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01526263-6-/2022-0325001 | 發布機構 | 龍陵縣林業和草原局 |
| 公開目錄 | 部門文件 | 發布日期 | 2022-03-25 |
| 文號 | 龍林草發〔2022〕31號 | 瀏覽量 |
各鄉(鎮)林業服務中心,機關各股室、局屬各事業單位:
按照省、市要求,為查明我縣草原有害生物發生種類、面積、分布及危害程度,系統評估草原有害生物發生危害現狀及未來趨勢,科學區劃我縣草原有害生物防控工作重點。同時,借助普查工作實踐培育一支基層監測預報隊伍、完善監測預報信息報送網絡、形成一套監測預報工作機制及適合我縣特色的基層監測工作組織模式,夯實監測預報基礎工作。我局制訂了《龍陵縣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龍陵縣林業和草原局
2022年3月25日
龍陵縣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方案
一、項目背景
按照《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辦公室關于開展全國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的通知》(辦草字〔2020〕87號)、《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關于開展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的通知》及《保山市林業和草原局關于開展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的通知》要求,組織開展龍陵縣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
二、普查的目的
查明我縣草原有害生物發生種類、面積、分布及危害程度,系統評估草原有害生物發生危害現狀及未來趨勢,科學區劃我縣草原有害生物防控工作重點。同時,借助普查工作實踐培育一支基層監測預報隊伍、完善監測預報信息報送網絡、形成一套監測預報工作機制及適合我縣特色的基層監測工作組織模式,夯實監測預報基礎工作。
三、普查的任務
(一)組織開展全縣范圍內草原有害生物普查,查明草原有害生物發生種類、面積、危害程度、空間分布及特征。
(二)在普查的基礎上開展草原有害生物危險性評估,提出我縣草原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重心布局及防控策略。
(三)探索建立科學合理的監測預報組織管理模式。
(四)完善草原有害生物監測調查和預測預報技術標準體系。
(五)構建草原生物災害監測預報信息傳輸網絡,完善草原重大有害生物災害監測、預警、評估以及災害應急輔助決策系統。
四、普查范圍
(一)普查區域。《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所界定的轄區范圍草原,即天然草原(包括草地、草山和草坡)和人工草地(包括改良草地和退耕還草地,不包括農業用地和城鎮草地)。
(二)普查對象。危害草原植被及其產品并造成經濟或生態損失的主要有害生物(含外來入侵物種),包括嚙齒類動物、昆蟲、植物病原微生物、毒害草等。
五、普查內容
主要普查草原有害生物種類、寄主植物、危害部位、危害方式、種群密度、發生范圍、分布范圍、發生面積、入侵物種、草地類等內容。
六、普查的預期成果
(一)主體成果。草原有害生物普查結果報告和工作報告。
(二)信息軟件平臺。依托全國草原有害生物監測測報信息管理系統軟件平臺,建立我縣數字化標本庫和相關數據庫。
(三)衍伸成果。主要包括草原有害生物名錄及圖冊、草原有害生物標本庫、主要草原有害生物災害風險分級區劃、草原有害生物發生趨勢及預防與治理策略、主要草原有害生物調查統計規范及監測預報辦法等。
七、組織領導
成立龍陵縣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封應剛 局黨組書記、局長
副組長:楊貴忠 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匡加斌 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成 員:李文清 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局長
寸德倉 辦公室負責人
李祖應 組織人事股長
袁進華 政策法規和行政審批股負責人
王尚春 森林資源管理股負責人
劉世璋 野生動植物保護和自然保護地管理股股長
楊枝林 計劃財務股負責人
周東興 資源管理站站長
李文良 生態修復站站長
楊德文 防火監測中心主任
蔣習林 林草種子管理站站長
楊家慶 資源管理站工程師
張凌云 三江口國有林場場長
李成真 亮山國有林場場長
各鄉鎮林業服務中心主任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林檢局,由李文清兼任辦公室主任,邵曰國等為辦公室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具體負責普查工作的日常組織管理、協調部署和督促檢查等工作。
八、進度安排
(一)前期準備階段(2021年10月—2021年12月)
2021年10月前,依據云南省草原有害生物普查技術方案,制定我縣普查技術方案。2021年4月組織參加全省草原有害生物普查技術培訓班。2021年12月前完成全縣草原有害生物普查技術培訓工作,結合實際制定本轄區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方案,成立普查工作組織體系,明確普查工作組織形式和承擔主體,做好普查相關材料、設備等物資準備工作。
(二)組織實施階段(2022年3月—2022年12月)
1.外業調查。按照技術方案要求組織開展外業調查,同步制作電子標本和實物標本。電子標本通過調查APP采集、整理和歸類。
2.內業處理。完成本地草原有害生物普查結果報告和工作報告并報送至市林檢局。
(三)成果形成階段(2023年1月—2023年5月)
依托全國草原有害生物監測測報信息管理系統軟件平臺,完成我縣數字化標本庫和相關數據庫的相關數據錄入。完成草原有害生物名錄及其發生分布情況、主要草原有害生物風險評估及分級、草原有害生物發生趨勢分析、草原有害生物預防與治理策略等綜合報告。
九、普查的組織形式
招聘有調查經驗及相關資質的大專院校、林業科研院所按照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2021年5月制訂的《云南省草原有害生物普查技術方案》規定的技術要求、技術路線與調查方法組織開展,并按普查內容及要求完成普查任務,包括完成踏查路線規劃設置,并通過審核;完成40%踏查路線的野外調查、標準地調查和數據采集上傳,提供普查成果。
十、經費預算
按15萬元實行勞務包干,其中保山市林業和草原局已支付4萬元,龍陵縣林草局最終需要支付部分11萬元。剩余9萬元用于支撐草原有害生物普查項目實施過程中產生的其他交通費4萬元(工期14個月,2-3人參與普查學習);購置相機微距鏡頭(佳能EF 24-70mm f/2.8L II USM單反鏡頭 全畫幅標準變焦鏡頭 搭配卡色多膜UV鏡+偏振鏡套裝)計劃1.5萬元;監督、檢查、驗收等差旅費3萬元,辦公用品耗材0.5萬元等工作經費。
十一、資金來源
《云南省財政廳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關于下達2021年第二批中央財政林業草原生態保護恢復資金的通知》(云財資環〔2021〕105號)及龍財建〔2021〕36號上級下達資金20萬元,用于我縣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經費。