合執法巡查、日常監管、宣傳教育,及時排查制止和依法查處違法占用林地草地濕地、破壞森林草原和野生動植物資源違法行為,重點做好國家森林督查、省級森林草原資源監測下發變化圖斑核實和問題圖斑整改銷號工作,嚴格落實“案件查處、林地回收、植被恢復、追責問責”四個到位要求。
三、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問題整改。以中央、省、市環保督察發現問題為導向,抓實整改工作,扎實推進高黎貢山生物生態安全工作,提升外來物種入侵檢測防治水平,加大森林草原有害生物普查、監測預警預報及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工作,實施秋冬季候鳥監測保護、珍稀瀕危、極小種群和特有物種的拯救保護和恢復,配合高黎貢山國家公園建設,切實維護生物多樣性;以各級領導批示指示及督察發現問題為導向,抓實森林草原防滅火存在問題整改工作,層層壓實各級林長防火主體責任,加強宣傳教育,加強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重點人群火源管控,完善森林草原防火網格化管理,壓實火源管理五個“百分之百”,強化防火應急值守,積極爭取森林草原防火阻隔系統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堅決守住不發生重大森林草原火災、不發生重大人員傷亡和不發生安全生產事故“三條底線”。
四、堅持綠色發展、強化生態惠民。加強公益林管護,統籌推進天然林保護,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落實森林草原生態效益補償政策;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為目標,鞏固提升核桃、草果、澳洲堅果、重樓等傳統產業,探索森林旅游、森林康養等綠色富民產業,做優做強石斛特色產業,石斛種植面積累計達4.6萬畝,鮮條產量達1.35萬噸,實現全產業鏈綜合產值81億元以上;按照“宜林則林、宜草則草”的原則,多舉措開展裸露地復綠、見縫插綠,完善多層次綠化網絡體系,全年完成林草國土綠化與生態修復任務1萬畝以上,創新義務植樹活動機制,完成義務植樹35萬株以上。
(此件公開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